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7章 第3节训练高效提能模拟试题演炼能力蛛合提升热点集训1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某特定反应的平衡常数仅是温度的函数B .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常数的大小C.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D.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不一定发生变化解析 平衡常 数发生变化,平衡一定发生移动;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不一定发生变化。答案 C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B.非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发生D.有些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解析 放热反应常常是容易自发进行的,但也有不容易自发进行的,如嫡减小的反应;吸热反应有些也是自发反应;反应的自发性只是一
2、种趋势,只能用于判断反应的方向,不能确定反应是否一定会发生。答案 D3 .放热反应 CO(g)+H2O(g) =CO2(g)+H2(g)在温度 ti 时达到平衡,Ci(C0)=ci(H20) = 1.0 mol L-1,其平衡常数为Ki。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至t2时,反应物的平衡浓度分别为 Q(CO) 和&(H2O),平衡常数为K2,则A. K2和Ki的单位均为mol L 1B. K2>KiC. C2(CO)=C2(H2O)D. ci(CO) >C2(CO)解析 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K2<Ki,Ki、K2单位均为I,ci(CO)<C2(CO),C
3、正确。答案 C4. (2014 绵阳二诊)某温度下,H2(g) + CO2(g) =H2O(g)+CO(g)的平衡常数 K=9/4,该 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包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起始浓度甲乙丙-1c(H2)/mol L0.0100.0200.0201 1c(CO2)/mol L 10.0100.0100.020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B.平衡时,甲中和丙中 H2的转化率均是60%C.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12 mol-1D.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解析 A项,增大H
4、2浓度,CO2的转化率增大。B项,甲、丙比较,相当于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转化率不变。H2(g) + CO 2(g) H2O(g) + CO(g)0. 0100.010000. 010-x 0.010-x(0.010-x)92=4,x= 0.006 mol15C 项,甲中 c(CO2)= 0.0100.006= 0.004 mol l._ 1,所以H2的转化率为黑6X 100% =60%。 J. I所以丙中c(CO2) = 0.008 molL-10 D项,浓度越小,反应速率越慢。答案 C5. (2014绵阳三诊)为减小CO2对环境的影响,在倡导“低碳”的同时,还需加强对CO2创新利用的研究。
5、Ti C时,将9 mol CO2和12 mol H2充入3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 +3H2(g)CH30H(g) + H2O(g) AH<0,容器中CH30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曲线I所示,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Pio改变某一条件重新进行上述反应,CH30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曲线II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nA.曲线II对应的条件改变是增大压强B. T2 c时,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 0.42,则T2>C .在 T1 C ,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5 mol CO2、5 mol H2、5 mol CH30H(g)和 5 mol HzO(g),则达平衡前v(正)>v(逆
6、)D.在T1 C,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4.5 mol CO2、6 mol H2,平衡时容器内压强p= *21解析起始平衡C02(g)十3 mol L 12 mol L 13H2(g)14 mol L1 mol L 1CH30H(g) + H2O(g), 1 4, , 11 mol L 1 mol L1X1K=2X13= 0.5。5 5B项,升温,平衡右移,K增大,所以T2>Ti。C项,r 3*35由于二<0.5,所以v(正)>v(逆)。M3d项,若平衡不移动,p=*2,由于平衡左移,所以p>j21答案 D6.活性炭可用于处理大气污染物 NO。在1 L密闭容器中加入NO
7、和活性炭(无杂质),生成 气体E和F。当温度分别在T1 C和T2 c时,测得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如下表:n/molT/c 活性炭NOEF初始2.0300.10000T12.0000.0400.0300.030T22.0050.0500.0250.025请结合上表数据,写出 NO 与活性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上述反应在Ti C时的平衡常数为Ki,在T2 c时的平衡常数为K2。计算Ki =。根据上述信息判断,Ti和T2的关系是。a. Ti>T2b. Ti<T2c.无法比较(3)在Ti C下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措施不能改变NO的转化率的是 (填序号)a.增大c(NO)b.增大压强c.
