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钢琴演奏法_第1页
儿童钢琴演奏法_第2页
儿童钢琴演奏法_第3页
儿童钢琴演奏法_第4页
儿童钢琴演奏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即兴伴奏:歌曲的旋律在键盘上即兴弹奏,用琴声带动小朋友投入歌曲的情绪,让歌声与伴奏共同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 因此,儿童即兴伴奏不仅仅是作为歌声的陪衬,更重要的是对歌曲作积极的配合,从情绪、背景、意境等方面,加强歌曲的表现力,使歌曲的音乐形象更加丰满,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一、和弦及标记一、和弦及标记 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乐音按照一定的音程关系叠置起来所构成的音组称为和弦。这些乐音可以先后出现,也可以同时出现,处于最低的音称为根音,其余各音按照它与根音的音程距离而得名,依次为三音、五音、七音等。 和弦的标记是以调式音阶为顺序,调式音阶的每一音级上都可以构成和弦,用罗马数字依次标记为、级和弦。 在音乐

2、作品中最常用的是三和弦。三和弦是由三个乐音按照三度关系叠置而成的。由于它们之间的音程性质不同,还可以将三和弦分为四种类型,即: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增三和弦、减三和弦。大、小三和弦为协和和弦,增、减三和弦为不协和和弦,协和和弦最常用。 七和弦由四个音按三度关系叠置起来构成,它们分别称为根音、三音、五音、七音,七和弦是在三和弦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七度音程,七和弦可分为大小七和弦、小小七和弦、减小七和弦、减减七和弦、增大七和弦、大大七和弦、大小七和弦等七种。二、正三和弦二、正三和弦 调式的每一音级上都可以建立三和弦,用的最多的是、级音上建立的三和弦,它们又被称为主和弦、下属和弦、属和弦。这三个和弦包括

3、了调式的所有音级,对明确调性、建立新调,巩固调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又把这三个和弦称为正三和弦。 正三和弦中主和弦是最稳定的和弦。三、属七和弦三、属七和弦 调式的每一个音级都可以建立七和弦,属音、属和弦对主音主和弦都有倾向性,所以,在属音上建立的属七和弦是最为常用的。 属七和弦是不协和和弦,音响较为尖锐、不稳定、要求解决的程度更为强烈,因此,属七和弦常常进行到主和弦。属七和弦不能用在半终止处。属七和弦的结构是大三和弦加上小七度音,所以,它还被称为大小七和弦。四、副三和弦四、副三和弦 除正三和弦以外的所有三和弦都为副三和弦。副三和弦也都属不稳定和弦,也都有向主和弦进行的倾向。副三和弦在音乐

4、作品中的使用不应多于正三和弦,否则,会模糊调性。五、副属和弦五、副属和弦 副属和弦是指除主和弦以外的任何一个和弦的“临时”属和弦。所谓“临时”就是短时间的使用。音乐作品中使用较少。六、和声的功能与进行六、和声的功能与进行 和声的功能是指在调式中各级和弦所具有的稳定作用与不稳定作用。和声的功能分为主功能、属功能、下属功能。 主功能是以主和弦为代表,其标记为T,加上与它有两个共同音的、级和弦构成主功能组。下属功能是以下属和弦为代表,其标记为S,加上与它两个共同音的、级和弦构成下属功能组。属功能是以属和弦为代表。其标记是D,加上与它有两个共同音 的、级和弦构成属功能组。 主功能具有稳定作用,主和弦最

5、稳定,其 他各级和弦都不稳定,都有向主和弦的和声倾向性。 和声进行是指调式中几个和弦的序进。和声进行可以分为正格进行、变格进行与完全进行。由主和弦与属和弦两个功能组成的进行称为正格进行。如:TD DT TDTDTD等。由主和弦与下属和弦两个功能组成的进行称为变格进行。如:TS STTST STS等。由所有三个功能组成的进行称为完全进行。如:TSDT 和声的进行原则是主下属属主。 但相同的和弦可以任意连接和转换。不同和弦之间的连接还应以强进行为主,弱进行为辅。 七、和弦连接的方法七、和弦连接的方法 和弦连接是指和弦的连续进行,指从一个和弦进行到另一个和弦,各个和弦连接时有一定的规律和法则。(一)

