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形容词对比研究_第1页
汉英形容词对比研究_第2页
汉英形容词对比研究_第3页
汉英形容词对比研究_第4页
汉英形容词对比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汉英形容词比较分析 -以吾国与吾民黄嘉德汉译版为例摘要:本文从英汉对比语言学、英汉比较语法学、英汉比较语义学、英汉比较词汇学、等效翻译理论、跨文化交际语言学等方面综合全面解析了英汉两大语言形容词的特征、共同点和区别点。本文主要比较内容是汉英的 语义功能、语法功能、英汉构词形态的差异和联系,具体还详细分析了汉英形容词静动性差异,英汉形容词概念化差异,英语形容词的汉语叠词翻译和形容词词汇化现象分析等内容。关键词: 语义差异 语法功能 概念化 时间性 静态 动态 构词形态 第一部分 引言任何语言都有形容词,形容词几乎是各类语言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类之一,无论是在日常交际中,还是文学作品中,我们都能发现

2、叙述者使用了大量的形容词。究其原因,主要是三个:一,形容词的构成方式多样,往往一个词根可以变换出若干个不同形态的形容词;二,形容词的语义极为丰富,同一个形容词可能有几种含义,甚至某些词具有本义、引申义和隐喻义;三,形容词的语法特征各具特色,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调整语序,在具体语句中活用和巧用。四,形容词是对人、事物进行描述,说明他们的性质、属性和状态,容易反映人的主观态度和心理。同样,英语和汉语的形容词都属于开放词类,两者在构造、语义和使用上都有相似点和区别点,充分体现了语言之间的一致性和分歧性。对比研究是学习研究各语言表现法共同点和特殊点最好的方法。语言的比较可以是同一种语言内,也可以是不同语言

3、间比较的。可以是历时的,也可以是共时的。本人此篇文章限定在现代英汉两种语言间的研究。对比研究汉英两类形容词,有助于我们更好的选择和使用这两大语言的形容词,以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合理,更贴切,更生动,更有效。通过对两类语言形容词的对比,我们能更好的掌握两类形容词的异同点,有助于我们加强对汉英文章的理解,并研究语言之间的可译性,衡量译文质量,从而为英汉的互译提供技巧和理解,最终为我们跨文化的交际提供必要条件。就现代英汉翻译而言,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就是英汉双语的用语言学和文化学的比较。通过语言之间的比较和分析,找出英汉形容词形态、用法、意义、程度的差异和联系,研究出它们之间合理的转换,从而实现文章本身效

4、果一致和读者欣赏原文效果一致的原则,第二部分 英汉形容词的语义比较我们认为,英汉形容词最重要的语义功能即通过描述人或事物的特征、属性和所处的状态来区别事物之间的差别,这里我们把形容词的这种能力定义为特征释别。我们在具体的行文里,无论是书面体还是口语体,都能发现英汉形容词围绕这一概念有许多细致的语义功能:(一) 抽象表述。世间万物是客观存在的。当人类有了情感、思想、观念等主观想法,或者为了满足表达需要时,无论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在日常对话里,都会在表述某一事物时,添加一些形容词。这些形容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信息接收员能够根据经验领会词义,并在第一时间得到与信息发送员相同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

5、,经验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即对这个形容词的认知和理解。如在汉译文“人类的幸福是脆弱的物体,因为“神”老是嫉妒人类的幸福”这句话中,“脆弱”是一个抽象形容词,在句中作“物体”的定语。黄嘉德先生为了描述人类的幸福是柔弱,不坚强,易受伤,经不起挫折的意思,选择了“脆弱”一词来翻译原文的“frail”,倘若读者不理解这个词的意义,就无法琢磨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同样在英文原文中“Who can deny that Buddhism has an important place in the scheme of Chinese life?”(说能否认佛教在中国人生机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呢?)中的“impor

6、tant”,黄嘉德先生翻译为“重要的”。林语堂先生为了表达佛教的地位,用important来表达a big effect or influence的意义。倘若读者没有“important”这个抽象形容词的概念就无法理解佛教的地位所在。因此,理解和经验积累是掌握英汉形容词抽象表达的关键。(二)状态描写。最早提出汉语形容词具有状态特征的学者是罗安源先生。他认为,所有汉语重叠形容词都是状态形容词 罗安源简明现代汉语语法第118页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状态形容词在行文的语义上起描写人或事物所存在或活动的状况、形态和风格,而不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性质和属性。如干干净净、热热闹闹、鬼鬼祟祟等。与之比较的英语形

7、容词没有像汉语那样工整的词语,但同样有只表示人或事物状态或风格的词,及不可作前置定语的词或只作表语的形容词 此类形容词将在第四章详述。(三)程度区分。 形容词程度区分功能包括同义词词义的相近性,反义词词义的对立性和形容词程度加深性。对比性本不是形容词固有的特征,而是人们在对形容词的众多使用之后提炼而来。比如反义词的对立性,就是在同一语义背景下,一个维度上成对出现的两极的形容词,如英语形容词traditional-modern,就是从时间层度上考虑,different-same,从相似性上考虑。这些词都是事物的特点评价词,既可以反映事物的客观事实,也是论述人的主观反映。形容词程度加深性指形容词通

