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2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word教案_第1页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2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word教案_第2页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2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word教案_第3页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2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word教案_第4页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2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word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导学案崔向东【课标要求】1.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2.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了解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林冲性格的转变。 【教学难点】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知识连接】一、文体知识: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小说必须具备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三个要素。其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二、走近作品: 作者: 施耐庵(12961370),原名耳,又名子安,字耐庵,祖籍苏州,自幼聪明好学

2、,能诗擅文,才华出众。相传是孔子七十二子弟之一施之常后代。.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曾在钱塘一带做过几年官,其余时间一直以教书为业,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即为他的门生。由于生活在元朝的残酷统治下,经历过元末激烈的农民起义,深感自己与当道的权贵不合,决定归隐,闭门著书,最后终于创作完成了巨著水浒传。他在教书期间根据民间传说与话本戏曲,编著了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水浒。关于水浒: 水浒又名水浒传忠义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名著之一,成书于元末明初。它是一部描写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著名的长篇古典小说。这部章回小说是在宣和遗事、民间故事及话本的基础上,经过施耐庵的整理加工,进行再创作而完成的

3、。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庸无道,加之连年自然灾害,外族入侵,结果弄得民不聊生,正如书中所写的:“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见水许第十六回)于是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地爆发。水浒生动地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诞生、发展、失败的全部历程;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以及起义终于演为悲剧的历史原因;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歌颂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个个为人民喜爱的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施耐庵根据话本、民间故事、戏曲写出了中国第一部长篇白话小说水浒传,在我国白话

4、文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水浒传最早为一百回体,后来出现一百二十回本,增加了征田虎、征王庆的故事。明末清初金圣叹腰斩水浒,删掉七十一回以后的内容,添上了“惊噩梦”的结局,成为七十回本。七十回本水浒结构安排紧凑,人物性格鲜明,突出了其艺术价值。 明代高儒的百川书志记载:“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所以,一般认为水浒为施耐庵与他的学生罗贯中合著。水浒和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并称为四大名著,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3有关情节: 禁军教头起义英雄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九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

5、洪教头 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第十一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 第十二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预习检测】:1、组加点字注音:赍发( ) 赏赉( ) 玷辱( ) 迤逦( ) 恁( ) 酒馔( ) 尴尬( ) 彤云( ) 仓廒( ) 髭须( ) 掇 ( ) 肐察( )搠倒( ) 央浼( ) 剜( ) 庇佑( )2、填空 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作品概括了农民起义、直至的过程。课文节选自原书第十回,题 目是 ,主人公是,原是京城的八十万禁军教头。3下列各组词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盘缠 救济 勤谨 陷害 B.刺配 绵衣 缝

6、补 暴响C.胳嚓 毡笠 应承 溯风 D.絮烦 吹撼 草帚 时晨4、下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迤俪(l) 玷(zhn)辱 酒馔(zhuàn ) 搠(suò)倒B.连累(li) 髭(z)须 洗漱(shù ) 剜(wn)心C.提(d)防 彤(tóng)云 庇(pì)佑 仓廒(áo)D.赍(j)发 供(gng)桌 央浼(mi) 模(mú)样第一课时【自主探究】1、 请从林冲的角度用四个字分别概括故事情节。2小说的线索是什么?3 、课文开头一段“闲话”对表现小说情节有什么作用?【归纳总结】【我的疑问】【课后巩固】1.课文的标题

7、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请将此标题加以扩展,写成一段话,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2.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第一部分(自然段)是故事的开端,它对全篇有什么作用?以下说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交代了李小二从偷东西到自办酒店、自食其力的经历,表现林冲仗义助人的品质B.通过插叙和对话交代了这一回中主要人物和事情的起因C.揭示了林冲与高俅的矛盾和斗争D.点明了林冲与李小二的亲密关系,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了准备3.林冲巧遇李小二,这一情节并未展现林冲与官府冲突,为什么一开始就写这一段?它对表现林冲性格起什么作用?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虽然落难,林冲仍然仗义疏财,扶危济困,表现了林冲性格的丰富性B.由于

8、林冲与李小二的关系,为后来李小二感恩图报留下伏笔C.为了使李小二知道林冲为什么由禁军教头变成囚犯D.表明此时的林冲有逆来顺受、忍辱苟安的软弱性第二课时【自主探究】1.课文第二段写道:且把闲话休提,只说正话。思考:“林教头沧州遇旧知”这一段对表现林冲性格有何作用?2、 提问:陆谦、富安来到沧州表明了什么?林冲的反应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状况?从故事情节上看处于哪个部分? 3、林冲“上山”以后的故事你知道吗?【归纳总结】【课后巩固】1、有一位作家曾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的名字是( )2、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 )。 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 )。 3、对对

9、联。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下联: 第三课时 【合作探究】1、本文有哪些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有什么作用?2、课文有什么景物描写?(是怎样描写大风雪的)从什么方面描写?有什么作用?3、这一段中除了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之外,还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什么性格? 4、在这一段中,作品详细描写了庙外三人的对话,为什么要详细描写这些对话? 5、作者的行文构思对你有什么启示?【归纳总结】【课后巩固】阅读下面选段,回答文后14题。那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

10、背后看人最难,便把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闪,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

11、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胞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气力捺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进出鲜血来,更动弹不得,只剩口里兀自气喘。武松放了手,来松树边寻那打折的棒橛,拿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眼见气都没了,方才丢了棒。1、文段中打虎三个回合动作描写极为传神。请找出第二、三回合描写武松打虎的主要动词。答:2、文章本意是要突出武松的神武,但是文段第一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