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子“无为而治”的领导艺术_第1页
浅谈老子“无为而治”的领导艺术_第2页
浅谈老子“无为而治”的领导艺术_第3页
浅谈老子“无为而治”的领导艺术_第4页
浅谈老子“无为而治”的领导艺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川理工学院课程论文四川理工学院课程论文 浅谈老子“无为而治”的领导艺术学 生:钟海滨学 号:10051040118专 业:人力资源管理班 级:2010.1指导教师:杨晓宇 四川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二O一二年十二月摘 要老子“无为而治”思想是一种领导艺术,对现代领导有现实的借鉴意义。“无为而治”不是消极的主张,也不是完全的不作为,而是一种方法和手段,他要求领导者要依照企业发展的规律,放手让各岗位的工作人员做自己的事,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目的。“无为而治”与现代意义上的领导科学有融通之处,领导者可以通过尊重并顺应客观规律等途径将“无为而治”思想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2、,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领导极致。关键词:老子,无为而治,领导艺术1 前 言 无为而治是管理的最高层次,也是领导的最高境界,更是一项不可思议的经营法则。无为而治的实质是大有为而小无为、貌似无为实则有为、眼下无为而长远有为的一种企业管理与经营的策略。下面本文就为你介绍“无为而治”思想的内涵、特点以及方法和应用。2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内涵 2.1 “无为”即“自然” “无为”在老子看来意味着“道法自然”,即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并不是说“自然”在“道”之上,而是说“道”的本性是“自然”的。没有任何外界的或超自然的力量的干涉。这种自由自在、自然而然的运行,不去干涉外在事

3、物,也不受外在事物干涉的行为就是“无为”。无为就是顺应万物本性,不人为地强制和干涉。 2.2 “无为”不等于“不为” 老子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无为中实现有为。“无为而治”并不排斥任何管制行为,而是要把握好组织行为的性质和程度,在遵循自然、顺应万物本性的原则下,因势利导,促进事物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从宏观上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 2.3 “无为”达到“无不为” 无不为是无为而治的最终目标,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无为而治从“道”这一本质上讲,是“无为”与“无不为”的有机统一。天地万物的生成与存在,皆是“无为也而无不为”的。老子正是从这一思想

4、出发,认为治国安民,要反对“有为而治”,而主张“无为而治”。 3 无为而治的特点 3.1 遵循自然,顺应自然 老子所谓的“无为而治”,就是通过“无为”去达到“治”的目的。这里的“治”是对企业组织的有条不紊的成功领导,而“无为”则是途径和手段。不过“无为,”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无所作为,也绝不是要放弃领导,任其自行发展,而是有着它特定的深刻含义。老子所说的“自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然界,而是指自然而然,即事物本身按照它本身的规律自然而然地发生和发展,不需要任何外在力量的强制和干涉。 3.2 以简驭繁,以静制动 老子认为,真正高级的领导水平应该是“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也就是指企业制度要简约且

5、十分容易操作,领导要不多干涉而效果却很理想,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3.3 抓大放小,宏观调控 老子“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要求在领导决策上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即要求领导者在“大事”上有所为,在“小事”上有所不为。只有在“小事”上有所不为,才能在“大事”上有所为。 4 达到“无为而治”思想有效的方法和措施4.1 领导者要“以百姓之心为心”,保持自身清静,不为物化老子认为,最好的、最受人民爱戴的领导者要“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圣人之在天下,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子”,这就是说,最好的领导者常常是没有私心的,最合格的领导者应该是德才兼备的人才,首先想到员工,全心全意为员工

6、服务,一切要以员工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没有私心,保持自身清静,不被物化。最高明的领导者,则站的高看的远,不轻易说什么话就把事情办的漂漂亮亮的。4.2 领导者不能命令频出,朝令夕改要使企业安定,稳定,清静就不能命令频出或朝令夕改,否则员工就会反感,厌恶领导人,他们不知道明天还会有什么变化,不知道该怎么做,这样会影响企业的稳定,长此以往可能导致企业亏损。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鱼”,要坚持清静无为的思想,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以道德治天下”。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不要瞎折腾,制度、命令、规章保持一贯性,不能今天制定明天就改,扰乱员工心情,增加企业动荡因素。4.3 领导者知人善

