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册课时练习题25_第1页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册课时练习题25_第2页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册课时练习题25_第3页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册课时练习题25_第4页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册课时练习题2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0课游褒禅山记课堂知识巩固预习面对面J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庐冢()瑰怪()褒禅山()有碑仆道(舍于其址()有穴窈然(咎其欲出者(无物以相之(答案:zh o ngg u i b ao p u sh e y aoji u xi n g2.辨形组词。侮惦脾谬裨缪.睥寥晦暗 答案:侮辱掂量惦记脾气裨将.睥睨谬误未雨绸缪寥廓3. 理解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古义:今义:(2)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今义:(3)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义:今义:答案:(1)古义:不平常今义:程度副词,很、十分古义:的原因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3)古义

2、:到了今义:连词,表示另提一件事4. 文学文化常识填空。王安石,寸期文学家、政治家。字 号,谥号抚州临川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有临川先生文集。答案:北宋介甫半山文5. 将下列空缺处补充完整。(1)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而其见愈奇。(2) 夫夷以近,则至者少。,而在己为有悔。(3)然力足以至焉,,随堂练答案:(1)入之愈深 其进愈难(2)则游者众 险以远 (3)于人为可讥基础巩固:1 .选出词的意义和用法大致相同的一组()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A 舍$.舍.屋舍俨然有碑仆道,其文漫灭B 文B .文.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C 盖.盖.盖余所至,比好

3、游者尚不能一一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D 故D .故.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答案:C解析:A项,舍动词,放弃,不要,名词,房屋;B项,文 碑文,碑文上残存的文字;C项,盖,大概;D项,故缘故, 所以。2. 选出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A .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明亮)也B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险峻)远C.以其求(探究问题)思之深而无不在也D .有怠而欲出(出去)者答案:D解析:A项,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B项,形容词用作名 词,“险峻的地方” ;C项,应作“思考”。3. 选出加点字“然”用法不同的一项()A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B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C.然不自意能

4、先入关破秦D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答案:B解析:然则,这样那么;其余表转折。4. 下列句子中“其”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A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B.盖其又深C.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答案:AB解析:A项的“其”作第三人称代词“它”讲,代石碑;B项“其”仍作“它”讲,只是指代后洞罢了。所以A和B两项的“其” 字用法是一样的。C项的“其”译为第一人称代词“我”。D项虽是 译为第三人称代词,但它指代古人,应译为复数的 “他们”才对。5. 选出加点“之”用法不同的一项()A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B .华山之阳C.后世

5、之谬其传D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答案:B解析:表偏正关系,助词“的”;其他取消句子独立性。6. 下列地名中的“阳”、“阴”与“华山之阳”、“汉之阴”中的“阳”、“阴”含义相同的是()A.洛阳、华阴 B.富阳、山阴C.汉阳、江阴 D .衡阳、淮阴答案:D解析:在古代,“阳”表方位是“水之北,山之南”的意思,“阴”则是“水之南,山之北”。所以“华山之阳”和“汉之阴”的 “阳”、“阴”分别指“山之南”、“水之南”。古代地名常受附近的山川名称的影响,地名中的“阳”、“阴”与例句相符的就只有D项了7. 下列句子的句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B .嗟乎!师道之

6、不传/也久矣C.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D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答案:B解析:不传也/久矣。8. 对下面加点词的活用现象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始舍于其址(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B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词活用为动词,取名,称呼)C.好游者不能穷也(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走到尽头)D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谬论、谬误)答案:D解析:弄错,形容词作动词。语段鉴赏/阅读下段文字,完成后面各题。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 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 则至者少

7、。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 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 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 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 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9. 下列各句中的“而”字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A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B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C.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D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8、答案:B解析:B项是转折关系;A、C项为递进关系;D项为并列关系。10. 作者强调“于险远处”得“非常之观”要有几个条件,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三个:力、志、不随以止B .四个:力、志、物、不随以止C.五个:有志、力、物、己不悔、人不讥D .三个:有力、有志、有物相之答案:D11. 作者登山游洞,半途而返,应该说“无得”,而文中却说“有 得”,对作者“所得”的正确理解是()A .这是作者从另一角度说的,表面看来,游后洞没有尽兴是所失,但从中领悟出一个哲理,这正是在“求思”方面的“有得”。B .作者虽未游完后洞,但毕竟游了前洞,而且还从碑文中论证 了华山的本名,总算有收获。C.这是作者自我宽

9、慰的说法,认为虽未游完后洞,但毕竟达到 了一定深度,看到了一些奇迹,还是有趣的。D .作者认为自己这次游洞是“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 悔”。答案:A12. 对这段文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 .这段阐述了要到险远之处,观“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需要有坚定的志向、足够的力量和一定的外物帮助。B .作者的心得:尽了自己的志向而没有达到,可以不后悔。C.作者特别强调“志”志向、意志,这和他后来百折不挠地推行新法的精神是一致的。D .作者在“然力足以至焉其孰能讥之乎”一句中采用了举 例论证的方法,强调“尽吾志”的重要性。答案:D解析:不是举例论证,应是对比论证。七当堂练笔/13. 阅读下列

10、文段,仿照画线语句,再造两个句子,以分别概括 段的主要内容一个蚁窝是一座奇异的宫殿,有门楼宫墙,有大殿花园,还有 暗道密室。一片落叶是千里山脉,或者万里沙原。如果手中镜片有足够的 放大功能,我们还可能看到无数大大小小的河流和山脉。一颗微尘是一片星云,我们可能看到分子以及原子结构,看到 行星绕着恒星飞旋的太阳系。(根据韩少功另一片天空改写)个蚁窝是一座奇异的宫殿,答案:一片落叶是一片神奇的江山 一颗微尘是一片壮丽的星云解析:本题考查概括以及仿写句子的能力。作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画线句是其所处文段的概括句, 后面的 句子是对其的扩展。然后阅读 段,概括出其描写的主要内容。最 后,采用“是”的句式组织答案。课后拓展提升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班级姓名分数七语言秀一秀X 11 = 33 分)1. 文学常识填空。王安石(1021 1086),字,晚号朝代)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因散文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