8、过文字形式的变化,产生某种特殊意义,达到增强表达效果的目的。我们认为形容词描述事物特征时只能反映相对应的一个程度,及“量”的增加或减小。(1)英语主要通过形容词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形态变化实现程度区分等级差别,称之为“比较等级”。“比较等级”的具体形式是可等级化的形容词加相应等级后缀构成(其实是曲折变化)。具体如下:构词状况原级比较级最高级单音节辅音词尾加-er, -estlong, highLonger, higherLongest, highest单音节以-e结尾,加-r,-stnice, closenicer, closernicest, closest辅音字母结尾的闭音节单音词,结尾

9、的辅音字母需双写后再加 -r,-stbig, fatbigger, fatterbiggest, fattest少数以-y结尾的双音节词,需去-y变-i加-er,-esthappy, worthyhappier, worthierhappiest, worthiest其他双音节和多音节的形容词加more,mostvaluableeffectivemore valuable,more effectivemost valuable,most effective除了形容词的等级化,英语形容词另一类同汉语一样可添加程度副词,称之为“强度等级”。如:very,somewhat, quite, a lit

10、tle, pretty, so, too,extremely等。语言大师R·Quirk在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和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中指出,英语形容词中能同时充当定语和表语成分的称为中心(核心)形容词(Central or Core Adjectives),而只能起定语或表语作用的形容词称为外围(边缘)形容词(Peripheral or Marginal Adjectives)。绝大多数的形容词都能被very修饰,表示程度,但有些形容词不具备此功能,如:very as

11、leep, very alone等都是不正确的表达;也有一些词能被very修饰,但不是形容词,如very well, very soon等,这样的说法都是符合习惯的。(2)而现代汉语程度区分的主要形式主要有三类:形容词叠词法,添加程度副词法和添加程度语素法。1)形容词叠词法。黎锦熙先生曾说过:“形容词重叠后可以产生特定的附加意义(表示量的范畴) 黎锦熙汉语语法教材1957 商务印书馆”。他的意思是一个单音节或说音节的形容词重叠后相当于在原词前加了“很”、“非常”、“相当”等程度副词,如红红红的太阳=很红的太阳, 静静的夜晚=非常安静的夜晚等。形容词叠词法根据音节数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单音节形

12、容词按AA式重叠,如长长长,大大大,满满满等;双音节形容词按AABB式或ABAB式重叠,千万千千万万,勤恳勤勤恳恳,快活快活快活,潇洒潇洒潇洒,着实着着实实等需要补充的是当双音节形容词按ABAB式重叠后,形容词往往不是提高词的表达程度,而是我把形容词动态化,在语句中起动词的语法功能。并且叠词法在多音节的形容词,如货真价实、独一无二、美轮美奂等词中都不能适用。2)形容词添加程度副词模式中的形容词本可以单独使用,但为了贴合文意,提升表达效果,可以在形容词前添加程度副词: 非常,很,极其,最,十分,太,一点(儿) “一点(儿)”程度副词往往置于形容词后,如精神一点儿,严肃一点儿。 + 健全,愚拙,仁

13、慈,渺小至于形容词前添加程度副词后究竟对性状形容词的表达效果提升了多少。我们无法用“定量”的方法去衡量,因此只是一个模糊概念的用法。3)添加程度语素指在形容词原词基础上添加能增强表达效果的语素。这种构词法的根据有在形容词前添加具有该性质的名词(字),如白雪白(像雪一样的白),热-火热(像火一样的热);两个同义词(字)组合结构,如空空闲,稳安稳;形容词(字)后添加语气词或同义词,通过增加音节数达到增强表达效果的目的,如胖胖乎乎,静静悄悄。通过在具体语义背景下研究,我们发现无论是汉英形容词的反义词、近义词,还是英语形容词的比较级、最高级,都无法用“量”的概念去区分,也就是说,程度的划分没有具体的界

14、线。这个无法区分的概念本人定义为汉英形容词的模糊性意义。形容词的语义模糊性范畴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尽管它的模糊性是明显的,但是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文学作品中,模糊性并不会影响表达的有效性和达意性,人们也不会质疑词语的选择。因为形容词在经过一个长期的使用之后,人们已经有了一个基本概念,并且能够定性把握。并且在表达中,我们仅需要这个形容词的“性”,而不要它的“度”。 (四)感情表达。形容词是汉语中感情色彩最丰富的词类之一,绝大多数的英汉形容词都有色彩,包括褒义、贬义和中性词三大类。褒义词表示肯定,喜爱,赞许,支持,尊敬等意义,如优越、圣洁、惟妙惟肖、脍炙人口等,是反映积极意义或积极感受的形容词;贬义

