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有名教育家(1)3改讲述_第1页
中国十大有名教育家(1)3改讲述_第2页
中国十大有名教育家(1)3改讲述_第3页
中国十大有名教育家(1)3改讲述_第4页
中国十大有名教育家(1)3改讲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组成员:徐丽丹小组成员:徐丽丹 杨丽江杨丽江 张张鹤鹤 潘金桓潘金桓 徐徐代铅代铅 付付朝敏朝敏 杨桥峰杨桥峰 罗娜罗娜 兰立婷兰立婷孔丘(公元前孔丘(公元前551551年年9 9月月2828日,即农历八月廿日,即农历八月廿七七- -公元前公元前479479年年4 4月月1111日,日,即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即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字仲尼。教育思想:教育思想: 一、有教无类一、有教无类 二、因材施教二、因材施教 三、启发诱导三、启发诱导 四、温故知新四、温故知新墨子(约公元前墨子(约公元前468-468-前前376376)是我国先秦时代继孔子)是我国先秦时代继孔子之后的第二个有巨大影

2、响的之后的第二个有巨大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思想家、教育家。 墨子是躬墨子是躬行实践的教育家,在教育方行实践的教育家,在教育方法上有重大贡献。法上有重大贡献。教学主张教学主张一、教育目的:培养一、教育目的:培养“贤士贤士”二、教育内容二、教育内容: (一)一)政治和道德教育政治和道德教育 (二)科学和二)科学和技术教育技术教育 三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一)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一)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二)二)提出提出“量力量力所能所能至至”的的自然原则。自然原则。 (三)实践三)实践荀子荀子(约公元前(约公元前286-286-前前238238)名况名况,子卿,又称孙卿,战国末,子卿,

3、又称孙卿,战国末年赵国人,宣传自己的学说主张,年赵国人,宣传自己的学说主张,并在齐国的稷下学宫长期执教,并在齐国的稷下学宫长期执教,成为资望最高的成为资望最高的“老师老师”,齐襄,齐襄王时,三次任学宫王时,三次任学宫“祭酒祭酒”,影,影响很大。响很大。教育思想教育思想一、教育的一、教育的作用:化性起作用:化性起伪伪二、教学思想二、教学思想(一)注重(一)注重“积积”“渐渐”。(二)闻、见、知、行的教学(二)闻、见、知、行的教学过程。过程。(三)解蔽救偏,兼陈中(三)解蔽救偏,兼陈中衡。衡。(四)虚壹而静,专心(四)虚壹而静,专心有恒。有恒。三、教师三、教师要具备四个条件要具备四个条件:(一)有

4、尊严有威信一)有尊严有威信;(二)有丰富的经验和高尚的信仰二)有丰富的经验和高尚的信仰;(三)能循序渐进、不凌不乱地进行教学三)能循序渐进、不凌不乱地进行教学;(四)能了解精细的道理而且能加以发挥。此外要四)能了解精细的道理而且能加以发挥。此外要有广博的学识和高深的学问。有广博的学识和高深的学问。孟子(约公元前孟子(约公元前372-372-前前289289)是我国战国中期著)是我国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教育思名的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在古代中国教育史上占想在古代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世把他和有重要地位。后世把他和孔子的思想并孔子的思想并称为称为“孔孟孔孟之道之道”。 一、吾善养一、吾善

5、养吾浩然之气吾浩然之气 二、性善论二、性善论 三、教亦多术三、教亦多术孟子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发展了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他根据学生的特点,他根据学生的特点,提出提出“教教亦亦 多多术术”的的原原则,实行五种教育方式则,实行五种教育方式:一一、对学习好的、对学习好的,“如如时雨而化时雨而化之之”(即如雨即如雨 露润泽草木一般)露润泽草木一般);二二、对德行好的,就注意他的德行培养、对德行好的,就注意他的德行培养;三三、对天资较高、对天资较高 的,使之成为通达之才的,使之成为通达之才;四四、对一般的,、对一般的,采取采取“答问答问”法法,以释,以释疑解惑疑解惑;五五、对于不能

