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范、强制性条文_第1页
新规范、强制性条文_第2页
新规范、强制性条文_第3页
新规范、强制性条文_第4页
新规范、强制性条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n一、新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一、新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n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n三、土建工程质量控制要点三、土建工程质量控制要点n四、建工集团适用规范标准目录四、建工集团适用规范标准目录一、新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一、新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n (一)(一). .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体系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体系1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GB50300-20012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GB50202-20023 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砌体工程施工

2、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GB50203-201120114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GB50204-2002 (20112011版)版) 5 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GB50205-20016 6、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GB50206-201220127 7、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GB50207-201220128 8、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

3、-GB50208-201120119 9、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GB50209-2010201010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GB50210-2001111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GB50325-20102010n一、新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一、新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n (一)(一). .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体系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体系121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

4、2002GB50242-2002131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GB50303-20021414、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GB50339-20031515、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GB50243-20021616、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GB50310-2002171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GB50411-2007

5、1818、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GB50134-20041919、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 1CJJ 1200820082020、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 2CJJ 220082008 212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 506666GB 506666201120112222、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 50755-GB 50755-20122012一、新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一、新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n (一

6、)(一). .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体系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体系n1212、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 DG/TJ08-502- DG/TJ08-502-20122012n1313、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GB 50601-GB 50601-20102010n1212、钢管混凝士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钢管混凝士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628 - GB 50628 - 20102010n1313、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24- GB 50224- 20102010n1414、混凝土质量控制

7、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GB50164-20112011n151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GB50496GB5049620092009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n (一)(一). .土建工程土建工程1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GB50300-2001,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订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订本标准。本标准自本标准。本标准自2002 2002 年年1 1 月月1 1 日起

8、施行。日起施行。其中其中3.0.33.0.3、5.0.45.0.4、5.0.75.0.7、6.0.36.0.3、6.0.46.0.4、6.0.7 6.0.7 为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 (一)(一). .土建工程土建工程2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GB50202-2002,为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统一,为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统一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本规范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制定

9、本规范。本规范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GB 50300配套使用。配套使用。自自20022002年年5 5月月1 1日起施行。日起施行。其中,其中,4.1.54.1.5、4.1.64.1.6、5.1.35.1.3、5.1.45.1.4、5.1.55.1.5、7.1.37.1.3、7.1.77.1.7为强制性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文,必须严格执行。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n (一)(一). .土建工程土建工程3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GB5020

10、4-20022002(20112011版),为了统一和加强混凝土结构工版),为了统一和加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本规范应与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本规范应与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GB 503002001503002001配套使用。自配套使用。自20022002年年4 4月月1 1日起施行。日起施行。其中其中4.1.14.1.1、4.1.34.1.3、5.1.15.1.1、5.2.15.2.1、5.2.25.2.2、5.5.15.5.1、6.2.16.2.1、6.3.16.3.1、6.4.46.4.4、7.2.

11、17.2.1、7.2.27.2.2、7.4.17.4.1、8.2.18.2.1、8.3.18.3.1、9.1.19.1.1为强制性条文,必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须严格执行。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n (一)(一). .土建工程土建工程4 4、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GB50203-2011自自20122012年年5 5月月1 1日起施行。日起施行。其中其中4.0.14.0.1(1 1、2 2)、)、5.2.15.2.1、5.2.35.2.3、6.1.86.1.8、6.1.106.1.10、6.2.16.2.1、6.2

12、.36.2.3、7.1.107.1.10、7.2.17.2.1、8.2.18.2.1、8.2.28.2.2、10.0.4 10.0.4 条(款)条(款)为强制性条文。为强制性条文。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n (一)(一). .土建工程土建工程5 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GB50205-2001 为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钢结构工程施工为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钢结构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质量的验收,保证钢结构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自自2002 2002 年年3 3 月月1 1 日

