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河道与水利工程管理_第1页
惠州市河道与水利工程管理_第2页
惠州市河道与水利工程管理_第3页
惠州市河道与水利工程管理_第4页
惠州市河道与水利工程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惠州市河道和水利工程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加强河道和水利工程管理,保障防洪安全和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确保安全度汛,发挥江河湖泊和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广东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广东省河道堤防管理条例、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河道(包括人工水道、行洪区、蓄洪区、滞洪区)和下列水利工程的管理、保护和利用适用本办法:(一)防洪、防潮、排涝工程。(二)蓄水、引水、供水

2、、提水和农业灌溉工程。(三)防渍、治碱工程。(四)水利水电工程。(五)水土保持工程。(六)水文勘测、三防通讯工程。(七)其他水资源保护、利用和防治水害的工程。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河道堤防是指河床以及直接依附河道兴建的堤、坝、防护林草、护坡、涵、闸、泵站等与河道配套发挥作用的兴利防害水工程。本办法所称水闸是指最大过闸流量1000立方米/秒以上的大型水闸;最大过闸流量100立方米/秒以上、1000立方米/秒以下的中型水闸;最大过闸流量100立方米/秒以下的小型水闸。本办法所称水库是指总库容10000万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水库;总库容1000万立方米以上、10000万立方米以下的中型水库;总库容10万立方

3、米以上、1000万立方米以下的小型水库。本办法所称灌区是指灌溉面积30万亩以上的大型灌区;灌溉面积1万亩以上、30万亩以下的中型灌区;灌溉面积1万亩以下的小型灌区。本办法所称泵站是指装机流量50立方米/秒以上或装机功率10000千瓦以上的大型灌溉、排涝泵站;装机流量10立方米/秒以上、50立方米/秒以下或装机功率1000千瓦以上、10000千瓦以下的中型灌溉、排涝泵站;装机流量10立方米/秒以下或装机功率1000千瓦以下的小型灌溉、排涝泵站。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河道和水利工程的管理,按照分级管理原则,理顺管理体制,明确责、权、利关系,保障河道和水利工程的安全及正常运行。凡与河道和水利工

4、程管理工作有关的部门,必须在当地人民政府领导下,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河道和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第五条 市、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河道和水利工程的主管部门,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执行,并在上级和同级的防汛指挥机构统一领导下做好防洪调度工作。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本着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充分依靠群众,切实管理好河道和水利工程。各地应建立健全河道和水利工程管理机构,保障河道和水利工程安全、高效运行。市、县(区)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各自职责协同水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河道和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第二章 河道和水利工程管理第六条 河道管理实行按水系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5、,加强防护,确保畅通。本市辖区内的河道,东江干流按有关规定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西枝江干流从惠城区东新桥入东江河口至惠东西枝江水利枢纽的河道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惠城中心区内河涌的主干流段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具体按惠州市市区河涌管理规定执行;其他河道按辖区由所在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河道及堤防工程执法检查、维修养护等日常监管按“属地管理、地方负责”的原则实行管理,由相应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有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围为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无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围根据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确定。其中东江、西枝江和新开河位于惠城

6、中心区无堤防的东平半岛河段沿岸按照现有沿江岸线或规划岸线外延10米范围确定。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河道管理范围应与城市蓝线和黄线管理相适应。河道的具体管理范围,由县级及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划定。第七条 本市辖区内的水利工程按下列规定实行分级管理。天堂山水库和显岗水库由所在地县人民政府管理,潼湖水利工程受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白盆珠水库、惠州大堤南堤、惠州大堤北堤、惠州大堤东堤(马安围)、增博联和水库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其他中型和重要的小型水利工程,由所在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其余的小型水利工程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管理。未具体划分规模等级的水利工程,由其所在

7、地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变更水利工程的管理权,应当按照原隶属关系报经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由部门、企业或个人兴建的水利工程,按其隶属关系由其相应的主管部门或当地人民政府监管,接受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第八条 大、中型和重要的小型水利工程应当设置专门管理单位,未设置专门管理单位的小型水利工程必须有专职人员管理。同一水利工程必须设置统一的专门管理单位。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具体负责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维护和开发利用。本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属性按照广东省水利工程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确定为纯公益、准公益或企业性质三类。纯公益和准公益性质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经费(包括人员、公用、维修养护经费)按相关规定,列

