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一 核磁共振实验在1946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珀塞尔(e·m·purcell)和斯坦福大学教授布洛赫(f·bloch),他们用不同的方法同时发现了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简称“nmr”。由于这项发明工作是各自独立地完成的,因此两人分别获得了195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如今,“nmr”已在物理、化学、生物学、医学和神经学等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方面已形成了一个科学分支核磁共振波谱学。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美国加州福尼亚大学洛杉机分校的教授们做出了老年痴呆症的脑电图,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老年痴呆症患者大脑
2、灰白质损失从轻微阶段发展到严重阶段的过程。因此2003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了两位研究“nmr”的科学家:劳特波尔和彼德曼斯菲尔德。实验目的1测定氢核(¹h)的“nmr”频率(h),理解“nmr”的基本原理及其条件,精确测定出其恒定外加磁场的大小(b0)。2测定氟核(19f)的“nmr”频率(f),测定氟原子的三个重要的参数旋磁比(f)、朗德因子(gf)、自旋核磁矩(i)。实验原理本实验以氢核和氟核为研究对象,下面以氢核为例,应用量子力学的理论,阐明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概括地说,所谓“nmr”,就是自旋核磁矩(i)不为零的原子核,在恒定外磁场的作用下发生塞曼分裂,这时如果在垂直于外磁场方
3、向加上高频电磁场(射频场),当射频场的能量(h)刚好等于原子核两相邻能级的能量差时(e),则射频场的能量被原子核吸收,从而产生核磁共振吸收现象,称之为“nmr”。1、 单个核的核自旋与核磁矩原子核内所有核子的自旋角动量与轨道角动量的矢量和为,其大小为 其中i为核自旋量子数,人们常称i为核自旋,可取i = 0,1/2,1,3/2,。对氢核来说,i = 1/2。由于自旋不为0的原子核有磁矩,它和核自旋pi 的关系为 式中mp为质子的质量,gn称为核的朗德因子,它决定于核的内部结构与特性,且是一个无量纲的量。大多数核的gn为正值,少数核的gn为负值,|gn | 的值在0.16之间。对氢核(即质子)来
4、讲gn = 5.585694772。把氢核放入外磁场中,可取坐标z方向为的方向。于是,核磁矩在外磁场方向的投影为 pib为核的自旋角动量在b方向投影值,由下式决定 m为自旋磁量子数,m = i,i -1,-i。i一定时,m 共有2i+1个取值。将公式代入得: 式中,称作核磁子,其数值计算得:n =5.0575866×10-27j/t。 通常把bmax称作核的磁矩,并记作 如以n为单位= gni,实验测出质子的磁矩p =2.792847386n 。核磁矩与核自旋角动量pi的比值叫作旋磁比(magnetogyric ratio),又称磁旋比或回磁比,原子核的旋磁比用n表示 由公式有 可见
5、,不同的核其n是不同的,其大小和符号决定于gn,也即决定于核的内部结构与特性。2、 核磁矩与恒定外磁场的相互作用能由电磁学知道,磁矩为的核在恒定外磁场b中具有势能: 任何两个能级之间的能量差为 因氢核的自旋量子数i = 1/2,所以磁量子数m只能取两个值,即1/2与 -1/2。核磁矩在外磁场b方向上的投影也只能取两个值 (当m = -1/2时) (当m = 1/2时)如图1所示。根据量子力学的选择定择,只有m = ±1的两个能级之间才能发生跃迁,两个跃迁能级之间的能量差为 这能量差又称能级的裂距,同一核能级的各相邻子能级(又称塞曼子能级)间的裂距是相等的。从公式和核能级分裂图可知,相