15、词表示否定,厌恶,憎恨,反对,排斥,讽刺等,如恶劣、孤零零、杂乱无章、老奸巨猾等,是表达消极意义或消极感受的一类形容词。但正如前文所述,形容词的词类确定要根据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两方面来确定。我们不能草率确定某一词究竟为褒义词或贬义词。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道德观念的转变,思想的进步,部分形容词的感情色彩在发生变化,同时作者可以根据行文主题和表达方式的需要自由选择词汇,已达到准确、生动地表达思想情感。因此形容词褒贬义感情色彩取决于具体语言环境。无论是“positive”还是“negative”的形容词都存在着表达的内在意义,或是赞扬批评,或是满意质疑。或是喜欢讨厌,或是热情厌倦。我们认为,无

16、论蕴含何种评价,都是一种主观的论述。 另外,英语形容词存在转义性这一特殊语义特征。英语形容词的转义性来源于人们丰富的生活。在思维的指导下,通过联系相同词语不同词义的隐喻性,人们把形容词的本义发展到引申义,即从表层义到深层义。这种特点极大的丰富了英语形容词的词义和使用。如英语中的某些形容词运用隐喻转义规则,在和一些名词结合后,就由表层义扩展到引申义。如:green hand(新手),white night(不眠之夜),red ball(特快列车)。因此,我们在理解和使用英语形容词时,要增强对语义背景的分析理解,才能挖掘该形容词的深层内涵。相反,我们在碰到英语形容词的一词多义时,决不能凭空想象,望

17、文生义。总之,英汉形容词语义功能特征是多方面的,功能之间、特征之间有着深层、紧密、复杂、内在、横向的联系。掌握它们的特征和功能,有助于我们加强对形容词词义的推敲,正确选择使用形容词,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汉英行文的理解、分析和对汉语、英语的习得。第三部分 静态形容词和动态形容词(一) 本人对英汉形容词静态和动态性分类的分析本人认为,无论是对词的分类还是只对形容词的分类,都不能完全按照词本身的意义去划分,即语义不能决定词类。长期以来,许多人一直把词语的意义作为划分形容词的标准,如把高、胖、红、美等词当作形容词,这是因为通常情况下他们都是表示同一概念,即起描述事物特征或性状的作用,但他们在具体的行文中

18、可能会代表不同的语法性质。如吾书中“典型的中国妇女”和“你碰到的人物却属于另一个典型”就能说明问题。所以要划分词类,应按照语句环境,确定词语的语法功能才能判断其词性。以上结论也正是至今为止形容词划分标准尚未有一个公认体系的原因。因此当我们欲把某一个词划入形容词范围时,我主张把词义作为“参考项”,把词的语法功能作为“决定项”。“真正的结合是要使形式和意义互相渗透。讲形式的时候能够得到语义方面的验证,将意义的时候能够得到形式反面的验证。”朱德熙 语法讲义1982与此同时考虑以下三个标准:是否是表示事物性质、属性或状态的词;能否在形容词前添加“不(not或 no)”作否定修饰;能否在形容词前添加“很

19、”、“非常”、“极其”等程度副词作修饰。但有很多形容词(以状态形容词为主),汉语如最好、冰凉、雪白,英语如perfect, marvelous等却不符合后两条标准,理由是:这些词的词义是肯定的,它们的否定形式有相应的反义词,如最坏、火热、乌黑等这些词本身就带有程度性,或已达到最高程度。总之,形容词是一类起修饰作用的词类,并能单独做谓语,具有极高的结合能力和组合能力。根据以上所述,本人按照“语义特征”(意义-基础参考项)和“语法功能”(形式-最终决定项)两个标准 以下简称“两个标准”把英汉形容词大概分为两类:静态形容词和动态形容词。静态形容词因其性质决定作定语的几率更高,大大超过了作状语和谓语的

20、比率;而动态形容词作状语和谓语的比率是最高的。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范畴性的语义成分即语义特征决定聚合从而间接地决定组合的语法性质。” 吕叔湘 中国文法要略1992 商务印书馆两类形容词的语义差异决定了它们句法功能的不同。但正如“两个标准”所述,我们在给形容词分类时会发现有些形容词会分别属于两个类别中,如“大胆的中国妇女”和“从不敢大胆替妻子辩护”中的“大胆”一词,既可以和静态的名词“中国妇女”连接,又可以同动作行为“辩护”组合,在两个不同的行文中分别充当静态和动态两类形容词。所以,尽管这样的形容词数量有限,但我们依然要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认真分析语法结构,严谨比对才能加以确定。同时,我们不能忽视

21、汉语中有一定数量的形容词是多义词。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行文语境中有时表示不同的意思,语法功能也存在着差异,即不同的义项充当不同的语法功能。如“一片轻薄的纸张”和“这女子太轻薄”两句中的“轻薄”,前者是静态形容词,作定语,反映纸张具有重量轻,形状薄的属性,而后者的“轻薄”是动态形容词,作谓语,表述女子言语举动或态度具有轻佻或玩弄意味,不够稳重和自重。类似的例子在现代汉语形容词中还有许多,如老实,勉强等,这里不再一一列举。Quirk(1985)认为,英语形容词的典型语义特征是静态的。本人同意此观点,但我认为有些形容词存在潜在的动态性,英语形容词的祈使句就是最好的佐证。形容词在祈使句中动态化,表示期望达

