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高新项目引桥支架施工方案_第1页
东湖高新项目引桥支架施工方案_第2页
东湖高新项目引桥支架施工方案_第3页
东湖高新项目引桥支架施工方案_第4页
东湖高新项目引桥支架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科技三路桥梁工程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科技三路桥梁工程(K0+243.460K0+924.540)引桥箱梁支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引桥箱梁支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单位:中建三局二公司基础设施公司东湖高新项目部编制时间:二一三年十二月- 1 -目目 录录 第一章 编制说明 .2 1.1 编制依据.2 1.2 编制原则.2第二章 工程概况.3第三章 施工准备.4 3.1 技术准备.4 3.2 人员准备.5 3.3 材料准备.5 3.4 施工进度计划.5第四章 支架的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部署.6 4.1 施工工艺流程.6 4.2 支架构造设计部置.6 4.3

2、 施工材料的选择.13 4.4 满堂支架受力验算.18 4.5 支架配件的检查与验收.41 4.6 支架基础施工.42 4.7 支架构造要求.43 4.8 支架拼装与拆除.44第五章 支架预压施工.47 5.1 支架预压施工.48 5.2 支架预压应急预案.51第六章 工程工期保证措施.56 6.1 材料机械设备.56 6.2 人员安排.57 6.3 工期保证实施原则.57第七章 冬、雨季、夜间施工措施.58 7.1 冬季施工措施.58 7.2 雨季施工措施.59 7.3 夜间施工措施.59第八章 质量控制措施.60 8.1 质量保证体系.60 8.2 支架施工质量控制要求.62第九章 安全措

3、施.62 9.1 安全管理目标.62 9.2 安全教育.63 9.3 安全保证体系.64 9.4 安全保证措施.64第十章 环境保护措施.67- 2 -科技三路(新建路未来二路)桥梁工程引桥支架施工方科技三路(新建路未来二路)桥梁工程引桥支架施工方案案第一章第一章 编制说明编制说明1.11.1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2、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2);3、 城市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2-90);4、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5、 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6、 公

4、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7、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标准(JTJ076-95);8、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50-2007);9、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10、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194-2009);11、 企业职工伤亡分类(GB 64411986) ;12、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 ;13、中建三局高大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相关通知;14、东湖开发区科技三路(新建路未来二路)工程施工图设计。1.21.2 编制原则编制原则1、以设计意图为主导,采

5、用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2、认真进行方案比选,确定最优方案,达到经济、合理、可行;3、整个方案对环境破坏最小,占用场地最少,并有较周密的环境保护措施;4、施工工艺与设计要求相符,并达到先进完善;5、施工进度安排,施工区域划分等做到周密、高效、经济、合理、安全、优质;6、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和先进的施工技术;- 3 -7、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在施工方案选择、工期安排、机械配套、劳动力投入等方面重点考虑,在质量创优的基础上确保总工期。第二章第二章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科技三路(新建路未来二路)桥梁工程位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呈东西向走向,起于规划的新建路,往东依次跨越神墩一路、武汉市外环高速公路及上大路,

6、止于科技三路。桥梁起点桩号为 K0+243.460,终点桩号为 K0+924.540,全桥长为681.08m,其中主桥全长 288m,引桥全长 393.08m,东西侧引道起终点桩号分别为 K0+145.000K0+243.460,K0+924.540K1+070.460,引道全长为243.92m。本桥梁工程引桥上部结构第一联、第三联第五联为引桥,上部结构跨径布置依次为:(325)m、 (332)m、 (35+55+35)m、 (332)m。除第四联为变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外,其余均为等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桥梁结构形式统计表箱梁编号跨径(m)结构断面桥面标准宽度(m)梁高(m)翼缘板悬臂长(m

7、)顶板厚(m)底板厚(m)腹板厚(m)第一联325单箱双室181.63.00.250.220.5第三联332单箱三室231.83.00.250.220.5第四联35+55+35单箱双室182.0-3.43.00.250.250.5第五联332单箱双室181.83.00.250.220.5箱梁构造图- 4 -结构设计:第一联箱梁顶板宽 18m,单箱双室,梁高 1.6m,顶板翼缘悬臂长 3.0m,顶板厚 0.25m,底板宽 11.192m,底板厚 0.22m,腹板厚 0.5m;第三联箱梁顶板宽 23m,单箱三室,梁高 1.8m,顶板翼缘悬臂长 3.0m,顶板厚0.25m,底板宽 16.062m,底

8、板厚 0.22m,腹板厚 0.5m;第四联箱梁顶板宽18m,单箱双室,跨中梁高 2.0m,连续墩支点梁高 3.4m,顶板翼缘悬臂长3.0m,顶板厚 0.25m,跨中底板宽 11.032m,连续墩支点底板宽 9.912m,底板厚 0.25m,腹板厚 0.5m;第五联箱梁顶板宽 18m,单箱双室,梁高 1.8m,顶板翼缘悬臂长 3.0m,顶板厚 0.25m,底板宽 11.032m,底板厚 0.22m,腹板厚0.5m。引桥箱梁为 C50 混凝土,均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施工。支架搭设前可根据现场地表的实际情况对地基进行处理,处理完毕后方可进行支架搭设施工。第三章第三章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为保证支架施工质量,

