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和地球仪经典实用_第1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和地球仪经典实用_第2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和地球仪经典实用_第3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和地球仪经典实用_第4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和地球仪经典实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球和地球仪地球和地球仪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用平均半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用平均半 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2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 度的划分。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的划分。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 度。度。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延续了几千年。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延续了几千年。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猜想猜想 天圆地方天圆地方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逻辑推理逻辑推理太太 阳阳月亮月亮推

2、测地球也是个球体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人们通过环球航行验证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人们通过环球航行验证了了地球是个球体地球是个球体。实践证明实践证明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亲眼目睹亲眼目睹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是个球体。是个球体。 阿波罗阿波罗17号拍摄的地号拍摄的地球全貌,这是人们第一次球全貌,这是人们第一次看到地球的真实面貌。看到地球的真实面貌。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和地球仪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和地球仪地球是球形的证据地球是球形的证据(1) 海船远去时,先是看不见船身

3、海船远去时,先是看不见船身,最后才看不见船的桅杆,最后才看不见船的桅杆。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和地球仪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和地球仪地球是球形的证据地球是球形的证据(2) 月食时从月亮上看到地球影子的月食时从月亮上看到地球影子的一部分是圆弧形的。一部分是圆弧形的。 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和地球仪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和地球仪地球是球形的证据地球是球形的证据(3) 北极星高度角的变化北极星高度角的变化麦哲伦环球航海麦哲伦环球航海 用了用了3年时间!地球有多大啊?年时间!地球有多大啊?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经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经过长达过长达3年的十分艰苦的海上航行,于年的十分艰苦的

4、海上航行,于1522年胜年胜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的壮举。 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大小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大小。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和地球仪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和地球仪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形状: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和地球仪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和地球仪地球大小知多少?地球大小知多少?1足球场面积约足球场面积约7000平方米,地球的表面积相当于平方米,地球的表面积相当于 多少个足球场?多少个足球场?2 赤道周长约相当于多少个赤道周长约相当于多少个400米跑道?米跑道?地球的模型地球的模

5、型地球仪地球仪麦哲伦环球航行的实现,是人类麦哲伦环球航行的实现,是人类最终证实地球是个大圆球的里程碑。最终证实地球是个大圆球的里程碑。当时西班牙国王送给航海家们一个最当时西班牙国王送给航海家们一个最好的礼物,就是一个人类共同拥有,好的礼物,就是一个人类共同拥有,然而又不被人们真正认识的彩色地球然而又不被人们真正认识的彩色地球的模型的模型地球仪。上面刻着一行寓地球仪。上面刻着一行寓意深刻的题字意深刻的题字“你首先拥抱了我你首先拥抱了我”。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和地球仪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和地球仪地球的模型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在地球仪上人们用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

6、表示陆地、海洋、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形状及名称。地球仪上主要的点、线地球仪上主要的点、线北极北极南极南极纬线纬线经线经线地轴地轴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和地球仪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和地球仪纬线:纬线:经线经线:对着北极星对着北极星, ,是地球上的最北点是地球上的最北点与北极相对与北极相对, ,是地球上的最南点是地球上的最南点赤道:赤道:在地球仪上在地球仪上, ,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所有与所有与赤道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在地球仪上在地球仪上, ,连接南、北两极并连接

7、南、北两极并垂直垂直于于纬线纬线的线叫经线的线叫经线, ,也叫子午线也叫子午线. .动手制作一个简易的地球仪动手制作一个简易的地球仪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和地球仪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和地球仪纬线和纬度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纬线和纬度赤道赤道 地球赤道经过地球赤道经过11个国家和地区。个国家和地区。1740年,南美洲厄瓜多尔在首都基年,南美洲厄瓜多尔在首都基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赤道纪念碑。此外,非洲的乌干达、肯尼亚、刚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赤道纪念碑。此外,非洲的乌干达、肯尼亚、刚果,亚洲的印度尼西亚也建有赤道标志。果,亚洲的印度尼西亚也建有赤道标志。世界上最雄伟的赤道纪念碑世界上最雄