22、到某种性质、状态或程度,但必须借助连系动词be来实现表达。一般来说,“be + adj.”的结构中的形容词都是动态形容词,因为这种结构往往表达的是一种进行式、驱动式、命令式等,如professional, intellectual, elegant, profound,painful,calm等。同样,汉语形容词未来驱动功能类似于英语形容词的祈使功能,反映的不是现状,而是对未来状况加以主观驱动、命令和希望。未来驱动可以表达希望、害怕、激动等主观情感,也可以作为谓语在祈使句中出现。如严肃一些,别粗心,冷静一点,小心一些儿,病好起来等。刑福义(1981)承认形容词的动态驱动事实。他认为,形容词的本

23、质是从静态上反映事物的性质状态。但若一个形容词附加上时间副词、趋向动词等之后,尽管仍然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但它已经不是“静态”的了 刑福义词类辩难2003 商务印书馆。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英语和汉语形容词都可却分为静态形容词和动态形容词。(二) 英语形容词的静态和动态性 英语静态形容词是对人和事物性状的客观描述,具有相对稳定、持久状态,主要包括色彩、形状、大小、名称、国籍、质地、属性、抽象性质等。在此类形容词前添加“the”可以表示一类人或事物,如ancient,expensive, smooth, Chinese,celebrated等;动态形容词指一些具有动态特征的形容词,主要包括描述人或

24、事物的性格、心理、动作、情感、活动、行为状态、品质等。如上文所提到的“be + adj.”的结构中的形容词都是动态形容词,因为这种结构往往表达的是一种进行式、驱动式、命令式等,如professional, intellectual, elegant, profound,painful等。鉴于形容词是一类人或事物特征的描述性词语,静态和动态性又可分为外在性和内在性。具有外在性特征的形容词是对人或事物外在特征(基本自然属性)的描述,不能在句中以祈使句或进行时的形式出现;而具有内在特征的形容词是描述人或事物运动、心理、情感等外在短时或长久变化的形容词,它们可以使用命令和进行的形式。如: Only t

25、rue scientific discipline can enable a scientist to take delight in the discovery that an earthworm has a certain protective covering. -外在特征 (第三章 中国人的心灵 第三节 缺乏科学精神) Its tenor and complexion may be altered, for love, which is a gushing, overwhelming feeling in nature, can become a small voice of the

26、heart and thoughts. -内在特征( 第五章 妇女生活 第五节 恋爱和求婚) 尽管英语中大多数词是静态形容词,少数形容词是动态的,但动态形容词有一些固定的句法结构,而静态形容词不能适用,具体如下:1. Be + being + adj. 表示“表现出某种样子”、“暂时处于某种状态”,如The woman is being careful. (那个女子表现出小心谨慎的样子)。这里的形容词只能是动态形容词,而不能是静态形容词,如He is being fat.就没有意义了;2. Be + adj.! 以祈使句的形式表示命令,如Be frugal! Be honest! Be agg

27、ressive! 这类形容词的祈使句用法往往是对他人行为、表现、品质等的要求和希望。我们也可以在be动词前加“Dont”表示否定命令,而静态形容词则不具备此类功能,因为他们不具备动态特征,如Be beautiful! Be thin! 都是不正确的表达方式。3. V. + sb. + to +be +(more) adj. 这种使役结构的表达形容词可用比较结构,表示请求、期望、劝告、要求等,而静态形容词则不具此类功能,如She asked me to be taller.则不符合习惯用法。4. 有些英语形容词有使役动词形式,如deepdeepen,ableenable, lightenligh

28、ten, darkdarken,worse-worsen等等。他们的基本意义是“become + adj.”或 “make + more adj.”或“to be adj.”。这类形容词在转化为使役动词和使役形容词时需要有标记“en”辅助(不同的词“en”放的位置不同)实现词形、词义的转化。5. 部分动态形容词具有“不及物性”,构成 be + adj. + Prep. 或be + adj. + that或be + adj. + to + do的固定结构。这些形容词后的补语是不可省略的,并且这些形容词短语一般不作前置定语。这些形容词常见的与介词搭配有of, from, to, in, with,

29、 at, upon, about, for等。他们往往是约定俗成的固定组合,不能随意取代或省略。形容词后接的这些补足语与形容词的关系密切,或具有该形容词的特征,或起修饰作用,相当于形容词的宾语。如It is curious that the word “society” does not exist as an idea in Chinese thought. (第六章 社会生活和社会政治生活 第一节 公共精神的缺乏) Whereas it was impossible to put an if clause behind the main clause, it is now possible

30、 to do so. (第七章 文学生活 第七节 文学革命) Man knew the happiness of the joys of life, but also was aware of its ephemeral nature, fearful of the jealousy of the gods, and was willing to take the joys that were simpler but would last longer. (第一章 中国人民 第四节 文化之巩固作用)(三) 汉语形容词的静态和动态性汉语静态形容词因其性质决定作定语的几率更高,大大超过了作状语和谓

