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_第1页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_第2页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_第3页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_第4页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称名称时间时间性质性质革命任革命任务务结果结果二月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十月革命 一、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异同一、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异同复习回顾1917、31917、11资产阶级革资产阶级革命命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推翻沙皇推翻沙皇的统治的统治推翻临推翻临时政府时政府两个政两个政权并存权并存建立社会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主义国家1 1、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性质)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性质)2 2、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国内家由此诞生(国内)革命首创精神革命首创精神3 3、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

2、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民统治,推动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鼓舞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国际)国际)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界现代史的开端。思考:试比较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取得思考:试比较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方式有何不同?有何启发?胜利的方式有何不同?有何启发?(中国采取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中国采取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而俄国采取的是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而俄国采取的是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启

3、发:马克思列宁主义要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启发:马克思列宁主义要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获得了胜利(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才能获得了胜利(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获得了灵活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获得了灵活运用。故我们在学习及处理事情中也要注意知故我们在学习及处理事情中也要注意知识和方法的灵活运用,而不能生搬硬套识和方法的灵活运用,而不能生搬硬套。一战灾难一战灾难二月革命二月革命两个政权同时并存两个政权同时并存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有效地集中全国人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有效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最终战胜了敌人。但是,也引起了人民群众力物力,最终战

4、胜了敌人。但是,也引起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的不满,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尤其是农民群众的不满,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生产下降,社会不稳定。生产下降,社会不稳定。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三年国内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在经济上采用了什么战争时期,在经济上采用了什么政策政策? ?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结果如何?列宁列宁是为了谋求劳苦大众的解是为了谋求劳苦大众的解放而领导革命斗争的。革命胜利放而领导革命斗争的。革命胜利前主要通过政治上、军事上的探前主要通过政治上、军事上的探索。如今革命胜利了,怎样进行索。如今革命胜利了,怎样进

5、行经济建设才能满足民众的需求?经济建设才能满足民众的需求?于是,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开始于是,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开始了新的探索了新的探索 . .1 1、列宁为什么决定实施新经济政、列宁为什么决定实施新经济政策策? ?怎样评价这个政策?怎样评价这个政策?2 2、苏联是怎样成立的?怎样从年、苏联是怎样成立的?怎样从年代上区分代上区分“沙俄沙俄”、“苏俄苏俄”、“苏联苏联”?3 3、“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是如何形成的治经济体制是如何形成的? ?如何评如何评价这种体制的利与弊?价这种体制的利与弊? 我们计划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

6、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列宁请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请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1、“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指的是什么政策?指的是什么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 2、这一政策的实施结果如何、这一政策的实施结果如何? ?影响:在艰苦的战争时期,集中了有限的人力、物力,影响:在艰苦的战争时期,集中了有限的人力、物力,战胜了敌人,巩固了政权。战胜了敌人,巩固了政权。但人民群众不满,造成生产力破坏,社会不

7、稳定但人民群众不满,造成生产力破坏,社会不稳定19211921年开始实施年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允许,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4 4、. .针对这种形势,列宁做出了针对这种形势,列宁做出了怎样的探索怎样的探索?3、列宁说这话时,苏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列宁说这话时,苏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首要任务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 一战和三年国内战争使俄国的一战和三年国内战争使俄国的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19201

8、920年年的工业总产值只等于战前的的工业总产值只等于战前的30%30%,钢,钢产量只相当于战前的产量只相当于战前的4.6%4.6%,生铁只生铁只有战前的有战前的3%3%左右。左右。67%67%的铁路毁于战的铁路毁于战火。人民生活必需品如面包、衣服火。人民生活必需品如面包、衣服和肥皂这样起码的物品都十分匮乏。和肥皂这样起码的物品都十分匮乏。很多人经常挨饿。很多人经常挨饿。情景研究:情景研究: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A经济上经济上“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B政治上政治上成立成立“苏联苏联”(一、)新经济政策(一、)新经济政策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

9、平建设时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期。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2.首要任务:首要任务:恢复经济恢复经济3.开始时间:开始时间:1921年年4.内容内容(特点)(特点)(1)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允许多种经济并存 (2)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恢复和发展。5.作用: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苏联是哪一年成立的?“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那时的那时的4 4个加盟共和国的名称个加盟共和国的名称? ?在地图在地图上

10、什么位置?后来共有几个加盟共和上什么位置?后来共有几个加盟共和国?国?俄罗斯、白俄罗斯、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外高加索联邦19221922年年151922年年底,各族人年年底,各族人民在自愿和平等基础民在自愿和平等基础上,成立了苏维埃社上,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俄罗斯联邦俄罗斯联邦1922年苏联成立年苏联成立俄罗斯联邦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乌克兰白俄罗斯白俄罗斯1925年加入的有年加入的有乌兹别克乌兹别克土库曼土库曼1929年加入的有年加入的有 哈萨克哈萨克 塔吉克塔吉克 吉尔吉斯吉尔吉斯1940年加入的有年加入的有 爱沙尼亚爱

