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无源分布系统射频电缆入网检测规范20150520_第1页
2015年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无源分布系统射频电缆入网检测规范20150520_第2页
2015年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无源分布系统射频电缆入网检测规范20150520_第3页
2015年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无源分布系统射频电缆入网检测规范20150520_第4页
2015年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无源分布系统射频电缆入网检测规范2015052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无源分布系统射频电缆入网检测规范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目 录1测试项目说明11.1结构、工艺和材料的检测项目11.2电气性能指标11.3机械物理性能与环境性能12测试方法说明22.1结构尺寸与外观22.1.1结构尺寸22.1.2外观22.2电气性能22.2.1直流电阻22.2.2特性阻抗32.2.3衰减32.2.4电压驻波比32.2.5绝缘耐压42.2.6绝缘电阻42.2.7电容42.2.8相对传输速度52.2.9耦合损耗(漏泄电缆)52.3机械物理性能与环境性能62.3.1冷弯曲62.3.2高、低温冲击62.3.3重复弯曲72.3.4耐燃烧性82.3.5抗压性83测

2、试结果评判标准83.1结构尺寸及外观83.2电气性能指标93.2.1皱纹铜管外导体同轴射频电缆93.2.2耦合型漏泄同轴电缆93.2.3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103.3机械物理性能与环境性能123.3.1冷弯曲123.3.2高、低温冲击123.3.3重复弯曲123.3.4耐燃烧性123.3.5抗压性12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无源分布系统射频电缆入网检测规范本入网检测规范是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塔)就向其提供无源分布系统射频电缆产品的供应商提出的测试执行标准和要求,作为判定产品性能的方法和依据。1 测试项目说明11.1 结构、工艺和材料的检测项目(1) 结构尺寸(2) 外观1.

3、2 电气性能指标(1) 直流电阻(2) 特性阻抗(3) 衰减(4) 电压驻波比(5) 绝缘耐压(6) 绝缘电阻(7) 电容(8) 相对传输速度(9) 耦合损耗(漏泄电缆)1.3 机械物理性能与环境性能(1) 冷弯曲(2) 高、低温冲击(3) 重复弯曲(4) 耐燃烧性(5) 抗压性2 测试方法说明 射频电缆测试方法参考QZTT 1003.4-2014无源分布系统射频电缆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试行)V1.0。具体说明如下:22.1 结构尺寸与外观2.1.1 结构尺寸2.1.1.1 外径(1)使用卡尺、千分尺等,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沿圆周分别测量;至少选取4点,测量之后计算平均值,即为测量数据;2.

4、1.1.2 厚度(1) 使用千分尺在所测试样的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径向测量4个点,测量之后计算平均值,即为测量数据。2.1.1.3 节距 (1)使用游标卡尺或钢卷平行于试样的轴向方向,测量10、20或50个节距的长度L,然后使用L/N求得节距的平均值,N为节距的个数。2.1.2 外观(1) 内导体外观应光亮,无氧化、变形、碰伤等目力可见的缺陷;螺旋形皱纹铜管内导体焊缝应连续、平滑,无针孔等缺陷;(2) 外导体焊缝应连续、平滑,无针孔等缺陷;(3) 护套外表面应光滑、平整,无孔洞、裂缝、气泡和凹陷等缺陷;(4) 护套表面印字内容连续、完整、清晰、无缺失,印字间距符合标准要求。2.2 电气性能2.

5、2.1 直流电阻 (1)参考标准GB-T 17737.1; (2)测试环境和测试设备的精度及其试样的处理都必须满足标准的要求。剥开试样两端,使用直流电阻测试仪测量试样的直流电阻值; (3)直流电阻的单位为/km,规定温度为20度,所以测试值需要转化为标准中所规定的20度条件下每km长度导体的电阻值,所以需要计算,具体公式为:Rm-电阻实测值,单位为;-温度系数,=3.93*10-3;t-测量时的温度,单位为;L-被测试样长度,单位为km2.2.2 特性阻抗 (1)参考标准GB-T 17737.1; (2)连接标准电缆、测试夹具等; (3)校正网络分析仪(带标准电缆、测试夹具等附件一起校正);