8、入同级财政预算安排,其中纯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经费由财政核拨,准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经费由财政核补。企业性质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其所管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和日常维修养护资金由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自行筹集,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的资金列入成本核算。小型水库管理和经费保障按惠州市小型水库管理办法执行。第九条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有关规程规范运行管理,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服从政府防汛指挥机构的防洪、抗旱调度,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和正常运行。当水利工程的发电、供水与防洪功能发生矛盾时,应当服从防洪。第十条 通过租赁、拍卖、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依法取得水利工程经营管理权的单

9、位和个人,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批准,不得改变水利工程原设计的主要功能。第十一条 新建、改建、扩建、加固水利工程项目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依法办理审批手续,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其勘测、设计、施工、监理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未经依法验收合格的水利工程不得交付使用。第十二条 未达到设计标准的水利工程,应进行达标加固、更新改造;虽达到设计标准,但运行时间长,设施残旧,存在险情隐患的水利工程,应做好规划,限期完成除险加固、更新改造。所需资金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多渠道筹集解决。

10、第十三条 经安全鉴定和充分技术经济论证确属危险,且严重影响原有功能效益,或者因功能改变,确需报废的,由其所属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中型以上的水利工程报同级政府批准。第十四条 河道整治与建设,应服从流域综合规划和城乡规划,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通航标准和其他有关技术要求,维护堤防安全,保持河势稳定和行洪、航运通畅。水利、电力部门或其他部门在河道建设水利、水电或其他涉水工程时,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充分考虑交通、航运、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实际需要,并应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第三章 河道和水利工程保护第十五条 堤防两侧应留有护堤地。凡过去已征用或划定的护

11、堤地,均归国家所有,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新建堤防和尚未划定护堤地的堤段,由市、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按下列规定标准划定护堤地,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告: (一)东江干流的堤防和捍卫重要城镇或5万亩以上农田的其他江海堤防,均从内、外坡堤脚算起每侧30米。(二)捍卫1万至5万亩以下农田的堤防,从内、外坡堤脚算起每侧20米。(三)捍卫1万亩以下农田的堤防,从内、外坡堤脚算起每侧10米。(四)惠城区城市建成区内的堤防,堤防内侧护堤地从内坡堤脚算起10米,外侧护堤地从外坡堤脚算起30米。未达到设计标准的堤防和险段,其护堤地应适当加宽。第十六条 国家对水利工程依

12、法实施保护,并由市、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按照下列标准划定国家所有的水利工程管理范围,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告:(一)水库。工程区:挡水、泄水、引水建筑物及电站厂房的占地范围及其周边距离为:大型及重要中型水库周边100米,主、副坝下游坝脚线外300米;中型水库周边50米,主、副坝下游坝脚线外200米;小型水库周边30米,主、副坝下游坝脚线外100米。库区:水库坝址上游坝顶高程线或土地征用线以下的土地和水域。(二)堤防。工程区:主要建筑物和专用防洪抢险道路的占地范围以及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护堤地。(三)水闸。工程区:水闸工程各组成部分(包括上游引水渠、闸

13、室、下游消能防冲工程和两岸联接建筑物等)的覆盖范围以及水闸上、下游及其两侧的宽度为:大型水闸上、下游距离各1000米,两侧宽度各200米;中型水闸上、下游距离各300米,两侧宽度各50米;小型水闸上、下游距离各50米,两侧宽度各30米。(四)泵站。工程区:泵站工程各组成部分(包括上游引水渠、厂房、涵管、下游消能防冲工程和联接建筑物等)的覆盖范围以及泵站上、下游及其两侧的宽度为:大型泵站上、下游距离各300米,两侧宽度各100米;中型泵站上、下游距离各150米,两侧宽度各50米;小型泵站上、下游距离各50米,两侧宽度各30米。(五)灌区。主要建筑物占地范围及周边距离为:大型工程周边100米,中型

14、工程周边50米,小型工程周边30米;渠道:左、右外边坡脚线之间用地范围。(六)生产、生活区(包括生产及管理用房、职工住宅及其他文化、福利设施等)。其他水利工程的管理范围,由县、区或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参照上述规定标准划定后向社会公告。第十七条 市、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按照下列规定标准在水利工程管理范围边界外延划定水利工程保护范围,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告:(一)水库、堤防、水闸、泵站和灌区的工程区、生产区的主体建筑物管理范围边界外延不少于200米,其他附属建筑物管理范围边界外延不少于50米。(二)库区水库坝址上游坝顶高程线或者土地征用线以上至