9、在施工前要求对人、机、料进行周密的安排部署,严格控制进场原材料质量,组织安全技术培训,提高现场施工技术人员特别是一线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3.13.1 技术准备技术准备- 5 -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各职能部门人员认真查看复核施工设计图及工程相关的规范、规程、标准。组织编写专项实施性施工方案,经业主及监理审定批准后,下发至作业组,并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交底,以本方案作为工作的依据,指导工程施工。做好前期的测量工作,所有使用仪器必须经检校合格后才能施使用,测量成果必须准确,并进过复测检查,报审,确保万无一失。做好施工应急预案,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及应对处理措施。1B1B1B1B1B1

10、B3.23.2 人员组织人员组织 首先对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严格技术交底,使其充分掌握具体施工工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组织以项目总工为主的技术培训会,使操作工人对支架的搭设施工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让工人充分了解施工工艺,做到施工中忙而不乱,保证现场施工在受控、有序进行。 其次严格作业值班制度,保证现场每一作业时间段内都要有主要施工负责人在现场进行现场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投入足够的施工一线人员,保证工人轮班作业,不进行疲劳施工。3.33.3 材料准备材料准备根据现场施工组织情况,在施工前将所需要的施工材料提前运送至现场材料堆码点,所有材料进行均由物质部门及时通知项目实验室检

11、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施工前要完成所有施工机械、材料、人员等进场的报验及施工准备工作相关资料的报审方可开始动工。3.43.4 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为保证本标段的施工总体进度计划,预应力箱梁施工计划从 2014 年 1 月10 日始至 2014 年 10 月 21 日结束,支架施工即在各联箱梁施工前期施工,每联箱梁计划工期 120 天,支架周转一次。具体施工顺序如下:施工部位施工时间第一联2014 年 03 月 10 日2014 年 06 月 10 日- 6 -第三联2014 年 08 月 01 日2014 年 11 月 20 日第四联2014 年 04 月 10 日2014 年 0

12、7 月 31 日第五联2014 年 05 月 01 日2014 年 08 月 10 日第四章第四章 支架的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部署支架的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部署4.14.1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支架施工流程图4.24.2 支架构造设计布置支架构造设计布置引桥整联跨立杆纵向间距0.6m,横杆步距1.2m,在翼缘板和底板区支架立杆横向间距0.9m;腹板和横隔梁区支架立杆横向间距0.6m(桥跨35+55+35联中当场地平整地基硬化、养护测量定位支架拼装支架拆除下一分项工程施工进入下一循环架拆除支架预压质检人员检查合格支架跟踪检查技术交底配件检查与验收配件维护、维修检查与验收支架材料准备- 7 -梁高

13、2.5m时腹板和横梁处支架立杆横向间距变为0.3m)。立杆下部安置可调底托,底托安放在18#槽钢内;立杆上面安置可调顶托,顶托上面架设12#工字钢横向布置,然后在工字钢上纵向布置10cm10cm木方,间距为0.3m,木方上面铺设高强度竹胶板或木模板,厚均为1.7cm。具体布置见满堂式图支架设计布置图:-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4.34.3 施工材料的选择施工材料的选择碗扣式多功能脚手架是一种先进的承插式钢管脚手架,具有多功能、高功效、承载力大、安全可靠等特点。1、支架钢管:按设计要求,施工时采用满堂式碗扣支架,采用规格为483.5mm 碗扣

14、式钢管脚手架。其性能参数如下:钢管截面特性规格截面积A(mm2)惯性矩I(mm4)抵抗矩W(mm3)回转半径 I(mm)每米重量(kg/m)483.54.8910212.191045.0010315.783.842、箱梁底模:箱梁底模采用高强度竹胶板或木模板,厚度 1.7cm。3、模板楞木:纵梁为 12#(120745.0)工字钢,横梁楞木为10cm10cm 木方; 4、支架基础:15cm厚C20混凝土,18#(180709.0)槽钢。4.44.4 满堂支架受力验算满堂支架受力验算4.4.14.4.1 箱梁结构自重计算箱梁结构自重计算- 19 - 20 - 21 - 22 - 腹板处计算:(S

15、2、S4 区域) (混凝土荷载传递扩散角按 450考虑)a.第 1、3、5 联箱梁截面构造基本相同(梁高不同) ,计算时按箱梁横断面图 1、2、5 取最大值图 2 计算: S2 区域:g2=(0.1564+0.511+1.067+0.282-0.293)261.37 =1.72261.37=32.64KN/m2 S4 区域:g4=(0.69161.8+0.90.44+0.790.44)261.57 =1.99261.57=32.93KN/m2b.第 4 联箱梁计算:箱梁横断面图 3(梁高 2m) S2 区域:g2=(0.4696+0.1718+1.3559+0.38-0.3976)261.39

16、6 =2.12261.396=39.48KN/m2 S4 区域:g4=(0.69162+0.90.468+0.780.468)261.627 =2.17261.627=34.67KN/m2c.第 4 联箱梁计算:箱梁横断面图 7(梁高 2.563m) S2 区域:g2=(0.5625+0.28125+0.26766+0.3268+0.7297)261.34 =1.98261.34=38.41KN/m2 S4 区域:g4=(0.52.563+0.830.5+0.50.92)261.5 =2.1565261.5=37.39KN/m2d.第 4 联箱梁计算:箱梁横断面图 4(梁高 2.821m) S