31、语的比率;而动态形容词作状语和谓语的比率是最高的。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范畴性的语义成分即语义特征决定聚合从而间接地决定组合的语法性质。” 吕叔湘 中国文法要略1992 商务印书馆两类形容词的语义差异决定了它们句法功能的不同。 静态形容词举例及分析(1)它的笔墨是那样的豪放瑰丽,巍巍乎,焕焕乎,幽默而优美,严肃而愉悦。(吾中赛珍珠序)(2)这些和尚们是文雅的清淡家,他们款待香客以丰盛的素斋而收获可观的报酬于银柜。(吾中第四章第五节佛教)(3)因为在西洋人的拟想中,把女人视为圣洁的象征,奉以精神的微妙的品性,代表一切清净、高贵、美丽和超凡的品质。(吾中第五章第三节理想中的女性)(4)他们那含有粗涩

32、的变音的言语,高巍的体格,有趣而质朴的性情,都为其特征。(吾中第一章第三节新血统之混入)我们概括静态形容词包括描述人和描述事物两类。描述人的静态形容词主要描述人的外貌、性格、特征、品质等内在特性;根据对静态形容词语义特征的综合对比研究,可以概括出描述事物的静态形容词则描述事物的颜色、形状、度量、味道、大小、质地、属性、温度、环境、价值、氛围等内在属性。两类描述性形容词都是对静态的,固定化(暂时恒定的固定化)的人或物体作形象描述。静态单音节形容词直接作定语,修饰名词(字),放在名词(字)前,如:高官富豪,异域奇闻,甜言蜜语等。静态双音节和多音节形容词作定语,在书面体中,多在中心语前添加“的”(已

33、构成固定结构搭配的短语除外)。静态形容词是一类描述人或事物静态性状的词类,多与中心名词连接构成偏正结构。在这一常用结构中,形容词作定语,起修饰描写作用,作定语的形容词往往是A类形容词。我们以为静态形容词是一类描述人或事物性状的词类,因此它多半都与实物名词相结合。但通过对吾书中形容词的大量分析比较,本人发现有一定数量的静态形容词修饰抽象概念的名词,作定语成分,如真实的案例,密切的关系,丰富的学问等,静态形容词分别修饰抽象概念“案例”、“关系”和“学问”。动态形容词举例及分析(1)他们和和顺顺工作着,宽宏大度忍耐着,俾得快快活活的生活。(吾中第二章第五节和平)(2)有时则他的羞耻本能占了优势,而真

34、切的革新愿望与肤浅的摩登崇拜,又只隔着一线之差,当亦不妥。(吾中导言) (3)爱尔兰现在很平静,因为爱尔兰曾经艰苦奋斗,吾们目前还在继续辛苦奋斗,因为吾们还没有奋斗得够艰辛。(吾中第二章第五节和平)(4)因为世界既已紧密地联系起来,就免不了相互的容忍,故西方人营营不息的进取欲将为之稍减,而了解人生之企望将渐增。(吾中第二章第五节和平)动态形容词主要反映人的态度、思想、情感、心理、精神状态,人和事物动作行为的状态、方式、程度、方向、驱动、过程和效果,与人的动作行为和行为方式密切相关,在句中常作状语和谓语。常作状语的动态单音节形容词数量不多,并且多半是一些固定组合和常用结构,如误用、详述、速成等。

35、经常作状语的动态双音节和多音节形容词一般在书面体大量使用,使得文章更加真实、生动、丰富。但并不是说动态形容词只能做状语或谓语,也有一定数量的动态形容词在句中充当定语,修饰名词,例如:(1)放荡的生活及女人的温情的服侍,颇足以满足登徒子之迷梦。(吾中第五章第一节女性之从属地位)(2)它需要勇气,更需要一种更稀有的德性:诚恳。(吾中导言)(3)假使他再郑重地引证禁烟委员会,不知要引起怎样更响亮的笑声哩!(吾中第二章第七节幽默)(4)中国人的头脑近乎女性的神经机构,充满着“普通的感性”,而缺少抽象的辞语,像妇人的口吻。(吾中第三章第二节女性型) 以上四句例句中动态形容词放荡、温情、稀有、响亮、抽象分

36、别修饰抽象名词生活、服侍、德性、笑声、辞语。通过观察可以看出,动态形容词充当定语时,其语法功能和静态形容词充当定语时语法功能是相同的。但动态形容词因其性质的特殊性,作定语时常和人(动作起因、动作过程、动作结果)相关的名词连接。动态形容词充当定语的情况可以用袁毓林先生根据语言心理学创造的“谓词隐含” 袁毓林 谓词隐含及其句法后果1995(implying predicate)理论来解释和分析。(因篇幅所限,此概念不在本文详解)他认为,事实上在动态形容词和名词之间有一个隐含的动词,其语义关系连接的作用,从而激活此形容词,在一定程度上使语境中的形容词转化为状语,名词转化为动词。因此,无论动态的形容词

