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运用simulink仿真建模研究线路_第1页
matlab运用simulink仿真建模研究线路_第2页
matlab运用simulink仿真建模研究线路_第3页
matlab运用simulink仿真建模研究线路_第4页
matlab运用simulink仿真建模研究线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东南大学成贤学院MATLAB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运用simulink仿真建模研究线路作业题目:一个50Hz的简单电力系统如下图所示,试在Simulink中建立仿真模型研究该系统性能。系统建模要求如下:(1) 发电机G采用“Synchronous Machine pu Fundamental”模型,变压器T采用“Three-Phase Transformer (Two Windings)”模型,输电线路L采用“Three-Phase Series RLC Branch”模型,负荷LD1、LD2采用“Three-Phase Parelell RLC Load”模型。 (2) 发电机模

2、型参数:采用05号预设模型,(3)变压器采用三相双绕组变压器模型,高压侧额定电压10kV,连接方式D11连接;低压侧额定电压400V,连接方式Yg连接,变压器容量设置为发电机额定功率的1.2倍;变压器参数计算: 容量 SN = 1.2*60 = 72 KVA(4)线路采用三相串联RLC支路模型,参数的设置原则:忽略电容,X/R=4线路通过发电机额定功率时首末端压降约为0.05p.u.;利用线路通过发电机额定功率时首末端压降约为0.05p.u,则参数计算;u=0.05*10000=500VI=60/1.732*10=3.464AZ=83.336R=20.212X=80.848H(5 )负荷模型采

3、用默认参数,但需要注意与整个系统模型相匹配参数的设置(电压、频率等),负荷LD1容量设置为发电机额定功率的3%,功率因数0.95;LD2容量为发电机额定功率的15%,功率因数0.9,参数计算如下:负载1: =arccos0.95=18.19 Tan=0.329 P1=0.03*60*0.95=1.71kw Q1=1.71*0.329=563Var负载2: =arccos0.9=25.84 Tan=0.484 P2=0.15*60*0.9=8.1kw Q2=8.1*0.484=3.92KW负载1:负载2;性能研究要求:(1) 观察系统稳态运行时,负载1、负载2的电压,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负载1的

4、电压:负载1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负载2的电压:负载2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2) 利用powergui将系统设置为稳态,仿真k点在1s在A相 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持续0.1秒后切除的系统过渡过程,要求输出短路电流的波形。 短路故障模型:2、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1)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交流电压有效值为100V,频率为50Hz,直流侧分别接R负载、RL负载、RLE负载,。改变触发延迟角,观察直流电压、直流电流波形。利用Matlab计算出负载电压平均值,负载电流有效值。接R负载时纯电阻负载电压、电流波形:延时触发角=0度延时触发角=30度延时触发角=60度接RL负载延时触发角=0度阻感负载电压、电流波形:延时触发角=0度延时触发角=30度延时触发角=60度接RLE时反电动势负载电压、电流波形:延时触发角=0度延时触发角=30度延时触发角=60度=233.56V(理论值;2.34cos=234V)=53.33A(理论值;(Ud-E)/R=193.56A,误差产生的原因是电感L太小了。)(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