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接入技术物联网IOTInternetofThings是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_第1页
物联网接入技术物联网IOTInternetofThings是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_第2页
物联网接入技术物联网IOTInternetofThings是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联网接入技术物联网IOTInternetofThings 是把所有 物 品通过射频物联网接入技术物联网 IOT ( Internet of Things ) 是把所有物 品 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 激 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 与 互联网连接起来, 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实现 智 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在物联网中,物品标签中存储着标准而具有互 用性的信息, 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自动采集到 中央信息系统, 实现对物品的识别, 然后通过 开 放性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 实 现对 物品的管理和监控。物联网应用可分为传感网络, 传输网络, 应

2、用 网络三层, 系统应用流程可分为: 首先对目 标物 体属性进行标识,静态属性可直接存储在标 签 中,动态属性可由传感器实时探测; 其次识 别设 备完成对目标物体信息的读取, 并将信息 转换为 适合网络传输的数据格式; 再次,将目 标物体的 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信息处理中心, 由 处理中心 对物体信息进行相关的操作。物联网接入技术是构建物联网的核心主要包 括 以太网技术, WLAN 技术, Bluetooth 技术, Zigbee 技术, UWB 技术, NFC 技术。Ethernet 技术即以太网技术, 是比拟成熟稳定 的联网技术, 配合光网技术的开展, 它目前是 最 为主流的网联网接入技术。

3、是一种计算机局域 网组网技术。 IEEE 制定的 IEEE 802.3 标准给 出 了以太网的技术标准。它规定了包括物理层 的连 线、电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以 太网是 当前应用最普遍的局域网技术。它很大 程度上取 代了其他局域网标准, 如令牌环网 ( token ring ) 、 FDDI 和 ARCNET 。以太网的 标准拓扑结构为总 线型拓扑,但目前的快速以 太网 ( 100BASE-T 、 1000BASE-T 标准) 为了 最大程度的减少冲突,最 大程度的提高网络速 度和使用效率,使用交换机 ( Switch hub ) 来 进行网络连接和组织,这样,以 太网的拓扑结 构就成了

4、星型,但在逻辑上,以太 网仍然使用 总 线 型 拓 扑 和 CSMA/CD (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 即带冲突检 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 ) 的总线争用技术。为了使不同计算机厂家生产的计算机能够 相互 通信,以便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计算机网 络,国际标准化组织 ( ISO) 在 1978 年提出了 “开 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即著名的 OSI/RM 模型 (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 ) 。 它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通信协议 划分为七层, 自下而上依次为: 物理层

5、( Physics Layer ) 、数据 链路层 ( Data Link Layer ) 、网 络层 ( Network Layer ) 、传输层 ( Transport Layer ) 、 会 话 层 ( Session Layer ) 、 表 示 层 ( Presentation Layer ) 、 应用层 ( Application Layer ) 。但在实际的应用生 产过程中,使用的 是 TCP/IP (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 / 因特 网互联协议 ) 网络通讯协议。 TCP/IP 由四 个层

6、次组成: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无线 局 域网 ,是指应用无线通信技术将计算机设 备互 联起来,构成可以互相通信和实现资源共 享的网 络体系 , 从而使网络的构建和终端的移 动更加灵 活。 WLAN 通信系统一般使用在同 一座建筑内。 WLAN 使用 ISM Industrial 、Scientific 、Medical 无线电播送频段通信。 WLAN 的 IEEE 802.11a 标 准使用 5 GHz 频段,支持的最大速度为 54 Mb/s , 而 IEEE 802.11b 和 IEEE 802.11g 标准使用 2.

7、4 GHz 频段,分别支持最大 11 Mb/s 和 54 Mb/s 的 速 度。IEEE802.11WLAN 提 供 两 种 运 作 模 式 : Ad-Hoc 模 式 点 对 点 或 对 等 模 式 与 Infrastructure 模式即根底模式 ,二者差异在 于 是否采用了接入点 AP Access Point 。目前 大 局部 WLAN 采用 Infrastructure 模式组网, 移动 终端通过 AP 接入网络。在根底结构网络中, 具 有无线接口卡的无线终端以无线接入点 AP 为 中 心,通过无线网桥 AB 、无线接入网关 AG 、 无 线接入控制器 AC 和无线接入效劳器 AS 等