17、2 区域:g2=(0.488+0.2692+0.20833+1.1998)261.34 =2.17261.34=42.06KN/m2 S4 区域:g4=(0.52.812+0.830.5+0.50.92)261.5 =2.276261.5=39.45KN/m2e.第 4 联箱梁计算:箱梁横断面图 6(梁高 3.079m) S2 区域:g2=(0.5109+0.172+0.355+2.376-1.293)261.38 =2.9294261.38=55.19KN/m2 S4 区域:g4=(0.69163.079+0.8890.478+0.7760.478)261.627- 24 - =2.9252

18、61.627=46.75KN/m2 底板、翼缘板处计算a.底板处计算:(S3 区域,取最大值按图 3 计算) 底板处砼自重:g3=(3.3470.25+3.3470.25)263.347 =0.526=13KN/m2b.翼板处计算: (S1 区域) 由于箱梁翼缘板结构尺寸均相同,取最大值按图 3 计算,故: 翼板处砼自重:g1=0.720.53.0263.0=9.36KN/m2 横梁处计算:a.端横梁处:(箱梁立面图 1、2、3、4 取最大值)S1 区域(图 3):g1=(1.82+0.950.50.5+0.950.50.5) 262.3 =4.075262.3=46.07KN/m2S3 区域

19、(图 2):g3=1.52.4+(1.07+0.71)0.51.07+0.47 1.07262.57 =5.03262.57=50.87KN/m2b.中横梁处:(箱梁立面图 1、2、3、4 取最大值) S2 区域(图 4):g2=(1.81.12+0.9230.472)263.14 =4.8263.14=39.82KN/m2S4 区域:g4=(1.53.4+0.930.50.7+0.50.71.33) 2264.4=11.67264.4=68.95KN/m2支架构造设计布置:支架构造设计布置:引桥整联跨立杆纵向间距0.6m,横杆步距1.2m,在翼缘板和底板区支架立杆横向间距0.9m;腹板和横隔

20、梁区支架立杆横向间距0.6m(桥跨35+55+35联中当梁高2.5m时腹板和横梁处支架立杆横向间距变为0.3m)。立杆下部安置可调底托,底托安放在18#槽钢内;立杆上面安置可调顶托,顶托上面架设12#工字钢横向布置,然后在工字钢上纵向布置10cm10cm木方,间距为0.3m,木方上面铺设高强度竹胶板或木模板,厚均为1.7cm。4.4.24.4.2 底模强度计算底模强度计算- 25 -1、荷载效应组合:(1)箱梁整体荷载: 桥面标准宽 18m:a.325m 箱梁 箱梁钢筋砼自重:G=963.6m326KN/m3=25053.6KN 计算单位面积压力:G1=GS=25053.6KN(18m325m

21、)=18.558KN/m2b.35+55+35m 箱梁 箱梁钢筋砼自重:G=1925.0m326KN/m3=50050KN 计算单位面积压力:G1=GS=50050KN(18m125m)=22.62KN/m2c.332m 箱梁 箱梁钢筋砼自重:G=1191.8m326KN/m3=30986.8KN计算单位面积压力:G1=GS=30986.8KN(18m332m)=17.93KN/m2 桥面标准宽 23m: 箱梁钢筋砼自重:G=1623.7m326KN/m3=42216.2KN 计算单位面积压力:G1=GS=42216.2KN(23m332m)=19.12KN/m2综上:箱梁整体计算底模板的受力

22、时采用最大值,取G1=22.62KN/m2。(2)施工机具及人员荷载:取G2=2.5KN/m2(3)振捣混凝土产生荷载:取G3=2.0KN/m2(4)倾倒砼时产生的冲击荷载:取G4=6KN/m2(5)箱梁模板:取G5=1.5KN/m2荷载组合:G=1.2G1+1.4(G2+G3+G4)+1.2G5 =1.2(22.62+1.5)+1.4(2.5+2.0+6) =43.644KN/m2箱梁底模采用高强度竹胶板或木模板,板厚h=17mm,竹胶板(木模板)方木背肋间距为 300mm,所以验算模板强度采用宽b=1000mm平面竹胶板或木模板,计算断面如下:- 26 - 2、模板力学性能:(1)竹胶板弹

23、性模量E=0.1105PMPa,木模板弹性模量E=0.06105MPa(2)截面惯性矩:I=bh/12=1001.73/12=40.9cm4(3)截面抵抗矩:W=bh/6=1001.72/6=48.2cm3(4)截面积:A=bh=1001.2=120cm2 3、模板受力计算: 按箱梁整体作用(均布荷载)在底模上计算: 底模板均布荷载 q=G0.3=43.6440.3=13.09KN/m 跨中最大弯矩:M=ql/8=13.090.3/8=0.147KNm 弯拉应力:=M/W=0.147/(48.210-3)=3.06MPa=8.0MPa(木模板容许值,竹胶板容许应力为 9.5MPa)故竹胶板或木