6、(4)设置频率范围、发射功率、显示方式等; (5)测量特性阻抗值。2.2.3 衰减 (1)参考标准GB-T 17737.1; (2)连接标准电缆、测试夹具等; (3)校正网络分析仪(带标准电缆、测试夹具等附件一起校正); (4)设置频率范围、发射功率、显示方式等; (5)测量参数S21或S12,按照设定的频率点读出衰减值。2.2.4 电压驻波比(1)参考GB-T 17737.1;(2)连接标准电缆、测试夹具等; (3)校正网络分析仪(带标准电缆、测试夹具等附件一起校正),进行两端口校正; (4)设置频率范围、发射功率、显示方式等;(5)测量参数S11;按照设定的频率电读出电压驻波比的值。2.2

7、.5 绝缘耐压 (1)参考标准GB-T 17737.1;(2)使用耐电压测试仪,按照规格或标准要求的电压值给样品施加该值电压;(3)施加交流电压到内导体和外导体之间;(4)施压时间按照规格或标准要求电压施加时间给各个部件之间施加电压;(5)试验期间,绝缘不应击穿。2.2.6 绝缘电阻 (1)参考标准GB-T 17737.1; (2)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将试样接入电路; (3)在测试样本上面施加标准要求的电压,施压时间按照对应标准要求; (4)将样本的绝缘电阻测量值,换算为1KM对应的数值。 Rm1KM长度线材的绝缘电阻,单位M*KM; R试样测试的绝缘电阻 L试样长度 单位:m2.2.7 电容

8、 (1)参考标准GB-T 17737.1; (2)将被测线对直接或通过引线连接到测试仪器上,被测线对的另一端应该开路,引线应按仪表和被测对象的需要选用。除被测线对外,其他线芯接电缆的金属护套或屏蔽,在无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允许其他线芯不接金属护套或屏蔽;测试频率选定在8001000K (3)检查无误后,接上电源进行测试; (4)从仪器上读出测量数值,重复进行3次以上的测试,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需要时可按以下公式换算成标准长度的电容值: C1km长度电缆工作电容nF/km 制造长度电缆工作电缆测量值nF L被测电缆长度 单位:m2.2.8 相对传输速度 (1)参考标准 GB-T 17737

9、.1 (2)使用网络分析仪按规定测试电气长度值; (3)使用钢卷尺测量试样物理长度值; (4)相对传输速度由公式计算:V=L/Le*100%V-试样200MHz时的相对传输速度L-试样物理长度Le-试样电气长度2.2.9 耦合损耗(漏泄电缆) (1)参考标准 GB-T 17737.4 (2)采用架空敷设法进行测量,见下图: 漏缆电缆 非金属支撑杆 天线 信号发生器 频谱仪或其他适配仪器 (3)频谱仪或其他适配仪器根据接收到的电平值自动记录数据。2.3 机械物理性能与环境性能2.3.1 冷弯曲 (1)参考标准JB/T 10696.3; (2)将电缆试样放入低温试验箱内,在-30±2温度

10、条件下放置48h进行低温处理,然后取出试样,在30秒内进行一次弯曲,弯曲直径符合表1规定; 表1 弯曲试验用圆柱体直径 单位:mm规格代号5678912172122233242直径501601002001102504002605005507601000 (3)完成试验后,用正常或矫正视力检查,试样护套无任何可见开裂、裂纹或其他损伤。2.3.2 高、低温冲击 (1)参考标准YD/T 1092; (2)取一段约300mm长的电缆,按下图制备试样,试样两端各暴露约25mm长的内导体和约2mm长的绝缘。应垂直于电缆试样的纵向轴线整齐地切除电缆的护套、外套、绝缘; (3)试验开始前,以0.02mm分度的

11、卡尺测量并记录试样内导体和绝缘的轴向长度L1、L2; (4)将试样放置在温度为80±2的空气循环烘箱内至少保持4h。然后将试样从烘箱中取出,并在2min内放入温度为-50±2的试样冷冻箱内至少保持4h,然后取出试样并使其达到室温。 (5)在试验结束后,以分度0.02mm的卡尺测量并记录试样内导体和绝缘的轴向长度。 (6)应进行4次高低温循环,并记录试验后试样内导体轴向尺寸L1变化的最大值和绝缘轴向尺寸L2变化的最大值。 (7)电缆试样内导体轴向尺寸变化不应大于1.6mm,绝缘轴向尺寸变化不应大于3.2mm。2.3.3 重复弯曲 (1)参考标准YD/T 1092; (2)进行

