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复习之诗词鉴赏:诉衷情巩固练习制卷时间:2018年6月一、文学、文化常识:1 .“诉衷情”为词牌。2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他的诗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重要注释及典故:1.万里觅封侯:奔赴万里外的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出自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2,梦断:梦醒。3 .关河:指山川险要处。4 .尘暗旧貂裘:借苏秦说秦王的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5 .胡:此指金兵。6 .鬓先秋:鬓发早已发白,如秋霜。7 .天山:这里代指抗金前线。8 .沧洲:滨水之地,古时隐士所居之处。三、重要语句理解及主旨:1 .“万里” “匹马”突出了词人当年奔赴抗金前
2、线的英勇气概。“觅封侯”暗用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借指立功报国,表达了他报国的雄心壮志。2 .“尘暗旧貂裘”借用苏秦说秦王的典故来表明自己未受重用,抱负不得施展的境况,“断”、“暗”、“旧”等字流露出词人报国之志随时光的流逝难以实现的沉痛之情。3 .“未”、“先”、“空”三个字说明敌寇依旧,而自己只能看年华老去却始终得不到报效祖国的机会, 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深,悲愤之切。4 .这首词上阕写了当年从军抗战和如今被弃置的两个不同的生活场景,下篇转入直接抒发内心的情 感:对于报效祖国、抗击金兵收复失地的强烈渴望,壮志难酬的悲愤,及对南宋统治者的强烈不满。四、习题:【第一组】1.词作者是 。我们还背诵过
3、他写的诗歌 。(2分)2,下列理解不恰当 的一项是()(2分)A. “当年”两句,怀着感慨的心情回忆早年的戎马生涯。B. “关河”两句,述说理想破灭,只有在梦中才能重返前线。C. “胡未灭”三句,写壮志未酬,梦醒后的悲凉心情。D. “此生”三句,表明决意淡出政治,隐居终沧洲终老此生。【第二组】1.“关河”的意思是 。 (2分)2,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当年”表明词的开头写的是作者的回忆。B. “尘暗旧貂裘”借用了苏秦说秦王的典故。C. “泪空流”是感慨自己年纪大,力不从心。D. “心在天山”表明作者抗金的理想不曾改变。【第三组】1 .“胡未灭”中“胡”的意思是 。 (2分)2
4、 .下面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再现了作者当年从军抗敌的情景。B.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表明作者雄心不已,依然在前线战斗。C.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表明作者不能报国杀敌的悲愤情感。D. “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既是作者痛苦的自白,也表现出对南宋统治者的强烈不满。五、考题链接:2011届卢湾一模卷1 .“尘暗旧貂裘”借用了苏秦的典故,说明 (2分)2 .下列对本词的分析理解,错误 的一项是()(2分)A.词中“觅封侯”暗用了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表现词人当年在梁州时也曾意气风发,有过像 班超那样报国的雄心壮志。B. “胡未灭,鬓先
5、秋,泪空流”九个字写尽词人一生心事,表现出词人年老体衰,面对敌寇嚣张 而难酬壮志的一腔悲愤。C. “心在天山,身老沧洲I”表现出词人知道自己年事已高,不再有一心报国的志向,因此流露出 的悲哀、失落和无奈之情。D.本词苍凉悲壮,上片叙事,下片抒情,通过今昔对比,生动地反映了一位爱国志士的坎坷经 历和不幸遭遇。2011届金山一模卷1 .“关河”在词中是指 (2分)2 .下列理解不正斛 的一项是()(2分)A.首句借用班超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报效祖国的壮志。B. “梦断” 一句,语势急转而下,转慷慨激昂为伤感悲凉。C.词的上片主要描述了词人盛年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D.词下片中的“未”“先
6、” “空”三字流露出作者内心的沉痛悲愤和不甘。2011届黄浦一模卷1 .“关河”的意思是 (2分)2 .下列理解不恰当 的一项是()(2分)A. “当年”两句,抒写词人昔日投笔从戎,英勇抗敌的情景。B. “尘暗” 一句用苏秦故事诉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C. “胡未灭”三句寄托岁月不再,垂垂老矣,力不从心之感慨。D.“此生”三句宽慰自己“天山”有将士守边,尽管安心养老。2011届徐汇一模卷3 .“鬓先秋”中借秋霜形容 (2分)4 .下列对本词内容理解不准确 的一项是()(2分)A.词中表达了陆游始终想收复中原失地的抱负。B.上阕抒发了自己空有雄心壮志却有无所成就的感慨。C. “此生谁料”