6、登门受业的,使他自学成、对于不能登门受业的,使他自学成材。材。 首先,首先,在在德育过程和原则上,他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先从志于德育过程和原则上,他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先从志于善开始,能分辨善开始,能分辨 善恶,为善不为恶,应以不能为善为耻善恶,为善不为恶,应以不能为善为耻。其次,重视其次,重视改过迁善,积极学习别人的善行。他改过迁善,积极学习别人的善行。他主张主张“见见善则善则迁迁”,“闻过则喜闻过则喜”,并且,并且“与人为善与人为善”。认为为。认为为一个人能不固执己见,一个人能不固执己见,以从人之善为乐,才能把自己培养成具有高尚道德的人以从人之善为乐,才能把自己培养成具有高尚道德的人。最后

7、,强调最后,强调意志性格的锻炼意志性格的锻炼。认认为为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经受锻炼,培养自己的坚强经受锻炼,培养自己的坚强意志意志。认认为为一一个个“大丈夫大丈夫”,应有百折不挠应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的坚强意志,要要“宝贵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威武不能屈”。生命。生命可贵可贵,“生生我所我所欲欲”,但在必要时但在必要时应该应该“舍生取义舍生取义”。董仲舒(公元前董仲舒(公元前179-179-前前104104)是西汉很有影响的唯心主义哲)是西汉很有影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有名的教育家。学家和有名的教育家。 在在德育方法上,他德育方法

8、上,他强调强调“谨小谨小慎微慎微”,采取,采取“众众小成多、积小成多、积小致小致巨巨”、“渐以致之渐以致之”的的方法方法。要求。要求“明于性情明于性情”,要,要“引引其其天性之所好,而压其情之所憎天性之所好,而压其情之所憎者者”。此外此外,他还强调德育必须通过智育来进行,认为人犯错误往,他还强调德育必须通过智育来进行,认为人犯错误往往是往是由于由于“知知之所之所不明不明”,“虽虽有圣人之道,弗论不知其有圣人之道,弗论不知其义义”。所以所以他以为不学便不能成德,智育和德育是不可分割的。他还注他以为不学便不能成德,智育和德育是不可分割的。他还注意意到到“积习渐靡积习渐靡”的的作用,要防止外物对人不

9、知作用,要防止外物对人不知不觉的侵蚀。不觉的侵蚀。王充(公元王充(公元27-27-约约9797)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家和教育家教育家。在在教育思想方面教育思想方面,重视,重视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作用。他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作用。他虽然认为人性有善有恶,但他肯定善恶是可以改变的虽然认为人性有善有恶,但他肯定善恶是可以改变的。“在化不在性在化不在性”,重要的是教育重要的是教育。他他还以竹木经过雕琢刻削可以成为器用,低下的土地还以竹木经过雕琢刻削可以成为器用,低下的土地可由人可由人的的“埤增埤增”而而成为高地作比喻,说明教育的可能性成为高地作比喻,说明教育的可能

10、性和人的可塑性;和人的可塑性;以以“孔门孔门弟子七十二徒,皆任卿相之弟子七十二徒,皆任卿相之用用”说明说明教育的重要性。在王充看来,天下没有不可改变之性,教育的重要性。在王充看来,天下没有不可改变之性,没有不可教育之人。没有不可教育之人。只要只要“学校学校勉其前,法禁防勉其前,法禁防其后其后”,就是象尧的不肖之子丹朱那样的人,也是可以勉于为善的。就是象尧的不肖之子丹朱那样的人,也是可以勉于为善的。韩愈(韩愈(768-824768-824)是中国历史上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 韩韩愈认为教育的目的愈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就是“学学所以为所以为道道”,

11、道道即即“先王之教先王之教”,主要是儒主要是儒家仁义道德。教育任务和内容,大体家仁义道德。教育任务和内容,大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德育,包括仁义德育,包括仁义道德等整套儒家伦理;二道德等整套儒家伦理;二是是智育智育,有,有“诗诗、书、易、春秋、书、易、春秋”;三;三是政治是政治教教育,包含礼、乐、刑、政等。育,包含礼、乐、刑、政等。韩愈在教育韩愈在教育方面总结出方面总结出了了许多许多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并提出并提出不少精辟而独到的见解,丰富了我国古代教育学不少精辟而独到的见解,丰富了我国古代教育学理论。理论。 第一第一,要善于识别人材、培养人材,要善于识别人材、培

12、养人材。第二第二,提倡勤奋刻苦、独立思考,提倡勤奋刻苦、独立思考。第三,重视师道和学无常师第三,重视师道和学无常师。朱熹(朱熹(1130-12001130-1200)是我国南宋著名)是我国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字元晦,号晦庵,的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别称紫阳,生于福建尤溪,祖籍徽州婺源别称紫阳,生于福建尤溪,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今属江西)。重视教学与读书方法,是朱熹教育思想的又一特点。他首先重视教学与读书方法,是朱熹教育思想的又一特点。他首先注重学习目的教育,认为一个人要求学,必须先注重学习目的教育,认为一个人要求学,必须先 立志立志 , 立志不立志不定,如何读书