6、和弦排列法 1、密集排列法:上方三声部之间为三度或四度音程关系。2、开放排列法:上方三声部之间为五度或六度音程关系。此排列法在钢琴伴奏编配中应用较少。(二)和弦连接法1、和声连接法:指和弦连接时把共同音保持在同一个声部中,其他各声部级进连接。2、旋律连接法:指和弦连接时不保留共同音,各声部就近连接。此连接法在钢琴伴奏中很少应用,但根音为二度关系的和弦连接时必用此法。八、和弦的织体化八、和弦的织体化“织体”实质是指钢琴伴奏的节奏音型。它是具有一定特性,能够表达出某种情绪或意境的,能够把音乐中的多声部因素根据内容的需要、根据一定的规则有机地组织起来的一种形式。1、省略某个和弦音的形式。2、不省略和

7、弦音的形式。3、重复和弦音的形式。常常重复根音,如果转位和弦也可重复五音。4、加入和弦外音的形式。5、多次重复和弦音的形式。九、和弦外音九、和弦外音我们在为儿童歌曲编配钢琴伴奏时,无须每个旋律音都要配上和弦,那样和声节奏会很沉重,没有必要。编配伴奏要通过对旋律的分析,找出旋律的骨干音来选配和弦,当然,也要考虑和声的进行原则。旋律的骨干音一般时值较长,所处的位置较强,而后,其他的旋律音就可以做和弦以外的音,无须考虑配置和声了。1、经过音:在两个不同的和弦音之间,作级进上、下行的旋律音。2、辅助音:出现在两个相同的和弦音之间的上、下邻音。3、倚音:出现在强拍或强位,级进解决至弱拍或弱位的旋律音。4

8、、先现音:出现在弱拍或弱位的后一和弦的和弦音。十、怎样为旋律配置和声十、怎样为旋律配置和声第一步:确定旋律的调式。第二步:找出和弦外音,确定所要编配 和弦的旋律骨干音。第三步:选择最好的和声进行,并标记。第四步:第一和最后一个和弦一般都选 用稳定的主和弦,弱起小节也 可选用属和弦,但进行到下一 小节强拍时一定要解决到主和弦。第五步:不要产生和声切分。大小调正三和弦的连接与伴奏音型的练习大小调正三和弦的连接与伴奏音型的练习1、和弦式 (C大调)此类音型适合抒情、叙事性歌曲的伴奏。此类音型适合节奏鲜明、铿锵有力,带有进行曲特点的歌曲的伴奏。2、和弦半分解式织体C大调a和声小调a自然小调此类音型适合

9、轻快、活泼歌曲的伴奏。3、和弦全分解式织体C大调a和声小调a自然小调此类音型简单易学、弹奏顺手,适合流畅、抒情性歌曲。上下句结构乐段与儿童歌曲的伴奏编配上下句结构乐段与儿童歌曲的伴奏编配一、音乐的基本结构一、音乐的基本结构1、动机:动机是音乐结构中最小的单位。它是包 括一个主要重音所构成的音组。具有一定独立的 表现意义,是歌曲旋律的形成与发展的基础。2、乐节:乐节是大于动机的结构单位。有两个以上的动机组成,或相当于两个以上动机的长度。3、乐句:乐句是大于乐节的音乐单位。有两个以上的乐节组成,或相当于两个以上乐节的长度。乐句的句尾有较为明显的停顿(半终止)。4、乐段:曲式中最基本的具有独立性的音