12、重复弯曲试验的电缆试样长度应足以绕规定直径芯轴3整圈。弯曲试验用芯轴应符合表1的规定。 (3)将电缆试样的一端固定在芯轴圆周上,将电缆试样绕芯轴缠绕不小于一整圈,解开电缆并将其自由端拉直,共重复15次。在卷绕和解绕过程中,电缆试样的弯曲部分应始终贴在芯轴表面上。完成试验后,用正常或矫正视力检查试样的金属部件是否有裂纹。 (4)试验前后应测试试样的电压驻波比,测试结果应符合其电气性能要求。2.3.4 耐燃烧性 (1)参考标准GB/T 18380; (2)采用标准中规定的燃烧试验箱,对试样点火燃烧试验; (3)试验结束后以上支架下缘和炭化部分起始点之间的距离作为判断是否合格的标准。 2.3.5 抗

13、压性 (1)参考标准GB/T 18380; (2)应采用可移动钢板进行试验,可移动钢板边缘倒角半径不应小于2mm; (3)对于各种规格电缆抗压强度应符合表2规定; (4)试验时,负载加载持续时间应为20min; (5)试验前后应测试试样的电压驻波比,测试结果应符合其电气性能要求。 表2 抗压性试验抗压强度要求 单位:N/mm规格代号5678912172122233242抗压强度1814182019201314141424203 测试结果评判标准33.1 结构尺寸及外观 (1)结构尺寸满足无源分布系统 射频电缆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中的尺寸要求; (2)外观满足3.1.2条规定。3.2 电气性能指标

14、经试验后,电缆测试结果符合以下技术要求为合格。测试结果完全符合关键电气性能指标(标记)要求时视为合格。有一项不满足,即视为不合格样品。3.2.1 皱纹铜管外导体同轴射频电缆序号项目单位频率规格代号91221222332421内导体最大直流电阻(20)/km2.971.623.441.501.420.971.502外导体最大直流电阻(20/km3.702.421.341.341.320.660.523绝缘介电强度(DC,1min)V250060006000100001000010000150004最小绝缘电阻M.km100005电容pF/m83766相对传输速度%30-20081887平均特性阻

15、抗50±28最大衰减常数(20)dB/100m80010.747.224.143.833.573.082.6090011.477.704.424.083.813.292.78180017.0211.236.516.085.654.934.22200018.1011.906.926.476.005.254.51220019.1412.557.316.856.345.564.79240020.1513.177.697.206.675.865.06250020.6413.487.877.396.846.015.19270021.6014.078.237.747.156.30/9最大电压驻波

16、比820-9601.21.21.21.151.21.21.21700-18801880-21801.21.21.21.21.21.21.22300-25002500-27001.21.21.21.21.21.2/3.2.2 耦合型漏泄同轴电缆序号项目单位频率规格代号1217222332421内导体直流电阻 20,max铜包铝线/km1.62光滑铜管2.481.501.420.97螺旋皱纹铜管1.52绝缘介电强度DC,1minKV66101010153电容pF/m754纵向衰减常数,20,maxdB/100m8008.36.0 4.64.43.42.9 9008.8 6.4 4.9 4.7 3.

17、7 3.1 180013.1 9.6 7.5 7.1 5.6 4.6 200014.0 10.2 8.0 7.6 6.0 5.0 220014.9 10.9 8.5 8.1 6.4 5.3 240015.7 11.4 9.0 8.6 6.8 5.6 260016.4 12.0 9.4 9.0 7.2-300017.9 13.2 10.3 9.9 -350019.7 14.5 11.4 10.9 -5耦合损耗(50%)距电缆2m处测量值dB(±10dB)8007074757378809007172747277781800776875707779200073717271787822007

18、67373707779240077737469788126007173717079-300078737370-350075747471-6耦合损耗(95%)距电缆2m处测量值dB(±10dB)800808486838889900828385828988180088798581888920008481838188892200858283818889240087828480888826008283828089-300088828281-350085848382-7电压驻波比,max820-9601.251700-18601900-20501.32100-22002300-25002500-27003400-35501.35-8相对传输速度%30-200889绝缘电阻M*km1000010特性阻抗20050±23.2.3 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序号项目单位频率规格代号2232421内导体直流电阻光滑铜管1.5120,max螺旋皱纹铜管1.52外导体直流电阻/km3.531.620,max3电容pF/m7676764绝缘介电强度DC, lminV1000010000150005最大电压驻波比790-9601.31700-19001920-20251.42110-22002300-25002560-26206衰减常数,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