24、模板弯拉应力满足要求。 按局部分析计算: 由于腹板处所受的荷载最大 G1=68.95KN,故取腹板处计算底模的弯拉强度:腹板处荷载组合: G=1.2G1+1.4(G2+G3+G4)+1.2G5 =1.2(68.95+1.5)+1.4(2.5+2.0+6) =99.24KN/m2- 27 -由于底模下面铺设有方木,其间距为 0.3m,即底模均布荷载:q=0.399.24KN/m2=29.772KN/m跨中最大弯矩:M=ql/8=29.7720.3/8=0.335KNm 弯拉应力:=M/W=0.335103/48.2=6.95MPa=8.0MPa(木模板容许值,竹胶板容许应力为 9.5MPa)同样

25、竹胶板或木模板弯拉应力满足要求。 4、挠度计算 由竹胶板(木模板)下方木背肋布置可知,竹胶板或木模板可看作为多跨等跨连续梁,按三等跨均布荷载作用连续梁进行计算。根据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计算公式为: 4100wqlfKEI f-挠度值;q-连续梁上均布荷载;l-跨度;E-弹性模量; I-截面惯性矩; Kw-挠度系数,三等跨均布荷载作用连续梁按照活载最大,取值 0.677。竹胶板挠度:整体平均荷载:f=(0.67713.090.34)1000.110840.910-8 =1.75510-4m=0.18mmL/400=0.3/400=0.75mm局部均布荷载: f=(0.67729.77

26、20.34)1000.110840.910-8 =3.9910-4m=0.4mmL/400=0.3/400=0.75mm竹胶板挠度满足要求。木模板挠度:整体平均荷载:f=(0.67713.090.34) 1000.0610840.910-8 =2.92510-4m=0.29mmL/400=0.3/400=0.75mm局部均布荷载: f=(0.67729.7720.34)1000.0610840.910-8- 28 - =6.6510-4m=0.65mmL/400=0.3/400=0.75mm木板挠度满足要求。综上所述,竹胶板或木模板受力变形均满足要求。综上所述,竹胶板或木模板受力变形均满足要求

27、。4.4.34.4.3 腹板处模板侧压力计算腹板处模板侧压力计算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混凝土入模温度在 10以上时,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推荐模板侧压力采用以下公式计算:PRm1=4.6v1/4若取v=6m/h时:Pm=4.6v1/4=4.661/4=7.2KPa振捣混凝土时对侧模版的压力:P=4.0KPa由于箱梁的模板倾斜角大于 55,故PRm2R=Kh PRm2R-新浇混凝土对侧模的最大压力,KPaK-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加时,K=1;掺加缓凝型外加剂时,K=1.2;T-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h-有效压头高度,m;v-混凝土的浇注速度,m/h;-混凝土的容重;计算时考虑到现场实际情况,在

28、竖向上浇筑速度取 V=1.2m/h,砼入模温度取 T=25,则:h=1.53+3.8V/T=1.7124mPRm2R=Kh=1.2251.7=51KPa荷载效应组合:P=PRm1R+ P+ PRm2R=62.2KPa支撑体系选用规格为483.5mm碗扣式钢管弯制成定型骨架和木方,定型骨架纵向间距为 0.6m,木方横向间距取 0.3m,则:q=62.20.3KN/m=18.66KN/mM=qL28=18.660.328=0.21KNm=M/W=0.21/(4.8210-2)=4.35MPa=8.0MPa(木模板容许值)f=KqL3/(100EI)=(0.67718.660.34)1000.061

29、0840.910-8- 29 - =4.1610-4mL/400=0.3/400=0.75mm因此满足要求。4.4.44.4.4 纵梁强度计算纵梁强度计算 纵梁采用 10cm10cm 方木,横向间距为 0.3m。由于翼缘板、底板和腹板的两立杆的纵向间距均为 0.6m,计算时按照要求取其最不利荷载进行计算。 1、荷载效应组合:(1)箱梁荷载: 腹板处:G1=68.95KN/m2(取最大值计算) 翼缘板、底板处:G1=13.0KN/m2(取最大值计算)(2)施工机具及人员荷载:取G2=2.5KN/m2(3)振捣混凝土产生荷载:取G3=2.0KN/m2(4)倾倒砼时产生的冲击荷载:取G4=6KN/m

30、2(5)箱梁模板:取G5=1.5KN/m2荷载组合:腹板处 G=1.2G1+1.4(G2+G3+G4)+1.2G5 =1.2(68.95+1.5)+1.4(2.5+2.0+6) =99.24KN/m2 底板、翼缘板处 G=1.2G1+1.4(G2+G3+G4)+1.2G5 =1.2(13.0+1.5)+1.4(2.5+2.0+6) =32.10KN/m2 2、木方的力学性能:(1)落叶松容许抗弯应力=14.5MPa,弹性模量E=11103Mpa(2)截面抵抗矩:W=bh/6=0.10.12/6=1.6710-4m3(3)截面惯性矩:I=bh/12=0.10.13/12=8.3310-6m4 3