10、乐单位。二、上下句结构的乐段二、上下句结构的乐段 此乐段结构是儿童歌曲常见的一种类型,它是由相互对应的两个乐句构成。这种乐段的上句多结束于属音,下句多结束于主音。上、下两句遥相呼应,一唱一和。三、编配伴奏的举例三、编配伴奏的举例 为儿童歌曲编配伴奏时,除了为旋律配置和声外,还应对歌曲的体裁、内容、风格、曲式等有所了解。常见的体裁有:进行曲、摇篮曲、游戏歌曲、表演歌曲、谜语歌曲、民间童谣、抒情歌曲等。风格指:一是歌曲旋律的地域,二是歌曲的性格特征,也就是歌曲的情绪。1、根据歌曲的体裁、内容确定伴奏音型。 分析:歌曲表现的内容是一问一答的形式出现,因此,问句采用了上行 的旋律线,表现了小朋友的好奇

11、心;答句采用了下行的旋律线, 肯定地回答了小朋友的疑问。歌曲的速度不快,节奏简单,适合 用于和弦式的伴奏。2、明确调式与曲式,确定主和弦。找出半终止及终止处。 分析:此曲为上、下句结构乐段,C宫调式,属大调式范畴,主和弦为 C、E、G,半终止在第五小节,终止在第十小节。 3、找出和弦外音,确定和声进行,标记和弦。 分析:此曲的和声进行以、级进行为主,在第4和第5小节 处有、级的进行。和弦外音在第1、2、3、6、8 小节处,第1、2、3、8小节有经过音,第3、6、8小节有辅助音,第7小节为强拍倚音。小朋友想一想小朋友想一想第五小节为半终止,旋律为长音,为增强旋律的流动感,也为与下一乐句很好的衔接

12、,这里用了一个和弦的分解音型,达到承上启下的效果。这是一种伴奏的方法,俗称“填空”。平行结构乐段与儿童歌曲的伴奏编配平行结构乐段与儿童歌曲的伴奏编配 “平行乐段”是两句体乐段结构中的另一种类型。这种乐段是由两个带有重复性质的乐句构成的。这种重复可能表现在音调、节奏上,也可能表现在旋律的线条上。两句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句尾处,第一乐句一般结束在属音,第二乐句一般结束在主音。1、根据歌曲的体裁、内容确定伴奏音型 分析:此曲速度中快,情绪活泼、愉快,表现了对春天到来的渴望与向往,属抒情歌曲体裁,用选用和弦半分解的伴奏音型。2、明确调式及曲式,确定主和弦,找出歌曲的半终止及终止处。 分析:此曲为平行乐段结

13、构,有带有重复性的两个乐句构成,乐段的第二乐句有扩充。D宫调式,属大调式,主和弦为D、F、A,半终止在第四小节,全终止在第八、九小节。3、找出和弦外音,确定和声进行,标记和弦。 分析:此曲的和弦外音较自由,在第八小节。和声进行是正格的进行。 第四小节半终止的填空采用了模仿前一小节音调的做法,第九、十小节的终止处为了加强终止感采用了低音主和弦分解的方法。三句体结构乐段与儿童歌曲的伴奏编配三句体结构乐段与儿童歌曲的伴奏编配三句体是乐段结构的另一种类型。三句体是指由三个乐句构成的一种乐段体,它不像两句体乐段看似那样对称,这就使得在三句体的乐段结构中必须注意乐句与乐句之间的呼应,以求得结构上的平衡,这

14、种平衡主要体现在各乐句的呼应关系上,这种句与句的呼应又具体体现在乐句间或构成乐句的音乐材料的重复上。所以,这种结构常见的为重复型的三句体,它是在重复中求得呼应,在呼应中求得平衡。 “打电话”这首歌曲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重复型的三句体乐段。首先,它是由重复性的两个乐节构成了第一乐句。其次,这种重复的特征又延续到了二、三乐句。二、三乐句虽然在音调上无明显重复,但它们在节奏以及旋律线条上采用了重复的手法。1、根据歌曲的体裁、内容,确定伴奏音型。 歌曲理发师的音乐情绪轻快、活泼,歌词表现了一位老爷爷会理发的生活乐趣,人物形象生动、逼真,歌曲的体裁类似游戏、表演。据此,伴奏音型应以和弦半分解为主。2、分析