15、第一道分水岭脊之间。(三)大型渠道管理范围边界外延20米,中型渠道管理范围边界外延15米,小型渠道管理范围边界外延10米。(四)其他水利工程的保护范围,由县、区或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参照上述标准划定后向社会公告。第十八条 市、县(区)国土资源部门对已征用或已按规定划拨的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的土地,应依法办理确权发证手续。已划定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并已办理确权发证手续的,不再变更;尚未确权发证的,应按照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标准,由市、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国土资源部门依法办理征用或划拨土地手续。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的土地和水域。国家建设需要征用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的

16、土地的,应征得有审批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第十九条 水利工程保护范围内的土地,其权属不变,但必须按本办法的规定限制使用。第二十条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当在河道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设置界桩和公告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和破坏界桩和公告牌。第二十一条 城乡规划应专项标注列示河道和水利工程建设用地,其用地范围和城乡规划的蓝线或黄线范围,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水行政等有关部门确定。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在编制规划、办理行政许可时,凡涉及到河道和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的,须征得有相应审批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城市规划区内的建设项目涉及河道堤防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的,建设单位应提出相应的保护调整

17、措施并须符合相应水利规划和城市规划。新建工业区、住宅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在新的水利、河道堤防工程系统建成以前,不得损坏、堵塞、填毁原有的河道堤防和水利工程。第二十二条 河道管理范围内的水域、沙洲、滩地和行洪区属于河道行洪通道,不作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建设阻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第二十三条 单位和个人需要在河道、滩地、堤防或护堤地上作业的,事前必须报经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服从水行政主管部门指挥。在河道、滩地内开采砂石土料的,应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规划、管理,与河道整治相结合。河道开采砂石土料的监督管理按有关规定执行。第二十四条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桥梁、码头

18、、道路、涵闸和其他拦河、跨河、临河、穿堤建筑物、构筑物,铺设跨河管道、缆线等工程设施,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和其他有关的技术要求,不得影响河道行洪、排涝及上下游左右岸河道堤防安全,不得引起河势的不良变化,不得妨碍河道水文观测,不得危及水陆交通安全。建设单位必须按照河道管理权限,将工程建设方案报送河道主管机关审查同意。未经河道主管机关审查同意的,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查工程建设方案时,应当征求利害关系人意见;涉及公众利益的,应当采取听证会、论证会等方式,广泛听取公众意见。经批准的建设项目,自批准之日起3年内未开工建设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30日内向有管辖权的

19、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延期手续。第二十五条 工程设施建设需要占用河道管理范围内土地,跨越河道空间或者穿越河床的,建设单位或个人应将该工程设施建设的位置和界限报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依法办理开工手续;施工时,应按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位置和界限进行。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或个人应将施工安排告知水行政主管部门,并与河道堤防管理单位签订防洪安全协议书。第二十六条 建设单位或个人在河道管理范围内进行建设的,应当在开工前与河道堤防管理单位签订信用承诺书,承诺工程完工后,建设单位或个人按要求清理施工现场,建设单位或个人逾期不按要求清理施工现场或虽已清除,但经验收不合格的,将按照有关失信管理制

20、度进行处理。第二十七条 在河道、滩地上修建工程设施,按下列管理权限呈报审批:(一)建设工程设施涉及或影响的范围在本县、区行政区域内的,在征得当地水利所(会、站)或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同意后,由所在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二)工程设施涉及或影响的范围跨县、区行政区域的,经所在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三)在西枝江干流从惠城区东新桥入东江河口至惠东西枝江水利枢纽工程以及惠城中心区主要河涌的河道、滩地上进行建设的,在征得相应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同意后,由所在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四)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东江干流河道、滩地上进行建设的,在征得相应水利

21、工程管理单位同意后,由所在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第二十八条 未经依法批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填堵河道,或在河道、滩地上抛石筑坝和围垦;不得在堤防或护堤地上修建各类建筑物或其他工程设施。第二十九条 经依法批准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工程项目和其他设施的,建设单位或个人应当向水行政主管部门缴纳河道管理范围占用费。收费管理和减免办法依照省、市的有关规定执行。第三十条 堤防上已修建的涵闸、泵站和埋设的穿堤管道、缆线等建(构)筑物及设施,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检查,对不符合工程安全要求的,必须限期由原建单位负责加固、改建或堵闭,废弃的应拆除并回填夯实。第三十

