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川省新高考2013届高三第四次标准模拟考试 语 文 第I卷(选择题共27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3分)A投奔( bn) 角膜(jio) 宿敌(sù) 引吭高歌(háng)B剥削(b) 答讪(dá)
2、; 慰藉(jiè) 千乘之国(shèng)C山麓(lù) 挡风(dng) 打擂(lèi) 审时度势(duó)D吞咽( yàn) 媲美(bì) 酗酒(xù) 未雨绸缪(m
3、óu)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3分)A磨砺 絮聒 荷塘薄雾 浪遏飞舟B修缮 蝉娟 歌声缈茫 纹丝不动C平添 消弭 屈意逢迎 相辅相成D纨祷
4、绵亘 分庭抗理 诚惶诚恐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他在大会上述职,口若悬河,语言华美,但他所讲述的内容却与述职主题联系不紧密,给人以小题大做之嫌。B四川省文明办2012年12月举办的“四川好人”评选活动尘埃落定,卿浩洋等56名川籍民工获得“四川好人”殊荣。C如果领导干部能时刻以“为人民服务”作为座右铭,好学上进,为人表率,那么,上行下效,就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D12月7日下午5时18分,日本东北地区发生7.3级强烈地震
5、后,道路阻塞,车辆无法行驶,抢险队员只好安步当车,徒步赶往救灾前线。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A.2月15日,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发生陨石坠落,迄今已造成1000多人受伤,其中大部分是碰伤、挫伤和划伤等轻伤。B朝鲜将于4月12日至16日之间使用“银河3号”运载火箭发射一颗地球观测卫星,以迎接金日成主席诞辰100周年。C带病驾车运送20多名乘客到达安全地点后一头栽倒在方向盘上的高洪明被网友们称为成都版的“最美司机”。D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制建设,凝聚了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体现了自主创新、团结协作
6、、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北斗精神。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传国玉玺失踪之谜 何忆 孙建华 “玺”在秦以前尊卑通用,官、私印均可称“玺”。汉蔡邕独断云:“玺者,印也;印者,信也。”到了秦始皇时,秦始皇下令镌刻皇印,宣称只有皇帝印才可称玺,奉为天命的象征。又独以玉,作为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所以叫“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传国玉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的信物。秦始皇死后,历代帝王都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尊为国之重器。得到此玺则
7、象征其“受命于天”,失去此玺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如有皇帝登大位而没有此玺,就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这更加促使后世皇帝对这块传国玉玺的争夺,致使这块宝物屡易其主。然而,它在流传1000多年后,却神秘地失踪了。几千年来,有关它的传说也无不充满着神秘的色彩。 “传国玉玺”就材于“和氏之璧”。春秋时,楚国人卞和在山中得到一块璞玉,献给楚王。楚王让玉工辨识,玉工鉴定为石头,楚王以欺君罪断卞和左足。后来武王即位,卞和又献玉,但仍以欺君罪再断右足。公元前690年,文王即位,卞和抱玉痛哭。文王派人问他,他说:“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文王让人把璞剖开,果