37、在句中充当状语还是定语,它的语义都是行为指向性或带动作意义的。(四) 小结 汉英形容词静态与动态性质区分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不仅因为静态形容词和动态形容词形态、性质的相似,并且在口语体和书面体中往往有着丰富的变化和差异,因此本人主张按照具体的使用场合和特定的语句环境作为判断的重要依据,并考虑形容词固定的结构搭配和形容词的逻辑主语这两个问题。我们不能武断地把某个英语形容词归为静态形容词或动态形容词,因为个别英语形容词发、根据上下文语境的不同可以变化,如 a rough copy(草图)和I feel rough(我觉得不舒服)中的两个rough就不同,前者是静态形容词,后者是动态形容词。所以,本

38、人强调,判断一个形容词究竟是静态形容词还是动态词要注意“两个标准”,从词义、语义、句法、上下文等多角度综合分析。第四部分 英汉形容词概念化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形容词对事物的认识上和使用范畴上存在着差异。Langacker (1987)认为英语的动词是一个时间过程(temporal process),而形容词(副词)确立的是一种非时间关系(atemporal relation)。本人认为这个定论是有道理的,因为从某种程度来说,时间过程反映的是一种动态变化过程,比如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从程度低发展到程度高,从程度高降到程度低等。而谓语动词正能反映此类动态转换形式,如Perhaps the women

39、 desired to be good, or perhaps they desired to please the men. (第五章 妇女生活 第一节 女性之从属地位)The only way to keep the officials clean is to threaten to shoot them when they are caught. (第六章 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 第九节 “贤能政府”)但本人认为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分析英语形容词所表达的事物属性。静态形容词的属性和程度不足以反映时间过程,而动态形容词则可以反映从无到有、持续发展、程度下降等时间关系。根据调查和比较后发现,英汉两

40、种语言的在表示事物属性时的概念化方式正好相反:( a) 英语形容词的性质及程度为静态的,其形容词的语义结构不足反映时间过程。( b) 汉语形容词的性质及程度为动态的,其形容词的语义结构可以反映时间过程。第五部分 英汉形容词的语法功能比较绝大多数形容词都是作修饰语,在这一结构中依附于作中心语的名词。这类依附性的形容词往往反映名词的三个概念:一是表示名词中心语的性质、属性或品质等,起释义作用;二是对修饰对象的评价或特性、效果的反映,起确指功能。三是对修饰对象状态的非限制描绘说明,起描写作用、比较作用和差异区分作用。但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形容词都存在着各种具体语法功能,如下:(一) 作谓语 英语形容

41、词 英语和汉语的形容词都能作定语和状语,但能否充当谓语是它们最大的差异。英语的形容词不能直接作谓语,在某种语境需要的情况下需要加系动词(如be动词)使之动态化,即相应的句型:主语+连系动词+表语。原因正如前文所述:英语形容词自身缺乏时间变化过程,作主语的人或事物与表达属性的形容词之间缺少某种联系,而在表达上这种联系往往不能失去,要建立这种联系,必须在表达形式上有表示时间过渡的动态型谓语动词。这样,英语形容词在原句中实际上是充当表语功能,称为表语形容词。并且作表语的形容词根据主语的不同,修饰的主客观性也相应不同。表语是英语形容词最主要的语法功能之一。按伦道夫·夸克的说法,形容词作前置定

42、语表示持久、典型的意义,而作表语的形容词是表示一般、暂时的特征。如:But if the Chinese people are unique in their patience, they are still more justly famous for their indifference. (第二章 中国人之德性 第三节 无可无不可)Life under the Confucian code of decorum would be unbearable without this emotional relief. (第四章 人生之理想 第四节 道教)It is difficult to s

43、ay which one is right. (第二章 人生之德性 第四节 老猾俏皮)以a开头的英语形容词,表示身体健康状况的形容词,在be + adj. +that结构中的形容词都只能作表语,不能作定语。查其词源,我们发现以 “a”开头的形容词不少是由“前置词on + 名词”这一结构发展起来的。因为这一前置词短语本来就是作表语,后来随着时间的变化,“on”在形态上逐渐演变成了“a”,而意义和功能均未变。如 an ill boy,the awake baby等都是不正确的表达。 汉语形容词 同样是形容词,汉语则不同。它的形容词可以直接充当谓语(主要出现在日常对话等非正式语体中),但作谓语的汉语

44、形容词往往在表达上需要一些附加成分作辅助词或辅助字,如表示时间的“了”、“已经”等,表示程度的“太”、“挺”、“十分”、“很”等,表示否定的“不”等,表示感叹的“真”、“那么”等。作谓语的汉语形容词中意欲形容词占很大一部分。所谓意欲形容词就是以人为主体,表达主观意图、想法、欲望、要求、命令、感叹的一类形容词。这类词以语义为区别和体现,并有标记词作辅助,如别、点儿、太、挺、不、的、下去等。意欲形容词所在的句子一般结构较简单、简短,并且多在口语中出使用。 汉语中“形容词+起来”表示某一状态从无到有的过程,并将持续下去。这正是汉语形容词概念化的体现。这一结构的意义取决于形容词的意义,形容词充当谓语动