13、起施行。本规范应与现行国家日起施行。本规范应与现行国家标准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GB50300 配套使用。自配套使用。自2002 2002 年年3 3 月月1 1 日起施行。日起施行。其中,其中,4.2.14.2.1、4.3.14.3.1、4.4.14.4.1、5.2.25.2.2、5.2.45.2.4、6.3.16.3.1、8.3.18.3.1、10.3.410.3.4、11.3.511.3.5、12.3.412.3.4、14.2.214.2.2、14.3.3 14.3.3 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二、各专

14、业工程强制性条文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n (一)(一). .土建工程土建工程6 6、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12GB50206-2012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统一木结构工程施统一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工质量的验收, 保证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质量, 制定本规范。制定本规范。本规范应与国家标准本规范应与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一标准GB 50300-2001 GB 50300-2001 配套使用。自配套使用。自2012 2012 年年8 8 月月1 1 日起施行。日起施行。其中,其

15、中,4.2.14.2.1、4.2.24.2.2、4.2.124.2.12、5.2.15.2.1、5.2.25.2.2、5.2.75.2.7、6.2.16.2.1、6.2.26.2.2、6.2.116.2.11、7.1.47.1.4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国家标准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国家标准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02GB50206-2002同时废止。同时废止。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 (一)(一). .土建工程土建工程7 7、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GB50207-2

16、012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屋面工程质量的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屋面工程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本规范应与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本规范应与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2001GB50300 -2001配套使用。自配套使用。自20122012年年1010月月1 1日起施日起施行。行。其中,其中,3.0.63.0.6、3.0.123.0.12、5.1.75.1.7、7.2.77.2.7为强制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国家标准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国家标准屋面工程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施工质

17、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GB50207-2002同时废止。同时废止。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 (一)(一). .土建工程土建工程8 8、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GB50209-20102010为为 了了 加加 强强 建建 筑筑 工工 程程 质质 量量 管管 理理 , 统一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统一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量, 制定本规范。本规范应与国家标准制定本规范。本规范应与国家标准建筑工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GB50300配套使用。自

18、配套使用。自2010 2010 年年1212月月1 1 日起施行。日起施行。其中,其中,3.0.33.0.3、3.0.53.0.5、3.0.183.0.18、4.9.34.9.3、4.10.114.10.11、4.10.134.10.13、5.7.4 5.7.4 为强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建筑地面工程施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GB50209-2002同时废止。同时废止。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 (一)(一). .土建工程土建工程9 9、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19、50210-GB50210-20012001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建筑装饰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质量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装修工程的质量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本规范应与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范。本规范应与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统一标准(GB 50300 2001)(GB 50300 2001)配套使用。自配套使用。自2002 2002 年年3 3 月月1 1 日起施行。日起施行。其中其中3.1.1 3.1.1 、3.1.5 3.1.5 、3.2.33.2.3、 3.2.9 3.2.9 、3.3.43.3.4、3.3.53.3

20、.5、4.1.124.1.12、 5.1.115.1.11、 6.1.126.1.12、 8.2.48.2.4、 8.3.48.3.4、 9.1.89.1.8、 9.1.139.1.13、9.1.149.1.14、12.5.6 12.5.6 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 (一)(一). .土建工程土建工程1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GB50325-2010现批准现批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染控制规范为国际标准,编号为为

21、国际标准,编号为GB 50325GB 5032520102010,自,自20112011年年6 6月月1 1日起实施。日起实施。其中,第其中,第1.051.05、3.1.13.1.1、3.1.23.1.2、3.2.13.2.1、3.6.13.6.1、4.1.14.1.1、4.2.44.2.4、4.2.54.2.5、4.2.64.2.6、4.3.14.3.1、4.3.24.3.2、4.3.44.3.4、4.3.94.3.9、5.1.25.1.2、5.2.15.2.1、5.2.35.2.3、5.2.55.2.5、5.2.65.2.6、5.3.35.3.3、5.3.65.3.6、6.0.36.0.3

22、、6.0.46.0.4、6.0.196.0.19、6.0.216.0.21条为强制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民用建筑工程室内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GB50325-2001同时废止。同时废止。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 (一)(一). .土建工程土建工程1111、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GB50411-2007 为了为了加强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统一建筑节能工程施加强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统一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提高建筑

