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病人的观察和护理参考PPT_第1页
发热病人的观察和护理参考PPT_第2页
发热病人的观察和护理参考PPT_第3页
发热病人的观察和护理参考PPT_第4页
发热病人的观察和护理参考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发热病人的观察和护理发热病人的观察和护理发热病人的观察和护理发热病人的观察和护理发热的定义发热的定义1发热程度的判断发热程度的判断2发热的热型发热的热型3发热病人的护理发热病人的护理4发热的定义发热的定义 在致热原的作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体温调节中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枢的调定点上移调定点上移,使使产热增加散热减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少,导致体温超过,导致体温超过正常范围。正常范围。口温:36.337.2 37.0腋温:36.037.0 36.5肛温:36.537.5 37.3体温调节中枢致热源作用原因感染感染非感染非感染3637383940体温调定点上移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发热发热发热的分类发热的分类感染

2、热感染热 吸收热吸收热反应热反应热药物热药物热脱水热脱水热感染热感染热 感染热在早期可与吸收热交叉感染热在早期可与吸收热交叉而不易发现,但多数的而不易发现,但多数的感染热在感染热在吸收热期过后吸收热期过后呈持续热,或体温呈持续热,或体温降至正常后又出现发热降至正常后又出现发热 。其感染。其感染的部位多在的部位多在切口切口,但也有在,但也有在呼吸呼吸道道及及泌尿系泌尿系等。一般是等。一般是术后术后35天天体温恢复正常后,再度发热,体温恢复正常后,再度发热,或者体温升高后持续不退,伴切或者体温升高后持续不退,伴切口皮肤红、肿、压痛,疼痛加重。口皮肤红、肿、压痛,疼痛加重。反应热反应热 即即输血、输

3、液反应输血、输液反应所致的发热。反应热多为有所致的发热。反应热多为有致热原进入致热原进入机体所致机体所致,但有时也与药物热夹杂在一起,这种热多在输,但有时也与药物热夹杂在一起,这种热多在输液后数分钟发生,或在病人由手术室回到病房的过程中即液后数分钟发生,或在病人由手术室回到病房的过程中即发热寒战。可能与麻醉时的发热寒战。可能与麻醉时的麻醉使致热原的反应被抑制麻醉使致热原的反应被抑制有有关,一旦这种关,一旦这种“麻药劲麻药劲”过后,其反应热的过后,其反应热的“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就表现出来。就表现出来。 手术反应热手术反应热最为常见,多在手术当天或第最为常见,多在手术当天或第2天出现,天出现,24

4、天后恢复正常,体温通常不超过天后恢复正常,体温通常不超过38.5。一般认为手术反。一般认为手术反应热的程度和持续时问与手术大小及损伤的程度有关,其应热的程度和持续时问与手术大小及损伤的程度有关,其机理是机理是人体遭受严重创伤或手术后诱发人体遭受严重创伤或手术后诱发一系列复杂的神经一系列复杂的神经一一内分泌系统反应和代谢改变内分泌系统反应和代谢改变,出现皮肤的血管收缩和,出现皮肤的血管收缩和代代谢亢进谢亢进,过度产热和氧消耗增加过度产热和氧消耗增加。吸收热吸收热 手术区域血液成分及其他组织的分手术区域血液成分及其他组织的分解产物吸收也是引起发热的一个解产物吸收也是引起发热的一个重要原因,即我们说

5、所的重要原因,即我们说所的“吸收吸收热热”。一般无颅内病变及感染症。一般无颅内病变及感染症状,常在术后状,常在术后3-5天出现,体温在天出现,体温在38.0-38.5之间,一般无需特之间,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常规给予支持疗法,例殊治疗,常规给予支持疗法,例如物理降温,多饮水即可。如物理降温,多饮水即可。药物热药物热 药物热较常见,以抗生素类最多,药物热较常见,以抗生素类最多,其次是结核药,出现在用药其次是结核药,出现在用药5-l0天天以后,多达以后,多达39以上,一般情况以上,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中毒症状,无感染良好,无明显中毒症状,无感染灶及其他可解释原因,实验室检灶及其他可解释原因,实验室检

