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尿动力学检查实施_第1页
临床尿动力学检查实施_第2页
临床尿动力学检查实施_第3页
临床尿动力学检查实施_第4页
临床尿动力学检查实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临床尿动力学检查的实施 尿动力学是泌尿外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主要依据流体力学和电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检测尿路各部压力、流率及生物电活动,从而了解尿路排送尿液的功能及机理,以及排尿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变化。全面的尿动力学检查,是直观、量化反映尿路功能较为理想的方法。 由简而繁依次为尿流率、膀胱压力容积测定、尿道压力分布、肌电图、压力流率分析、漏尿点压力测定、排尿性尿道压力测定、动态尿动力学测定、影像尿动力学测定等,这些项目在国内均已陆续开展。(一)尿流率检查的实施(一)尿流率检查的实施尿流率是将患者某一次的排尿过程图形化及数字化尿流率检查的影响因素尿流率检查的影响因素年龄:随年龄降低

2、 尿量:不少于125150ml体位:站立位心理环境重复性:可能不完全一致封闭式尿流率检查室封闭式尿流率检查室尿流率仪:尿流率仪: 称重式称重式 转盘式转盘式尿流率检查注意要点尿流率检查注意要点环境环境 !膀胱过度充盈与尿量不足同样影响结果膀胱过度充盈与尿量不足同样影响结果2次或以上检查时结果更可靠次或以上检查时结果更可靠2次或以上检查时尿量仍不足时不应勉强次或以上检查时尿量仍不足时不应勉强图形的描述具有重要意义图形的描述具有重要意义不能真实反映梗阻不能真实反映梗阻(二)压力流率检查的实施(二)压力流率检查的实施压力流率检查是人为浓缩一次排尿周期将充盈期及排尿期的压力变化及流率变化同步图形化及数

3、字化压力流量测定所需基本参数:压力流量测定所需基本参数:!膀胱压!膀胱压!腹压!腹压 逼尿肌压(膀胱压减去腹压即为逼尿肌压力)逼尿肌压(膀胱压减去腹压即为逼尿肌压力)!尿流率!尿流率病人检查体位:病人检查体位:原则上应采取生理体位,原则上应采取生理体位,如男性站立排尿,如男性站立排尿,而女性坐位排尿。而女性坐位排尿。测压系统:测压系统:F8以下的以下的双腔测压导管双腔测压导管测定膀胱压测定膀胱压一腔道一腔道-用于膀胱压测定用于膀胱压测定一腔道一腔道-用于膀胱灌注用于膀胱灌注普通管与单普通管与单“J”管管气囊测压管气囊测压管测定直肠压测定直肠压套上避孕套可反复使用套上避孕套可反复使用插入深度为插

4、入深度为1015厘米厘米测压系统内测压系统内充满液体充满液体了解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性时测肌电图了解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性时测肌电图肠道准备:肠道准备:直肠壁和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可造成逼尿肌压的人为下降直肠壁和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可造成逼尿肌压的人为下降特别是直肠壁的蠕动经常干扰压力测定(如图特别是直肠壁的蠕动经常干扰压力测定(如图5)因此在尿动力学检查前禁用泻药,因此在尿动力学检查前禁用泻药,一般嘱咐患者检查前排尽大便即可。一般嘱咐患者检查前排尽大便即可。测压过程:测压过程:膀胱灌注速度为膀胱灌注速度为40ml/min充盈初期嘱患者定时咳嗽,充盈初期嘱患者定时咳嗽,了解膀胱的稳定性,了解膀胱的稳定性,

5、确定膀胱压和直肠压是否反应一致确定膀胱压和直肠压是否反应一致测压过程:测压过程:有时因膀胱灌注初期,膀胱测压管贴壁而导致传导差,有时因膀胱灌注初期,膀胱测压管贴壁而导致传导差,但灌注少许液体后,膀胱内传导变为正常但灌注少许液体后,膀胱内传导变为正常患者充盈末期及排尿结束时均应嘱患者咳嗽患者充盈末期及排尿结束时均应嘱患者咳嗽结果判断:结果判断:A-G图图-BOO的金标准的金标准结果判断:结果判断:020406080100051015202530Pmuo40cnH2O尿流率逼尿肌压020406080100051015202530ab下降支斜率a/bPmuol可疑区的诊断斜率 2 + Pmuo 40