23、工程节能效果,依据现行国家有关工质量验收,提高建筑工程节能效果,依据现行国家有关工程质量和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管理要求和相关技术工程质量和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管理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制订本规范。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除应执行标准,制订本规范。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遵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GB 50300、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国家现行有关、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标准的规定。 本规范本规范20072007年年1010月月1 1日起本实施。日起本实施。其中,第其中

24、,第1.0.51.0.5、3.1.23.1.2、3.3.13.3.1、4.2.24.2.2、4.2.74.2.7、4.2.154.2.15、5.2.25.2.2、6.2.26.2.2、7.2.27.2.2、8.2.28.2.2、9.2.39.2.3、9.2.109.2.10、10.2.310.2.3、10.2.1410.2.14、11.2.311.2.3、11.2.511.2.5、11.2.1111.2.11、12.2.212.2.2、13.2.513.2.5、15.0.515.0.5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

25、(一)(一). .土建工程土建工程1212、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GB50134-2004为了提高人民防空工程为了提高人民防空工程( (以下简称人防工程以下简称人防工程) )的施工水平,降低工程造价,保证工程质量,制的施工水平,降低工程造价,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本规范自定本规范。本规范自20042004年年8 8月月1 1日起实施。其中,日起实施。其中,第第3.1.23.1.2、3.1.53.1.5、3.3.23.3.2、3.3.33.3.3、3.3.43.3.4、3.3.53.3.5、3.3.63.3.6、3.3.103.3.10

26、、3.3.113.3.11、3.3.123.3.12、3.5.13.5.1、6.2.16.2.1、6.2.26.2.2、6.2.56.2.5、6.2.66.2.6、6.3.16.3.1、6.3.26.3.2、6.3.36.3.3、6.3.46.3.4、6.3.66.3.6、6.3.76.3.7、6.3.86.3.8、6.3.96.3.9、6.3.106.3.10、6.4.16.4.1、6.4.26.4.2、6.4.56.4.5、6.4.106.4.10、6.4.116.4.11、6.4.126.4.12、6.4.136.4.13、6.4.146.4.14、6.4.166.4.16、6.5.16

27、.5.1、6.5.26.5.2、9.1.19.1.1、9.1.39.1.3、9.2.19.2.1、9.3.19.3.1、9.3.29.3.2、9.3.39.3.3、9.4.19.4.1、9.4.39.4.3、9.6.19.6.1、9.6.29.6.2、9.6.39.6.3、9.6.49.6.4、10.1.110.1.1、10.1.210.1.2、10.1.310.1.3、10.1.410.1.4、10.1.510.1.5、10.1.610.1.6、10.1.710.1.7、10.1.810.1.8、10.1.910.1.9、10.2.110.2.1、10.2.210.2.2、10.2.310.

28、2.3、10.2.410.2.4、10.2.510.2.5、10.2.610.2.6、10.3.310.3.3、10.3.410.3.4、10.3.510.3.5、10.4.110.4.1、10.4.210.4.2、10.5.310.5.3、10.5.410.5.4、11.1.111.1.1、11.1.211.1.2、11.1.311.1.3、11.2.l11.2.l、11.2.411.2.4、11.2.511.2.5、11.2.611.2.6、11.2.711.2.7、11.2.811.2.8、11.3.111.3.1、11.3.311.3.3、11.3.411.3.4、11.3.511.3

29、.5、11.3.611.3.6、11.4.811.4.8、11.5.511.5.5、11.5.611.5.6、11.5.711.5.7、11.5.911.5.9、11.5.1011.5.10、11.6.111.6.1、11.6.211.6.2、11.6.311.6.3、11.6.411.6.4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 (一)(一). .土建工程土建工程1313、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的公告:现批准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城镇道