8、升高温度d.移去部分F解析(1)由Ti C、T2 c时,活性炭、NO物质的量变化与E、F物质的量变化关系可知化 学计量数之比为i : 2 : i : i,由此写出化学方程式。(2)Ti C时,NO的平衡浓度为0.04 molL;而CO2、N2的平衡浓度均为0.03 molL二c (N2) c (CO2)则Ki = C2 (NO)=9/i6(注意活性炭为固体)。由于无法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故无法判断Ti和T2的关系。(3)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因此选择abo答案 (i)C(s)+ 2NO(g)N2(g)+ CO2(g)(2) 9/i6 c (3)ab能力提升限时45分钟满分i00分一、选
9、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 .下列关于平衡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反应物浓度用起始浓度表示,生成物浓度用平衡浓度表示B.化学平衡常数较大的可逆反应,所有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大C.可以用化学平衡常数来定量描述化学反应的限度D.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有关解析 平衡常数中的浓度都是平衡浓度,平衡常数仅受温度影响,其大小可以描述反应的限 度,A、D错误,C正确。转化率不但受平衡常数的影响,而且还受自身起始浓度及其他物质浓度的影响,B错误答案 C2 .反应 Fe(s)+ CO2(g) =FeO(s)+CO(g), 700 c时平衡常数为 1.47, 900 c时
10、平衡常数 为2.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B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c (FeO) c (CO)K=c(Fe) c (CO2)C.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D.增大CO2浓度,平衡常数增大解析A项,升温,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不正确;B项,该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c (CO)?c (CO2)C项,升温,平衡常数增大,表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正确; D项, 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常数不变,故不正确。答案 C3 .下列对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同种物质气态时嫡值最大,固态时嫡值最小B.体系越有序,嫡值越小;越混乱,嫡值越大C.与
11、外界隔离的体系,自发过程将导致体系的嫡减小D. 25 C、1.01X105 Pa 时,2N2O5(g)=4NO2(g)+02(g)是嫡增的反应解析 体系都有从有序自发转变为无序的倾向,此过程为嫡增过程,故 C错误。答案 C4. (2013青岛模拟)随着汽车数量的逐年增多,汽车尾气污染已成为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反应:2NO(g) + 2CO(g) =2CO2(g)+N2(g)可用于净化汽车尾气,已知该反应速率极慢,570 K时平衡常数为1 X 105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最佳途径是研制高效催化剂B.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常用方法是升高温度C.装有尾气净化装置的汽车排出的气体中不再
12、含有NO或COD. 570 K时及时抽走CO2、N2,平衡常数将会增大,尾气净化效率更佳解析 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最佳途径是研制高效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A正确,B错误;上述反应为可逆反应,装有尾气净化装置的汽车排出的气体中仍然含有 NO或CO, C错误;570 K时及时抽走CO2、N2,尾气净化效率更佳,但平衡常数不变,D错误答案 A5 .在密闭容器中反应 A(g)+2B(g) =C(g)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 浓度均为 c(A) = 0.100 mol L 1, c(B) = 0.200 mol L 1, c(C) = 0 molL 10 反应物 A 的浓度随时间 的变化如
13、图所示。0.020c(A)/nioljL-L0.1000.0800.0600.040104)口.0f/mi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 Ki、K2,则Ki<K2B,反应 A + 2B'C 的 AH>0C.实验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60%1D.减小反应的压强,可以使平衡时c(A) = 0.060 moll.解析 A项错误,平衡常数K值越大,反应的程度就越大,转化率就越高,反应就越完全,由图中数据可知,和平衡时A的浓度相同,故转化率也相同,所以 K1 = K2; B项错误,在该反应中,题目没有透露出平衡与温度的关系,故无法判断AH的正负;C项错误,平衡时B的转化率
14、为40%; D项正确,压强减小,平衡逆向移动。答案 D6 .某温度下,对于反应 N2(g)+3H2(g) =2NH3(g) AH = 92.4 kJ mol1。N2的平衡转化率(a)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1 mol氮气、3 mol氢气,置于1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92.4 kJB.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K(B)C.上述反应在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H2的转化率增大D.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说明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解析 因为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加入1 mol N2、3 mol H2,两者不可能完全反应生成
15、NH3,所以放出的热量小于92.4 kJ, A错;从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中,改变的是压强,温度没有改变,所以平衡常数不变,B错;因为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H2的转化率增大,C对;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D错。答案 C7 .某温度下,将2 mol A和3 mol B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A(g)+B(g) C(g) + D(g), 5 min后达到平衡,已知该温度下其平衡常数K=1,若温度不变时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10倍,A的转化率不发生变化,则A. a=3B. a = 2C . B的转化率为40%D. B的转化率为60%解析 温度不变,扩
16、大容器体积(相当于减小压强)时,A的转化率不变,说明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即a=1, A错误,B错误;设达平衡时,B的转化量为x mol,则A、B、C、D的平 衡量分别为(2 x) mol、(3- x) mol、x mol、x mol,设容器体积为1 L,则平衡常数K=1=x2/(2-x)(3-x),解得:x=1.2, B的转化率=1.2 3=40%,所以C正确,D错误。答案 C8 . (2014嘉兴模拟)已知碳酸钙的分解CaCO3(s)=CaO(s)+ CO2(g)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氯酸钾的分解2KClO 3(s)=2KCl(s)+ 3O2(g)在任何温度下都自发进行,下面有几组始变数
17、据, 其中可能正确的是A. A Hi = 178.32 kJ mol1 M2=-78.3 kJ mol1B. AH1=+ 178.32 kJ mol1 g= 78.3 kJ mol1C. A Hi = 178.32 kJ mol1+ 78.3 kJ mol1D. A Hi = + 178.32 kJ mol1 = + 78.3 kJ mol1解析 两个反应都是嫡增加的反应,即 6>0,反应在任何温度时都自发进行,即 AH-TAS<0,则AH<0;反应只有在高温时AH-TAS<0,反应才能自发进行,而 AS>0,根据AH TAS 知 AH>0o答案 B9 .