11、沙尼亚 拉脱维亚拉脱维亚 立陶宛立陶宛 摩尔多瓦摩尔多瓦1940年苏联年苏联有有15个加盟个加盟共和国共和国怎样从年代上区分“沙俄”、“苏俄”、“苏联”?19171917年年 二月革命以前,沙皇统治下二月革命以前,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简称的俄国简称“沙俄沙俄”。19171917年十月年十月革命胜利到革命胜利到19221922年底苏联成立前的年底苏联成立前的苏维埃俄国简称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苏俄”。“苏联苏联”全称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盟”,到,到19911991年解体,如今已经成年解体,如今已经成为历史名词。为历史名词。19281937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放弃

12、新经济政策,转而进行第一、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集中力量重点发展重工业,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苏联怎样从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变成先进的工业国?3 3、毛泽东在、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论十大关系中说:中说:“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

13、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上哪有这样的道理。A、“苏联的办法”指什么?农业集体化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的强迫性措施运动中的强迫性措施B、这些办法在客观上产生了哪些弊端?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使农民的生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导致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前,导致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4 4、邓小平说:、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

14、宁的思路比较好,搞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A、“列宁的思路”好在哪里?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俄国国情决定的。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俄国国情决定的。这一创新精神直到今天仍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这一创新精神直到今天仍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B、“后来苏联的模式”也被称为什么?C、这个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1936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家”,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

15、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1936年年 通过了苏联新宪法通过了苏联新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确立,标志着高度在苏联确立,标志着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政治体制的形成。 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要兼顾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要兼顾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发展经济要尊重市场规律,既抓产值和产量,也抓产品品种发展经济要尊重市场规律,既抓产值和产量,也抓产品品种创新和产品质量提高;创新和产品质量提高; 要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必须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要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16、,必须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 大力保护环境和资源,提倡可持续发展,注重经济效益等;大力保护环境和资源,提倡可持续发展,注重经济效益等;在政治上要防止个人专断,切实加强民主与法制。在政治上要防止个人专断,切实加强民主与法制。D、这个模式形成的背景如何?当时苏联外有帝国主义的包围,领导国家的权力当时苏联外有帝国主义的包围,领导国家的权力需要集中起来,才能有效对付外部的挑战。同时需要集中起来,才能有效对付外部的挑战。同时由于当时苏联的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由于当时苏联的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E、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给了我们什么教训?最初加入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不包括( )A、俄罗斯联邦 B、外高加索联邦

17、C、乌克兰 D、爱沙尼亚时间时间重大事件重大事件1917.31917.3二月革命二月革命1917.111917.11十月革命十月革命1918192019181920三年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三年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11921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19221922年底年底苏联成立苏联成立19281928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19361936苏联通过新宪法苏联通过新宪法D列出与1、2两课内容有关的大事年表 1.1.最初加入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不包括最初加入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不包括A A、俄罗斯联邦、俄罗斯联邦 B B、外高加索联邦、外高加索联邦 C C、乌克兰、乌克兰 D

18、 D、爱沙尼亚、爱沙尼亚D2 219281928年后,苏联为实现工业化重点发年后,苏联为实现工业化重点发展的是展的是A A农业农业 B B重工业重工业C C轻工业轻工业 D D商业商业 B3苏联的成立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具有苏联的成立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苏联成为社会主义国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苏联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时间和标志是家的时间和标志是A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年十月革命胜利B1922年苏联成立年苏联成立C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年苏联颁布新宪法D1937年农业集体化年农业集体化 4苏联由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是在苏联由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是在A十月革命后十月革

19、命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C苏联成立后苏联成立后 D两个五年计划后两个五年计划后CD5.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标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标志是志是A.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通过 B.农业集体化方针的通过农业集体化方针的通过C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D.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6.关于苏联农业集体化方针的叙述,不正确关于苏联农业集体化方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的是A.新经济政策逐步被取消新经济政策逐步被取消B.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C.为苏联工业化的实现创造了条件为苏联工业

20、化的实现创造了条件D.与苏联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基本适应与苏联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基本适应CD7、这是流行于前苏联的一则笑话:某主妇到、这是流行于前苏联的一则笑话:某主妇到食品店买肉。食品店买肉。“有肉吗?有肉吗?没有。没有。那牛奶那牛奶呢?呢?”“”“我们只管卖肉,过街那家店看有没有我们只管卖肉,过街那家店看有没有牛奶卖。牛奶卖。”这则笑话(这则笑话( )A赞扬苏联人特别有幽默感赞扬苏联人特别有幽默感B说明社会主义制度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说明社会主义制度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讽刺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带来的讽刺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带来的物质短缺问题物质短缺问题D表明苏联人特别爱吃肉、喝牛奶表明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