45、词,“起来”只是作为标记起动态或趋向补充的作用,表示该形容词程度的加深或状态的持续过程,如胖起来,鼎盛起来,热闹起来,粗鲁起来等。能与“起来”一词搭配的形容词往往是描述状态的形容词,并且在这些形容词之前一般都能添加“很”、“更加”、“非常、“最”等表示程度意义的副词,综合语言学家提出的“省力原则”和“起来”一词在日常口语中的使用,我们发现单音节和双音节形容词和“起来”的组合结构要远远多于多音节形容词和“起来”的搭配,因为多音节形容词和“起来”的搭配使短语音节数更多,不易上口,费时费力。例如高高大大起来高大起来,寻常平凡起来平凡起来,静悄悄起来安静起来,我们认为在日常表达过程中人们一般不会选择前

46、者的说法。“起来”与形容词组合的否定结构一般有三种:形容词+不+起来没(有)+形容词+起来无法+形容词+起来。尽管这三种结构都表示趋向词“起来”与形容词组合结构的否定形式,但它们存在着细微的差异:表示能力和结果表示结果表示能力。与之对应,英语在表达某种状态或行为的程度加深或状态延续时,一般都有系动词(如be动词)充当谓语,同时形容词(或相应副词)用比较级代替原级,反映“起来”这一程度加深。(二) 作定语 作定语修饰名词是英汉形容词的典型语法特征。由于文化和使用条件的差异,汉英形容词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使用位置的不同。分析汉英形容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有助于我们更好了解形容词在句中的句法功能。(1)汉语

47、形容词(以性质形容词为主,包括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的形容词) 单音节的形容词(即形容字)放在名词(字)前作定语,不加“的”,如好人、奇谈、巨资、贤妻良母等; 单音节的形容词放在名词(字)前作定语,一般不加“很”、“非常”等程度副词,除非在形容词后加“的”,如挺好的人、非常奇怪的谈论、非常巨大的资金等; 双音节和多音节的形容词放名词前一般都要添加“的”,如愚拙而顽强的苦役,典型的女性,博爱自然的精神等; 双音节形容词和双音节名词已构成固定组合的,则可以不添加“的”,如基本思想、传统美德,恶劣影响。(2)英语形容词(包括前置形容词和后置形容词)1)前置形容词 英语形容词的句法功能非常活跃。在句中

48、能作名词的前置修饰语和后置修饰语充当定语;之前,我们已提到了英语形容词可分为主观形容词和客观形容词。形容词的主客观性受人们对客观存在事物认识的影响和制约。这样的分类有助于我们解决名词前多个修饰性形容词摆放顺序问题。我们认为,多个前置形容词同时出现时,应遵循主观形容词位于客观形容词之前的原则,即形容词的主观性越强,就离中心名词越远(向左远离);形容词的客观性越强,离中心名词就越近(向右靠近)。形容词的排列顺序无固定的规律,一般的排列为:限定词描绘性形容词(人的评价)性质大小、长短、形状年龄、时代、新旧颜色国籍、出处材料、质地用途作定语的前置形容词一般都不需要标记,但有一类概念化的动词,需要添加曲

49、折词缀 详见 王文斌 英语词法概论-屈折词与派生词 第74页,以改变形态,以现在分词或过去分词的形式出现。(a)V + -ed + N, 如a concentrated essence, the appointed time, the individualized culture (b)V + -ing + N, 如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the smiling Buddha, a developing country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英语形容词与主语之间没是非时间性联系,而这类形容词的由来属于动词加标记的组合,所以可以自由地修饰名词。这是由动词具有典型时间性过

50、程的语义决定的。根据Langacker(1991: 26, 201),英语的过去分词-ed和现在分词-ing都具有消除动词时间过程的功能,前者表示一种动作发生后的结果状态,后者则表示某一瞬间的动作行为。2)后置形容词 英语形容词作定语,并非始终前置,有的形容词只能作后置形容词:a. 当形容词修饰不定代词时,作定语的形容词必须放在这类词的后边,如something interesting, nothing serious, somewhere else等;b. 带有量词的形容词短语用作定语时要后置,如 seven kilometers long, two meters tall,fifty ye

51、ars old等;c. 修饰名词的形容词后有介词短语、动词不定式作补语时,形容词作后置定语。d. 某些短语已约定俗成,如the president elect (已当选,尚未就职的总统) 、Secretary General (秘书长)e. 有的形容词前置和后置代表两种不同的含义,如the girl absent (那个缺席的女孩) 和an absent way (心不在焉)f. 带有后缀-able、-ible的形容词,如available, possible, suitable等词作后置定语时表示暂时性含义,作前置形容词时表示永久性含义。g. 一些表示暂时状况的形容词只能用作表语,或作后置定