6、邻子能级间的能量差e与外磁场的大小成正比。 3、核磁共振的条件对于处于恒定外磁场b0的氢核,如果在垂直于恒定外磁场b0的方向上再加一交变电磁场b1,就有可能引起氢核在子能级间的跃迁。跃迁的选择定则是磁量子数m改变m = ±1。这样,当交变电磁场b1(也称射频磁场)的频率所相应的能量h刚好等于氢核两相邻子能级的能量差e时,即 则氢核就会吸收交变电磁场的能量,由的低能级e1跃迁至高能级e2,这就是核磁共振吸收条件。由公式可得发生核磁共振的条件 满足上式的0称作共振频率。如用圆频率表示,则共振条件可表示为 对于氢核,其旋磁比n是已知的。由上式可知,核磁共振条件取决于两个因素:n(或者说gn
7、)和外磁场b。,不同的原子核,其n(或gn)值不同,当然(即使b一定)其共振频率0也不同。这就是用核磁共振方法了解甚至测量原子核某些特性的原因。此外,对同种核,若b越大,其子能级间的裂距就加大,当然相应的共振频率0也会加大。4、 核磁共振信号强度的分析上面讲的是单个氢核在外磁场中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但实验中所用的样品(水)是大量同类(¹h )核的集合,要维持核磁共振吸收的进行,就必须使处于低子能级上的原子核(¹h)数多于高子能级的原子核(¹h)数。实际上,在热平衡的状态下,核在两个能级上的分布服从玻耳兹曼分布规律: 式中n1为低子能级上的核数目,n2为相邻高子能级
8、上的核数目,e为两个子能级间的能量差,k为玻耳兹曼常数,t为绝对温度。当gn n b << kt 时,公式可近似地写成 此式表明:低能级上的核数目比高能级的核数目要略微多些,所以才能观察到核磁共振信号。为了对此情况有一个数量概念,具体计算如下:设室温t =27,则t=273+27=300k。外磁场b0=1特斯拉。样品为氢核(质子),其旋磁比n =2.67522128mhz/t,k=1.38066×10-23j/k。将以上数值代入式得 或变成 此式说明:在室温下,每百万个1h核总数中,两个子能级上的¹h核数目之差n1 -n2 7个,所观察的核磁共振信号完全是由这个
9、核数目差值形成的。可见,核磁共振信号是何等的微弱。要想增强核磁共振信号,从式可知,必须尽可能减小n2/ n1比值,即要求外磁场b尽可能地大。(早年核磁共振使用的b为1.4t,近年由于超导磁场的使用,b可达14t)。值得指出的是,要想观察到明显的核磁共振信号,仅仅磁场强些还不行,磁场还必须在样品(¹h)范围内高度均匀,否则磁场不论多么强也观察不到核磁共振信号。原因之一是核磁共振条件由公式决定,如果磁场不均匀,则样品内各部分的共振频率(0)不同,对某个频率的交变磁场,将只有极少数核参与共振,结果信号被噪声所淹没,难以观察到核磁共振信号。实验装置本实验使用北京大华无线电仪器厂生产的“核磁共
10、振实验仪”。该仪器由核磁共振探头、电磁铁及磁场调制系统、磁共振仪及高频计数器和示波器组成。实验系统接线如图2所示。本实验装置的原理方框图,如图3所示。电磁铁的激磁电流1.5a2.1a,使磁场b达到几千高斯,数字电压表和电流表使得磁场强度b的调节有个直观的显示,恒流源保证了磁场强度的高度稳定。1、图3中边缘振荡器,用它来提供射频磁场b1,振荡器的频率可以连续调节。其谐振频率由样品线圈的并联电容决定。所谓边缘振荡器是指振荡器被调谐在临界工作状态,这样不仅可以防止核磁共振信号的饱和,而且当样品有微小的能量吸收时,可以引起振荡器的振幅有较大的相对变化,从而提高了检测核磁共振信号的灵敏度。2、图3中的射
11、频放大器,由边缘振荡器输出的射频信号经放大后,一路输入检波器检波,另一路用以驱动频率计数器,显示输出频率(在十几兆赫范围)。3、检波器:放大后的射频信号由检波器变换成直流信号。当射频信号的幅度发生变化时,这一直流信号也会发生变化(即幅度检波),它反映了核磁共振吸收信号的变化规律。4、低频放大器:检波后的直流信号很弱(约数百微伏),低频放大器将这一信号放大至足够值后送入示波器的y轴端。5、调制振荡器:为了能在示波器上连续观测到核磁共振吸收信号,需要在样品所在的空间使用调制线圈来产生一个弱的低频交变磁场bm,叠加到稳恒磁场b上去,使得样品¹h核在交流调制信号的一个周期内,只要调制场的幅度
12、及频率适当就可以在示波器上得到稳定的核磁共振吸收信号。6、移相器(调相):它能将输至x轴的信号相位改变0180°,从而实现二者的同步扫描。当磁场扫描到共振点时,可在示波器上观察到两个形状对称的蝶形共振信号波形,它对应于调制磁场bm一周内发生两次核磁共振,再通过调相把波形调节到示波器荧光屏中心并使两峰重合,这时¹h核共振频率和磁场满足共振条件:。 u t图4移相法蝶型信号波形实验方法公式告诉我们,外磁场b0一定时,共振频率0就是一定的。当=0时,样品吸收射频场的能量最大,即出现共振。观察共振现象的最好手段是示波器,但示波器只能观察交变信号,所以必须想办法使核磁共振信号交替地出