31、、木方受力计算底板、翼缘板和腹板处作用在纵梁上的荷载按均布荷载计算,忽略木板或竹胶板施加在横梁的荷载,取腹板、底板和翼缘板处最大荷载计算,则q=G0.3=99.240.3=29.772KN/m跨中最大弯矩:M=ql/8=29.7720.6/8=1.34KNm- 30 -弯拉应力:=M/W=1.34103/1.6710-4=8.0MPa=14.5MPa纵梁的弯拉应力满足要求。挠度计算:f=(0.67729.7721030.64)100111098.3310-6 =2.8510-4m=0.29mmL/400=600/400=1.5mm木方的挠度满足要求。综上所述,木方受力满足要求。综上所述,木方受

32、力满足要求。4.4.54.4.5 横梁强度计算横梁强度计算横梁采用 12#(120745.0)工字钢,纵向间距为 0.6m,由于翼缘板和底板立杆横向间距为 0.9m,腹板立杆横向间距为 0.6m 及 0.3m,计算时按其最不利跨径考虑。 1、荷载效应组合: (1)箱梁荷载:腹板处G1=68.95KN/m2 翼缘板、底板处:G1=13.0KN/m2 (2)施工机具及人员荷载:取G2=2.5KN/m2 (3)振捣混凝土产生荷载:取G3=2.0KN/m2 (4)倾倒砼时产生的冲击荷载:取G4=6KN/m2 (5)箱梁模板:取G5=1.5KN/m2荷载组合腹板处:G=1.2G1+1.4(G2+G3+G

33、4)+1.2G5 =1.2(68.95+1.5)+1.4(2.5+2.0+6) =99.244KN/m2 底板、翼缘板处:G=1.2G1+1.4(G2+G3+G4)+1.2G5 =1.2(13.0+1.5)+1.4(2.5+2.0+6) =32.10KN/m2 2、12#工字钢的力学性能:(1)12#工字钢容许抗弯应力=215MPa,弹性模量E=2.1105Mpa(2)截面抵抗矩:W=bh/6=7.412.02/6=177.6cm3=1.77610-4m3(3)截面惯性矩:I=bh/12=7.412.03/12=1065.6cm4=1.06610-5m4- 31 -(4)每米重量:G=13.9

34、87kg/m 3、横梁受力计算: 腹板处计算: 若腹板处作用在横梁上的荷载按均布荷载计算,忽略木方和竹胶板施加在横梁的荷载,则 q=99.240.6=59.544KN/m跨中最大弯矩:M=ql/8=59.5440.6/8=2.68KNm弯拉应力:=M/W=2.6810/1.776=15.09MPa=215MPa 横梁腹板的弯拉应力满足要求。挠度计算:f=(0.67759.5440.64) 1002.11081.065610-5=2.310-5mL/400=600/400=1.5mm工字钢的挠度满足要求。 若按集中荷载计算时:腹板部位的砼荷载 q=99.24KN/m2,立杆横向间距为 60cm,

35、木方横向间距为 0.3m。故:F=99.24KN/m20.50.60.6m2=17.86KN情况一:最大弯矩:M=FL/4=17.860.6/4=2.68KNm弯拉应力:=M/W=2.68/1.77610-1=15.09MPa=215MPa横梁腹板的弯拉应力满足要求。挠度计算:f=(117.860.63) 482.11081.065610-5=3.610-2mmL/400=600/400=1.5mm- 32 -工字钢的挠度满足要求。 情况二:最大弯矩:M=FL4/16=17.860.64/16=2.68KNm弯拉应力:=M/W=2.68/1.77610-1=15.09MPa=215MPa横梁腹

36、板的弯拉应力满足要求。挠度计算:f=(117.860.63) 482.11081.065610-5=3.610-2mmL/400=600/400=1.5mm工字钢的挠度满足要求。综上所述,12#工字钢受力满足要求。 底板、翼缘板处计算: 若底板、翼缘板处作用在横梁上的最大荷载按均布荷载计算,忽略木方和竹胶板施加在横梁的荷载,则 q=32.100.6=19.26KN/m跨中最大弯矩:M=ql/8=19.260.9/8=1.95KNm弯拉应力:=M/W=1.9510/1.776=10.98MPa=215MPa 横梁底板、翼缘板的弯拉应力满足要求。挠度计算:f=(0.67719.260.94) 10

37、02.11081.065610-5=3.810-5mL/400=900/400=2.25mm工字钢的挠度满足要求。 若按集中荷载计算时:取底板、翼缘板部位的砼最大荷载- 33 -q=32.10KN/m2,立杆横向间距为 90cm,木方横向间距为 0.3m。故:F=32.10KN/m2130.60.9m2=5.778KN情况一:最大弯矩:M=FL/3=5.7780.91/3=1.7KNm弯拉应力:=M/W=1.7/1.77610-1=9.76MPa=215MPa纵梁腹板的弯拉应力满足要求。挠度计算:f=(15.7780.63) 482.11081.065610-5 =1.210-2mmL/400

38、=900/400=2.25mm工字钢的挠度满足要求。综上所述,12#工字钢受力满足要求。情况二:- 34 -最大弯矩:M=5FL/12=5.7780.95/12=2.17KNm弯拉应力:=M/W=2.17/1.77610-1=12.20MPa=215MPa纵梁腹板的弯拉应力满足要求。挠度计算:f=(15.7780.63) 482.11081.065610-5 =1.210-2mmL/400=900/400=2.25mm工字钢的挠度满足要求。综上所述,12#工字钢受力满足要求。4.4.64.4.6 支架受力计算支架受力计算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碗扣支架立杆材料容许承重为:33KN/根(横杆按 1.

