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实验在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_第1页
微型实验在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_第2页
微型实验在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微型实验在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江西省修水县散原中学 付小勤 发表于试题研究. 新课程论坛2011年1月总第173期 摘要:通过两年的高中新课程教学实践,阐述作者对微型实验在高中新课程中应用的一些看法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关键词: 微型 新课程 实践 探索微型化学实验是20世纪80年代崛起、国际公认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一种化学实验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其基本特征是仪器微型化和试剂用量少,具有污染少、现象明显、快速、节约、安全等优点。用于教学实现的单人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直接从实验现象和教材中获取信息,从根本上改变了老师做学生看、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

2、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树立绿色化学观念与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在教学实践中有如下二种做法:1.有机整合微型实验与常规实验。演示实验以常规实验为主,学生实验以微型实验为主;有毒有害、污染较为严重及适合微型实验特点的实验应尽量设计成为微型实验。2.开发微型实验探究课程资源。如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成本低的、废弃物品为微型化学实验仪器及药品;设计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有用素材、网络资源和其他媒体信息、学校和社区的学习资源等为微型实验探究课程资源。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设计的两个微型实验:一、氨气喷泉微型实验1. 实验用品仪器:30ml注射器3支;橡胶塞1个。药品:碱石灰

3、固体;浓氨水;含酚酞的水溶液。2. 实验装置浓氨水石灰石固体图1图2氨气酚酞水溶液如右图所示3. 实验内容及操作(1)在去掉活塞的注射器针筒(下端用小橡胶塞密封)中加入约0.1g碱石灰粉末塞上橡胶塞,在另一注射器中吸入少量(约0.5ml)的浓氨水,将注射器内的浓氨水注入到加入碱石灰粉末的针筒内,碱石灰遇浓氨水迅速产生nh3气体,将上部注射器活塞上推,片刻后拔出针头和注射器。如图(1)(2)用注射器吸入一定量的含有酚酞的水溶液,将注射器针头刺入含有大量氨气的针筒内,尽可能将针头全部插入注射器,再轻推注射器活塞,将少量含有酚酞的水溶液注入针筒内,针筒内很快就形成红色的喷泉。如图(2)4. 实验说明

4、该实验将氨气的制备和氨气的喷泉实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操作简单,现象明显,针筒不需干燥,成功率100%适合学生的分组实验使用。二、铜片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微型实验1. 实验用品仪器:30ml注射器两支;橡胶塞1个;带有胶塞的青霉素瓶1个;小烧杯1个。药品:铜片;浓硝酸(8mol/l);稀硝酸(2mol/l);氢氧化钠溶液(15%)。图4图32. 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3. 实验内容及操作(1)铜片与浓硝酸反应在去掉活塞的注射器针筒中加入一小块铜片,然后将注射器活塞慢慢推进注射器内,排净注射器内的空气,再吸入2ml浓硝酸(8mol/l),迅速将注射器针头插进胶塞中,可看到铜片表面产生大量气泡,并逐渐加快

5、,溶液变成蓝色,很快看到注射器活塞被后推,并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见图3)。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实验完毕后,将作反应器的注射器吸入适量的氢氧化纳溶液,反复挤压和拉伸注射器,直至红棕色气体消失为止。2no2+2naoh=nano3+ nano2+h2o no2+no+2naoh=2nano2+h2ohno3+naoh= nano3+h20 cu(no3)2+2naoh=cu(oh)2+2nano3(2)铜片与稀硝酸的反应在去掉活塞的注射器针筒中加入一小块铜片,然后将注射器活塞慢慢推进注射器内,排净注射器内的空气,再吸入2ml稀硝酸(2mol/l),迅速将

6、注射器针头插进青霉素小瓶的胶塞中,可看到铜片表面缓慢产生气泡,一会儿注射器活塞被慢慢后推,注射器内有无色气体产生且溶液由无色变蓝色,同时青霉素小瓶中慢慢出现红棕色气体(若现象不很明显,可将注射器放在水浴中加热)(见图4)。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2no+o2=2no2。实验完毕后,将注射器的针头从青霉素小瓶中拨出,接着吸入适量的氢氧化纳溶液,然后将吸有氢氧化纳溶液的注射器的针头再次插进青霉素小瓶内,反复挤压和拉伸注射器,直至青霉素小瓶内的红棕色消失为止。方程式略4. 实验说明上述两个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反应产生的二氧化氮气体被限制在注射器内或青霉素小瓶内,可以通过吸入氢氧化纳溶液而消除,同时反应产生的稀硝酸也会被氢氧化纳溶液中和,有效地消除了环境污染,适合学生分组实验。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学推广微型化学实验,但不是用微型化学实验取代常规化学实验,而是要使这两者取长补短,演示实验以常规实验为主,学生实验以微型实验为主(若用微型实验作演示实验,可利用摄象探头实地摄影,然后通过大屏幕播放)。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探索这两种实验的结合,加强对微型实验的研究,努力激发学生的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