13、现。有两种方法可以达到这一目的:一种是调场法,另一种是调频法,两种方法完全等效。根据nmr条件,通过固定而逐步改变b,使之达到共振点,称之为调场法。其优点是简单易行,确定共振频率0较准确,缺点是需要安装亥姆霍兹线圈,很不方便,有时甚至不容许。通过固定b而逐步改变的方法,称之为调频法。此法直观易懂,故实验采用调频法。具体作法如下:1. 调频移相法:在示波器采用外扫描工作方式时,其x轴灵敏度为25v/div,y轴在0.12v/div选定b(1.52.1a),逐步改变办法,使之达到共振点。同时,让一小的50hz正弦交流电(0.30.7a)加到磁铁的调制线圈上,并同时分出一路,通过移相器接到示波器的x
14、轴,以实现二者的同步扫描,当磁场描到共振点时,可在示波器荧光屏上那股观察到如图4的两个对称的蝶型信号波形。它对应于调制磁场bm一个周期内发生两次核磁共振的结果。再细心调解频率把波形调节到示波器荧光屏的中心位置,且使两峰等高、等宽、对称。再调节移相旋钮,使两峰重合,这时达到共振状态。2调频内扫法: 再示波器采用内扫描工作方式时,x轴灵敏度为5毫秒/度,y轴灵敏度可根据信号幅度大小在0.10.5v之间选择。为了便于观察共振信号,首先选定磁场电流1.52.1a,再加射频场b1和bm,如图5所示。 固定b0,让b1的频率连续变化通过共振区,当时,即出现共振信号,由于技术上的原因,一般在磁场b0上叠加交
15、变低频调制磁场bm,使样品所在的实际磁场为b0bm,如图5(a)所示,相应的进动频率,此时只要将射频场的角频率调节到的变化范围内,则当bm变化使b0bm扫过所对应的共振磁场b¹时,则共振信号间距相等且相邻两信号时间间隔应为10毫秒,记录下此时的共振频率。如图5(b)所示。实验内容 1、用水做样品,观察质子(¹h)的核磁共振吸收信号,并精确测量外磁场b0。实验时首先把被测样品装入边缘振荡器的回路中,并把这个含有样品的线圈放到稳恒磁场中。线圈放置的位置必需保证使线圈产生的射频磁场方向与稳恒磁场方向垂直。然后通过“调频法”观察质子(¹h)的核磁共振吸收信号,并做记录。通
16、过“调频法”,测出与待测磁场相对应的共振频率h,可由公式算出被测磁场强度: (15)式中h为质子旋磁比,mhz/ 2、用聚四氟乙烯棒样品,观察19f的核磁共振现象,并测定其旋磁比,朗德因子gf和自旋核磁矩i。由于本19f的核磁共振信号比较弱,观察时要特别细心。应用“调频法”,找到共振吸收信号,测出射频频率f和相对应的磁场bf,即可算出19f的旋磁比f。在这里代入下式: (16)其中f和h分别为19f和1h的共振频率,h是质子旋磁比。由可得: (17),n = 5.0507866 ×10-27j/t, j·s。因, 由得: (18)式中i为自旋量子数,19f的i为1/2。为了
17、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具体实验步骤由实验者自行拟定。思考题1、 做¹h核的nmr实验,为什么用水作样品?2、 产生nmr的条件是什么?3、 b0、b1、bm的作用是什么?如何产生?他们有什么区别?4、 试述观测核磁共振的实验方法。(移相法和内扫法)注意事项 1、磁极面是经过精心抛光的软铁,要防止损伤表面,以免影响磁场的均匀性。 2、样品线圈的几何形状和绕线状况,对吸收信号的质量影响较大,在安放时应注意保护,不要把保护罩脱掉,防止变形及破裂。3、适当提高射频幅度可提高信噪比,然而过大的射频幅度会引起边缘振荡器的自激。4、为延长系统使用寿命,关机前,磁场电流和扫场电流应调至空位,再关机!参
18、考 文 献1 陈泽民 近代物理与高新技术物理基础大学物理续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42 张孔时 丁慎训主编 物理实验教程(近代物理实验部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73 “核磁共振实验仪”使用说明书 北京大华无线电仪器厂 2001.1214作物品质生理生化与检测技术试题专业: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姓名:马尚宇 学号:s2009180一、 名词解释或英文缩写1. 完全蛋白质与不完全蛋白质完全蛋白质:complete protein 含有全部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即为完全蛋白质。不完全蛋白质:incomplete protein 不含有某种或某些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称为不完全蛋白质。2. 加工品质和营