7、表达了抗金事业未成的心有不甘。D.词人表达了人生终将年华老去的无奈感怀。2012届一模卷C卷1 .“天山”在词中是指 (2分)2 .下列理解错误 的一项是()(2分)A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写诗人当年慷慨从军,充满豪情壮志。8.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写诗人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C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抒发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沉痛悲愤之情。D.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写诗人退隐故乡,情感由忧愤转为豁达。2012届嘉定一模卷1 .词中加点的“胡” 一词意思是 (2分)2,下列理解不亚娜.的一项是()(2分)A.上片从追忆往日豪放的军旅生活写起。B.下片着力抒发理想与
8、现实的冲突矛盾。C.作者在这首词中抒发的感情是从悲凉转为激昂。D.朗诵这首词的感情基调应该是既悲愤又深沉的。2012届杨浦一模卷1 .词中的“天山”指的是 。(2分)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 “当年”两句,再现了作者盛年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B. “尘暗” 一句借用典故,诉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的遗憾。C. “胡未灭”三句流露出作者因年老而不能再报效祖国的沉痛悲愤和不甘。D. “此生”三句抒尽作者内心爱国激情和壮志难伸的悲愤。2012届崇明一模卷1 .“梦断”在词中的意思是 。 (2分)2,下列理解不亚确.的一项是()(2分)A. “万里” “匹马”形成空间
9、形象上的强烈对比,写出作者当年的自信与执着。B. “尘暗旧貂裘”借用苏秦典故,诉说自己受到重用,依然在前线战斗的情景。C. 一个“空”字既写出作者内心的不甘与失望,也写出对朝廷的不满与愤慨。D.这是一首抒发作者壮志难酬的慷慨与悲壮的爱国诗篇。2012届静安一模卷1 .“尘暗旧貂裘”一句用了 (人名)的典故。(2分)2 .下列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A.首句以“万里”、“匹马”两词传递出当年词人奔赴前线的豪情。B.次句借典故表达了词人不受重用,壮志难酬的苍凉心境。C.下片首句抒发了只因年事已高不得不放弃抗金复国梦想的悲怆。D.末句以“天山”和“沧洲”之远隔来形容梦想和现实的距离之远。20
10、13届普陀一模卷1 .“鬓先秋”在词中的意思是 。(2分)2 .下列理解不正啊.的一项是(2分)A. “万里觅封候”回忆诗人盛年时慷慨从军的情景。B. “尘暗旧貂裘”借苏秦表达自己勇赴国难的决心。C.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流露诗人的不甘和不满。D.“心在” “身老”表达建功立业与终老家园的矛盾。2013届浦东一模卷1 .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 “梦断”与“梦回吹角连营”中“梦回”的意思不相同。B. “尘暗旧貂裘”借用苏秦典故,描述自己不受重用的现状。C. “胡”,本为古代对北方、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此指金兵。D. “梁州”、“关河”、“天山”、“沧州”等,均代指抗金前线。2
11、 .词中与“身老”相照应的句子是“(2分)2013届闵行一模卷1 .上阕写了当年和现今两个场景,各表现了词人 、的心情。(2分)2 .下列理解不正斛的一项是 (2分)A .“当年万里”是作者对往日军旅生活的回忆。B . “泪空流”写出对自己功名未成的不满与失望。C .“心在天山”与“身老沧洲”构成强烈对比。D .这首词悲壮处见沉郁,愤懑却不消沉,感人至深。2013届一模卷D卷1 . “秋”在词中的意思是 。(2分)2 .下列理解不正碑.的一项是(2分)A. “诉衷情”是本词的词牌名。B. “当年”引出了往昔的回忆。C. “暗”字写出了词人的悔恨。D. “沧洲”点出词人的隐居地。2014届长宁一
12、模卷(与破阵子比较阅读)1 .“沙场秋点兵”,“沙场”即 (2分)2,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A .诉衷情只有正标题,破阵子还有一个副标题。B. “梦断”、“梦回”两句都是回顾驰骋疆场的军旅生涯。C.前者为“觅封侯”,后者为“赢得生前身后名”,全是为个人博取功名。D. “泪空流”、“可怜白发生”两句,抒发的都是壮志难酬的悲愤情感。2014届金山一模卷(与破阵子比较阅读)1 .两首词都抒发了词人 的情感。(2分)2 .对两首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 . “诉衷情”与“破阵子”分别是两首词的词牌名。B.两首词都在对比中突出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C.两首词都借用一定的典
