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心理问题研究现状及社区护理对策_第1页
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心理问题研究现状及社区护理对策_第2页
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心理问题研究现状及社区护理对策_第3页
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心理问题研究现状及社区护理对策_第4页
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心理问题研究现状及社区护理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心理问题研究现状及社区护理对策孙景贤,曾慧(中南大学护理学院,湖南 长沙,410013)【摘要】综述了我国农村空巢老人主要的心理问题及相关因素,提出了相应的社区护理对策。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社区服务网络,深入开展社区护理工作,对改善农村空巢老人心理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 心理问题; 社区护理mental problems of the empty nest elderly in rural areas of china and community nursing care countermeasures/ sun jing-xian,zeng h

2、ui nursing schoo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13, china【abstract】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main mental problems and their relevant factors of the empty nest elderly in rural areas of china, proposing the corresponding community nursing care countermeasures. to build a omnibearing com

3、munity service network and deepen the community health nursing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mental condition and life quality of the empty nest elderly in rural areas.【key words】empty nest elderly in rural areas; mental problems; community nursing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均期望寿命延长和生育率的进一步下降,“空巢”现

4、象日趋突出,空巢老人家庭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老龄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预计到2030年空巢老人家庭的比例将达到90%,届时我国老年人家庭将“空巢化”1。“空巢老人”既要经历个人生命周期的转型,还要经历家庭周期的转型;同时,随着机体开始逐渐衰老,各系统的功能活动明显下降,这都促使“空巢老人”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及心理障碍2。目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占全国空巢老人的70%以上,他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以及卫生医疗条件都要比城市空巢老人匮乏的多3,也面临着更多的心理问题。因此,研究农村空巢老人心理问题并对其进行有效干预,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维持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前瞻性意义。1 农

5、村空巢老人心理问题的相关因素1.1 经济状况 经济水平是影响老年人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研究显示4,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老年人心理满足程度和主观幸福感随之增加。1.2 文化程度 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对其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影响5,较高的文化水平可以帮助空巢老人更好地运用相关资源维持身心平衡。1.3 年龄 随着老化,身体各器官的功能衰退,躯体病痛的增加影响了情绪,导致高年龄段老人的负面情绪显著多于低年龄段的老人6。1.4 性别 女性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差,是老年人卫生和社区服务的重点人群7。这可能与女性的性格特点较脆弱,从事的劳动单一, 受传统思想束缚有关。1.5 婚姻状况 婚姻状况

6、显著影响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有配偶相伴的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单身老人8。1.6 身体健康状况 李德明等1的研究显示,空巢老人总患病率为81.71%,且多为慢性病。疾病不仅对老年人的躯体健康状况和日常生活能力有很大的影响,而且长期的治疗会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使老年人产生内疚、抑郁等负性情绪。1.7 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与心身健康呈正相关。社会支持因子中情感支持、子女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显著8。1.8 应对方式 不同的应对方式可降低或增加应激反应水平,从而影响应激和情绪障碍之间的关系。谢丽琴等9的研究显示,消极应对对农村空巢老人抑郁情绪有直接的影响。1.9 生活行为

7、方式 老年人坚持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将有利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10。1.10 日常生活能力 研究显示11,空巢老人日常生活能力(adl)丧失率为36.9%,与抑郁等心理因素显著相关。2 农村空巢老人主要的心理问题2.1 孤独感 由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完成的调查表明,我国农村有35.1%的老人经常感到孤独12。而农村空巢老人由于子女不在身边,社会交往减少,娱乐方式单一,心理上更易产生孤独感。wu zq等13的研究显示,80.94%的农村空巢老人伴有中到重度的孤独感,孤独感的水平因个体的年龄、婚姻状况及收入的不同而各异。2.2 焦虑 焦虑是农村空巢老人常见的心理问题。调查显示14,农村空巢老人焦虑的

8、发生率为30.4%,影响其焦虑情绪发生的主要因素为躯体疾病、年收入、娱乐活动。张瑞娟15调查了170例住院空巢老人,其中61.18%的老人存在焦虑症状,显著高于社区空巢老人的焦虑发生率,这可能与住院空巢老人有身体疾患,要承受躯体折磨,经济负担加重等有关。空巢老人的焦虑症状往往会发展为抑郁或焦虑和抑郁的混合状态, 从而进一步损害老人的身心健康16。2.3 抑郁 空巢老人心理问题中,抑郁的危害性较大。贾长宽等17采用老年抑郁量表对郴州市城区328名空巢老人进行调查,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238,其发生与性别、婚姻状况、与子女的关系及兴趣爱好、是否参加文体活动有关。谢丽琴等9的调查显示,农村空巢老人抑郁

9、的发生率高达80.5%,远高于一般人群及城市空巢老人,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显著相关。不同类型家庭老人抑郁病例检出者中,空巢独居老人比率最高,其次为非空巢老人,空巢偶居老人最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8。作为老人中的特殊群体,空巢独居老人生活范围更加狭窄,社交范围更小,因此获得的社会支持也相应较少。此外,生活在农村的空巢独居老人,极少有机会参加娱乐活动,精神生活极为贫乏,因此更易引发抑郁症状。2.4 主观幸福感较低 主观幸福感(swb)是人们对整体生活的满意度与快乐感,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19。焦娜娜等20调查了643例农村老年人swb情况,结果显示非空巢老人swb分数明显高于独