18、(2013达州一模)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2 L的包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PCl5(g),发生反 应:PCl5(g) =PCl3(g)+Cl2(g) AH = +Q kJ mol1o维持容器温度不变,测得容器内压强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3 s内的平均速率为:B.达到平衡时放出0.6Q kJ热量C.其他条件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 1 mol PCl5(g),则达新平衡时,c(PCl5)>0.4 mol 1_ 1D.其他条件不变,增大 PCl5的浓度,平衡常数减小解析 A项,恒温、包容的密闭容器中,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则平衡时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6
19、 mol,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1.61) mol=0.6 mol,设生成PCl3的物质的量 为x,PCl5(g) =PCl3(g)+Cl2(g)气体增加的物质的量1 mol1 molx 0.6 mol1X0.6x= 1 mol= 0.6 mol,包 0.6 molv(PC13)=上= :=0.1 molL1s-1,时间单位是s不是min,故A错误。B项,该反应 At3 s是吸热反应不是放热反应,当气体增加1 mol时吸收的热量是Q kJ,则气体增加0.6 mol时吸收的 热量是0.6Q kJ,故B错误。C项,平衡体系中再加入1 mol的PC15,重新到达平衡状态,可以等 效为开始加入2 mol
20、的PCl5,体积增大为原来的2倍,达平衡(该平衡与原平衡等效)后再将体积压 缩到原来大小,与原平衡相比,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平衡浓度大于原来的两倍,故C正确。D项,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故 D错误。故选Co答案 C10. (2012安徽)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SO2(g) + 2CO(g)也=2CO2(g) + S(l) AH <00若反应在包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SO2的转化率D.其他条件不
21、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解析 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因此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不断变化,A项错;因硫为液态,故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反应速率不变,B项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升高温度,平衡逆向进行,SO2的转化率降低,C项错;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不同 的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的移动,故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D项正确。答案 D911.某温度下,H2(g) + CO2(g) rH2O(g) + CO(g)的平衡常数 K=4。该温度下在甲、乙、内三个包容密闭容器中,投入 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起始浓度甲乙丙-1c(H2
22、)(mol L )0.0100.0200.020c(CO2)(mol L 1)0.0100.0100.020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B.平衡时,甲中和丙中 H2的转化率均是60%C.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12 molL1D.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 解析 设平衡时甲中CO2的转化浓度为x mol L1,则H2(g) + CO2(g) H2O(g) + CO(g)起始,(molL1)0.0100.01000转化,(mol L1)x xxx平衡,(molL1)0.010-x 0.010 xxxx29根据平衡常数得:
23、(001: x)2 =4,解得x= 0.006,则甲中CO2的转化率为: 喏6100% = 60%。 0.01由于乙相对甲增大了 c(H2),因此CO2的转化率增大,A项正确。设平衡时内中CO2的转化浓度为y mol L 1,则H2(g) + CO 2(g) =H2O(g) + CO(g)起始,(molL1)0.0200.020001转化,(mol L)yyyy平衡,(molL1)0.020-y0.020-yyy根据平衡常数得:/之2= 9,解得y=0.012,则内中CO2的转化率为:0党x 100%(0.020 y)40.02=60% , B项正确。平衡时甲中 c(CO2)= 0.010 m
24、ol L1-0.006 mol L 1=0.004 mol L1,丙中 c(CO2)= 0.020 mol L 1-0.012 mol L 1 = 0.008 mol L 1, C项错误。内中反应物浓度最大,反应速率最快,甲中反应物浓度最小,反应速率最慢,D项正确。答案 C12. 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可发生下列反应:2N2O5(g) =4NO2(g) + O2(g) AH>0T1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为:t/s05001 0001 500_-1c(N2O5)/mol L5.003.522.502.5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500 s内 N2O5分解速率为 2.96X 1
25、0 3 mol L 1 s 1B. 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 Ki=125, 1 000 s时转化率为50%C.其他条件不变时,T2温度下反应到1 000 s时测得N2O5(g)浓度为2.98 mol L 1,则Ti<T2D. Ti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 Ki, T3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3,若Ki>K3,则Ti>T3解析V例2。5)=, 一 一 ii(5.00 3.52)mol L -500 s2.96Xi0-3 mol L-i s- A 正确;i 000 s后 N2O5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即达到了化学平衡,列出三种量如下:2N2O54NO2+O2起始(mol L-i) 5.000