13、故来增加表达的内涵。D.两首词都是上阕写当年的战争生活,下阕直抒胸臆。2014届虹口二模卷1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 .“觅封侯” 一句意思是不远万里寻找封侯的机会。B. “关河”原意是关塞河防,借指山川险要的地方。C. “胡”原指北方或西方的少数民族,词中指金兵。D. “沧洲”借指诗人隐居故乡绍兴镜湖边上的三山。2 .全词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2分)2015届一模卷B卷1 .词中的“天山” 指的是。(2分)2 .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是 。(2分)2015届闵行一模卷1 .以上宋词词牌名为“ ”,作者是宋代著名词人 。 (2分)2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
14、,身老沧洲。”表达了主人公 的情感。(2分)2015届静安一模卷1 .陆游, (朝代)文学家。“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出自他的另一首作品«» 。 ( 2 分)2 .第1题提到的这句诗和本词中的“”意思最相近,它们都表达了作者始终坚守的 的理想。(2分)2015届金山二模卷1 .“天山”在词中代指 (2分)2,下列理解不韭班的一项是()(2分)A.首句再现了词人盛年时慷慨从军、勇赴国难的情景。B. “梦断” 一句,语势急转而下,转伤感悲凉为慷慨激昂。C. “未” “先” “空”三字流露出作者内心的沉痛悲愤和不甘。D.这首词和破阵子都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20
15、17届黄浦一模卷1 .诗中“万里觅封侯”用了 (人名)投笔从戎、立功异域的典故。(2分)2,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 “当年”两句再现了词人早年满怀豪情壮志慷慨从戎的情景。B. “关河”两句述说理想破灭只有在梦中才能重返前线的遗憾。C. “胡未灭”三句写尽了词人内心壮志难酬的悲愤、痛苦与不甘。D. “此生”三句表明词人决意淡出政治,隐居沧洲终老此生。2017届一模C卷诉衷情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1 .两首词都抒发了词人 之情。(2分)2 .对两首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 “诉衷情” “破阵子”分别是两首词的词牌名。B.两首词都以对比突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C.两首词都借用一定的典故来增加表达的内涵。D.两首词都回忆了当年战争并向朋友倾诉情感。2018届奉贤一模卷诉衷情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1、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两首词都回顾了词人驰骋疆场的军旅生涯。B.两首词都在对比中突出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C.前者为“觅封侯”,后者为“赢得生前身后名”,全是为个人博取功名。D.两首词都借用一定的典故来表达作者的情感。2、两首词都抒发了词人 的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客服用户服务管理办法
- 福建矿产开采管理办法
- 福建废弃矿洞管理办法
- 广西车辆出租管理办法
- 盘库出库入库管理办法
- 异物投诉考核管理办法
- 城市盘活资产管理办法
- 客户分级权益管理办法
- 员工饭卡充值管理办法
- 支付中心票据管理办法
- 风险经理岗位资格考试练习试题附答案
- 《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建建200182号)-20210829233
- 城镇污泥标准检验方法CJT221-2023 知识培训
- 村打井施工合同范本
- 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员工委派协议书
- DB11T 1034.2-2024交通噪声污染缓解工程技术规范 第2部分:声屏障措施
- 初一语文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DL-T664-2016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
- 四新四化的心得体会(24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