13、定,如何读书 。教师教学要。教师教学要 专一专一 ,不可间断。教学中他注意穷,不可间断。教学中他注意穷理与笃行。穷理就是从理论上认真研究学问,理与笃行。穷理就是从理论上认真研究学问, 在即物以穷其理,在即物以穷其理,理穷而后能尽其知理穷而后能尽其知 ;笃行就是;笃行就是 自修身以至处事接物自修身以至处事接物 的实践功夫。的实践功夫。穷理与笃行并提,就是知行结合。穷理与笃行并提,就是知行结合。在教学中,他首倡循序渐进与熟读精思。主张教人有序,不可躐在教学中,他首倡循序渐进与熟读精思。主张教人有序,不可躐等,反复学习和学思相结合。他说:等,反复学习和学思相结合。他说: 大抵读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

14、大抵读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口;继以精思,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耳若出于吾口;继以精思,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耳 。朱。朱熹还明确提出教师的任务是指引学生读书。他强调为学要靠主观努力。熹还明确提出教师的任务是指引学生读书。他强调为学要靠主观努力。教师教师 只做得个引路的人只做得个引路的人 。 指引者,师之功也。指引者,师之功也。 这正是教师的责任这正是教师的责任所在。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他主张严格要求,明细规定,多从所在。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他主张严格要求,明细规定,多从积极方面教导,少从消极方面防止。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积极方面教导,少从消极方面防止

15、。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重视家庭教育与小学教育是其教育主张重视家庭教育与小学教育是其教育主张的一大特点。他认为只有通过严格的家庭教育,的一大特点。他认为只有通过严格的家庭教育,才能使才能使学子学子“变化气质变化气质”,他制定了他制定了童蒙须童蒙须知知、程蒙学则程蒙学则和和训蒙诗训蒙诗等,作为父等,作为父兄在家教育子弟的守则。他认为只有从小打下兄在家教育子弟的守则。他认为只有从小打下基础,学成技能,长大以后才能达到修身、齐基础,学成技能,长大以后才能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在小学的基础上,他还主张对学子进行在小学的基础上,他还主张对学子进行高深的教育,即大

16、学。朱熹认为小学的特点是高深的教育,即大学。朱熹认为小学的特点是以事教,以事教,即即“学其事学其事”,教之以礼、乐、射、教之以礼、乐、射、御、书、教及孝、悌、忠、信之事。大学的特御、书、教及孝、悌、忠、信之事。大学的特点点是是“以以理教,穷其理教,穷其理理”,晓之以致知格物及晓之以致知格物及教悌之理。教悌之理。陆九渊(陆九渊(1139-11931139-1193)南宋著名的主观唯心主)南宋著名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家。他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在治义哲学家、教育家。他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在治学和教学方面提出了不少主张学和教学方面提出了不少主张。一、一、学学须立志须立志。二、二、学学贵有疑贵有疑

17、。“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进”。鼓励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要抓住根本,立乎大者学生质疑问难。要抓住根本,立乎大者。三、三、熟读熟读精思,优游涵泳精思,优游涵泳。强调。强调读书要熟读精读书要熟读精思,反对为贪多而不求甚解思,反对为贪多而不求甚解。“涵涌涵涌”:一而再,再而三。:一而再,再而三。王守仁(王守仁(1472-15281472-1528)是明中叶著)是明中叶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名哲学家、教育家。一、教育一、教育的的目的:明目的:明人伦人伦。二、二、主张从主张从“致良知致良知”入手入手,通过,通过教育,把个人的私欲灭掉,保存各人固教育,把个人的私欲灭掉,保存各人固有的有的天理天理“良知良知”,养成封建道德品性养成封建道德品性。三、三、教育教育就是要陶冶人格就是要陶冶人格。 王守仁从王守仁从“致良知致良知”出发,在教学原则上提出许多值得重出发,在教学原则上提出许多值得重视的见解视的见解:一一、重视躬行实践。认为真知必须行,应在行动中学习,以、重视躬行实践。认为真知必须行,应在行动中学习,以求求真知。真知。二二、重视独立思考。认为教学是要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