6、 cmH2O 无梗阻斜率 2 梗阻Pmuo 40 cmH2O 梗阻maxmaxdetSlope pQQPmuoQP结果判断:结果判断:AG数数Pdet at Qmax2QmaxAG数大于数大于40-梗阻梗阻AG数在数在1540之间之间-可疑可疑AG数小于数小于15-无梗阻无梗阻020406080100051015202530尿流率逼尿肌压AG 40AG 15-40AG 15 国际控尿协会(国际控尿协会(ICS)简化了)简化了AG图图 取消斜线部分可疑区取消斜线部分可疑区 其他判断标准与其他判断标准与AG图相同图相同结果判断:结果判断:ICS ICS暂时标准压力流率图暂时标准压力流率图02040

7、6080100051015202530尿流率逼尿肌压结果判断:结果判断:LinPURR图(又称图(又称Shaffer图)图) 0IIIIIIIVVVIVWW-W+N-N+STPdet cmH2OQura ml/s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100110120 13024681012141618该图可得出半定量的梗阻严重程度和逼尿肌收缩力,该图可得出半定量的梗阻严重程度和逼尿肌收缩力,便于临床统计学分析比较(适用便于临床统计学分析比较(适用BPH) (三)影像尿动力学的实施(三)影像尿动力学的实施膀胱测压同时显示和摄录膀胱测压同时显示和摄录X X线或线或B B超的下尿路动

8、态变化图形。超的下尿路动态变化图形。(压力流率检查(压力流率检查 + + 膀胱尿道造影)膀胱尿道造影)尿动力学仪要求高成像设备:X线检查台或C型臂X线机应具备影像输出功能对影像制式无要求B超声能了解近端尿道形态变化影像尿动力学检查技术体位:45斜坐位,男性也可45 斜立位灌注液:15泛影葡胺生理盐水或蒸馏水由于不进入血循环,无需过敏试验膀胱测压导管:F8以下双腔测压管直肠测压管:气囊直肠测压管,插入深度1520厘米灌注速度:40ml/min,或有不稳定膀胱时减至20ml/min肌电图:针形电极,于肛门旁1厘米插入。影像摄录技术无需摄录排尿整过程:电脑硬盘空间有限,文件过大运行速度明显减慢,病人

9、受照射时间太长点拍摄:根据病情需要进行特殊时间点拍摄了解下尿路根据斜坐位尿流率接近最大时了解膀胱输尿管反流接近出现反流时了解尿失禁病因出现尿失禁时了解膀胱颈控尿膀胱颈后尿道显影时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在临床中的应用下尿路梗阻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的目的 逼尿肌功能的测定 膀胱出口梗阻的诊断 梗阻的解剖水平的定位UnobstructedEquivocalObstructedQura ml/sPdet cmH2O246810121416182022242620406080100120140160180p at Void BegincmH2O93p at Max FlowcmH2O78Q at Max Flow

10、ml/s10.7p at Min FlowcmH2O67p at End FlowcmH2O67Desc. SlopecmH2O/ml/s1.1Flow Delays0.7A/GObstructedA/G#56.5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影像尿动力学图形PdetPdetPvesPvesPabdPabdEMGaveEMGaveQuraQuraPdetPdetPvesPvesPabdPabdEMGaveEMGaveQuraQura男性,66岁,主诉尿频,排尿困难数年;影像尿动力学显示:充盈期逼尿肌不稳定,膀胱感觉良好,膀胱顺应性良好,最大膀胱测压容积230毫升,排尿期逼尿肌反射存在,收缩力正常,同步透视显

11、示尿道球膜部狭窄。女性,70岁,主诉排尿困难,尿频,尿急,伴尿失禁;尿动力学显示充盈期膀胱不稳定,有急迫性尿失禁,顺应性正常,膀胱感觉正常,膀胱测压容积正常,P-Q图示膀胱出口梗阻,同步透视显示尿流率接近最大时膀胱颈开放极差。诊断:膀胱颈梗阻。UnobstructedEquivocalObstructedQura ml/sPdet cmH2O246810121416182022242620406080100120140160180p at Void BegincmH2O90p at Max FlowcmH2O100Q at Max Flowml/s3.6p at Min FlowcmH2O85p at End FlowcmH2O77Desc. SlopecmH2O/ml/s4.8Flow Delays0.7A/GObstructedA/G#92.5PdetPdetPvesPvesPabdPabdEMGaveEMGaveQuraQura复杂神经原性膀胱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的目的: 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