8、然是宝玉,因此称为和氏璧。楚威王时,相国昭阳天越有功,威王将和氏璧赏赐给他。但是不久昭阳就将它丢失,有人怀疑是他的门人张仪偷走,拘留张仪审讯。张仪一气之下,离楚入魏,后来到了泰国,被拜为秦相。 曹魏代汉,传国玺作为“君主神授”的象征,落入曹丕之手。曹丕使人在传国玺肩部刻下八个隶字“大魏受汉传国之玺”。西晋受禅,传国玺又落入司马氏手中。此后,北方陷于五胡十六国分裂动荡的局面,“传国玺”几经辗转,又落入东晋征西将军谢尚之手,谢尚把它用三百精骑连夜送至首都建康,献给晋穆帝,传国玺重归晋朝司马家:公元420年,刘裕废东晋恭帝自立为帝,国号宋,史称刘宋;在南朝,传国玺历经了宋、齐、梁、陈的更迭。南朝梁武
9、帝时,降将侯景反叛,攻破官城,劫得“传国玺”,不久侯景败死,他的部将侯子鉴将玉玺投到了栖霞寺的井中,有一个寺僧将玉玺捞出收存,后来他的弟子将玉玺献给了陈武帝。杨坚建立隋朝后,公元589年,灭陈统一全国,传国玉玺入了隋宫。唐初,太宗李世民因无传国玉玺,于是刻数方“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聊以自慰。公元630年,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萧后与元德太子背突厥而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唐朝。唐末,天下大乱,群雄四起。朱温篡唐后,“传国玺”又遭厄运,后唐废帝被契丹击败,登楼自焚,玉玺也遭焚烧,下落不明。郭威建后周后,遍寻传国玺不着,无奈镌“皇帝神宝”等印玺两方,一直传至北宋。北宋哲宗时,有一个农夫在
10、耕田时发现了传国玺,送至朝廷。经13位大学士依据前朝记载多方考证,认定这就是始皇帝所制传国玺。但是朝野也有一些有识之士怀疑它的真伪。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金兵破汴梁,徽钦二帝被掠走,“传国玺”也被大金国掠走,随后便销声匿迹。
11、; (节选自人民文摘2012年第12期)5有关“传国玺”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国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上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B传国玺是玉制的皇印,它的象征意义是“君主神授”,在传国玉玺身上有着不少的故事。C.失去传国玺则表现其“气数已尽”,所以历代皇帝都十分珍视传国玺而不想当“白版皇帝”。D传国玉玺的材料源于和氏璧,当时楚王偏信玉工不以之为宝,武王也没认出它是块宝玉,是文王认出它是块宝。6.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12、; ( )A在秦始皇得到和氏璧之前,“玺”没有尊卑之别,此时的“玺”只有“印”之义,官印和私印均可称为“玺”。B秦始皇把皇帝印称为玺,秦始皇离世之后,历代帝王都以得到传国玺作为符应,尊为国之重器,并奉为天命的象征。C.晋朝司马氏得到传国玺后,时局动荡不安,传国玺在几经辗转后,东晋征西将军谢尚最终夺得了传国玺。D唐太宗李世民因无传国玉玺而成为“白版皇帝”,他愤愤不平地刻了数方“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有皇帝登大位而
13、没有传国玺,就会显得底气不足而被世人所轻蔑,所以传国玺成为后世皇帝的争夺对象,也致使这块宝物屡易其主。B楚威王时,威王将和氏璧赏赐给灭越有功的相国昭阳,这说明这时的和氏璧还只是一种“印”,其义为“信”。C.传国玺一代一代地传下去,经历了无数朝代的更迭,因此,传国玺传到宋靖康元年就失踪了,这也不奇怪。D北宋哲宗时一个农夫在耕田时发现的传国玺,有人说它是真的有他的道理,因为它经过13位大学士依据前朝记载并多方考证得到了认定。三、(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 沈演之字台真,吴兴武康人也。演之年十一,尚书仆射刘柳见而知之,曰:“此童终为令器。”家世为将,而演之折节好学,读老子日