22、一条 单位和个人确因生产或建设需要破堤修建涵闸、泵站、交通旱闸,埋设穿堤管道或兴建其他工程设施的,应提出工程设计方案,经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按下列管理权限审批:(一)惠州大堤南堤、惠州大堤北堤、惠州大堤东堤(马安围)、潼湖围和市管河涌的堤防破堤建设方案在征得相应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意见后,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二)上项规定以外的堤防,由所在地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第三十二条 在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内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各类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必须按照管理权限,将工程建设方案报送水利工程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未经水利工程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水行政主管部门按下列审批权进

23、行审批: (一)在市管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在征得相应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同意后,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二)其他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修建永久性、临时性工程设施或作业的,在征得当地水利所(会、站)或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同意后,由有审批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 (三)河道堤防工程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批按照本办法第二十四条至第三十二条的规定执行;在河道堤防工程保护范围内进行深基坑开挖、打井等影响堤防基础安全的建设项目,应经有审批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第三十三条 对在河道、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进行建设的工程设施,水行政主管部门有权依法监督检查;水行政主管部门检查时,被检查的单位应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24、和资料,积极配合检查。第三十四条 河道、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建设的工程设施竣工验收时,应有水行政主管部门参加,建设单位或个人应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相应建筑物、构筑物竣工图。河道、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建设的工程设施与防洪安全相关的项目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其主体工程不得投入使用。经验收合格的河道、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由建设单位或使用单位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服从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安全管理。第三十五条 凡利用堤顶、水库坝顶作公路的,必须经有审批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所用堤段、坝顶的路面铺筑和养护、维修,以及因提高防洪标准,需要重新铺筑路面所需的物资器材等,均由交通运输、公路、市政主

25、管部门或使用单位负责。修建跨越堤顶的道路,必须另行填筑坡道,不得挖低堤顶,留下路缺。第三十六条 江河的故道、旧堤、原有工程设施等,不得擅自填堵、占用或者拆毁。第三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侵占、毁损水库大坝、堤防、水闸、护岸、抽水站、排水渠系等防洪工程和水文、通信设施以及防汛备用的器材、物料等。第三十八条 从事工程建设,占用农业灌溉水源、灌排工程设施,或者对原有灌溉用水、供水水源有不利影响的,建设单位或个人应当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造成损失的,应依法给予赔偿。第三十九条 因建设需要迁移水利工程或造成水利工程损坏的,建设单位或个人应当事先提出书面申请,经有审批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补

26、救措施或按重置价赔偿;影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应当承担相应的管理维修费用。第四十条 修建桥梁、码头和其他设施,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所确定的河宽进行,不得缩窄行洪通道。桥梁和栈桥的梁底必须高于设计洪水位,并按照防洪和航运的要求,留有一定的超高。跨越河道的管道、线路的净空高度必须符合防洪和航运要求。第四十一条 对壅水、阻水严重的桥梁、引道、码头和其他跨河工程设施,根据防洪标准,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建设单位或个人限期改建或者拆除。第四十二条 禁止在江河、湖泊、水库、渠道内弃置、堆放阻碍行洪的物体和种植阻碍行洪的林木及高秆作物。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

27、设妨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从事影响河势稳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其他妨碍河道行洪的活动。对河道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阻碍行洪的障碍物,按照“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由相应的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责令设障者限期清除,逾期不清除的,由相应的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组织强行清除,所需费用由设障者承担,并对设障碍者按照有关失信管理制度进行处理。第四十三条 对居住在行洪河道内的居民,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有计划地组织外迁。第四十四条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进行下列活动,必须报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涉及其他部门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批准:(一)采砂、取土、淘金、弃置砂石或者淤泥。(二)爆破、钻探、挖筑鱼塘。(三)在河道滩地修建厂房或者其他建筑设施。(四)在河道滩地开采地下资源及进行考古发掘。(五)临时堆放物品。 临时占用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确需继续占用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30日内申请办理延期手续,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年。占用前,建设单位或个人应与河道堤防管理单位签订防洪安全协议书,并签订信用承诺书,承诺临时占用期满后,建设单位或个人按要求清理施工现场,建设单位或个人逾期不按要求清除堆放物品或虽已清除,但经验收不合格的,将按照有关失信管理制度进行处理。第四十五条 在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一)兴建影响水利工程安全与正常运行的建筑物和其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