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科学复习提纲_第1页
八上科学复习提纲_第2页
八上科学复习提纲_第3页
八上科学复习提纲_第4页
八上科学复习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上科学复习提纲1.水以各种不同形式分布在海洋、陆地空气和生物体内2.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液态的形式存在3.一个人体内有2/3是水分,儿童体内有4/5是水分 4.水与生命: 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 小循环 陆上内循环 5.水的循环: 海上内循环 大循环海陆间循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结论:水的运动经历蒸发(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径流等循环变化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a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b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水循环的动力是太阳第二节.水的组成1.水的电解电极气体的量检验方法及现象结论正极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2气体能是带火星

2、的木条复燃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气体体积是正极的2倍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负 氢 多 父亲多)实验结论: 水 通直流电 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2.水的重要性质颜色无色沸点100气味无味凝固点0状态常温常压下液态水的异常现象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浮在水面上第三节.水的密度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密度的公式:(读作róu)表示密度,

3、 m表示质量(单位:kg或g),v 表示体积(单位:m3或cm3)水银的密度为13.6×103kg/m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m3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3kg,3、.密度的单位:(1)密度的单位:kg/m3 或 g/cm3(注:g·cm-3是g/cm3的另一种表示方法)(2)两者的关系: 1g/cm3=1000kg /m3(3) 水的密度: 1×103kg /m3或1g/cm3(4)单位转化::1ml= 1cm3 =1×10 -6 m3 1t=1000kg=1×106g 1ml = 1×10-3l 1l10-3 m34、

4、密度的测量(1)测量原理:m/v(2)测量步骤: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计算第四节 水的压强1、压力的定义:是垂直作用物体表面的力。2、压力的方向:总是与受力面垂直3、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与重力没有直接关系)4、压力的产生条件:两物体互相接触 有挤压的效果5、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一般在科学上用压强来表示;压强的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压力的含义:描述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强的计算公式: (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p=f/s压强的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6、增大和减少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强的方法

5、:压力不变时,减小受力面积 受力面积不变时,增大压力(2)减小压强的方法:压力不变时,增大受力面积 受力面积不变时,减少压力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液体内部都存在压强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同一深度,各个方向上的压强大小相等     不同液体深度相同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式 p=g h)第五节 水的浮力1.、液体(气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向上的浮力,2、方向:竖直向上3、阿基

6、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公式:f浮=g排=排g v排 注意:(1)浮力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2)浮力与液体的深度、物体的密度,形状无关(3)对于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而言,浮力还与液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有关(4)计算时,单位要统一(排取kg/m3,v排取m3)4、物体的浮沉条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重力g和浮力f浮的大小。f浮<g&nbsp; < span>下沉f浮>g  上浮f浮=g  悬浮 此时v排 =v物f浮=g 漂浮 此时v排 < v物注意:上浮和下沉都是不稳定状态,是动态过

7、程,上浮的物体最终会浮出液面,而处于漂浮状态;下沉的物体最终则会沉到液底处于静止状态。漂浮和悬浮时,物体都是受到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f浮=g (沉到水底时:f浮f支持力=g )5、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当液 >物 时,上浮(最终漂浮)当液 < 物 时,下沉当液物 时,悬浮6、浮沉条件的应用(1)轮船 因为漂浮时,f浮=g , 所以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或从河到海,其受到的浮力不变 根据f浮=排g v排,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因为f浮不变,排减小,所以 v排必增大,即船身稍下沉(2)潜水艇:它的上浮和下沉是通过对水舱的排水和充水而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的(3)密度计:因为f浮=

8、排g v排 ,液体密度不同,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液面所对应的位置也就不同(密度计所受浮力不变)第六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溶液: (1)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单一物质)(2)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剂。(3) 溶液:由溶质溶解于溶剂后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悬浊液、乳浊液: 名称特征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形成过程固、液气溶解在液体里固体颗粒分散在液体里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稳定性稳定不稳定不稳定长期放置均一、稳定下沉上浮举例糖水、汽水、饮料等石灰水、泥水、血液等牛奶、肥皂水混合物:由多种(2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属于混合物。(未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溶质为

9、水)第7节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注意:饱和溶液是对一定的溶质而言的。如某温度下的蔗糖饱和溶液是对蔗糖饱和的,不能再溶解蔗糖,若加入其他溶质,仍可溶解。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大多数物质适用) a加溶剂 b.升温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a.蒸发溶剂b.降温c.加溶质3、浓溶液和稀溶液:溶有较多溶质浓溶液; 溶有较少溶质稀溶液 注意: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4

10、、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 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注意点:(1)四个关键词:一定的温度,100克溶剂、达到饱和、溶质的质量 (2)溶解度就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质量 (3)溶解度单位为克 5、溶解度曲线: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形象地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影响很大,如硝酸钾,表现为曲线陡 影响不大,如氯化钠(食盐),表现为曲线平缓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6. 溶质的质量分数(1)计算公式 溶质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1、=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常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它是个比值,没有单位)(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3)溶液的稀释:混合后溶质的质量不变(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a、计算(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或体积)b、称量(固体:用天平称取;液体:用量筒量取) c、溶解(后装瓶,并贴上标签) 第8节物质在水中的结晶 1.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的固体。不同的晶体具有不同的形状。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2.结晶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固态溶质的过程3.获得晶体的两种方法:蒸发溶剂:一般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 冷却热饱和溶液