26、0c4 (NO2) c (O2) 则 *c2 (N2O5)平衡(mol L) 2.505.00i.25(5.00) 4X i.252.50十的=2=i25, o(N2O5)= Xi00% = 50%, B 正确;(2.(50) 25.00T2温度下的N2O5浓度大于Ti温度下的浓度,则改变温度使平衡逆向移动了,逆向是放热反应,则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即 T2<Ti, C错误;对于吸热反应来说,T越高,K越大,若 Ki>K3,则 Ti>T3, D 正确。答案 C、非选择题(共40分)13. (i2分)甲醇可通过将煤气化过程中生成的 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7、制得:CO(g) + 2H2(g)CH30H(g)。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能量/kJ+moP图二(i)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 H2浓度变化表示平均反应速率 v(H2)=, CO的转化率为(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5温度升高,平衡常数(M “增大”、 “减小”或“不变”)。(3)若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i mol CO、2 mol H2和i mol CH30H ,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起始的1.6倍,则加入各物质后该反应向 (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理由是 解析(1)根据图一可知,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CO的浓度变化为0.75 molL.所以CO的
28、反应速率为v(CO) =0.75 molL1T0 min = 0.075 mol l_1 min 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 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v(H2)=2v(CO) = 2X0.075 molL1 min-1=0.15 molL1 min CO 的 _i 0.75 mol L 转化率为1X 100% = 75%。1.00 mol Lc (CH3OH)(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c(co)c2 J.。根据图二可知,反应物的能量比生成 物的能量高,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3)因为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反应过程中质量不变,气体的密度p= m/Vo密度增大,说明容器
29、的体积减小,因为反应在恒压的条件下进行,容器体积减小,说明反应后气体的物质的量 减少,因为正反应方向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少的反应,所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答案0.15 molL1 min1 75%K=COHd 减小正反应前后气 体总质量不变,同温、同压下,达到平衡时,气体密度增大,即气体体积减小,平衡正移14. (14分)工业上在合成塔中采用下列反应合成甲醇。,_1CO(g) + 2H2(g) CH 30H(g) AH = Q kJ mol(1)下表所列数据是该可逆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温度250 c300 c350 CK2.0410.2700.012由表中数据判断Q 0(M “&g
30、t;”、 或“="),该反应在(填“较高”或“较低”)温度下有利于自发进行。某温度下,将2 mol CO和6 mol H 2充入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测得 c(CO)=0.2 moll_ 1,此时对应的温度为 ; CO的转化率为?(2)请在图中画出压强不同,平衡时甲醇的体积分数(小)随温度(T)变化的两条曲线(在曲线上标出 P1、P2,且 P1< p2)0p(CH3OH)T(3)要提高CO的转化率且提高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填字母序号)。a.升温 b.加入催化剂 c.增加CO的浓度 d.通入H 2加压 e.通入惰性气体加压 f .分 离出甲醇(4)已知一定条件下,CO与H2在催化剂的彳用下生成5 mol CH30H时,能量的变化为454 kJ。 在该条件下,向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照甲、乙、丙三种不同的投料方式加入反应物, 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平 衡 时 数 据容器甲乙丙反应物投入量1 m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扫黑除恶会议记录
- 水性工业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防汛知识培训通知课件
- 防汛知识培训内容总结
- 防汛救灾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员工聘用协议
- 产品批发协议
- 硅油片溶胶-凝胶涂层-洞察及研究
- 2025年有机产品认证合同2篇
- 财经应用文借款合同4篇
- 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专家共识
- 电视专题节目授权协议
- 无人机组装与调试 课件 项目一无人机组装调试基础 04.项目一任务四无人机焊接技术
- 麦尔兹窑工艺培训
- 机电一体化领域创新创业方案
- 白天与夜晚课件
- 钻探合同范本
- 福建省漳州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 垃圾渗滤液处理站运维及渗滤液处理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高职建筑设计专业《建筑构造与识图》说课课件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检测卷(带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