30、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收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12008CJJ12008,自,自2008 2008 年年9 9 月月1 1 日起实施。日起实施。其中第其中第 3.0.73.0.7、3.0.93.0.9、6.3.36.3.3、6.3.106.3.10、8.1.28.1.2、8.2.208.2.20、10.7.610.7.6、11.1.911.1.9、17.3.8 17.3.8 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行业标准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行业标准市政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 190 CJJ 190 同时废止。同时废止。二、各专

31、业工程强制性条文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 (二(二 ). .安装工程(通风)安装工程(通风)1 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GB50243-2002 4.2.3 防火风管的本体、框架与固定材料、密封垫料必须为不燃材料,其耐火等级应符合设计的规定。 4.2.4 复合材料风管的覆面材料必须为不燃材料,内部的绝热材料应为不燃或难燃B1级,且对人体无害的材料。 5.2.4 防爆风阀的制作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规定,不得自行替换。 6.2.1 在风管穿过需要封闭的防火、防爆的墙体或楼板时,应设预埋管或防护套管,其钢板厚度不应小于1.6mm。风管与防

32、护套管之间,应用不燃且对人体无危害的柔性材料封堵。 6.2.2 风管安装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风管内严禁其他管线穿越;2、输送含有易燃、易爆气体或安装在易燃、易爆环境的风管系统应有良好的接地,通过生活区或其他辅助生产房间时必须严密,并不得设置接口;3、室外立管的固定拉索严禁拉在避雷针或避雷网上。 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 (二(二 ). .安装工程(通风)安装工程(通风)1 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GB50243-2002 7.2.2 通风机传动装置的外露部位以及直通大气的进、出口,必须装设防护罩(网)或

33、采取其他安全设施。 7.2.7 静电空气过滤器金属外壳接地必须良好。 7.2.8 电加热器的安装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电加热器与钢结构架间的绝热层必须为不燃材料;接线柱外露的应加设安全防护罩;2、电加热器的金属外壳接地必须良好;3、连接电加热器的风管法兰垫片,应采用耐热不燃材料。 8.2.6 燃油管道系统必须设置可靠的防静电接地装置,其管道法兰应采用镀锌螺栓连接或在法兰处用铜导线进行跨接,且结合良好。 8.2.7 燃气系统管道与机组的连接不得使用非金属软管。燃气管道的吹扫和压力试验应为压缩空气或氮气,严禁用水。当燃气供气管道压力大于0.005MPa时,焊缝的无损检测的执行标准应按设计规定。当设

34、计无规定,且采用超声波探伤时,应全数检测。以质量不低于级为合格。 11.2.1 通风与空调工程安装完毕,必须进行系统的测定和调整(简称调试)。系统调试应包括下列项目:1、设备单机试运转及调试;2、系统无生产负荷下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 11.2.4 防排烟系统联合试运行与调试的结果(风量及正压),必须符合设计与消防的规定。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 (二(二 ). .安装工程(通风)安装工程(通风)2 2、通风管道技术规程、通风管道技术规程 JGJ141-2004JGJ141-2004 J363-2004 J363-2004 2.0.7 隐蔽工程的风管在隐蔽前必须经监理人员

35、验收及认可签证。 3.1.3.1 非金属风管材料的燃烧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GB8624中不燃A级或难燃B1级的规定。 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 (二(二 ). .安装工程(通风)安装工程(通风)3 3、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GJ08-113-2009 DGJ08-113-2009 J10598-2010 J10598-20109.2.2 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工程中采用的各种规格的风机盘管机组、散热器等进场时,应对其下列技术性能参数进行复验,复验应为见证取样送检;1、风机盘管机组的规格、供冷量、供热量、风

36、量、出口静压、噪声及功率;2、散热器的单位散热量、金属热强度。 9.2.11 采暖与空调系统中冷热源侧的电动两通调节阀、冷(热)量计量装置、空调机组回水管上的电动两通(调节)阀等自控阀门与仪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2、方向应正确,位置应便于操作和观察。 9.2.15 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安装完成后,应对冷热源及其辅助设备、空调机组和通风机等设备进行单机试运转和调试,同时在制冷期或采暖期对空调与采暖系统分别进行制冷和供暖工况下得联合试运转及调试,9.2.15中序号2、3的要求;系统的水量与设计流量的允许偏差均应符合表9.2.15中的序号4、5的要求;4、当联合试运