14、百遍,以义理业尚知名。袭父别爵吉阳县五等侯。郡命主簿,州辟从事史,西曹主簿,举秀才,嘉兴令,有能名。元嘉十二年,东诸郡大水,民人饥馑,吴义兴及吴郡之钱唐,升米三百。以演之及尚书祠部郎江邃并兼散骑常侍,巡行拯恤,许以便宜从事。演之乃开仓廪以赈饥民,民有生子者,口赐米一斗,刑狱有疑枉,悉制遣之,百姓蒙赖。 转别驾从事史,深为义康所待,故在府州前后十余年。后刘湛、刘斌等结党,欲排废尚书仆射殷景仁,演之雅仗正义,与湛等不同,湛因此谗之于义康。尝因论事不合旨,康变色曰:“自今而后,我不复相信!”演之与景仁素善,尽心于朝廷,太祖甚嘉之,以为尚书吏部郎。 十七年,义康出籓,诛湛等,以演之为右卫将军。景仁寻卒
15、,乃以后军长史范晔为左卫将军,与演之对掌禁旅,同参机密。二十年,迁侍中,右卫将军如故。大祖谓之曰:“中领卫,望实优显,此盖宰相便坐,卿其勉之。”上欲伐林邑,朝臣不同,唯广州刺史陆徽与演之赞成上意。及平,赐群臣黄金、生口、铜器等物,演之所得偏多。上谓之曰:“庙堂之谋,卿参其力,平此远夷,未足多建茅土。廓清京都,鸣鸾东岱,不忧河山不开也。”二十一年,诏曰:“总司戎政,翼赞东朝,惟允之举,匪贤莫授。侍中领右卫将军演之,清业贞审,器思沈济。右卫将军晔,才应通敏,理怀清要。并美彰出内,诚亮在公,能克懋厥猷,树绩所莅。演之可中领军,哗可太子詹事。”晔怀逆谋,演之觉其有异,言之太祖,晔寻事发伏诛。迁领国子祭
16、酒,本州大中正,转吏部尚书,领太子右卫率。虽未为宰相,任寄不异也。 (节选自宋书·沈演之列传)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
17、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十七年,义康出籓 出:贬谪。B惟允之举 允:允许。C匪贤莫授
18、160; 匪:不是。D郡命主簿 命:任命。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3分)A尚书仆射刘柳见而知之 / 而演之折节好学B家世为将 / 虽未为宰相C以义理业尚
19、知名 / 以为尚书吏部郎D乃以后军长史范晔为左卫将军 / 演之乃开仓廪以赈饥民 第卷(共123分)四、(33分)10.你认为在上述文言文阅读材料中,作者张扬了传主哪种最优秀的品质,试从两个角度举例分析。(5分)答: &
20、#160;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民有生子者,口赐米一斗,刑狱有疑枉,悉制遣之,百姓蒙赖。
21、(5分)译文:
22、0; (2)演之雅仗正义,与湛等不同,湛因此谗之于义康。(3分)译文:
23、160; 1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
24、断句。(限6处)(6分) 十二年春二月,亮由斜谷出,始以流马运。秋八月亮卒渭滨征西大将军魏延与丞相长史杨仪争权不和举兵相攻延败走斩延首仪率诸军还成都。大赦,以左将军吴壹为车骑将军,假节督汉中。以丞相留府长史蒋琬为尚书令,总统国事。
25、; (节选自三国志·后主传)注:亮:诸葛亮。13.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8分) 菩萨蛮 魏夫人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1)请就上片中前两句词“动静结合”手法做简要赏析。(4分)
26、
27、 (2)有人说“她”“早晚溪边去”的目的是为了盼望外出的丈夫,请结合词意说出理由。(4分)
28、60;
29、60;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6题,6分)(1)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2)
30、60; ,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3)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不可说也。(诗经·氓)(4)
31、 ,孰能无惑?(韩愈师说)(5) ?畏途巉岩不可攀。(李白蜀道难)(6)冰泉冷涩弦凝绝,