19、养品质加工品质:processing quality包括磨面品质(一次加工品质)和食品加工品质(二次加工品质)。磨面品质指籽粒在磨成面粉的过程中,对面粉工艺所提出的要求的适应性和满足程度。食品加工品质指将面粉加工成面食品时,给类面食品在加工工艺和成品质量上对小麦品种的籽粒和面粉质量提出的不同要求,以及对这些要求的适应性和满足程度。营养品质:nutritional quality指其所含的营养物质对人(畜)营养需要的适应性和满足程度,包括营养成分的多少,各营养成分是否全面和平衡。3. 氨基酸的改良潜力 (氨基酸最高含量平均含量)/平均含量×1004. 简单淀粉粒和复合淀粉简单淀粉粒:小
20、麦、玉米、黑麦、高粱和谷子,每个淀粉体中只有一粒淀粉称为简单淀粉粒。复合淀粉:水稻和燕麦中每个淀粉质体中含有许多淀粉粒,称为复合淀粉粒。5. 淀粉的糊化作用和凝沉作用糊化作用:淀粉粒不溶于冷水,若在冷水中,淀粉粒因其比重大而沉淀。但若把淀粉的悬浮液加热,到达一定温度时(一般在55以上),淀粉粒突然膨胀,因膨胀后的体积达到原来体积的数百倍之大,所以悬浮液就变成粘稠的胶体溶液。这一现象,称为“淀粉的糊化”,也有人称之为化。淀粉粒突然膨胀的温度称为“糊化温度”,又称糊化开始温度。凝沉作用:淀粉的稀溶液,在低温下静置一定时间后,溶液变混浊,溶解度降低,而沉淀析出。如果淀粉溶液浓度比较大,则沉淀物可以形
21、成硬块而不再溶解,这种现象称为淀粉的凝沉作用,也叫淀粉的老化作用。6. 可见油脂和不可见油脂可见油脂:经过榨油或提取,使油分从贮藏器官分离出来,供食用或食品加工等利用的油脂,如花生油,菜籽油等。不可见油脂:不经榨取随食物一起食用的油脂,如米、面粉、肉、蛋、乳制品等含有的油脂。7. 必需脂肪酸和非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为人体健康和生命所必需,但机体自己不能合成,必须依赖食物供应,它们都是不饱和脂肪酸。非必需脂肪酸:是机体可以自行合成,不必依靠食物供应的脂肪酸,它包括饱和脂肪酸和一些单不饱和脂肪酸。8. 沉淀值和降落数值沉淀值:sedimentation value 小麦在规定的粉碎和筛分条件下制
22、成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悬浮液,经固定时间的振摇和静置后,悬浮液中的面粉面筋与表面活性剂sds结合,在酸的作用下发生膨胀,形成絮状沉积物,然后测定该沉积物的体积,即为沉淀值。降落数值:falling number 指一定量的小麦粉或其他谷物粉和水的混合物置于特定黏度管内并浸入沸水浴中,然后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搅拌混合物,并使搅拌器在糊化物中从一定高度下降一段特定距离,自黏度管浸入水浴开始至搅拌器自由降落一段特定距离的全过程所需要的时间(s)即为降落数值。降落数值越高表明的活性越低,降落数值越低表明-淀粉酶活性越高。9. 氨基酸化学比分和标准模式氨基酸的化学比分:食物蛋白质(ax)中各必需氨基酸的
23、含量与等量标准蛋白质(ae)中相同氨基酸含量的百分比,即为化学比分。标准模式:fao/who根据人体生理需要在100g优质蛋白中氨基酸应该达到的含量(g)。10. 面筋和面筋指数面筋:wheat gluten面粉加水揉搓成的面团,在水中反复揉洗后剩下的具有弹性和延伸性的物质,主要成份是谷蛋白和醇溶性蛋白,是小麦所特有的物质。面筋指数:优质面筋占总面筋的百分比。代表了面筋的质量,与面团溶张势,与拉伸仪的拉伸面积和面包体积都显著正相关,面筋指数低于40%和高于95%都不适合制作面包。二、 简答题1. 简述品质测试中精密度、正确度和准确度的关系。精密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n次重复测定结果彼此相符合的程度