8、伟的赤道纪念碑厄瓜多尔首都基多的厄瓜多尔首都基多的赤道纪念碑的四面刻有字赤道纪念碑的四面刻有字母母e、s、w、n,分别代,分别代表东、南、西、北四个方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书有向,并书有“这里是地球这里是地球的中心的中心”字。碑顶放置大字。碑顶放置大地球仪,北极朝北,南极地球仪,北极朝北,南极朝南,中间用白线标示的朝南,中间用白线标示的赤道从球面一直延伸到碑赤道从球面一直延伸到碑底部的石阶上。底部的石阶上。 纬线和纬度纬线和纬度北纬北纬( (n) )南纬南纬( (s) )向北度数增大向北度数增大向南度数增大向南度数增大赤道赤道从从赤道赤道开始开始, ,向向北北度度数增大的是数增大的是北纬

9、北纬( ( n n ); ); 向向南南度数增大的是度数增大的是南南纬纬(s s), ,南北极各为南北极各为 南北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和地球仪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和地球仪23.523.5o o赤赤 道道南 回 归 线北 回 归 线北极圈北极圈南极圈南极圈0 0o o0 0o o23.523.5o o23.523.5o o23.523.5o o66.566.5o o66.566.5o o66.566.5o o66.566.5o o9090o o9090o o几条重要的纬线几条重要的纬线经线和经度经线和经度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线在英国格林尼治天在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有座子午

10、文台的旧址,有座子午宫。那里有一条铜制子宫。那里有一条铜制子午线。铜制子午线嵌在午线。铜制子午线嵌在大理石中间,笔直地从大理石中间,笔直地从子午宫伸出,它就是本子午宫伸出,它就是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经线和经度经线和经度西经西经( (w) )东经东经( (e) )向西度数增大向西度数增大向东度数增大向东度数增大0从从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线开开始始, ,向东向西各划向东向西各划分为分为1800, , 向向东东度数增大的度数增大的是是东经东经, ,用用e e表示表示; ;向向西西度数增大的度数增大的是是西经西经, ,用用w w表示表示. .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和地球仪七年级上册地理

11、地球和地球仪030e60e30w60w90w90e1. 和和0经线相对的是经线相对的是_经线;经线; 和和20w经线相对的是经线相对的是_经线。经线。2.两条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两条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这两条线东西经这两条线东西经_,度数之和为,度数之和为_。160160e e180180180180相反相反东西半球的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和地球仪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和地球仪东西半球的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小结小结经线和纬线经线和纬线小结小结经度和纬度经度和纬度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和地球仪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和地球仪2.用途:用途:1.定义:定义:a ab bc cd

12、d利用经纬网定位利用经纬网定位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和地球仪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和地球仪经度经度纬度纬度地名地名地名地名经度经度纬度纬度117117e e3939n n天津天津上海上海121121e e3131n n123123w w4949n n伦敦伦敦0 05151n n3333s s温哥华温哥华悉尼悉尼纽约纽约7474w w4040n np8活动活动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和地球仪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和地球仪小明收到美国朋友杰克寄来的一封信。杰克小明收到美国朋友杰克寄来的一封信。杰克在信中邀请小明国庆期间到经度在信中邀请小明国庆期间到经度116116o o、纬度、纬度4040o o的地方参加游览活动。信中所写的地点在的地方参加游览活动。信中所写的地点在哪里?表述有什么问题?哪里?表述有什么问题?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和地球仪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和地球仪判断经纬看度数变化判断经纬看度数变化:向向东东()增大为增大为东经东经(e) 向向西西()增大为增大为西经西经(w) 向向南南()增大为增大为南纬南纬(s)向向北北()增大是增大是北纬北纬(n)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和地球仪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和地球仪 小结小结1人类经过漫长的探索,认识了地球的形状;人类经过漫长的探索,认识了地球的形状;2知道了要用知道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