32、 。(白居易琵琶行)(7)竹杖盲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8) ,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辛弃
33、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五、(2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奇遇 莫言 1982年秋天,我从傈定府回高密东北乡探亲。因为火车晚点,车抵高密站时,已是晚上九点多钟。通乡镇的汽车每天只开一班,要到早晨六点。举头看天,见半块月亮高悬,天清气爽,我便决定不在县城住宿,乘着明月早还家,一可早见父母,二可呼吸田野里的新鲜空气。 这次探家我只提一个小包,所以走得很快。穿过铁路桥洞后,我没走柏油路。因为柏油公路拐直角,要远好多。我斜刺里走上那条废弃数年的斜插到高密东北乡去的土路。土路因为近年来有些地方被挖断了,行人稀少,所以路面上杂草丛生,只是在路中
34、心还有一线被人踩过的痕迹。路两边全是庄稼地,有高梁地、玉米地、红薯地等,月光照在庄稼的枝叶上,闪烁着微弱的银光。几乎没有风,所有的叶子都纹丝不动,草蝈蝈的叫声从庄稼地里传来,非常响亮,好像这叫声渗进了我的肉里、骨头里,蝈蝈的叫声使月夜显得特别沉寂。 路越往前延伸庄稼越茂密,县城的灯光早就看不见了。县城离高密东北乡有40多里路呢。除了蝈蝈的叫声之外,庄稼地里偶尔也有鸟或什么小动物的叫声。我忽然感觉到脖颈后有些凉森森的,听到自己的脚步声特别响亮与沉重起来。我有些后悔不该单身走夜路,与此同时,我感觉到路两边的庄稼地里有无数秘密,有无数只眼睛在监视着我,并且感觉到背后有什么东西尾随着我,月光也突然朦胧
35、起来。我的脚步不知不觉地加快了。越走得快越感到背后不安金。终于,我下意识地回过头去。 我的身后当然什么也没有。 继续往前走吧。一边走一边骂自己:你是解放军军官吗?你是共产党员吗?你是马列主义教员吗?你是,你是一个唯物主义者,而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共产党员死都不怕还怕什么?有鬼吗?有邪吗?没有!有野兽吗?没有!世界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但依然浑身紧张、牙齿打战,儿时在家乡时听说过的鬼故事“连篇累牍”地涌进脑海:一个人走在路上。突然听到前边有货郎挑子的嘎吱声,细细一看,只见到两个货挑子和两条腿在移动,上身没有一个人走夜路碰到一个人对他嘿嘿笑,仔细一看,是个女人,这女人脸上只有一张红嘴,除了嘴
36、之外什么都没有,这是“光面”鬼一个人走夜路忽然看到一个白胡子老头在吃青草一 我后来才知道我的冷汗一直流着,把衣服都溻湿了。 我高声唱起歌来:“向前向前向前杀” 自然是一路无事。临近村头时,天已黎明,红日将出未出时,东边天上一片红晕,村里的雄鸡喔喔地叫着,一派安宁景象。回头望来路,庄稼是庄稼道路是道路,想起这一路的惊惧,感到自己十分愚蠢可笑。 正欲进村,见树影里闪出一个老人来,定睛一看,是我的邻居赵三大爷。 他穿得齐齐整整,离我三五步处站住了。 我忙问:“三大爷,起这么早!” 他说:“早起进城,知道你回来了,在这里等你。” 我跟他说了几句家常话,递给他一支带过滤嘴的香烟。 点着了烟,他说:“老三
37、,我还欠你爹五元钱,我的钱不能用,你把这个烟袋嘴捎给他吧,就算我还了他钱。” 我说:“三大爷,何必呢?” 他说:“你快回家去吧,爹娘都盼着你呢!” 我接过三大爷递过来的冰冷的玛瑙烟袋嘴,匆匆跟他道别,便急忙进了村。 回家后,爹娘盯着我问长问短,说我不该一人走夜路,万一出点什么事就了不得。我打着哈哈说:“我一心想碰到鬼,可是鬼不敢来见我!” 母亲说:“小孩子家嘴不要狂!” 父亲抽烟时,我从兜里摸出那玛瑙烟袋嘴,说:“爹,刚才在村口我碰到赵三大爷,他说欠你五元钱,让我把这个烟袋嘴捎给你抵债。” 父亲惊讶地问:“你说谁?” 我说:“赵家三大爷呀!” 父亲说:“你看
38、花了眼了吧?” 我说:“绝对没有,我跟他说了一会儿话,还敬他一支烟,还有这个烟袋嘴呢!”我把烟袋嘴递给父亲,父亲竟犹豫着不敢接。 母亲说:“赵家三大爷大前天早晨就死了!”这么说来,我在无意中见了鬼,见了鬼还不知道,原来鬼并不如传说中那般可怕,他和蔼可亲,他死不赖账,鬼并不害人,真正害人的还是人,人比鬼要厉害得多啦!
