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四章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同步练测湘教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同步练测湘教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同步练测湘教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同步练测湘教版必修2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建议用时实际用时满分实际得分45分钟100分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关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凡是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都属于环境问题b.当前人类与环境的主要矛盾是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承载压力过大c.人类不向环境索取资源、能源,不排放废弃物即可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d.只要满足人类的需求就是人与环境的良性发展 “宇宙飞船经济”是把地球看成一艘巨大的宇宙飞船,除了能量要依靠太阳供给外,人类的一切物质需求要靠完善的循环来得到满足,生命就在这川流不息的物质循环中得以体现。“宇宙飞船

2、经济”要求人类按照生态学原理建造一个自给自足的、不产生污染的经济或生产体系,它将是一种封闭的经济体系,其内部具有极完善的物质循环和更新的性能。据此回答23题。2.“宇宙飞船经济”体现了( )a.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b.人类中心论思想c.人地伙伴论思想d.人地对抗论思想3.在该人地关系思想的影响下( )a.人类崇拜自然,地理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b.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c.地理环境恶化,人类社会发展停滞d.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人类社会发展速度加快 “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礼记·王制)“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国语·鲁

3、语下)两句话都体现了我国古代有关人地关系的思想。据此回答45题。4.材料中的两句话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天命决定一切 b.人类主宰自然c.人定胜天d.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5.该思想形成于( )a.农业社会时期b.工业社会时期c.人类社会早期d.后工业化时期自从地球上出现人类以后,地球面貌就发生了巨大变化。据此回答67题。6.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最强扰动,主要发生 在( )a.狩猎采集时期b.农业社会时期c.工业社会时期d.信息社会时期7.可能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类活动 是( )a.大面积砍伐热带雨林b.沿海国家填海造陆c.东北排干湿地,开垦荒地d.广西开辟梯田,发展茶园下图

4、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图示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是( )a.依赖 b.讨厌c.征服 d.友好9.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主要处于时期,下列可能发生的现象有( )资源能源消耗维持在较高水平人地关系协调农业生产经营都以家庭为单位人类逐水草而居a. b. c. d.下图反映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1011题。 10.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化起飞的国家中,最典型地反映出这种关系的城市是( )a.柏林 b.伦敦c.旧金山 d.圣彼得堡11.这种关系反映了环境质量的提高取决于( )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的认识能力的不断增强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的

5、不断调整发达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a. b. c. d.目前我国西部因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 500亿元。据此回答1214题。12.据统计,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到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62.5,部分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国土面积的一半。这主要是因为( )a.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b.西部地区降水多且集中c.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d.西部地区黄土面积广13.为保护和恢复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有()尽量减少资源的开采生态环境以恢复自然植被为主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林还草 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从根本上解决粗放型经济模式a. b. c. d.14.西部地区严重缺水,生态环

6、境恶劣,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善水资源紧张的状况,以下措施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a.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植被覆盖率b.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c.向天山等地的冰川撒播黑炭,以增加融雪水量,大力发展绿洲农业d.大规模利用人工降雨技术,增加降水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5题15分,16题15分,共30分)15.读下面新天府评选标准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1)将下面四个项目的代号填在对应的位置上。a.人口密度 b.气候条件c.水体质量 d.地域文化 ; ; ; 。(2)“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是农业文明时代的“理想国”,简述在我国古代是怎样做到“水旱从人”的?(3)在今天的工业文

7、明时代,我国面临着发展与环保的双重压力,“新天府”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是什么?16.结合所学知识,读下面地理关联图,将下列地理事物前的代号填入图中方框内(每个代号限填一次)。a.酸雨 b.围海造田 c.不合理灌溉 d.排放氟氯烃 e.过度开采地下水 f.水土流失 g.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h.破坏植被 i.排放大量二氧化硫j.全球气候变暖k.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答案与解析1.解析: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人类对环境产生影响,环境也会把它受到的影响反作用于人类,即反馈作用,但有的反馈是人地关系协调的反映,如人类通过植树造林,使局部的生态环境改善,从而使得该地更适合人类的居住。人类不可能与环境隔绝

8、开来,人类在与环境发生关系时,只有使人地关系更加协调,才能算得上是良性发展。目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较为严重,这主要是因为地球上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环境承载压力过大。2.3.解析:2.这种方式既考虑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又考虑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因此属于人地伙伴论思想。3.人地伙伴论思想体现了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人类社会发展速度加快。4.5.解析:此思想形成于人类社会早期,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把一切自然现象及其对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影响都归结为某种超自然力量的作用。6.7.解析:6.工业社会时期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最大。7.大面积砍伐热带雨林会对全球的气候、生物

9、产生深刻影响。8.9.解析:8.在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分别是征服、依赖、友好。9.在时期,人类依赖于自然,人类发展水平低,靠天吃饭,逐水草而居,人地关系协调。10.11.解析:英国是世界上工业化最早的国家,工业化发生在18世纪中期,图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质量发生了由高到低再到高的变化,造成这种变化历程的原因应该有二:一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有能力治理污染,使环境质量提高;二是在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面前,人们开始觉醒并调整自己的社会行为,积极保护和改善环境,使环境质量得到逐步提高。10.容易误认为美国经济最发达,工业化起飞较早。11.容易误认为发达国家环保政策不断完善是环境质量提高的主要原因。12.13.14.解析:12.目前,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因此,地表失去了植被的保护,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13.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并不是说尽量减少利用甚至是禁止开采利用自然资源,而是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14.题目要求是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最合理的措施。15.(1)(2)修建水利工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