10、居、祖孙同住老人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空巢独居老人swb较低,经济状况是影响农村空巢老人swb最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农村空巢老人还可伴有自卑、恐惧、失落等负性情绪,这些负性情绪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纾解,将会成为导致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出现的重要因素。3 空巢综合征空巢综合征是指老人处于空巢环境中,由于人际疏远而产生被疏离、舍弃的感觉,出现孤独、空虚、寂寞、伤感、精神萎靡、情绪低落等一系列情感、心理和躯体不适综合征21。空巢综合征会使人的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紊乱,导致免疫功能减退,机体抵抗力下降,进而引发各种疾病,或使原有的疾病加重,严重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22。4 农村空巢老人心理问题的社区护

11、理对策 社区护理是老年人社区照护的重要内容之一,承担着社区人群预防、保健、康复等工作。因此,社区护理工作开展得有成效对改善空巢老人心理状况、提高其生存质量有着重要意义。4.1 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作为社会心理刺激的缓冲因素或中介因素,对健康产生间接的保护作用,同时维持个体良好的情绪体验,有益健康23。因此,增加社会支持力度,完善各种老年社会保障,如建立完善的老年医疗保障体系,建立老人院,建立社区家政服务站等,对满足空巢老人的服务需求、给老人提供正常的生活平台有着重要的意义。4.2 针对空巢老人需求,深入开展具有社区特色的个体化家庭服务 空巢老人大多患有一种以上的慢性病1,且老人独自

12、在家,缺乏家人照顾,急需社会对其提供帮助。作为老年人“第二空间”的社区,应根据空巢老人的社区护理需求,针对性地定期进行家庭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包括健康体检、疾病护理、用药指导、心理咨询、生活照料及其他医疗护理服务项目。另外,为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还要建立应急呼叫系统, 以方便老人随时与社区联系。4.3 开展空巢老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丰富老年人业余生活 社区可采取讲座、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或举办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等帮助空巢老人进行心理调适, 维护身心健康。多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健身娱乐场所, 以丰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营造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社会氛围24。4.4 加强空巢老人

13、心理状况监测,对高危人群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 社区医护人员在为空巢老人进行社区服务过程中,首先对空巢老人的个性特征、经济状况、社会背景、人际关系、心理表现等实行评估,筛选出存在或易产生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将心理学理论知识及技术运用于心理护理中, 如采用心理分析、认知疗法、松弛训练等方法可有效干预老年空巢综合征的产生和危害25。 4.5 鼓励空巢老人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克服空巢心理 接受空巢现状,了解空巢心理对自身带来的危害,改变不良认知观念是空巢老人摆脱空巢化带来的心理危机的三部曲26。在了解了影响空巢心理发生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之后,空巢老人可以通过发展兴趣爱好以转移注意力、扩大交际圈以增加

14、社会支持、积极进行身体保健以提高生活质量等途径,远离空巢心理危机。5 小结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人口迁移日益频繁的今天,空巢老人问题已成为比较突出的社会现象,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农村空巢老人作为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心理问题如不能得到有效纾解,极易诱发各种身心疾病,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各种困难,从而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社区服务网络,帮助空巢老人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念,适应社会与周围环境的变化,提高农村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参考文献:1 李德明,陈天勇,李贵芸.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23(7):405-407.2 代爱英

15、, 顾湲,曹杰.空巢老人健康状况和社区卫生服务需求调查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4,3(5):311.3 王全胜.农村留守老人问题初探j.学习论坛,2007,23(1):71-73.4 zhang jp, huang hs, ye m, et 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ubjective well being(swb) in a sample of older adults in an economically depressed area of chinaj. arch gerontol geriatr, 2008, 46(3):335-347.5 李娟

16、,吴振云,许淑莲. 北京城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2,22(5):336-338.6 傅素芬,陈树林,骆宏.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3):169-171.7 赵若望,韦丽琴,张玉娥. 包头市区空巢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0,26(4):22-23.8 张骑,王玲凤. 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6):2334-2336.9 谢丽琴,张静平,焦娜娜,等.农村空巢老人抑郁状况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

17、19):2515-2517.10 张瑞芹,肖健. 老年人健康行为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8):781-784.11 宋洁,石作荣,崔宁. 空巢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及其心理、社会相关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2):1727-1729.12 王顺冬,公风华农村空巢老人的心理困境及对策探析j科技经济市场,2007,(7):112-11313 wu zq,sun l, sun yh,et al. correlation between loneliness and social relationship among empty nest elderly in

18、 anhui rural area, chinaj. aging & mental health,2010,14(1):108-112.14 张丽,侯津杰,乔钦增,等. 河北省邢台县农村空巢老人焦虑情绪调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8):745-746.15 张瑞娟.住院空巢老人焦虑情绪调查及心理护理干预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6):525-527.16 schoevers ra, deeg dj, van tilburg w, et al. depression and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co-occu

19、rrence and longitudinal patterns in elderly patientsj.am j geriatr psychiatry,2005,13(1):31-39.17 贾长宽,廖春花,罗森亮,等. 空巢老人抑郁症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7,22(6):61-62.18 周成超,楚洁,徐晓超,等.安徽省农村某镇空巢老人抑郁情况现状及相关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2):114-117.19 后华杰,译.andrews fm,robinson jp.主观幸福感的测量m.见:robinson jp, shaver pr, wrightsman ls.性格与社会心理测量总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