39、0; (百年百篇经典微型小说)1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4分)A莫言似乎特别钟情于故土上那片红高梁,在本文中,我们又看到了那片红高粱,它们依然是那样神秘,沉寂中充满着躁动。B作者走夜路见了鬼,见了鬼还不知道,他为碰到好鬼三大爷而庆幸,于是他在文中称赞鬼神,说他和蔼可亲,以致谢意。C作者儿时听说过的鬼故事让人听后牙齿打战,一身冷汗,而“奇遇”将这种恐惧心理推向极端,让作者改变了原来的看法,认为鬼不可怕。D作者在第二段中写从庄稼地里传来的蝈蝈的叫声,是为了以动衬静,突出当时环境的阴森沉寂,也影射当时社会环境的
40、恶劣。为下文写“鬼故事”和“奇遇”作铺垫。E人鬼之间,孰善孰恶,孰亲孰疏,并无定规。为人者,心怀鬼胎,其害甚于鬼;为鬼者,与人为善,死不赖账、讲信用。16.请就文章第三段的环境描写作简要分析。(5分)答:
41、 17.请就文中画线语句作简要分析。(6分)答: &
42、#160; &
43、#160; 18作者说“鬼并不如传说中那般可怕”。你是否同意此观点,请结合实际,说说具体理由。(6分)答: &
44、#160; 六、(9分)19.为了释放社会“正能量”,有人针对“201314”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2 +0
45、+1+3 +1+4 =11(有人把“11”理解为光棍),下联是:2 -0 -1 -3 -1 -4=-7(有人把“-7”理解为夫妻)。谈谈你对这副对联的理解。(5分)答:
46、 20.“回目”是章回小说每回书的题目,主要是对本回内容的概括。请根据示例,结合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的概述,给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拟一个对偶回目。(4分)示例:美髯公千里走单
47、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概述: 马谡(字幼常)立下军令状,前去驻守街亭,因不听从诸葛亮叮嘱,拒绝接受副将王平的劝谏,结果丢失街亭。诸葛亮(字孔明,死后追谥忠武侯)登上空城,焚香弹琴。司马懿(字仲达)领十五万精兵拥至城下,疑有伏兵,遂领兵而退。对偶回目:
48、60; , 。七、(6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他的妻子因难产而死,遗下一孩子。他很忙,无力照看孩子,就训练了一只狗来照看孩子。那只狗聪明听话,咬着奶瓶给孩子奶喝,抚养着孩子。有一天,主人出门去了,叫它照顾孩子。主人第二天回家,打开房门一看,到处是血,孩子不见了,狗满身是血。主人看
49、到这种情形,以为狗性发作,把孩子吃掉了,大怒之下,拿起刀向着狗头一劈,把狗杀死了。之后,孩子从床下爬了出来,虽然身上有血,但并未受伤。他惊奇地发现,房间一角,一只狼躺在地上,口里还咬著狗肉。 请根据阅读这则材料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不得套作,不得抄袭;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800字。 四川省新高考2013届高三第四次标准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答案:C。 (A项,投奔bèn。B项,答讪d。D项,媲美pì)2.答案: A。 ( B婵娟