37、转及调试不在制冷期或采暖期时,应先对表9.2.15中序号2、3、4、5四个项目进行检测,并在第一个制冷期或采暖期内,带冷(热)源补做序号1的检测。 9.2.15 联合试运转及调试检测项目与允许偏差或规定值表 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 (二(二 ). .安装工程(电气安装工程(电气 )4 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2006 GB50169-2006 3.1.1 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应接地或接零:1、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2、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屋内外 配电

38、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拦和金属门;4、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5、交、直流电力电缆的接头盒、终端头和膨胀器的金属外壳和可触及的电缆金属护层和穿线的钢管。穿线的钢管之间或钢管和电器设备之间有金属软管过渡的,应保证金属软管段接地畅通;6、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7、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杆塔;8、装在配电线路杆上的电力设备;9、在非沥青地面的居民区内,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系统中无避雷线的架空电力线路的金属杆塔和钢筋混凝土杆塔;10、承载电气设备的构架和金属外壳;11、发电机中性点柜外壳、发电机出线柜、封闭母线的外壳及其他裸露的

39、金属部分;12、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的外壳接地端子和箱式变电站的金属箱体;13、电热设备的金属外壳;14、铠装控制电缆的金属护层;15、互感器的二次绕组。 3.1.3 需要接地的直流系统的接地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能与地构成闭合回路且经常流过电流的接地线应沿绝缘垫板敷设,不得与金属管道、建筑物和设备的构建有金属的连接;3、直流电力回路专用的中性线和直流两线制正极的接地体、接地线不得与自然接地体有金属连接;当无绝缘隔离装置时,相互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m。 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 (二(二 ). .安装工程(电气安装工程(电气 )4 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

40、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2006 GB50169-2006 3.1.4 接地线不应作其他用途。3.2.4 工人接地网的敷设应符合以下规定:1、人工接地网的外缘应闭合,外缘各角应做成圆弧形,圆弧的半径不宜小于均压带间距的一半;2、接地网内应敷设水平均压带,按等间距或不等间距布置;3、35KV及以上变电站接地网边缘经常有人出入的走道处,应铺设碎石、沥青路面或在地下装设2条与接地网相连的均压带。3.2.5 除临时接地装置外,接地装置应采用热镀锌钢材,水平敷设的可采用圆钢和扁钢,垂直敷设的可采用角钢和钢管。腐蚀比较严重地区的接地装置,应适当加大截面,或

41、采用阴极保护等措施。不得采用铝导体作为接地体或接地线。当采用扁铜带、铜绞线、铜棒、铜包钢、铜包钢绞线、钢镀铜、铅包铜等材料作接地装置时,其连接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3.2.9 不得利用蛇皮管、管道保温层的金属外皮或金属网、低压照明网络的导线铅皮以及电缆金属护层作接地线。蛇皮管两端应采用自固接头或软管接头,且两端应采用软铜线连接。3.3.1 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当无规定时,不应小于0.6m。角钢、钢管、铜棒、铜管等接地体应垂直配置。除接地体外,接地体引出线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装置连接(焊接)部位外侧100mm范围内应做防腐处理;在做防腐处理前,表面必须除锈并去掉焊接处残留的焊药。二、各专

42、业工程强制性条文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 (二(二 ). .安装工程(电气安装工程(电气 )4 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2006 GB50169-2006 3.3.3 接地线应采取防止发生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的措施。在与公路、铁路或管道等交叉及其他可能使接地线遭受损伤处,均应用钢管或角钢等加以保护。接地线在穿过墙壁、楼板和地坪处应加装钢管或其他坚固的保护套,有化学腐蚀的部位还应采取防腐措施。热镀锌钢材焊接时将破坏热镀锌防腐,应在焊痕外100mm内做防腐处理。 3.3.4 接地干线应在不同的两点及以上与接地网相连接。自然接