8、将 无 线局域网与有线网网络连接起来, 可以组建多 种 复杂的无线局域网接入网络, 实现无线移动办 公 的接入。Wi-Fi Wireless Fidelity ,无线保真,实质 上 是一种商业认证,具有 Wi-Fi 认证的产品符 合 IEEE 802.11b 无线网络标准, 它是当前应用 最 为广泛的 WLAN 标准,采用波段是 2.4GHz 。 IEEE 802.11b 无线网络标准, 最高带宽为 11 Mb/s , 在信号较弱或有干扰的情况下,带宽可 调整为 5.5Mb/s 、 2Mbps 和 1Mb/s ,带宽的自 动调整, 有效的保障了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 性。Wi-Fi 同时也是一种无

9、线联网的技术,以前 通 过网线连接电脑,而现在那么是通过无线电波 来连 网,常见的就是一个无线路由器,那么在 这个无 线路由器的电波覆盖的有效范围都可 以采用 WIFI 连接方式进行联网,如果无线路 由器连接了 一条 ADSL 线路或者别的上网线 路,那么又被称为Wi-Fi是目前无线接入的主流标准,但是在Intel 的强力支持下,Wi-Fi已经有了接班人。它就是全面兼容现有 Wi-Fi的 WiMAX 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即全球微波 互联接入,比照于 Wi-Fi的802.11标准,WiMAX 采用802.16系列标准,

10、使用频段范围2-66GHZ。 与前者相比,WiMAX具有更远的传输距离、更宽 的频段选择以及更 高的接入速度等等,预计会在 未来成为无线网 络的一个主流标准。WAPI Wireless LAN Authentication and Privacy Infrastructure,无线局域网鉴别和保密根底结构 是无线局域网WLAN中的一种 传输协议,是 一种平安协议, 中国无线局域网 平安强制性标准, 它与现行的 802.11b 传输协 议比拟相近。其平安 性要比 Wi-Fi 高出许多。Bluetooth 技术即蓝牙技术,其根底为使用 IEEE802.15 协议,是一种开放性的、支持设备 短 距离

11、通信一般 10m 内的无线电技术,而 蓝 牙 4.0 版本其有效传输距离达 100 米。能在包 括 移动 、汽车、 PDA 、无线耳机、笔记本电 脑、 甚至家用电器等相关外设等众多设备之间采 用无 线方式联接起来, 进行信息交换。 利用蓝牙 技 术,能够有效地简化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之间的 通 信,也能够成功地简化设备与因特网 Internet 之间 的通信,从而数据传输变得更加迅速高效, 为无 线通信拓宽道路。 蓝牙采用分散式网络结构 以及 快跳频和短包技术, 支持点对点及点对多点 通信, 工作在全球通用的 2.4GHz ISM 是一种无 需申请 许可证即工业、科学、医学频段。其 数据速 率为

12、1Mbps 。采用时分双工传输方案实现 全双 工传输。蓝牙的结构体系, 它是由底层硬件模块, 中 间层和高端应用层三大局部组成底层模块是蓝牙技术的核心模块,所有嵌入蓝 牙技术的设备都必须包括底层模块。它主要由链路管理层 LMP ( Link Manager Protocol )、基带 层 BB ( Base Band )和射频 RF ( Rodio Fraquency ) 组成。蓝牙主机控制器接口HCI ( Host CntrollerInterface )由基带控制器、连 接管理器、控制和事件存放器等组成。它是蓝牙 协议中软硬件之间 的接口,提供了一个调用下层BB、LM、状态和 控制存放器等

13、硬件的统一命令,上、下两个模块 接口之间的消息和数据的传递必 须通过HCI的解 释才能进行。 HCI 层以上的协 议软件实体运行在 主机上,而 HCI 以下的功能 由蓝牙设备来完成, 二者之间通过传输层进行交 互。中间协议层由逻辑链路控制与适配协议 L2CAP Logical Link Control and Adaptation Protocol 、 效劳发现协议 SDP Service Discovery Protocol 、 串口仿真协议或称线缆替换协议 RFCOM 和 二 进 制 电 话 控 制 协 议 TCS Telephony Control protocol Spectocol