52、语,而不能放在名词前作前置修饰。(三) 作状语 汉语形容词作状语,修饰与它靠近的谓语动词或形容词,做描写性状语,是属于具有运动性,反映人或事物语义特征的语法功能。汉语形容词作状语修饰的对象取决于语义、语法功能和它在行文中的位置。近几年许多学者对状语形容词的指向问题进行研究,认为状语形容词在语义关系中,语义指向可以是主语、谓语、宾语等词类。我们发现汉语部分双音节的形容词作动词的状语时要添加“地”,如顺利地解决,坚决地阻拦,千变万化地歌颂等。朱德熙先生曾提出:“书面语中,双音节形容词加上地以后可以自由地作状语” 朱德熙1980 第25页,但单音节形容词一般则不需要,如新建、快跑、猛打等。形容词作状

53、语修饰形容词,一般不添加“地”,并且作状语的形容词一般以程度形容词为主,如飞快进步、过分紧张等。与之比较,英语形容词在充当状语时,也可以起描述、反映主语动作的变化,动作变化的对象,和所反映的情绪和心态。描写动作变化,形容词反映方式,即方法和形式;描写心理变化,形容词通过“白描”的手法,反映情绪和态度;描写动作行为对象,形容词反映的不是主语本身,而是谓语动词的描述对象。英汉形容词都修饰动词时, 英汉可对应翻译但同汉语形容词有区别的是,英语形容词可以在语句中起限制强调作用,也就是说,有些作状语的英语形容词对主语的行为动作产生时间、状态、原因、类别、条件、方式等的限制,这些形容词在句法功能上类似副词

54、,但以形容词的形式出现。作状语的形容词的逻辑主语是主句的主语。限制作用的形容词把主语或谓语限制在唯一的、特殊的、主要的范围内,起了指示性作用。英语的状语形容词译成汉语时可遵循“破句重组”或“译词成句原则”。作状语的形容词在强调句中标注说明,表明说话者的主观态度,强调陈述人的主观情感和态度,起了加重语义的作用。这类客观态度既可以是积极的褒奖,也可以是消极的批评。(四) 作主语和宾语英语形容词本不具备充当主语和宾语的功能,因为它属于描述性的修饰词。但英语形容词能名词化,即以形容词为中心语,构成“the + adj.”的结构,表示具有该形容词特征或性质的一类人,或者具有抽象意义的形容词转化为具体事物

55、,如the wise(聪明人), the old(老人), the past(往事),the impossible(不可能办到的事),the false(虚假的东西)等。名词化的形容词同名词一样,可作主语、宾语、表语和补语。而汉语的形容词通过概念化,转换为名词充当主语和宾语一般不需要辅助词,可单独使用,表示抽象意义概念的名词,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因语义和语法功能受限,汉语的形容词名词化后一般只作主语或谓语。第五部分 英汉形容词的形态构成分析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英汉形态词在构词上差别是明显的:许多专家认为英语属于曲折语,因为绝大多数英语形容词都有明显的形容词标记,具体表现在形容词前缀和后

56、缀上;而绝大多数汉语形容词则不具备此特征,更多需要语义和句法位置来判断。(一) 汉语的叠词 我们在第二章汉语形容词语义功能里已谈及汉语的叠词现象。汉语叠词形容词是一大特征,叠词的目的是增强表达效果和增强行文的形象生动性。汉语叠词主要有五种形式:1)AA式;2)ABB式;3)AABB式;4)ABAB式;5)ABCC式。比如ABB式形容词指由单音词素“A”和叠音词素“BB”构成的一类状态形容词,在现代汉语词典 以下简称现汉里,ABB式状态形容词共有162条,在现汉“形容”义类的词目中占10%,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通过查证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学者认为ABB式形容词中“A”是基本义或核心义,它承担了整个

57、词义的主要角色,而“BB”是附加义或修饰义,起补充、粘附作用。但我们在查阅了现汉后发现,真正对词语的意义区分和程度区分的是“BB”,而不是“A”。如静悄悄非常安静,寂静无声;甜蜜蜜形容味道很甜或感到美好愉快。因为这些附加意义词往往都是表示声音、图像、色彩、感官、情感意义的形容词,而这些意义不相同的词从感性上解释、丰富了前面表示基本义“A”的性质、程度、状态、特点以及所表示的情感。ABB式形容词中也存在少量状态形容系词的“BB”是弱化的,即没有语义,而起增加音节,添加动感的作用,如急煎煎,酸溜溜,干巴巴等。也有部分ABB式形容词的“BB”是象声词,主要意义由“A”承担,“BB”是对声音的模仿,如笑哈哈等。无论ABB式形容词的语义如何,构造如何,我们认为都是一个固化、词化的结构,因此无论是“A”还是“BB”都不能单独完整地反映原义。ABB式形容词因为其描述性、生动性和押韵性,受到许多文人的欢迎。另外叠词形容词还有AABB式。AABB式状态形容词也是现代汉语特有的一类形容词,在书面和口语的使用中频率较少。这类词的特殊性在于意义的不稳定性,在句中分别可充当定语、谓语、补语等。它们的构词结构也不稳定,有些词可以拆开成AA和BB,或者把AA和BB的词序替换。AABB式状态形容词的构建理由是它是AB形容词的程度加深,可以用很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