43、地体应在不同的两点及以上与接地干线或接地网相连接。 3.3.5 每个电气装置的接地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汇流排或接地干线相连接,严禁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电气装置。重要设备和设备构架应有两根与主地网不同地点连接的接地引下线,且每根接地引下线均应符合热稳定及机械强度的要求,连接引线应便于定期进行检查测试。 3.3.11 当电缆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时,电缆头的接地线应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后接地;由电缆头至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一段电缆金属护层和接地线应对地绝缘。 3.3.12 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装置下列部位应专门敷设接地线直接与接地体或接地母线连接:1、发电机机座或外壳、出线柜,中性点柜的金属

44、底座和外壳,封闭母线的外壳;2、高压配电装置的金属外壳;3、110KV及以上钢筋混凝土构件支座上电气设备金属外壳;4、直接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变压器、旋转电机的中性点;5、高压并联电抗器中性点所接消弧线圈、接地电抗器、电阻器等的接地端子;6、GIS接地端子;7、避雷器、避雷针、避雷线等接地端子。 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 (二(二 ). .安装工程(电气安装工程(电气 )4 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2006 GB50169-2006 3.3.13 避雷器应用最短的接地线与主接地网连接。 3.3

45、.14 全封闭组合电器的外壳应按制造厂规定接地;法兰片间应采用跨接线连接,并应保证良好的电气通路。 3.3.15 高压配电间隔和静止补偿装置的栅栏门铰链处应用软铜线连接,以保持良好接地。 3.3.16 高频感应电热装置的屏蔽网、滤波器、电源装置的金属屏蔽外壳,高频回路中外露导体和电气设备的所以屏蔽部分和与其连接的金属管道均应接地,并宜与接地干线连接。与高频滤波器相连的射频电缆应全程伴随100mm2以上的铜质接地线。 3.3.19 保护屏应装有接地端子,并用截面不小于4mm2的多股铜线和接地网直接连通。装设静态保护的保护屏,应装设连接控制电缆屏蔽层的专用接地铜排,各盘的专用接地铜排相互连接成环,

46、与控制室的屏蔽接地网连接。用截面不小于100mm2的绝缘导线或电缆将屏蔽电网与一次接地网直接相连。 3.4.1 接地体(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接至电气设备上的接地线。应用镀锌螺栓连接;有色金属接地线不能采用焊接时。可用螺栓连接、压接、热剂焊(放热焊接)方式连接。用螺栓连接时应设防松螺帽或防松垫片。螺栓连接处的接触面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149的规定处理。不同材料接地体间的连接应进行处理。 3.4.2接地体(线)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其搭接长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扁钢为其宽度的2倍(且至少3个棱边焊接);2、圆钢为其直径的6倍;3、圆钢

47、与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4、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时,为了连接可靠,除应在其接触部位两侧进行焊接外,并应焊以由钢带弯成的弧形(或直角形)卡子或直接由钢带本身弯成弧形(或直角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 (二(二 ). .安装工程(电气安装工程(电气 )4 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2006 GB50169-2006 3.4.3 接地体(线)为铜与铜或铜与钢的连接工艺采用热剂焊(放热焊接)时,其熔接接头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被连接的导体必须完全包在接头里;2、

48、要保证连接部位的金属完全熔化,连接牢固:3、热剂焊(放热焊接)接头的表面应平滑:4、热剂焊(放热焊接)的接头应无贯穿性的气孔。3.4.8 发电厂、变电站GIS的接地线及其连接应符合以下要求:l GIS基座上的每一根接地母线,应采用分设其两端的接地线与发电厂或变电站的接地装置连接。接地线应与GIs区域环形接地母线连接。接地母线较长时,其中部应另加接地线,并连接至接地网;2 接地线与GIS接地母线应采用螺栓连接方式;3 当GIS露天布置或装设在室内与土壤直接接触的地面上时。其接地开关、氧化锌避雷器的专用接地端子与GIS接地母线的连接处,宜装设集中接地装置;4、GIS室内应敷设环形接地母线,室内各种