12、: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物质,如硝酸钾第9节 水的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水资源的分布我国的水资源水的利用和保护 沉淀水的净化 过滤蒸馏1、水资源 人类利用较多的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 3、水的净化沉淀法 自然沉淀法 加入凝固剂,如明矾、活性碳等过滤法把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跟液体分离开的一种方法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一侧;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蒸馏法 原理:利用液体里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蒸馏装置组成:蒸馏烧瓶、温度计、铁架台、冷凝管

13、、接受器、锥形瓶第二章 地球的“外衣”大气层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2大气的分层: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及大气的密度、物质组成,可以把大气分为5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对流层的特点: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赤道厚度大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

14、对人类起保护作用。3冷空气下降,热空气上升,形成对流1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2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气温-即空气的冷热程度,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0c(摄氏度)气温总在不断变化着,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在距地面1.5米的白色百叶箱里观察。(原因:(1)避免阳光直射(2)1.5米是人类活动的主要范围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地表辐射最强);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温度计只升不降;最低温度计只降不升。)1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

15、物体产生压强,大气的压强简称大气压。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大气压强是很大的。2大气压强的大小:标准大气压p=1.01×105帕,即760毫米水银柱(一毫米汞柱约为1.33帕)3大气压的大小常用空盒气压计或水银气压计进行测量4大气压的大小跟大气的密度直接相关,因为越高的地方空气密度越小,所以,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就越小;5人体内也有压强,它抗衡着体外的大气压(即人体内气压=体外气压)。6气体和液体的压强会随流速的增大而减少1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在同一高度,不同区域的大气压不一定相同;在同一高度,同一区域,不同时间的大气压不一定相同;在相同高度上,气压高的区域叫高压区,气压低

16、的区域叫低压区,高压区:天气晴朗,空气干燥; 低压区:阴雨天气,天空多云。2气压增大,液体沸点提高;气压减小,液体沸点减低 例:在高山上,普通的锅难以将饭煮熟, (原因:高山上的气压较低,沸点降低) 高压锅的使用原理:增大气压,使液体沸点提高,食物可以吸收更多热量1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就像水往低处流2风的两个基本要素:风向,风速风向风吹来的方向,常用的风向有八种(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气象观测中用风向标观测风向(风向是风向标箭头的方向)风速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单位:米/秒。千米/时 风级表示,有012级,气象观测中常用风速仪观测风速。1大气中水蒸

17、气的多少。一般用湿度来表示,即绝对湿度。相对湿度是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气压的比值(1)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常用百分比(%)表示(2)空气湿度与温度的关系:温度越高,空气所能含有的水汽越多。所以空气湿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3)观测湿度的仪器是:湿度计,最常用的湿度计是:干湿球湿度计,它实质上是两支特殊的温度计。(4)用干湿球湿度计测量,然后通过查相对湿度表可以得出相对湿度。(5)空气湿度与天气的关系: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汽就越丰富,成云、降水的可能性就越大。(1)降水的形成条件:a、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100%。b、气温明显下降,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降低; 水汽凝结(形成云、雾等)c、空

18、气中有微小的尘埃。水珠、冰晶增大到能降落到地面(2)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最常见的降水是降雨(3)降雨量:表示一定时间内地面积水的深度,度量单位毫米;测量仪器雨量筒3气压相等的地方的连线叫做等压线3、天气图4冷、暖空气的交界面叫锋面,锋面上的天气变化往往比较复杂 冷锋:冷空气向暖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常带来降雨,大风、降温天气; 暖锋:暖空气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常带来降雨,升温天气1气候的含义: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天气与气候的区别:短时间(天气)与长时间(气候); 联系: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就是气候2、影响气候的因素:(1)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

19、响 纬度位置不同的大地区,接受太阳辐射的量不同,在地球上所处的温度带位置也不同。我国的纬度位置:主要在北温带,南部少部分地区在热带(2)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比热:我们把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为比热。比热单位:焦/(千克) 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符号:j/(kg)水的比热:4.2×103焦/(千克),表示含义-1kg水温度升高1时,需要吸收的热量为4.2×103焦。不同物质的比热是不同的。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一般不改变。同一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冬季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 夏季陆地降升温快,海洋降升温慢所以,

20、沿海地区气温变化小,内陆气温的变化大降水:沿海降水较多,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内陆降水少,降水集中在夏季。原因:距离海洋远近不同(3)季风对气候的影响季风就是在不同的季节里风向相反和接近相反的风风向(中国的季风特征):夏季风从海洋吹向大陆(夏季陆地气温高,气压低,海洋气温 低,气压高,风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气压高,海洋气温高,气压低,风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性质:我国冬季盛行偏北风,故干燥少雨,夏季盛行偏南风,故湿润多雨世界上季风区域很广,以亚洲季风最盛行。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4)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气温随着地势的升高而降低。一般海拔增高1000米,气温会下降约6。 山地的迎风坡多雨, 背风坡少雨。例:台湾火烧寮(年降水量:8408mm)1东部季风气候(1)、季风气候区:是指夏季风能够到达的地区。而降水主要来自湿润的夏季风(2)、季风气候区的范围:我国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的地区。(3)、季风气候的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4)、我国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