6、查查wbc正常或偏低正常或偏低(头孢类抗生素头孢类抗生素多有粒细胞减少的副作用多有粒细胞减少的副作用),停用,停用抗生素后体温在抗生素后体温在48小时内迅速恢小时内迅速恢复正常,再次应用又出现高热。复正常,再次应用又出现高热。药物热的机制是药物引起的药物热的机制是药物引起的延迟延迟性变态反应性变态反应,抗原抗体复合物被,抗原抗体复合物被白细胞吞噬,释放内源性致热源白细胞吞噬,释放内源性致热源导致体温升高。导致体温升高。脱水热脱水热多在夏秋季,由于术前禁食、过度出多在夏秋季,由于术前禁食、过度出汗而补液不足等原因,患者出现高汗而补液不足等原因,患者出现高热,烦躁,口渴,尿少而黄,体检热,烦躁,口

7、渴,尿少而黄,体检正常,血清钠,氯偏高,补足液体正常,血清钠,氯偏高,补足液体后体温恢复正常,即可诊断。其机后体温恢复正常,即可诊断。其机制与患者相对需水量大及体温调节制与患者相对需水量大及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有关。中枢发育不完善有关。发热程度的判断发热程度的判断 临床分度临床分度以以口温口温为标准为标准 低低 热:热:37.3-38.0以下以下 中度发热:中度发热:38.1-39.0 高高 热:热:39.1-41.0 超超 高高 热热 :41.0以上以上 发热的临床过程及表现发热的临床过程及表现热型热型1 1、稽留热、稽留热 体温体温持续在持续在39403940左右,数天左右,数天或数周,

8、或数周,24h24h波动范波动范围不超过围不超过11。 多见于多见于肺炎球菌性肺肺炎球菌性肺炎、伤寒炎、伤寒等。等。热型热型2 2、弛张热、弛张热 体温在体温在3939以以上上,但波动幅度大,但波动幅度大,24h24h体温差在体温差在22以以上上,最低体温仍高,最低体温仍高于正常水平于正常水平。 常见于常见于败血症、风湿败血症、风湿热热等。等。热型热型3 3、间歇热、间歇热 体温体温骤然升高至骤然升高至3939以上以上,持续数小时,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或更长,然后突然下降突然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经过一个间歇,又反复发过一个间歇,又反复发作。作。常见于常见于疟疾疟疾。热型

9、热型4 4、不规则热、不规则热 体温在体温在24h24h中中变化不规则变化不规则,持,持续时间不定。续时间不定。 常见于常见于结核病、小叶性结核病、小叶性肺炎肺炎。发热的护理发热的护理v降低体温降低体温v补充营养和水分补充营养和水分v加强基础护理促进病人舒适加强基础护理促进病人舒适v加强病情观察加强病情观察v心理护理心理护理物理降温物理降温化学降温化学降温 降低体温降低体温降低体温降低体温 物理降温物理降温v局部冷疗局部冷疗 冷敷冷敷v全身冷疗全身冷疗 温水或乙醇擦浴温水或乙醇擦浴行降温措施行降温措施30min后应测量体温并记录后应测量体温并记录 补充营养和水分补充营养和水分v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25003000mlv 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高热者绝对卧床高热者绝对卧床休息,低热者减休息,低热者减少活动适当休息少活动适当休息高热躁动不安、高热躁动不安、谵妄者防坠床、舌谵妄者防坠床、舌咬伤咬伤晨起、餐后、晨起、餐后、睡前协助病人睡前协助病人漱口漱口随时擦汗、及时更随时擦汗、及时更换衣服被单,保持清换衣服被单,保持清洁干燥,长期高热卧洁干燥,长期高热卧床者预防压疮床者预防压疮加强基础护理促进病人舒适加强基础护理促进病人舒适休息休息口腔口腔护理护理皮肤皮肤护理护理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