49、设备需接地的部位应以最短路径与环形接地母线连接。GIS置于室内楼板上时,其基座下的钢筋混凝土地板中的钢筋应焊接成网,并和环形接地母线连接。 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 (二(二 ). .安装工程(电气安装工程(电气 )4 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2006 GB50169-2006 3.5.1 避雷针(线、带、网)的接地除应符合本章上述有关规定外,尚应遵守下列规定:1、避雷针(带)与引下线之间的连接应采用焊接或热剂焊(放热焊接);2、避雷针(带)的引下线及接地装置使用的紧固件均应使用镀锌制品。当采用

50、没有镀锌的地脚螺栓时应采取防腐措施;3、建筑物上的防雷设施采用多根引下线时,应在各引下线距地面1518m处设置断接卡,断接卡应加保护措施;4、装有避雷针的金属简体,当其厚度不小于4mm时,可作避雷针的引下线。简体底部应至少有2处与接地体对称连接;5、独立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道路或建筑物的出入口等的距离应大于3m。当小于3m时,应采取均压措施或铺设卵石或沥青地面;6、独立避雷针(线)应设置独立的集中接地装置。当有困难时,该接地装置可与接地网连接,但避雷针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至35kV及以下设备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沿接地体的长度不得小于15m;7、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与接地网的地中距离不应小

51、于3m;8、发电厂、变电站配电装置的架构或屋顶上的避雷针(含悬挂避雷线的构架)应在其附近装设集中接地装置,并与主接地网连接。3.5.2 建筑物上的避雷针或防雷金属网应和建筑物顶部的其他金属物体连接成一个整体。3.5.3 装有避雷针和避雷线的构架上的照明灯电源线,必须采用直埋于土壤中的带金属护层的电缆或穿入金属管的导线。电缆的金属护层或金属管必须接地,埋入土壤中的长度应在10m以上。方可与配电装置的接地网相连或与电源线、低压配电装置相连接。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 (二(二 ). .安装工程(电气安装工程(电气 )4 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电气装置安

52、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2006 GB50169-2006 3.5.5 避雷针(网、带)及其接地装置,应采取自下而上的施工程序。首先安装集中接地装置,后安装引下线,最后安装、接闪器。 3.6.1 携带式电气设备应用专用芯线接地,严禁利用其他用电设备的零线接地;零线和接地线应分别与接地装置相连接。 3.6.2 携带式电气设备的接地线应采用软铜绞线。其截面不小于15mm2。 3.7.10 接地线与杆塔的连接应接触良好可靠,并应便于打开测量接地电阻。 3.7.11 架空线路杆塔的每一腿都应与接地体引下线连接,通过多点接地以保证可靠性。 3.8.3 位于发电厂、变电站或开关站的通

53、信站的接地装置应至少用2根规格不小于40mm4mm的镀锌扁钢与厂、站的接地网均压相连。 3.8.8 连接两个变电站之间的导引电缆的屏蔽层必须在离变电站接地网边沿50100m处可靠接地,以大地为通路,实施屏蔽层的两点接地。一般可在进变电站前的最后一个工井处实施导引电缆的屏蔽层接地。接地极的接地电阻R4 3.8.9 屏蔽电源电缆、屏蔽通信电缆和金属管道引入室内前应水平直埋10m以上。埋深应大于0.6m,电缆屏蔽层和铁管两端接地。并在入口处接入接地装置。如不能埋入地中,至少应在金属管道室外部分沿长度均匀分布在两处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10;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每处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且应适当增加接

54、地处数。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 (二(二 ). .安装工程(电气安装工程(电气 )4 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2006 GB50169-20063.8.10 微波塔上同轴馈线金属外皮的上端及下端应分别就近与铁塔连接,在机房入口处与接地装置再连接一次;馈线较长时应在中间加一个与塔身的连接点;室外馈线桥始末两端均应和接地装置连接。3.8.11 微波塔上的航标灯电源线应选用金属外皮电缆或将导线穿入金属管,金属外皮或金属管至少应在上下两端与塔身金属结构连接,进机房前应水平直埋10m以上,埋深应大于0.