39、2m 步距), 碗扣支架受力计算时采取最不利位置,而最不利位置在立杆的底部。 1、作用在支架立杆上的荷载: 施工机具及人员荷载:取G2=2.5KN/m2 振捣混凝土产生荷载:取G3=2.0KN/m2 倾倒砼时产生的冲击荷载:取G4=6KN/m2 箱梁模板荷载:取G5=1.5KN/m2 工字钢重量:取 G8=13.987kg/m 2、立杆受力验算- 35 - 腹板处立杆受力计算:布置形式a:当立杆纵向间距 0.6m,横向间距 0.9m,横杆步距 1.2m,取腹板处(梁高2.5m)混凝土自重荷载g=39.48KN/m2:横梁施加在每根立杆重量:N2=0.9m13.987kg/m10/103=0.1

40、26KN纵梁施加在每根立杆重量:N3=0.6m3 根0.1m0.1m7.5 KN/m3=0.14KN每根立杆承受的荷载:N=1.20.60.9(39.48+0.1+1.5)+1.2(0.126+0.14)+1.40.60.9(2.5+2.0+6) =34.86KN33KN不满足要求,修改支架纵向间距。布置形式b:当立杆横向间距 0.6m,纵向间距 0.6m,横杆步距 1.2m,取横梁处(梁高2.5m)混凝土自重荷载g=39.48KN/m2:每根立杆承受的荷载:N=1.20.60.6(39.48+0.1+1.5)+1.2(0.08+0.14)+1.40.60.6(2.5+2.0+6) =23.3

41、0KN33KN满足要求,方案可行。布置形式c:当立杆横向间距 0.6m,纵向间距 0.6m,横杆步距 1.2m,取腹板处(梁高2.5m)最大混凝土自重荷载g=55.19KN/m2:每根立杆承受的荷载:N=1.20.60.6(55.19+0.1+1.5)+1.2(0.08+0.14)+1.40.60.6(2.5+2.0+6) =30.08KN33KN基本无承载余量,另考虑到市场材料特性及施工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影响,为确保结构的安全性,不选择此方案,选用加密设置,调整立杆横向间距为0.3m。故:腹板处选取立杆横向间距故:腹板处选取立杆横向间距 0.6m(35+55+350.6m(35+55+35

42、联梁高大于联梁高大于 2.5m2.5m 时立杆横向时立杆横向间距为间距为 0.3m)0.3m),纵向间距,纵向间距 0.6m0.6m,横杆步距,横杆步距 1.2m1.2m 布置。布置。 底板、翼板处立杆受力计算:- 36 - 由于立杆横向间距 0.9m,纵向间距 0.6m,横杆步距 1.2m,取底板、翼缘板处最大混凝土自重荷载g=13KN/m2: 每根立杆承受的荷载:N=1.20.90.6(13+0.1+1.5)+1.2(0.14+0.126)+1.40.90.6(2.5+2.0+6) =17.66KN33KN满足要求,方案可行。 箱梁横梁立杆受力计算布置形式a:当立杆横向间距 0.9m,纵向

43、间距 0.6m,横杆步距 1.2m,取中横梁、端横梁处(梁高2.5m)最大混凝土自重荷载g=50.87KN/m2:横梁施加在每根立杆重量:N2=0.9m13.987kg/m10/103=0.126KN纵梁施加在每根立杆重量:N3=0.6m3 根0.1m0.1m7.5 KN/m3=0.14KN每根立杆承受的荷载:N=1.20.60.9(50.87+0.1+1.5)+1.2(0.126+0.14)+1.40.60.9(2.5+2.0+6) =42.41KN33KN不满足要求,方案不可行,需修改设计。布置形式b:当立杆横向间距 0.6m,纵向间距 0.6m,横杆步距 1.2m,取横梁处(梁高2.5m

44、)最大混凝土自重荷载g=50.87KN/m2:每根立杆承受的荷载:N=1.20.60.6(50.87+0.1+1.5)+1.2(0.08+0.14)+1.40.60.6(2.5+2.0+6) =28.22KN33KN满足要求,方案可行。布置形式c:当立杆横向间距 0.3m,纵向间距 0.6m,横杆步距 1.2m,取横梁处(梁高2.5m)最大混凝土自重荷载g=68.95KN/m2:- 37 -每根立杆承受的荷载:N=1.20.60.3(68.95+0.1+1.5)+1.2(0.08+0.14)+1.40.60.3(2.5+2.0+6) =18.5KN33KN满足要求,方案可行。故:横隔梁处支架布

45、置形式采取立杆横向间距为故:横隔梁处支架布置形式采取立杆横向间距为 0.6m(35+55+350.6m(35+55+35 联联梁高梁高 2.5m2.5m 立杆立杆横向间距为横向间距为 0.3m)0.3m),纵向间距均为,纵向间距均为 0.6m0.6m,横杆步距,横杆步距 1.2m1.2m。 3、支架稳定性验算:根据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性计算:NA N 立杆轴向力计算值; 立杆轴心受压构件的纵向弯曲系数;A立杆的横截面面积; 钢材强度极限值,取 215MPa。由于采用的 483.5 钢管,即:回转半径计算: =0.35(48+41)2=15.575mmi0.352dD

