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此文档为 word 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毕业设计 (论文 )题目ISC3 模式及核电排放的模拟计算学院名称核科学技术学院南华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院:核科学技术学院题目:ISC3模式及核电排放的模拟计算起 止 时 间:2009年 12月 20日至 2010年 5 月 30 日2009年 12 月 20日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
2、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 学校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 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
3、容外, 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评阅书指导教师评价:一、撰写(设计)
4、过程1、学生在论文(设计)过程中的治学态度、工作精神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扎实程度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3、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4、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技术线路的可行性;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5、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的出勤情况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二、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三、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
5、指导意义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建议成绩: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指导教师:(签名)单位:(盖章)年月日评阅教师评阅书评阅教师评价:一、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二、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优 良 中 及
6、格 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建议成绩:评阅教师:优良中及格(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签名)单位: 不及格(盖章)年月日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教研室(或答辩小组)评价:一、答辩过程1、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点和见解的叙述情况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对答辩问题的反应、理解、表达情况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3、学生答辩过程中的精神状态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二、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三、论
7、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评定成绩: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教研室主任(或答辩小组组长):(签名)年月日教学系意见:设计(论文)内容及要求:一、设计内容系主任:(签名)年月日1.学习台湾的空气品质模式模拟教育的训练教材,熟悉几种模拟计算软件2.学习使用 ISC3 模式软件进行点源扩散的模拟计算3.使用 ISC3 模式软件对核电站的排放进行点源模式的假设模拟计算二、设计要求
8、1、根据设计任务书设计内容,做出设计进度安排,写出开题报告;2、撰写毕业设计(论文) ,篇幅不少于 1.5 万字,图表数据完整;3、收集查找资料,参考资料不少于六本;4、按毕业设计(论文)规范要求,打印装订成册两本;5、完成英语译文一篇。三、主要参考资料1. 气溶胶科学引论 ,卢正勇主编,原子能出版社, 2000, 10 .2. 简明放射化学教程(修订第三版) ,强亦忠主编,原子能出版社出版,1999.6 月 .3. 牛玉娟 .2004 年世界核能发电所占份额 .辐射防护, 2005 (06)4. 王自发 , 谢付莹 ,王喜全 , 等 . 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系统的发展与应用J. 大气科学
9、 , 2006, 30( 5) : 779.指导教师:年月日南华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设计题目ISC3 模式及核电排放的模拟计算设计题目来源自选课题2009年 12 月 20日设计题目类型理论计算起止时间至 2010年 5月 30日文一、依据及研究意义:6ISC3 模型由美国国家环保局联合美国气象学会组建法规模式改善委员会开发。9: AERMIC 的目标是开发一个能完全替代 ISC3 模型的法则模型, 应用最新的扩散理和计和计算机技术更新 ISC3 计算机程序。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法规模式改善委会在美在美国国家环保局的财政支持下,成功开发出ISC3 扩散模型。模式系统可
10、用多种排放源放射源(包括点源、面源、体源)的排放,也使用于乡村环境和城市环境模拟和预测预测。人们对空气污染问题的关注促进了空气质量数值模式的发展,至今空气质量模已经发展了三代。 目前 ,国内外常用的模ISC3,ADMS,AERMOD,Models-3,CAPPS等。择空气质量模式应该根据实际问题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式。ISC3 是美国环保局提出一个适用于分析和测定固定工业源泄放的扩散模型,ISC3 模式软件包含高斯烟流模、高斯阵喷模式、切割烟流模式、格点模式等。它们各有各得优缺点。适合不同条件模拟计算。本设计是基于 ISC3 模式软件对点源扩散的模拟计算、 在对软件对核电站的排放进行点源模式的假