15、曲式,确定和弦,找出半终止及终止。 此曲为重复型三句体结构。一、二乐句为四小节一句,第二句是第一乐句的节奏重复。第三乐句扩充了一小节,节奏也有一些变化,形成了本曲的小高潮,与前面两个乐句相比,情绪较为抒情。此曲为C自然大调式,主和弦为C、E、G三音组成,两个半终止在第四及第八小节处,最后两个小节为终止处。3、找出和弦外音,确定和声进行,标记和弦。 此曲在第十小节处有一个辅助音。和声进行为第一乐句为变格进行,第二乐句为正格进行,第三乐句为完全进行。 第一、二乐句是以和弦的半分解为基本伴奏音型的。第三乐句,由于音乐情绪有所变化,伴奏音型也随之有所调整,尤其是第九小节,旋律的长音,伴奏配以如歌的音型

16、,较充分地表现了旋律的欢乐气氛。在终止处,一是为了加强终止感,一是为了填充旋律的长音,伴奏用了左手的主和弦分解。对比结构乐段与儿童歌曲的伴奏编配对比结构乐段与儿童歌曲的伴奏编配 对比结构由四个乐句构成,由于这四个乐句具有呈示、巩固、变化、呼应的特征,我们还可以归纳为启、承、转、合式的乐段。启句(第一乐句),是乐思的初步陈述,一般节奏、旋律都较为简单,以便为后面的音乐发展留有余地。承句(第二乐句)是乐思的巩固陈述,一般从旋律及节奏上既巩固原有的音乐主题,又有一些新的发展。转句(第三乐句),是在一、二乐句的基础上进行变化,使之与前两句有了一定的对比。当然,由于对比乐段还属于较小的曲式结构,所以,即

17、使转句有了变化,也是很小的变化,一般只是在旋律的线条以及节奏上与前两句有了一定的对比,用以对比的音乐材料还常常来自一、二句。合句(第四乐句),是呼应句,具有总结的作用,是把呈示、巩固与变化的音乐内容进行总结,并以主音结束全曲,由于此乐句是对前三句音乐内容的总结,所以,此乐句也常常含有前三句音乐材料的痕迹。 小鼓响咚咚是典型的对比结构乐段,两小节一句。启句为音乐主题,是乐思的初步陈述,旋律的起伏不大,节奏简单,表现了亲切的音乐形象。承句为了巩固前面音乐主题的形象,采用了启句的节奏及旋律线条,但为了进一步发展音乐主题,它又在旋律的起伏幅度上有所增强,这里我们看下第1、3小节的起音与顶点音就可一目了

18、然:E到A的四度,E到C的六度。转句是对比、变化句,它的对比、变化是来自节奏与旋律线条的,节奏上把一、二乐句的XX X X变为XX X X的节奏 ,使用了极富动态的附点节奏旋律线条上把一、二乐句的波浪式旋律线条变为下行趋势的旋律线,为了变化不至于太大,作者在转句的写作中使用了前面第二乐句中的音乐材料。合句,采用了一、二乐句的节奏以及旋律的部分重复来达到呼应、统一、总结的目的。1、根据歌曲的体裁、内容,确定伴奏音型。 这是一首抒情体裁的歌曲,中等速度。歌曲表现了天山美丽的自然风光及 人文景象,悠扬的音乐形象。比较适合使用和弦半分解音型。2、分析曲式,确定调式、主和弦,找出半终止及终止处。 这首歌

19、曲为D羽调式。主和弦为D、F、A。曲式为对比结构乐段。四小节 一句。启句是悠扬的音乐主题,承句重复了启句的节奏与旋律线条,旋律 的起伏有所增大,转句用了一、二乐句的音乐材料,在节奏以及旋律线条 上与前两句形成对比,合句变化重复了音乐主题来结束全曲。半终止在4、 8、12小节处,全终止在16小节。3、找出和弦外音,确定和声进行,标记和弦。 这首歌曲的第2、3、4、7小节处为辅助音,第3小节处为经过 音,第9至12小节为前倚音,其中第11小节处有一个后倚音。和声以,进行为主,终止处用了K V7的进行,转句,为了在和声上也体现一些变化,以下属的级和弦为主。复合结构乐段与儿童歌曲的伴奏编配复合结构乐段