50、160; 渺茫 C曲意逢迎 D纨绔 分庭抗礼。)3答案:B。(A项,小题大做:比喻把小事当大事来办,有不值得这样做或有意扩大事态的意思。与偏离主旨的句意不符。B项,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C项,上行下效:指上面或上辈的人怎么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学着怎么做,多指不好的事,含贬义,与语境意思相反且不符合感情色彩。D项,安步当车:慢慢地步行,就当是坐车。与句意不合。)4答案:A。 (搭配不当,可在“陨石坠落”后面加“事件”。)5答案:A。 (“上面”有歧义,可理解为“在传国玺上”,也可理解为“在
51、传国玺上方”,与“下面”相对。而原文是“正面刻有”。)6答案:A。 (B项,把传国玺“奉为天命的象征”的是秦始皇。C项,“东晋征西将军谢尚最终夺得了传国玺”表述错误,原文是“又落人东晋征西将军谢尚之手,谢尚把它用三百精骑连夜送至首都建康,献给晋穆帝,传国玺重归晋朝司马家”。D项,“他愤愤不平地刻了数方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文中无愤愤不平信息。)7答案:C。 (“传国玺传到宋靖康元年就失踪了”错误,传国玺传到宋靖康元年时是被大金国掠走的。)8答案:B。 (允:公平。)9答案:D。(A项,连词,顺承。连词,表转折。B项,动词,是。动词,担任。C项,介词,凭借。介
52、词,把。D项,副词,于是。)10.参考答案:传主最优秀的品质:忠诚正直。(1分)直接描述:如“演之雅仗正义,与湛等不同,湛因此谗之于义康”、“演之与景仁素善,尽心于朝廷,太祖甚嘉之,以为尚书吏部郎”,又如“晔怀逆谋,演之觉其有异,言之太祖,晔寻事发伏诛。迁领国子祭酒,本州大中正,转吏部尚书,领太子右卫率。虽未为宰相,任寄不异也”。这三件事都表明他对朝廷的忠贞不二。 (2分)间接描述:如太祖说他“侍中领右卫将军演之,清业贞审,器思沈济并美彰出内,诚亮在公,能克懋厥猷,树绩所莅”。 (2分)1 1(1)参考翻译:民户有生子的,一口人赐米一斗,断案判刑有冤枉不实的,下令统统放回
53、,百姓依此得以生存。(句意通顺,译出大意2分:关键词一个1分:狱、遣、赖。)(2) 参考翻译:沈演之主持正义,不与刘湛等人同流合污,因此刘湛在刘义康面前毁谤他。12. 参考答案:秋八月亮卒渭滨征西大将军魏延与丞相长史杨仪争权不和举兵相攻延败走斩延首仪率诸军还成都。译文:建兴十二年(234)春二月,诸葛亮从斜谷出兵,开始启用流马运粮草。秋八月,诸葛亮在渭滨病逝。征西大将军魏延与丞相长史杨仪因争夺权力不和,领兵互相攻打,魏延兵败逃走;杨仪斩杀魏延,统率各路兵马撤回成都。13(1)参考答案:前一句是静景,后一句是动景。以动衬静,自然浑成。(2分)上句置静意于动中,夕阳斜照之下,溪中不仅有青山的倒影,
54、而且还有楼台的倒影。下句置动意于静中,“楼台影动”,表明溪水微风吹拂之下,荡起层层绿波,楼台的影子也仿佛晃动一般;“鸳鸯起”写出对对鸳鸯溪中嬉水的情景。动静相衬,整个画而就充满了盎然生趣。(2分)(2)参考答案:从“楼台影动鸳鸯起”中的“鸳鸯”也可以看出她在思念她的另一半。从“三见柳绵飞”中的“柳”也可看出她盼夫,在古代水边杨柳往往是送别的场所,结尾两句说她在溪边已徘徊了多年,年年都见过一次柳绵纷飞,从柳绵纷飞想到当年折柳送别的丈夫,这是很自然的事。从“离人犹未归”一句也可看出她盼夫,柳絮年年满天飞,可是外出的丈夫却未归。(任答一点2分,两点4分)【评解】这首词抒写离人相思之情。上片着意描写春