11、设模拟计算。 通过模拟计算核电站的排放反映空气的质量, 在如今的环境至上的氛围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论文主要设计的内容、预期目标:主要内容:1、学习台湾的空气品质模式模拟教育的训练教材,熟悉几种模拟计算软件2、了解气象站中的各种气象信息,学习使用模式软件进行点源扩散的模拟计算3、使用模式软件对核电站的排放进行点源模式的假设模拟计算预期目标:完成学习台湾空气品质模拟教育的训练的教材,熟练运用ISC3 模式软件进行点源扩散的模拟计算;在满足系统基本要求上运用ISC3 模式软件对核电站的排放进行点源模式的假设模拟计算。三、设计的研究重点及难点:运用 ISC3 模式软件进行模拟计算,重点在于对于气
12、象中个因素对模拟计算的影响,记住 ISC3 模式的输入输出的格式。难点在于运用如何通过所获得的信息有效的应用到 ISC3 模式中,如何对运算后的结果进行分析。四、设计研究方法及步骤(进度安排):设计首先找到 ISC3 模式软件以及相关 ISC3 模式软件的使用资料,然后在熟悉掌握 ISC3 模式软件时进行点源扩散的模拟计算;认真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使用 ISC3 模式软件对核电站的排放进行点源模式的假设计算设。进度安排:1. 2009 年 12 月 20 日 2010 年 3 月 30 日,查找并阅读 ISC3 模式软件相关资料;2. 2010 年 4 月 1 日 2010 年 4 月 30
13、 日,使用 ISC3 模式软件对核电站的排放进行点源模式的假设模拟计算;3. 2010 年 5 月 1 日 2010 年 5 月 18 日,撰写论文;4. 2010 年 5 月 19 日 2010 年 5 月 25 日,把草稿论文交给导师检查,顺便纠正错误,进一步完善论文。5. 2010 年 5 月 26 日 2010 年 5 月 30 日,答辩准备。五、进行设计(论文)所需条件:1、ISC3 模式软件的相关资料;2、ISC3 模式软件的操作和使用经验;3、关于原子以及气溶胶的相关资料;4、 核电厂排放的数据收集。六、参考文献:1气溶胶科学引论,卢正勇主编,原子能出版社,2000,10 .2
14、简明放射化学教程 (修订第三版),强亦忠主编, 原子能出版社出版, 1999.6月 .3 牛玉娟 .2004 年世界核能发电所占份额.辐射防护, 2005 (06)4 于水 . 放射性气溶胶粒度的测定及 ICRP 假定值的代表性 . 辐射防护通讯 ,1997 , 17 (5) : 18 - 23.5 A El - Hussein. A study on natural radiation exposure in different realistic living room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adioactivity , 2005 (79) : 355 -
15、 367.七、指导教师意见:签名:年月日ISC3 模式及核电排放的模拟计算摘要:为了能够理想反应核电站排放放射性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我们利用 ISC3模式模拟计算核电站排放。通过运算结果来反应核电站排放物对环境的影响。本论文对放射性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行为进行了介绍,对污染物大气扩散的基本理论、 ISC3 模式的使用条件进行说明。论文对ISC3 模式软件的输入、输出格式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假设核电站的排放数据,编写输入文件,通过ISC3模式模拟计算放射性污染物的数据,再利用Origin软件绘制二维和三维图形来说明污染物在核电站周边的浓度。通过浓度大小反映核电站排放的放射性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关
16、键字:放射性物质;烟羽; ISC3ISC3model and simulation calculation of nuclear powerplantAbstract:In order to react ideally nuclear power plant emissions of radioactive pollutants impacting on the environment, we use ISC3 model to simulate calculate the nuclear power station emissions. This thesis introduces the
17、action of radioactive contaminants to air, and explains the fundamental theory and the ISC3 model conditions of usage, also expounds the input mode and input format of the ISC3 model software. Basic on those theories, we supposethe emission data and write the input file, to simulate calculate the ra
18、dioactive contaminants data, and use the Origin software to draw two dimensional and three dimensional figures to explain the pollutant concentration around the nuclear power plant. The pollutant concentration will react the nuclear power plant emissions influence on the environment.Key words: Radio
19、active material;Plume;ISC3目录1. 引言.11.1概述 .11.1.1核能发电简史 .11.1.2核电站运行对环境的影响 .21.2国内外常用的空气质量模式介绍 .32. 放射性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行为和 ISC3 模式软件 .42.1放射性气溶胶的形成 .42.2放射性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输运和扩散 .42.3 ISC3 模式与 TAQM 模式的比较 .52.3.1ISC3 模式 .52.3.2TAQM 模式( Taiwan Air Quality Model ).62.3.3 ISC3 模式与 TAQM 模式的比较 .62.4ISC3 模式各条件下的处理方法 .72.4.
20、1点源小时浓 度之估算式 -高斯烟流公式 .72.4.2非点源之处 理 .83. ISC3 模式输入、输出文件分析 .93.1ISC3 模式简介 .93.2关键字和参数方法与输入格式的描述 .93.2.1ISC3 输入档之基本规则 .93.2.2执行方法 .93.2.3控制 (CONTROL) 路径的参数输入 .103.2.4污染源路径 (Source Pathway)的参数输入 .103.2.5受体路径 (Receptor Pathway)的参数输入 .123.2.6气象路径的参数输入 .123.2.7输出路径的参数输入 .123.3ISC 模式输出文件分析 .124. 仿真运行结果分析 .