46、长细比 计算:=77=150Li120015.575立杆钢管的截面积:Am= =489mmP222()4Dd22(4841 )4由长细比可查得,轴心受压构件的纵向弯曲系数=0.682,采用最大钢材强度值=215MPa 时计算极限轴向力:极限轴向力 N=A=0.682489215=71.7KN28.22KN(横梁处)支架稳定性满足要求。综上,碗扣支架受力满足要求。4.4.64.4.6 地基承载力检算地基承载力检算支架现浇混凝土工程施工,控制支架的基础沉降变形非常重要,为保证现浇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原则上要对支架基础进行预压。预压前对地基承载力进行验算。由于底托设在18#(180709.0)槽钢上,

47、混凝土厚0.15m,按45角扩- 38 -散应力近似计算,则路基基底承压面积为A=0.212m2,故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根据计算公式:P=N立柱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设计值;N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心力设计值;Ad立杆基础的计算底面积;K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因有15cm厚C20砼垫层,取1.0;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00KPa;受力图如下:当 N 取最大值时候:N=33KN(立杆最大容许值) P=33/0.212=155.7KPa200KPa因此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4.4.74.4.7 地基沉降计算地基沉降计算1、参数计算地基沉降计算中少考虑槽钢的作用,偏安全,

48、假定立杆内力均匀作用在18cm18cm 的混凝土顶面,垫层内应力按 45均匀扩散至垫层底面,则混凝土底面应力范围为 48cm48cm。应力大小为:P0=33(0.480.48)=143.23KPa计算考虑周边 4 根立杆影响。依照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以下简称规范 )中垫层压力扩散角的取值,应力扩散角为取 30。则相邻立杆应力在垫层底面下 66cm 处叠加并影响中心立杆。计算剖面图如图 1,平面图如图 2。fakdKNA- 39 -图 1 计算剖面图图 2 计算周边立杆影响平面图根据地勘报告,施工地段内 1-3 素填土深度范围为 0.44.0m,3-1 类粘土深度范围为 1.22.1m

49、,3-2 类粉质粘土深度范围为 0.65.2m,4-1 及 4-2 类粘土深度范围为 0.65.1m。取力学性能较差的 1-3 类素填土计算。底层参数如下:地层厚度累计深度fak(kPa)Es(E0)(MPa)素填土4.04.0703MPa- 40 -粘土2.16.1954.8MPa粉质粘土5.211.21657.3MPa2、沉降计算沉降计算考虑相邻立杆的不利影响,计入相邻立杆产生的附加沉降。2.1 中心立杆:素填土层 0.44.0m:l/b=1,z/b=8.3,查规范表 M.0.2 及表 4.3.5 得,10.2061.03s01111()40.52nsiiiiisipszzmmE2.2 周

50、边立杆影响:考虑周边 4 根立杆影响。利用矩形均布荷载下中点附加应力系数计算。将4 根立杆下矩形基础分为 2 块,计算图示如图 2。荷载单块长 170cm,宽48cm,143.23kPa;抵消荷载长 76cm,宽 48cm,143.23kPa。(1)单块附加荷载素填土层 0.44.0m:,查规范表 M.0.2 及表 4.3.5 得,/3.5l b /8.3z b 10.311.03s01111()60.98nsiiiiisipszzmmE (2)单块抵消荷载素填土层 0.44.0m:,查规范表 M.0.2 及表 4.3.5 得,/1.5l b /8.3z b 10.2431.03s01111(

51、)47.80nsiiiiisipszzmmE(3)附加沉降(60.9847.80) 226.36smm故计算沉降为:40.52+26.36=66.88mm2.3 计算终止条件:- 41 -由规范表 4.3.6,取 4m 以上 0.3m 计算,得沉降量。3.740.025iss故计算可终止,总沉降为故计算可终止,总沉降为 66.88mm66.88mm4.54.5 支架配件的检查与验收支架配件的检查与验收 1、新钢管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有产品出厂质量质量说明书、合格证; 应有质量检验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质量应符合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

52、6-2008)的规定; 钢管、碗扣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巴、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不得采用横断面接长的钢管; 钢管、壁厚、端面等的偏差应分别符合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的规定。碗扣外径偏差应分别符合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 166200 的要求; 钢管、碗扣必须涂有防锈漆; 碗扣立杆底碗必须是焊接牢固且焊接处不得有伤及钢管的痕迹。立杆上定位销必须是焊接牢固且位置能将上碗扣锁定。横杆端头必须是焊接牢固且端面必须是垂直于钢管; 立杆和横杆尺寸必须符合标准;2、旧碗扣、钢管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表面锈蚀深度应符合建筑施

53、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规定。锈蚀检查应每年一次。检查时,应在锈蚀严重的钢管中抽取三根,在每根锈蚀严重的部位横向截断取样检查,当锈蚀深度超过规定不得使用。 凡具有下述情况之一的均属不合格构件:明显弯曲、压扁、开裂、脱焊、焊头断裂变形及严重锈蚀等。3、扣件的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42 - 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当对扣件质量有怀疑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的规定抽样检测。 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