55、6m。 3.9.1 110kV及以上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单芯电缆的电缆终端金属护层,应通过接地刀闸直接与变电站接地装置连接。 3.9.4 110kV以下三芯电缆的电缆终端金属护层应直接与变电站接地装置连接。 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 (二(二 ). .安装工程(电气安装工程(电气 )4 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2006 GB50169-20063.9.4 110kV以下三芯电缆的电缆终端金属护层应直接与变电站接地装置连接。 3.10.2 配电变压器等电气装置安装在由其供电的建筑物内的配电装置室时,

56、其接地装置应与建筑物基础钢筋等相连。3.10.3 引入配电装置室的每条架空线路安装的避雷器的接地线,应与配电装置室的接地装置连接,但在入地处应敷设集中接地装置。3.11.3 接地装置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1、接地极的型式、埋入深度及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2、穿过墙、地面、楼板等处应有足够坚固的机械保护措施;3、接地装置的材质及结构应考虑腐蚀而引起的损伤。必要时采取措施,防止产生电腐蚀。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 (二(二 ). .安装工程(管道)安装工程(管道)5 5、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

57、02 GB50242-20023.3.3 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外墙有管道穿过的,应采取防水措施。对有严格防火要求的建筑物,必须采用柔性防水套管。3.3.16 各种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应做水压试验,非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应做灌水试验。4.1.2 给水管道必须采用与管材相适应的管件。生活给水系统所涉及的材料必须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4.2.3 生活给水系统管道在交付使用前必须冲洗和消毒,并经有关部门取样检验,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方可使用。检验方法:检查有关部门提供的检测报告。4.3.1 室内消火栓系统安装完成后应取屋顶层(或水箱间内)试验消火栓和首层取二处消火栓做试射试验,达到设计要求为合格。检验方法:

58、实地试射检查5.2.1 隐蔽或埋地的排水管道在隐蔽前必须做灌水试验,其灌水高度应不低于底层卫生器具的上边缘或底层地面高度。检验方法:满水15min水面下降后,再灌满观察5min,液面不降,管道及接口无渗漏为合格。8.2.1 管道安装坡度,当设计未注明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气、水同向流动的热水采暖管道和汽、水同向流动的蒸汽管道及凝结水管道,坡度应为3,不得小于2;2、气、水逆向流动的热水采暖管道和汽、水逆向流动的蒸汽管道,坡度不应小于5;3、散热器支管的坡度应为1%,坡向应利于排气和泄水。检验方法:观察,水平尺、拉线、尺量检查。8.3.1 散热器组对后,以及整组出厂的散热器在安装之前应作水压试

59、验。试验压力如设计无要求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小于0.6MPa。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二、各专业工程强制性条文 (二(二 ). .安装工程(管道)安装工程(管道)5 5、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 GB50242-20028.5.1 地面下敷设的盘管埋地部分不应有接头。检验方法:隐蔽前现场查看。8.5.2 盘管隐蔽前必须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小于0.6MPa。检验方法:稳压1h内压力降不大于0.05MPa且不渗不漏。8.6.1 采暖系统安装完毕,管道保温之前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应

60、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蒸汽、热水采暖系统,应以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0.1MPa作水压试验,同时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小于0.3MPa。2、高温热水采暖系统,试验压力应为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0.4MPa。3、使用塑料管及复合管的热水采暖系统,应以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0.2MPa作水压试验,同时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小于0.4MPa。检验方法:使用钢管及复合管的采暖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不小于0.02MPa,降至工作压力后检查,不渗、不漏;使用塑料管的采暖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1h内压力降不大于0.05MPa,然后降压至工作压力的1.15倍,稳压2h,压力降不大于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