21、124.1 仿真模拟的参数设定124.2 模式运行结果成形和分析125. 总结与展望12参考文献12致谢13翻译原文14翻译中文281. 引言1.1 概述1.1.1 核能发电简史核能发电的历史与动力堆的发展历史密切相关。动力堆的发展最初是出于军事需要。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装机容量为5 兆瓦 (电)的核电站。英、美等国也相继建成各种类型的核电站。到1960年 ,有5 个国家建成20 座核电站,装机容量1279兆瓦(电)。由于核浓缩技术的发展,到 1966 年,核能发电的成本已低于火力发电的成本。核能发电真正迈入实用阶段。1978年全世界22 个国家和地区正在运行的30 兆瓦(电)以上
22、的核电站反应堆已达200 多座,总装机容量已达107776兆瓦(电)。80 年代因化石能源短缺日益突出,核能发电的进展更快。到1991年,全世界近30个国家和地区建成的核电机组为423 套,总容量为3.275 亿千瓦, 其发电量占全世界总发电量的约16。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 苏联奥布宁斯克核电站 1。中国大陆的核电起步较晚, 80 建造的 30 万千瓦(电)秦山核电站在年代才动工兴建核电站。中国自行设计1991 年底投入运行。大亚湾核电站于1987年开工,于1994年全部并网发电。核能发电原理核能发电的能量来自核反应堆中可裂变材料( 核燃料 )进行裂变反应所释放的裂变能。裂变反应指铀-235、钚
23、 -239 、铀 -233 等重元素在中子作用下分裂为两个碎片,同时放出中子和大量能量的过程。反应中,可裂变物的原子核吸收一个中子后发生裂变并放出两三个中子。若这些中子除去消耗,至少有一个中子能引起另一个原子核裂变,使裂变自持地进行,则这种反应称为链式裂变反应。实现链式反应是核能发电的前提。核能应用作为缓和世 界能源危机的一种经 济有效的措施有许多 的优点,其一核燃料具有许多优点,如体积小而能量大,核能比化学能大几百万倍; 1000 克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400 吨标准煤释放的能量;一座100万千瓦的大型烧煤电站,每年需原煤 300 400 万吨,运这些煤需要 2760 列火车,相当于每天 8
24、 列火车,还要运走 4000 万吨灰渣。同功率的压水堆核电站,一年仅耗铀含量为 3的低浓缩铀燃料 28 吨;每一磅铀的成本,约为 20 美元,换算成 1 千瓦发电经费是 0 001 美元左右,这和目前的传统发电成本比较,便宜许多;而且,由于核燃料的运输量小,所以核电站就可建在最需要的工业区附近。核电站的基本建设投资一般是同等火电站的一倍半到两倍,不过它的核燃料费用却要比煤便宜得多,运行维修费用也比火电站少,如果掌握了核聚变反应技术,使用海水作燃料,则更是取之不尽,用之方便。其二是污染少。火电站不断地向大气里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有害物质,同时煤里的少量铀、钛和镭等放射性物质,也会随着烟尘飘落到
25、火电站的周围,污染环境。而核电站设置了层层屏障,基本上不排放污染环境的物质,就是放射性污染也比烧煤电站少得多。1.1.2 核电站运行对环境的影响核电站的迅速发展和放射性同位素的广泛应用,在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也不可避免地伴有一定的危害,反射性物质释入环境的可能性,使人类面临环境被放射性物质污染的严峻局面。核能的利用造成或可能造成的辐射照射对环境、生态及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引起人们的关注。与其他能源工业相比, 核能工业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它的裂变产物带有放射性,对人、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危害。核电站正常运行时的放射性核素来自于反应堆核燃料内的核裂变过程产生大量裂变产物,同时堆内结构材料、腐蚀产物以及