24、。精密度的大小用偏差表示,偏差越小说明精密度越高。准确度是指测得值与真值之间的符合程度。准确度的高低常以误差的大小来衡量。即误差越小,准确度越高;误差越大,准确度越低。应当指出的是,测定的精密度高,测定结果也越接近真实值。但不能绝对认为精密度高,准确度也高,因为系统误差的存在并不影响测定的精密度,相反,如果没有较好的精密度,就很少可能获得较高的准确度。可以说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当已知或可以推测所测量特性的真值时,测量方法的正确度即为人们所关注。尽管对某些测量方法,真值可能不会确切知道,但有可能知道所测量特性的一个接受参考值。例如,可以使用适宜的标准物料或者通过参考另一种测量方法或准备
25、一个已知的样本来确定该接受参考值。通过把接受参考值与测量方法给出的结果水平进行比较就可以对测量方法的正确度进行评定。正确度通常用偏倚来表示。2. 简述作物品质的控制因素、制约因素和影响因素。作物品质的控制因素主要是生物遗传(遗传因素)、品种特性(非遗传因素)等。作物品质的制约因素主要是栽培(土壤结构和耕作栽培方法)、气候(降雨和数量、光照度和温度)等。作物品质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病虫害(锈病、腥黑穗病、根腐病和赤霉病)、收获(收获延后、收获期雨淋、热损伤)、贮藏(霉变、虫蛀)等。3. 麦谷蛋白和醇溶蛋白质电泳各用什么方法,简述主要步骤。麦谷蛋白电泳使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即sds-
26、page技术。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蛋白质在一定浓度的含有强还原剂的sds溶液中与sds分子按比例结合,形成带负电荷的sds-蛋白质复合物。这种复合物由于结合大量的sds,是蛋白质丧失了原有的电荷而形成仅保持原有分子大小为特征的负离子集团。由于sds与蛋白质的结合是按重量成比例的,电泳时,蛋白质分子的迁移速度只取决与分子大小。主要步骤如下:样品提取 制胶 电泳(恒流) 检测(染色、脱色和保存)(1)样品提取从待测的小麦样品中取一粒种子,用样品钳夹碎,倒入已编号的1.5ml离心管中,在管上标明重量,待测。按1:10的比例加入50%异丙醇提取液(mg: l),在60-65水中水浴20-30 min。第
27、一次水浴后。取出离心管,放置在室温条件下提取2h,期间振荡几次。将离心管1000rpm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再按1:10比例加入50%异丙醇提取液进行第二次水浴。第二次水浴后,室温下提取2h,1000rpm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按1:7的比例加入hmw-gs样品提取液,搅拌均匀,至于60-65水浴2h,中间振荡1-2次。提取液10000rpm离心10min取上清液,4冰箱保存备用。(2)制胶擦板:先用自来水将板的正反面洗净擦干,然后用酒精和repel试剂将玻璃板内面擦拭干净。封槽:将玻璃板底部先用凡士林封住,擦干净后再用橡皮膏粘紧。灌胶第一步:按分离胶贮液所需比例配分离胶,然后灌胶
28、,将板倾斜一定角度防气泡出现,灌完分离胶立即在胶的表面加正丁醇压平。第二步:待分离胶与正丁醇之间形成明显界限后,用滤纸吸出正丁醇,把配好的浓缩胶倒入分离胶上面,灌胶后立即插入样品梳。(3)加样10000rpm,10min离心备用样品液待浓缩胶交联后小心取出样品梳,用弯管注射器迅速冲洗样品孔2-3次,所用冲洗液为稀释1倍的电极缓冲液。样品孔内加电极缓冲液,用50l微量注射器点样,每样品孔内加8l样品提取液,两端加标准样品。(4)电泳将玻璃板装入电泳槽,对于16×20cm玻璃板,在恒流条件下电泳14h。红线插电源正极,黑线插电源负极。(5)染色电泳完毕,把浓缩胶切去,用充分吸水蓬松的毛笔
29、在胶的一角小心挑起,靠重力作用小心取下胶板,放入塑料盘内,加入400ml10%三氯乙酸染色液和10ml考马斯亮蓝。(6)脱色、照相将染过色的胶放在自来水中脱色即可,脱色时间越长,蛋白带越清晰。醇溶蛋白电泳使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即a-page电泳。其原理如下: a-page电泳使用相同孔径的凝胶、相同缓冲系统的样品缓冲液,为连续电泳,只用分离胶,不用浓缩胶,使用恒压电泳。主要步骤如下:样品提取 制胶 加样 电泳 染色 脱色 保存a-page电泳时,样品称重夹碎放入0.5ml的离心管中按1:5的比例加入提取液,振荡提取。电泳时,采用恒压500v,恒温15-18电泳。电泳时间一般为45-55