20、与儿童歌曲的伴奏编配 复合结构的乐段由四个乐句构成。同样是四句体乐段,但复乐段与前面所讲的对比结构乐段却大不相同,区别主要在于四个乐句的结构安排上。对比结构中的四个乐句的安排是:一、二乐句有重复关系,第三局有变化。复乐段中的四个乐句安排是:一、三乐句有重复关系,二、四乐句有变化。也正是因为有这种因素,复合乐段乍看起来像两个两句体乐段一样,但主音终止只有一个,所以,我们才把这种结构的乐段称为复合式的乐段,简称复乐段。1、根据歌曲的体裁、内容、确定伴奏音型。 这是一首抒情歌曲。通过赞美“雪花”,抒发了人们对“瑞雪兆丰年”的喜悦情怀。整首歌曲富有民族气息,旋律流畅,情景感人,比较适合选用分解式和弦。

21、雪花飞2、分析曲式,确定调式、主和弦,找出半终止及终止处。 这首歌曲为复乐段,由四个乐句构成,二、四乐句有补充。调式为C宫调式。主和弦由C、E、G三个音构成。半终止在第4、8、14小节处,第9、10小节处为补充半终止,第19、20小节处为补充终止。3、找出和弦外音,确定和声进行,标记和弦。 这首歌曲的和声主要以的完全进行与的正格进行为主。有再现单二部曲式儿童歌曲的伴奏编配有再现单二部曲式儿童歌曲的伴奏编配 “有再现的单二部曲式”是单二部曲式的一种类型。由两个乐段构成的歌曲形式称为“单二部曲式”,也称”二段体“。有再现单二部曲式的第一部分可以采用任何形式的乐段。但由于第一部分是乐思的初步陈述,一

22、般都采用材料简单,结构方整,起伏不大,少有对比的乐段,目的就在于使之具有进一步展开与发展的可能性。因此,第一部分常见为二句体乐段或复乐段。 前一个段落为对比部分,也称“中段”(不能独立),常常在音区、音调、节奏或调式、调性方面与前一个乐段形成一定的对比。后一个段落为再现部分,又称“再现段”(也不能独立),它完全或变化再现了第一个乐段的部分材料,常常为第一个乐段后半部分的音乐材料。小进行曲小进行曲 1、根据歌曲的体裁、内容确定伴奏音型。 这首歌曲的音域不宽、旋律简单、节奏鲜明、律动整齐、结 构方整,比较适合儿童在走步、行进时演唱,属进行曲风格的歌曲。伴奏音型以和弦半分解为主。2、明确调式及曲式,

23、确定主和弦,找出半终止及终止处。 这首歌曲为C大调,有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第一部分为复乐段,第二部分为相当于乐段模仿的乐段结构,不是典型的乐段。主和弦有C、E、G三个音组成。半终止在第8、20、24小节处,全终止在第16、32小节,结尾有三小节的补充。3、找出和弦外音,确定和声进行,标记和弦。 这首歌的和弦外音在第7、15、19、23、31小节处,基本为辅助音。和声进行以正格为主。再现单三部曲式结构再现单三部曲式结构 与儿童歌曲的伴奏编配与儿童歌曲的伴奏编配 有再现的但三部曲式的图示:A+B+A或A+B+A。也就是说在曲式的第三部分重复或变化重复了第一部分就形成了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这种特征类似于再现的单二部曲式,但不同的是:有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的展开与再现是发生在一个乐段或相当于一个乐段规模的结构中,二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则是展开、再现各成一个段落。1、根据歌曲体裁、内容、确定伴奏音型。 这首歌曲表现了小燕子不只有美丽的外表,还能为民除害、为民出力这一思想内容。旋律起伏不大,优美动听,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