26、反应堆冷却剂中杂质由于辐照而被活化也会产生大量的放射性核素。这些放射性核素绝大部分通常被严密地密封在堆芯和反应堆冷却系统中,微量逸出的放射性核素经废物处理系统处理,所剩无几,残存的放射性核素或经烟囱排入大气环境,或与冷却水混合后排入水环境中。释放到环境中的放射性核素将对生物圈产生辐照,但是这种照射对于整个环境影响贡献还是很微小的。1.2 国内外常用的空气质量模式介绍虽然核电站运行对环境的影响很微小,但是我们也有必要建立严密的放射性气体的监测和防护措施, 避免核事故的发生。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 , 其空气质量模式可分为三代 2:第1代模式模拟系统主要考虑个别污染物 , 在估算下风向的环
27、境浓度时 , 用的是物理输送算法 ,这些模式广泛地应用于一次污染物的影响预测和控制措施的优化 , 代表模式有 ISC3 与EKMA模式等。第一代空气质量模式 , 不论是点源模式 , 还是以点源模式为基础 , 通过积分方法得到的线源模式、面源模式、体源模式等 , 都具有如下 2个特点 :浓度计算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都采用高斯分布假定 ; 湍流分类和扩散参数采用离散化的经验分类方法。第二代模式则加入较为复杂的气象参数与反应机制, 考虑了光化学反应机理 , 能够模拟臭氧 , SOx, NO x, 的化学过程和酸雨形成 , 此类模式广泛地应用于二次污染物的影响分析和控制措施的改善 , 代表模式有AD
28、MS,AERMOD,CAMx,UAM等。第二代空气质量模式 , 其共同特点通常是 : 气象模块均基于常规气象资料,所必需的气象数据有 10 m高度上的风速 , 1.5 m(或2 m)高度上的温度以及云量等。烟羽抬升和扩散计算所需要的特征参数,如摩擦速度 u , Monin- Obukhov 长度 L, 混合层厚度 z, 以及湍流参数 , 均可通过常规气象数据计算得到。新一代空气质量模式彻底抛弃了 Pasqill- Gifford扩散参数体系。因此 ,已没有必要再将大气边界层的稳定度分成 6 类或 7 类 , 而只要根据热通量的正负 ,将其分成不稳定和稳定 2类即可。第三代空气质量模式是由美国国
29、家环保局 ( EPA) 于1998 年开发成功的 , 通称为 Models-3。为了将所有的大气问题均考虑到模式之中 , 提出了所谓的大气的概念 ( one- atmosphere) , 模式将各种模拟分析复杂的大气物理、 化学程序的模式系统化 , 可在一次模拟工作中 , 完成臭气、悬浮微粒 (PM) 及沉降作用的模拟 , 有效的进行较为全面的空气质量环境影响评估及决策分析。2. 放射性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行为和ISC3 模式软件2.1放射性气溶胶的形成固体或液体放射性物质微粒悬浮于气体(通常是空气 )中形成的分散体系为3放射性气溶胶。由核爆炸产生的放射性裂变产物被大气中的悬浮物吸附也可形成气溶胶
30、。大气的气溶胶主要包括微尘、有机碳化合物微粒和液态的雾。放射性气溶胶按微粒的聚集状态,有固态分散相和液态分散相2 种;按形成方式有分转移等过程中 ,放射性物质扩散到空气中呈悬浮态而形成 ) 和凝集性的 (放射性物质通过燃烧、升华和蒸汽凝结以及气体反应而形成 ) 2 种;放射性气溶胶对吸入者的危害程度 ,不仅取决于气溶胶的毒性、浓度、吸入时间及其化学形式 ,而且与气溶胶的分散度有关 ,因为气溶胶的粒度直接决定被吸入粒子在呼吸道中的沉积额。有研究者 Hussein 等 4研究了 222Rn 在 25 种不同真实生活条件下对健康危害的影响 ,由于放射性气溶胶的毒性较大且在空气中的停留时间较长 ,如不
31、及时处理可造成更大范围的污染 ,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难以控制和预测。无论是那一种途径形成的放射性气溶胶,在大气中随气流而迁移,或在高空成为雨、雪的凝聚核心,或通过溶解和化学反应与水滴结合,降落到地面。沉降于地面的放射性物质又可通过水的蒸发、风的作用而重新进入大气,形成放射性气溶胶 5。2.2放射性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输运和扩散作用于大气的各种水平力造成大气水平运动而形成风,对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输运、扩散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只要大气水平方向上存在着气压差异,就有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于空气质点上,使之沿该力的方向由高压区向低压区作加速运动,直至有其他力与之平衡为止,其大小与水平气压梯度成正比。因此,水平气压梯