54、锈处理,构配件防锈图层要均匀,附着要牢固。4.64.6 支架基础施工支架基础施工1、地基处理:由于支架基础为原状土,地质情况较好,拼装支架之前,为了减少地基沉降和防止不均匀沉陷,地基须先排尽积水,清除表层泥浆、软土后进行换填土。经平整、分层压实至基础顶面,再测定地基承载力。针对部分地段存在杂填土或淤泥的采取清除杂填土、淤泥等软土,再换填素土并分层压实,地基处理所发生的工程量以现场实际签认为准。 当基底满足设计压实度要求后,再浇注 15cm 厚 C20 混凝土进行硬化处理(垫层砼注意养护,避免产生裂纹;且需切缝,缝深 5cm,形成 4x6m 方格网),以增加承载力、消除减少地基基础变形。组织有关

55、人员进行检查验收,经验收检查报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支架搭设施工。2、排水系统:要将平整的地基设置双向 2%坡度,距左、右支架外侧1.5m2m 设置断面为 5050cm 的排水沟。使支架地基具有可靠的排水系统,避免积水浸泡地基,防止使基础发生沉陷,导致安全事故。3、测量定位:测量人员利用墩柱中心线的坐标位置、高程放出整联箱梁翼缘板边线在地面上垂直的投影线,然后在处理后的地基沿投影线横断面左右各加宽 1.5m 处架立模板浇筑 15cm 厚 C20 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控制好整个场地平整度及坡度,浇注完毕后派专人负责地面的养护工作,防止地面出现裂缝。4、槽钢安置:在施工场地完全硬化后根据支架安装横断面、纵

56、断面图利用全站仪按箱梁内部结构形式尺寸放出槽钢安放的具体位置,采用 9m 长的18#(180709.0)槽钢沿桥梁方向纵向布置,槽钢必须铺放平稳,不得悬空,- 43 -为了稳定槽钢不至于移动,在安放好的槽钢两端浇筑 M10 砂浆固定。5、沉降监控点布置:基础沉降监测点采用长 10cm 的 10 钢筋点焊槽钢里,支架顶部的采用垂直向下点焊在支架顶托上,具体布置要求如下: 沿箱梁结构纵向每隔 1/4 跨径布置一个监测断面; 每个监测断面上的监测点不少于 5 个,且应该对称布置。4.74.7 支架构造要求支架构造要求1、立杆 (1)立杆构造要求 每根立杆底部必须设置可调底座,底座螺杆外露长度不能大于

57、 20cm,底座要将立杆上底层底碗调在同一水平; 底层横杆必须设置,每层横杆间距为 1.2 米; 立杆接长必须将下层管完全插入上层管的接管内(有插销的须将插销插好); 立杆的上碗扣应能上下串动、转动灵活、不得有卡滞现象; 立杆与立杆的连接孔处应能插入 10mm 连接销。(2)立杆应竖直;(3)立杆顶部的可调顶托自由长度不得大于 1/2 可调顶托调节长度;(4)受压杆件长细比不得大于 230,受拉杆件长细比不得大于 350。2、横杆按图尺寸选用横杆,横杆插头扣入立杆底碗内后将上碗扣旋下扣紧,横杆接头剪切强度不应小于 50KN,接头焊接剪切强度不应小于 25KN。3、满堂式碗扣支架的剪力支撑设置要

58、求剪刀撑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宜按下表的规定确定。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 4 跨,且不应大于 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 4560之间;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455060- 44 -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765 剪刀撑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5m; 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1m,并应采用不少于2 哥旋转扣件固定。 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 150mm; 当支架高度大于 4.8m 时,应按竖直间距 4.8m 设置水平剪

59、刀撑;4、可调底座底板的钢板厚度不得小于 6mm,可调底托撑钢板厚度不得小于5mm,可调底托及可调托撑丝杆与调节螺母啮合长度不得小于 6 扣,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 150mm,且外伸长度不应大于 200mm。底座的抗压强度应不小于40KN。4.84.8 支架拼装与拆除支架拼装与拆除4.8.14.8.1 拼装顺序拼装顺序在槽钢里测量定出立杆位置摆放支架可调底座逐根竖立立杆并与横杆扣紧安放第二步横杆并与立杆扣紧加设抛撑或剪刀撑安放上面横杆并与立杆扣紧加设水平剪力撑接长立杆增设横杆并与立杆扣紧安装顶托安装顶纵、横分配梁及模板。4.8.24.8.2 拼装要求拼装要求1、每搭完一步距支架后,应按要求

60、检查各上碗是否锁紧横杆;校正立杆纵距、横距以及立杆上碗的水平和立杆的垂直度后方可进行上层支架搭设施工。2、可调底座安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可调底座均应准确地安放在定位线上。 可调底座下设置分配梁方木时,方木长度不少于 2 排立杆距、厚度不小于 50mm,也可采用槽钢或枕木等其它分配方法将荷载均匀分配。3、扣件安装 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必须严格整形,应保证与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 45 - 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 1mm,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应小于 5mm。 对于需要对接的钢管,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 扣件安装螺栓时,应注意将根部放正和保持适当的拧紧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