7、用,发挥各人专长老子认为要做到“无为而治”,领导者还要善于发挥每个人的专长,爱惜人才,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世界上没有无用人,也没有无用物。领导人应该这么做,能做到的就是高明的领导人,也叫做顺应自然之理了。老子说:“圣人常救人,故无亲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者之师;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资大谜,是为要妙。5 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在管理中的应用 5.1 在管理手段上以人为本,提倡民主协作管理 5.1.1 领导在心境方面,应对己自然,对人以“仁”为本 对己自然,无欲无求,才能没有私心杂念,远避腐败和功利主义取向,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在企业的管理中才有权威。对

8、人要以仁为本,领导内心充满爱心,并施之于员工,才能得到大家的拥护和爱戴。与此同时,领导还要真正做到信任员工,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5.1.2 倡导民主协作管理 企业的发展不仅是领导的事,也不仅是管理层面的事,它涉及到每位员工,涉及到企业的各个层面,这是一个共识。在此基础上,还要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实行民主协作管理,让民主在这个环境中充分滋长。只有建立宽松的、民主的环境才能使员工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家互相谅解,也惟有这样才能提高管理的效果。 5.1.3 鼓励竞争,创建激励机制。 引进激励竞争机制,挖掘人才。调动积极性,这就是实现无为而治的强有力的催化剂。针对职工不同

9、方面的要求和需要,制定健全奖惩条例,引进科学的竞争和激励机制。作为领导首先要注意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其次,在具体的各种活动比赛中,通过竞争,使员工有能力、有勇气、有信心去迎接未来生活的挑战,让他们形成在竞争中失败,在失败中崛起,在成功时不骄不躁的成熟心理。 5.2 在管理方法上注重制度和人情的结合 5.2.1 建立科学合理的规范制度无为而治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实现自我约束。建立科学合理的规范制度是企业走向依法治企的必由之路,也是员工走向依法做事的必然要求。如果真正做到依法治企、依法做事,就能减轻领导的负担。 5.2.2 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有了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领导还应率先垂

10、范,做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领导只有身先士卒,以身示范,才能服人。制度规范不仅仅适用于员工,对领导也同样起约束作用。正如古谚:“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只有做到这样才能使科学合理的规范制度真正落实到实处。 5.2.3 捕捉员工情感的“敏感区”,以情动人制度虽然是硬性的,但是企业的管理也应该体现人情味。情感对人的行为具有巨大的调控作用,它指引和维持着行为的方向性。因此领导应捕捉员工情感的“敏感区”,进行积极的感情投资,以情动人。当员工的家庭有困难时,领导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一有形的援助之手将化成无形的动力,迸发出强大的工作力量,从而活跃了企业管理的活力。 5.3 在管理内容上注重

11、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重要标志,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也是企业实现“无为而治”的一个大有可为的领域。企业文化包括四个层次:物质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企业文化作为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潜移默化、渗透性强的特点。如果企业营造起了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企业管理就可以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 5.4 在管理体系上构建职责分明、富有成效的管理网络 在企业管理中构建职责分明、富有成效的管理网络,这是实现无为而治的有效形式。由于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特长、兴趣、和潜在的能力,领导应该在充分征求员工意见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并轨,优化组合。在日常的事务管理

12、中形成“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科学管理网络,从而极大地促进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主动性和能动性。6 结束语总之,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有很大差异,而“无为而治”的观念,带给我们的启示,完全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对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起到重要的影响,可见古代哲学可以给我们带来有营养、有价值的东西和启迪。参考文献1 刘增惠.道家文化面面观.济南.齐鲁书社,2005:622 朱晓鹏.老子哲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813 朱晓鹏.老子哲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834 王麒.老子的智慧.合肥.黄山书社,2010:1715 饶尚宽译注老子 孙子兵法北

13、京中华书局,2010:956 饶尚宽译注老子 孙子兵法北京中华书局,2010:55 本文还综合参考了中央民族大学.王丽平.领导艺术与魅力课程中“老子无为而治”的视频讲座。致谢辞 通过大学两年多的熏陶,使我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我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我真诚的感谢每一位老师对我的教导,最后感谢杨老师对本文的查阅。第 6 页 共 7页目 录1 前 言12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内涵12.1 “无为”即“自然”12.2 “无为”不等于“不为”12.3 “无为”达到“无不为”13 无为而治的特点23.1 遵循自然,顺应自然23.2 以简驭繁,以静制动23.3 抓大放小,宏观调控24 达到“无为而治”思想有效的方法和措施24.1 领导者要“以百姓之心为心”,保持自身清静,不为物化24.2 领导者不能命令频出,朝令夕改34.3 领导者知人善用,发挥各人专长35 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在管理中的应用35.1 在管理手段上以人为本,提倡民主协作管理3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