32、度力是导致空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地球的转动使之与大气之间产生相对运动而造成旋转效应,由此而产生的地球偏转力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偏离气压梯度的方向,其大小与水平风速、地球自转角速度及地球纬度等因素有关。地球偏转力始终伴随着空气的运动而存在,风一旦停止,该力即随之消失,它与气压梯度力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实际风向,但并不改变风速大小,其自身方向始终与实际风向相垂直。所以边界层大气中污染物随平流风向向下风向运移。在底层大气中,空气的运动表现为连接不断的阵风起伏,其速度与方向随时间都在变化,呈现极端不规则的湍流运动。大气湍流是导致烟羽扩散的主要原因,其扩散速率比分子扩散大 105 106倍 .6大气湍流的形成和
33、发展取决于两个因素,由机械或动力因素形成的为机械湍流,如近地空气与静止地面的相对运动导致地面风的切变而形成的湍流,空气流经地面障碍物时风向、风速的突然改变而形成的局地湍流;热力湍流则主要是因地面受热不均匀或大气的不稳定气温层结构造成的。大气湍流可视为是由无数个尺度大小不同的湍涡(漩涡)构成的,每一个湍涡都有不同的运动速度和方向,大湍涡中往往又包含许多大小不同的小湍涡,烟羽的扩散正是在这些湍涡的运动过程中完成的。当湍涡尺度比烟羽小得多时,烟羽在向下风向输运的过程中,小湍涡对其边缘的扰动作用使之与四周空气混合并缓慢膨胀,浓度逐渐降低,烟羽基本上以直线形状向下风向流动;当湍涡尺度比烟羽大得多时,烟羽
34、基本上被湍涡夹带而整体转移,本身膨胀不大,烟羽呈长蛇形曲线运动;湍涡尺度与烟羽想当时,烟羽被湍涡拉开撕裂而强烈变形,其扩散最为迅速、有效。2.3 ISC3 模式与 TAQM 模式的比较2.3.1 ISC3 模式ISC3(Industrial Source Complex 3)模式是美国环保局开发的一个为环境管理提供支持的复合工业源空气质量扩散模式, 是基于统计理论的正态烟流模式,使用的公式为目前广泛应用的稳态封闭型高斯扩散方程。ISC3 模式的模拟范围小于 50 km, 模拟物质为一次污染物 , 模式采用逐时的气象观测数据, 来确定气象条件对烟流抬升、传输和扩散的影响。模式可处理各种烟气抬升和
35、扩散过程 , 如 : 静风条件、风廓线指数、城乡扩散、烟囱顶端尾流、城市建筑对点源排放的尾流效应、污染物转化、沉积和沉降等。可同时分别对点源、 面源、线源、体源、开放源等多种污染源进行模拟 , 还可以根据需要对排放源进行分组 , 以便对各源的贡献进行定量分析 ; 可选择多套规则和或不规则极坐标、 直角坐标下受点网格或离散受点进行计算 , 网格距和模拟范围可变 ; 可输出多种污染物浓度以及颗粒物的沉积和干、 湿沉降量等计算结果 ; 污染物可选取 SO2, TSP, PM10, NOx 和CO 等种类 ; 可选择逐小时、数小时、日、月及年等多种平均模拟时段。 ISC3 模式在国内外的城市尺度上的空
36、气质量管理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2.3.2 TAQM 模式( Taiwan Air Quality Model)台湾空气品质模式( TAQM )是指行政院环境保护署委托国力台湾大学环境工程学研究所郑福田教授引进发展之区域性空气品质模式。TAQM 系统可分为 3个阶段说明:前处理阶段、 TAQM 模拟阶段、以及后处理阶段。在前处理阶段, TAQM 模拟所必需之气象资料、排放资料、以及光解作用相关资料,皆于此阶段产生。欲成功地完成 TAQM 模拟,下列五种输入资料缺一不可:( 1)气象资料( 2)光解作用资料( 3)排放资料( 4)化学资料( 5)使用者操作参数第 1至 4种输入资料皆由前处理程式
37、产生,第 5种资料是控制 TAQM 模拟的各项参数,此部分则由使用者自行设定。2.3.3 ISC3模式与 TAQM模式的比较ISC3 模式可以选取小时、日、月及年的时段为气象资料,TAQM 必须读取大量的气象资料,可见, ISC3 模式比较灵活多变。ISC3 模式可以处理各种烟气抬升和扩散过程, 如 : 静风条件、风廓线指数、城乡扩散、烟囱顶端尾流、城市建筑对点源排放的尾流效应、污染物转化、沉积和沉降等。比较 TAQM 使用范围更广。ISC3 模式输入文件格式简便快捷,输出文件易于分析说明。通过比较选择 ISC3 模式比较适合核电站排放的模拟计算。2.4 ISC3模式各条件下的处理方法2.4.
