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2303-2021 玉米小麦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_第1页
DB14∕T 2303-2021 玉米小麦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_第2页
DB14∕T 2303-2021 玉米小麦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_第3页
DB14∕T 2303-2021 玉米小麦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_第4页
DB14∕T 2303-2021 玉米小麦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CS 65.020.01 CCS B0014山西省地方标准DB14/T 23032021玉米小麦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2021 - 08 - 16 发布2021 - 11 - 16 实施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库七七 标准下载DB14/T 23032021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作业条件要求25 作业26 安全要求3IDB14/T 23032021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施。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

2、: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振晓、李德言、崔可嘉、周晶晶、赵雷雨、薄满如、李晋汾、刘旭刚、李晓宁、关望洁、潘滨、赵萌、贺君、王杰。DB14/T 23032021玉米小麦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玉米、小麦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以下简称作业)的模式、条件要求、作业质量和安 全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玉米、小麦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0395.1 农林机械 安全

3、 第 1 部分:总则GB/T 21962-2008 玉米收获机 技术条件JB/T 5117-2017 全喂入联合收割机 技术条件GB/T 5668-2017 旋耕机GB/T 24675.6-2009 秸秆粉碎还田机GB/T 14225-2008 铧式犁的规定GB/T 25423-2010 方草捆打捆机GB/T 14290-2008 圆草捆打捆机NY/T 500-2015 秸秆粉碎还田机 作业质量NY/T 742-2003 铧式犁 作业质量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秸秆翻埋还田模式秸秆直立或直接进行粉碎后,利用铧式犁进行深翻扣埋秸秆作业,春季利用旋耕机或者圆盘耙进行 整地作

4、业,随后进行播种作业。小麦秸秆也可用灭茬旋耕机翻埋作业后进行播种作业。3.2秸秆碎混还田模式秸秆粉碎还田后,直接进行旋耕粉碎灭茬还田作业,也可捡拾部分秸秆出地后进行旋耕作业,最后 进行播种作业。3.31DB14/T 23032021秸秆覆盖还田模式将粉碎秸秆直接均匀抛撒在地表,可进行深松和免耕播种作业。4 作业条件要求4.1 作业前查看和清除通向田间作业的道路、桥梁上的障碍物,不能清除的障碍物加以标志。4.2 小麦秸秆的含水率应在 10%-25%左右,玉米秸秆的含水率应在 20%-30%左右。4.3 发生严重病虫害的秸秆不能进行还田。5 作业5.1 准备5.1.1 作业前应根据环境条件、 耕种

5、农艺要求和作业习惯, 确定合适的作业模式。5.1.2 确定好合适的作业模式后,根据当地的农艺要求和生产习惯调整秸秆还田机具。5.1.3 根据机具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保养和调整。动力机械应加足燃油、冷却水和润滑油,检查操纵、制动、离合装置以及各紧固部件及润滑部位情况;检查配套机具与动力机械联接情况和安全防护装 置,确保机具运行安全可靠。5.2 作业5.2.1 秸秆翻埋还田作业5.2.1.1 作业时间:宜在小麦或玉米收获后立即耕翻人土,避免水份损失导致不易腐解。5.2.1.2 机具配备:带有秸秆粉碎装置的玉米或小麦联合收获机;不带有秸秆粉碎装置的联合收获机应配备秸秆还田机;玉米收获机应符合 GB/

6、T 21962-2008 要求;小麦收获机应符合 JB/T 5117-2017 要求;铧式犁应符合 GB/T 14225-2008 要求;旋耕机应符合 GB/T 21962 要求。5.2.1.3 适用范围:本模式适用于山西省一年一熟耕层深厚的小麦或玉米种植区,对于 30cm 以下土壤层为黄土、砂石等耕层浅薄地区慎用。5.2.1.4 作业要求:玉米联合收获机收获果穗后,及时秸秆粉碎,利用铧式犁进行深翻覆盖作业。小麦联合收获机收获籽粒后,利用铧式犁或灭茬旋耕机进行翻埋作业。采用铧式犁深翻时,翻深不小于25cm;秸秆残茬掩埋深度10cm;植被覆盖率、碎土率、立垡率、回垡率应符合 NY/T 742-2

7、003 中表 1 的要求。5.2.2 秸秆碎混还田作业5.2.2.1 作业时间:宜在小麦或玉米收获后立即进行。5.2.2.2 机具配备:带有秸秆粉碎装置的玉米或小麦联合收获机;不带有秸秆粉碎装置的联合收获机应配备秸秆还田机;玉米收获机应符合 GB/T 21962-2008 要求;小麦收获机应符合 JB/T 5117-2017 要求;秸秆还田机应符合 GB/T 24675.6-2009 的要求;旋耕机应符合 GB/T 5668-2017 的要求;打捆机应符合 GB/T 25423-2010 或 GB/T 14290-2008 的要求。5.2.2.3 适用范围:本模式适用于在秸秆产量大,地表不平整

8、,农牧交错地区。5.2.2.4 作业要求: 玉米、小麦联合收获机收获后,宜先采用秸秆打捆机捡拾部分秸秆出地后,利用旋耕机进行旋耕灭茬粉碎作业。粉碎长度合格率、抛洒不均匀率、漏切率应符合 NY/T 500-2015 中表 1 的要求。DB14/T 230320215.2.3 秸秆粉碎覆盖还田作业5.2.3.1 作业时间:宜在小麦玉米收获后,及时秸秆粉碎覆盖还田。5.2.3.2 机具配备:带有秸秆粉碎装置的玉米或小麦联合收获机;不带有秸秆粉碎装置的联合收获机应配备秸秆还田机;玉米收获机应符合 GB/T 21962-2008 要求;小麦收获机应符合 JB/T 5117-2017 要求。5.2.3.3

9、 适用范围:本模式适用于土壤贫瘠、干旱、降水不足地区,也可适用于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5.2.3.4 作业要求:采用玉米收获机或人工收获玉米后,及时用秸秆还田机将秸秆粉碎覆盖还田。玉米摘穗后秸秆粉碎宜采用带有秸秆粉碎装置的玉米联合收获机。小麦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同时,用自带 粉碎装置对秸秆直接切碎,并均匀抛洒覆盖地表。粉碎长度合格率、抛洒不均匀率、漏切率应符合 NY/T 500-2015 中表 1 的要求。6 安全要求6.1 动力机械和机具安全应符合 GB10395.1 的要求。选择的配套动力机械应满足作业机具动力要求。6.2 作业人员应接受过机具操作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能够熟练操作使用作业机具,熟悉安全注意事项,驾驶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作业人员应取得相应的证件。6.3 作业时应严格按照机具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作业时应注意安全标志警示内容。6.4 作业前挂接机具时,应停稳后进行,驾驶员听从挂接人员指挥,悬挂的农机具挂接后要检查升降是否灵活。6.5 所有作业机具均应在作业前进行试作业,直到达到要求后,方可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