30、min,时间的确定为甲基绿迁移至底板所需时间的4倍。,染色需要过夜,脱色时使用蒸馏水脱色。连接电源时,接线与sds-page电泳接线相反,电泳槽黑线(负极)连接电泳仪正极,红线连接电泳仪正极。4. 简述a、b、c型淀粉粒的形成过程。a型和b型淀粉粒在发育时,子粒中先形成a型淀粉粒,而后再形成b型淀粉粒,不论a或b 型淀粉粒,在其发育的过程中,都是首先形成小淀粉粒核,随后淀粉分子在核表面的沉积形成成熟淀粉粒。在花后4 d 或之前,最初的球形淀粉粒开始在淀粉体中形成,并成为a-型淀粉粒的核,核再通过葡聚糖聚合体的逐步积累而生长,最终形成a-型淀粉粒。b-型淀粉粒首先在a-型淀粉粒和淀粉体膜之间出现
31、,然后膜向细胞质突出并收缩释放出b-型淀粉粒。c-型淀粉粒在花后21 d 开始合成。5. 简述质构仪在食品物理特性方面的应用。(1) 在面粉品质评价中的应用质构仪拉伸试验参数中的拉伸距离与面团的流变学特性指标有很好的相关性,拉断力与拉断应力能较好地反映面粉吸水率的大小,拉伸距离对反映面粉筋力强弱有很好的预测性,质构仪拉伸试验参数中的拉断力与拉断应力与面粉粘度特性指标有密切关系。质构仪测定的拉伸面积、拉伸阻力、延伸度和拉伸比例可用于评价面团的强度、弹性和延伸性,可以较全面地评价和确定面粉的品质和适用范围。(2) 在面条、面包和馒头等面类食品品质评价中的应用 与面条感官评价指标呈显著相关的质构仪tpa指标为硬度、弹性、胶着性和恢复性,tpa硬度和胶着性能较好反映面条感官适口性。tpa硬度和胶着性能部分反映面条表观状态和韧性,tpa弹性和恢复性能部分反映面条粘性和光滑性。除粘着性外,不同品种间煮熟面条的质构仪指标差异显著,表明tpa硬度、弹性、粘聚性、胶着性和咀嚼性均可反映品种间面条的质地结构差异,可作为评价面条结构特性的客观量化指标。所以,质构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急性胰腺炎相关检查及治疗要点CT增强扫描测试题附答案
- 2025年安全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潮阳初中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医学免疫考试试题及答案
- 雄县消防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长沙学院考试真题及答案
- 化学探究与创新能力提升试题
- 化学反应的限度和速率初步试题
- 2025年高考物理选择题专项提速训练试题
- 汉川初中入学试卷及答案
- 最终版附件1:“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设计(2025年版)
-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解读
- 青海省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33篇(截至2024年)
- 艾梅乙防治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课件 第四章 三角形 问题解决策略:特殊化
- 校外培训机构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
- 大学语文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南昌大学
- 【MOOC】声乐作品赏析与演唱-扬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60岁以上务工免责协议书
- 【MOOC】机械之美-神奇的矿冶机械(双语)-江西理工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T-IAC CAMRA 47.3- 2022汽车覆盖件低碳维修技术规范 第3部分:车辆玻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