38、1 点源小时浓 度之估算式 - 高斯烟流公式2XQKVDexpy( 2-1)0.52u s y zy一般之 V 表示如下2Z r he2Vexp0.5Z r heexp0.5(2-2)zzQ:污染物之排放速 率(gs)K:单位转换系数 (例1×106 可将 Q 之排放单位 gs,计算成 gm3 浓度单位)D:消减项( decay term )y :水平方向之扩散系数,单位为mz :垂直方向之扩散系数,单位为mus:排放高 度之风速( ms)V:垂直项 (vertical term)注:垂直项与排放污染源高程、受体点高程、烟流上升、混合层高 度、重力沉降与干沉降(微粒模拟时)等因素有关
39、。2.4.1.1坐标 x 与 y 之计算方法程式内依方向,可自动定义污染源与受体点间之x、y 值(污染源与受体点之坐标必须先定义),另外污染源与受体点之坐标亦可用极坐标表示,程式会自动转成垂直之 x-y坐标。2.4.1.2 us 求取puuhsrefZs(2-3)ref( us 必须 1.0ms,否则视为静风)其中Uref : 为Zref 高度所得之风速(气象观测资料)定义:受体点地表高程高于烟囱基(底部)高程,但小于排放口的高度。)flax)Xd:浓度,可由前述之点源高斯烟流公式求得Vd:沉降速 度沉降速 率原理:Vd1Vg(2-14)rard rardVg其中Vd:沉降速度( cms)Vg
40、:重力沉降速度( cms)ra :空气动力阻力( scm)rd:沉降层阻 力(scm)2.2.3.4 湿沉降模式 (Wet deposit Model)原理:利用洗涤系数的观念,模拟气体或微粒可之湿沉降。FW ( x, y)x(x, y, z)dz(2-15)0其中F w( x, y ) :湿沉降通量:洗涤系数( S-1)(注:当烟囱有效高度大于混合层高度时,湿沉降效应仍存在)Q xQ0e x/u Q0e t(2-16)其中tx :为烟流至 x 处之传送时间uQ x :湿沉降耗减系数Q0·R其中单位为( s-mm Grid)的资料; OU 定义输出 (Output) 的功能。3.2.
41、1 ISC3输入档之基本规则1. 输入档的路径为连接的, 例如:所有输入档的第一个路径一定为 CO 路径,接下来为 SO 路径, RE 路径等以此类推;每一路径的第一个关键字一定为STARTING ,最后一关键字为 FINISHED ,所以输入档第一笔记录为 CO STARTING ,而最后一笔记录为 OU FINISHED 。2. 关键字的输入型式分为强制性、选项性、可重复和不可重复(a) 若为强制性,则此关键字在输入档中一定要输入。(b) 为选项性,则视需要而输入。(c) 关键字若为可重复性,如污染源资料,可输入多笔重复性资料。(d) 若为不可重复性则只可输入一笔资料。3. 输入档中可以接受空白行,故可利用空白行来分开每一路径;输入档中利用 * 来注解资料,故档案中含有 * ,模式会自动忽略此行。3.2.2执行方法1. 执行 ISCST3 ,须将 ISCST3.EXE 执行档置于欲模拟的目录下,或者置于任一目录下,但要设 DOS 下的 autoexec.bat 档下的 path。2. 执行 ISCST3 的指令为:ISCST3 输入档的档名 输出档的档名 例如: ISCST3 TEST -ST.INP TEST -ST.OUT3.2.3控制 (CONTROL)路径的参数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二级造价工程师土建专业考试高频考点梳理
- 2025年IT科技项目主管竞聘实战指南及模拟题答案详解
- 2025年企业青年团员思想引领模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服务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兽用诊断制品项目建议书
- 2025年非接触式物位仪表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新闻采辑项目合作计划书
- 抗衰老医美提升沙龙课件
- 江苏省南京市励志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 河南省新未来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合测评生物试题(含答案)
- 2025年excel数据分析测试题及答案
- 职级职等管理办法
- 互联网金融(第二版)课件 第1章 导论
- 工厂安全注意事项有哪些
- 头颅CT“3B”阅片法课件
- 锁骨骨折病人护理查房
- 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方案
- 电解质紊乱患者的护理
- 抚州辅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河南高考地理真题(答案版)
- 《牙体牙髓病学》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