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op实验报告_第1页
Stroop实验报告_第2页
Stroop实验报告_第3页
Stroop实验报告_第4页
Stroop实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头驳编会032107201325*实验名称Stroop效应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时间2012-2-29实验地点北 6-528小组成员倪安品、诸葛一朔Stroop 效应io应用心理学 倪安品 诸葛一朔摘 要:采用计算机及 PsyTech心理实验系统以两名大二本科生为被试进行注意分配的测试。测验结果发现:字色一致时被试的反应速度最快;字色矛盾时被试的反应速度最慢。由此验证了Stroop效应的存在。关键词:字色关系认知过程反应时1引言测念字和命名是两个不同的认知过程,其反应速度是不同的。这一现象由 J.R.Stroop在1935年首先提出,称为Stroop效应。他使用刺激字与写它所用的颜色相矛盾。例如用

2、蓝颜色写成“红”字,让被试说出这个字是用什么颜色写的。结果发现被试反应时大大增加了。这说明字色矛盾时认知过程受到了干 扰,即说字的颜色时受到了字的意义的干扰。有研究表明,这是因为所呈现的刺激包含着两种信息,对这两种信息加工是不同的。如蓝色写的“红”字,既包含该字所表述的颜色,又包含写该字所用的颜色。因为对字的加工快,所以先形成对字用语言反应的准备,但实验又不允许作这种反应。因此,当要说颜 色时就要受到字义的干扰。Stroop效应提出后,心理学家对它表现出浓厚兴趣,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如:研究催眠状态对Stroop效应是否有影响;研究不同的语言种类(如汉字、日文、英文等)产生的 Stroop效应

3、;另外, 作为一种手段和方法,可利用 Stroop效应研究注意的机制,探讨正常人大脑两半球言语功能一侧化等。本实验的目的是了解什么是Stroop效应,以及比较四类字色组合条件的反应时,揭示在念字和命名的认知过程中的干扰作用。2方法2.1被试两名在校大学生,女,21岁,应用心理学专业2.2仪器、材料仪器:计算机与PsyTech心理实验系统。材料:共16张卡片,实验时随机呈现A套(字色一致):红色的“红”字(A1 )黄色的“黄”字(A2)蓝色的“蓝”字(A3)绿色的“绿”字(A4 ),共4张。B套(字色矛盾):绿色的“红”字(B1)蓝色的“黄”字(B2)黄色的“蓝”字(B3)红色的“绿”字(B4)

4、,共4张。C套(字色无关):红色的“我”字(C1)黄色的“爱”字(C2 )蓝色的“中”字(C3)绿色的“华"字(C4),共4张。D套(字色语义无关而音义有关):绿色的“洪”字D1 ),蓝色的“皇"字(D2),黄色的“拦”字(D3),红色的“滤”字(D4)2.3实验程序0单击呈现实2.1 登录并打开PsyTech心理实验软件主界面,选中实验列表中的“Srtoop ”效应验简介。点击“进入实验”到“操作向导”窗口。实验者可进行参数设置(或使用默认值),然后点击“开始实验”按钮进入指导语界面。可先进行练习实验,也可以直接点击“正式实验”按钮开始。2.2 第一次指导语是:这是一个测

5、反应时的实验。实验中屏幕会呈现一系列汉字。汉字是什么颜色,你就用优势手按2号反应盒上相应的颜色键,而不要管那个字的内容是什么。反应越快越好。在你明白了实验步骤后,可以先进行练习,然后点击下面的“正式实验”按钮开始。第二次指导语是:这是一个测反应时的实验,实验中屏幕会呈现一系列汉字。请你使用2号反应盒对呈现的汉字准备反应。汉字一旦出现,你就大声念出这个字,同时根据汉字的颜色用优势手按相对应的颜色键。反应越快越好。在你明白了实验步骤后,可以按反应盒上任意键,实验就可以继续。2.3 第一次指导语后,被试根据要求对呈现的汉字作出相应反应,直至弹出休息对话框。倒计时3分钟休息结束,第二次出现指导语,被试

6、仔细阅读指导语后按任意键,实验即继续。被试按指导语要 求反应,程序记录第二次实验时的反应时。如果反应错误,该次实验无效,程序自动补足。2.4 实验结束,数据被自动保存。实验者可直接查看结果,也可换被试继续实验,以后在主界面"数据”菜单中查看。3结果3.1分别计算两位被试两次实验 A、B、C、D组各自的反应时平均数,结果如表1、2所示:表1 :被试一的两次实验反应时平均数( ms )A组B组C组D组A次实验反应时651729558686平均数A次实验标准差24613265191第二次实验反应时649745656698平均数第二次实验标准2 :被试二的两次实验反

7、应时平均数( ms )A组B组C组D组次实验反应时589461754501平均数第-次实验标准差74318404118第二次实验反应时652676701580平均数第二次实验标准2表3:第一次实验 A、B、D组与C组的显著性差异检验成对样本检验成对差分tdfSig.(均值标准差均值的标准误差分的95%置信区间下限上限对 1A1 C1-36.000182.434129.000-1675.1001603.100-.2791对 1B1 C1-61.000328.098232.000-3008.8392886.839-.0431对 1D1 - C1-62.500269.408

8、190.500-2483.0322358.032-.3281义的脑区,从而影响对文字颜色判断的反应时,也可以证明干扰现象的存在,但经显著性差异检验,表 明与理论上的预计结果不一致。可能是被试没有按要求进行实验。4.2 通过表可以看出在字色矛盾的条件下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有一些被试反应较快, 也存在反应时稍长的被试,这是允许存在个体差异,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虽然存在个体差异,但是对B型刺激的反应时一定是最长的,这说明stroop效应是存在的,个体差异基本没有影响。4.3 一方面这种注意的选择方式是在潜意思层面的,并不受主观意识的控制;另一方面,有相关的研究显示人具有潜意思学习的能力,在 stroop效应上表现为启动效应,所以初步假设练习可能对干扰作用 长生影响,但是这种影响的方向并不确定,也就是说习练的作用到底能够扩大stroop效应还是减小stroop效应不能确定,有待进一步验证。而从本实验被试的实验结果看由于是初次进行此实验且并没有 进行多次联系,所以并不能做出准确判断。5结论5.1 字色矛盾时念字与唱色速度都较另外3种实验条件下速度慢,与 stroop经典实验结果一致。5.2 字色一致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