14、组成。高端应用层位于蓝牙协议栈的最上局部。 一个 完整的蓝牙协议栈按其功能又可划分为四层: 核 心协议层 BB 、LMP 、LCAP 、 SDP 、线缆 替 换 协 议 层 RFCOMM 、 电 话 控 制 协 议 层 TCS-BIN 、选用协议层 PPP、TCP 、 TP、 UDP 、OBEX 、IrMC 、 WAP 、 WAE 。 而高端 应用层是由选用协议层组成。选用协议层 中的 PPP Point-to-Point Protocol 是点到点协 议,由封装、链路控制协议、 网络控制协议组成, 定 义了串行点到点链路应当如何传输因特网协议 数据,它要用于 LAN 接入、拨号网络及 等 应

15、 用标准; TCP/IP 传输控制协议 /网络层协议、 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 对象交换协议 是 三种已有的协议, 它定义了因特网与网络相关 的 通信及其他类型计算机设备和外围设备之间 的通 信。蓝牙采用或共享这些已有的协议去实现 与连 接因特网的设备通信, 这样,既可提高效率, 又 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蓝牙技术和其它通信技 术 的 互 操 作 性 ;OBEX( Object Exchange Protocol ) 是对象交换协议,它支持设备间的数 据交换,采 用客户 /效劳器模式提供与 HTTP (超 文本传输 协议)相同的根本功能。Zigbee 技术通常称为紫峰

16、技术,其根底为 IEEE802.15.4 标准,根据这个协议规定的技术是 一种近距离、 低复杂度、低功耗、低数据速率、 低 本钱的双向无线通信技术, 主要适合于自动控 制 和远程控制领域, 可以嵌入各种设备中, 同时 支 持地理定位功能。而且,对于工业现场,这种 无 线数据传输是高可靠的, 并能抵抗工业现场的 各 种电磁干扰。在 ZigBee 技术中,使用网状网 拓 扑结构,自动路由, 动态组网, 直序扩频的方 式, 就是为了满足工业自动化控制现场的这种需要。现已广泛应用于智能化建筑,家具,文教,卫 生,科研以及工业控制等领域, 并迅速成为物 联 网的主要接入技术。Zigbee协议栈(Z-ST

17、ACK )是Zigbee技术的核 心,包括物理层(PHY )、MAC层、网络层(NWK)、 应用层和平安效劳提供层。App ObjAppI AppObv 1w oM 810协议栈的层与层之间通过效劳接入点(SAP)进行通信,SAP是某一特定层提供的效劳与上层之间 的接口。ZigBee堆栈的大多数层有两个接口:数据实体接口和管理实体接口。数据实体接口的 目 标是向上层提供所需的常规数据效劳。 管理实体接口的目标是向上层提供访问内部层参数、配置 和管理数据的机制UWB技术即超宽带(Ultra Wide Band )技术, UWB 无线通信是一种不用载波 ,而采用时间间 隔 极短 (小于 1ns)

18、的脉冲进行通信的方式,也称 做 脉 冲 无 线 电 ( Impulse Radio) 、 时 域 (Time Domain) 或无载波 (Carrier Free) 通信, UWB 调 制 采用脉冲宽度在 ns 级的快速上升和下降脉 冲, 脉冲覆盖的频谱从直流至 GHz 。通过在较 宽的 频谱上传送极低功率的信号, UWB 能在 10 米左 右的范围内实现数百 Mbit/s 至数 Gbit/s 的 数据传 输速率 .UWB 具有抗干扰性能强、 传输速 率高、 带宽极宽、消耗电能小、发送功率小等诸 多优势, 主要应用于室内通信、高速无线 LAN 、 家庭网 络、无绳 、平安检测、位置测定、雷 达等领 域。 FCC 在 2002 年宣布 UWB 可用于精 确测距, 金属探测, 新一代 WLAN 和无线通信。 为保护 GPS ,导航和军事通信频段, UWB 限制 在 3.1 - 10.6 GHz 和低于 41 dB 发射功率。UWB 技术最根本的工作原理是发送和接收脉 冲间隔严格受控的高斯单周期超短时脉冲, 超短 时单周期脉冲决定了信号的带宽很宽, 接收机直 接用一级前端交叉相关器就把脉冲序列转换成 基 带信号, 省去了传统通信设备中的中频级, 极 大 地降低了设备复杂性。 UWB 技术采用脉冲位置调制 PP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