55、景。楼台影动,鸳鸯惊起。杏花出墙,斜阳掩映,溪山如画,春色满眼。下片借景抒情。每日在溪头路边徘徊,虽已三见柳絮纷飞,而离人犹未归来。对此良辰美景,不禁触动绵绵相思之情。全词婉柔蕴藉,优美自然。【集评】朱晦庵云:“本朝妇女能文者,惟魏夫人及李易安二人而已。”(词林纪事卷十九)薛砺若宋词通论:她虽不能与易安并论,但在女作家中,确为超群出众之才。词中名句如“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即与并时诸贤相较,亦为出色当行之作。词林纪事页十九引雅编:魏夫人有江城子、卷珠帘诸曲,脍炙人口。其尤雅正者,则菩萨蛮云云,深得国风·卷耳之遗。-引自惠淇源婉约词此词写景以抒情,情因景生,描绘了思妇盼望远行丈夫归
56、来的情思。全词紧紧围绕一个“溪”字构图设色,表情达意,写得清新自然,不落俗套,饶有情韵,耐人寻味。首句“ 溪山掩映斜阳里”写斜阳映照下的溪山,侧重点在于“溪”字 。次句“楼台影动鸳鸯起”,补足上文,进一步写溪中景色。在夕阳斜照之下,溪中不仅有青山的倒影,而且还有楼台的倒影,还有对对鸳鸯在溪中嬉水 。上句专写静景,下句则动中有静。“楼台影动 ”,表明溪水在微风吹拂之下,荡起层层绿波,楼台的影子也仿佛在晃动一般。再添上“鸳鸯起”一笔,整个画面就充满了盎然生趣。三、四两句写两岸景色,这条溪水的两岸,只住着两三户人家 ,人烟并不稠密,环境自然是幽静的。至此 ,上面所说的楼台原是这几户临水人家的住宅,全
57、词意脉连贯,针线绵密。这句为实写,下一句便是虚写 ,如此虚实相生。深院高墙,关不住满园春色,一枝红杏花,带着娇艳的姿态,硬是从高高的围墙上探出头来。此句的妙处在于一个“出”字,词以“出”字形容红杏花,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意味隽永。词的下片,转入抒情,但仍未脱“溪”字。在溪水旁边 ,有一道长堤 ,堤上长着一行杨柳,暮春时节,嫩绿的柳丝笼罩着长堤,轻拂着溪水,而魏夫人作为临水人家的妇女,是经常从这里走过的。“早晚”一词,并非指时间的早和晚。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六云:“早晚,犹云随时也;日日也。”其义犹如舒亶鹊桥仙词“两堤芳草一江云,早晚是西楼望处”。在古代,水边柳外,往往是送别的场所。据宋史
58、183;曾布传 ,曾布于神宗元丰中,连知秦州、陈州、蔡州和庆州。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也说 :“曾子宣丞相,元丰间帅庆州,未至,召还,主陕府,复还庆州,往来潼关。夫人魏氏作诗戏丞相云 :使君自为君恩厚,不是区区爱华山。”在这期间,曾布告别家人,游宦在外,可能连续三年。此处,当指魏夫人填词述怀。结尾二句说明她在溪边已徜徉了三年,年年都见过一次柳絮纷飞。从柳絮纷飞想到当年折柳赠别,这是很自然的。“三见柳绵飞”是实语,而着一“犹”字,便化实为虚了,这样,哀怨之情,离别之恨,便隐然流于言外。此词在声律上极具特色,八句中两句一叶韵,如“里”与“起”、“家”、与“花”、“路”与去 、“飞”与“归 ”,均押韵工
59、整;且两句与两句之间又平仄交错 ,如上片四句“里”与“起”是仄声韵,“家”与“花”是平声韵;下片“路”与“去”是仄声韵,“飞”与“归”是平声韵 ,读来十分谐婉 ,再加上语言晓畅,词句清丽,较好地抒写了贵族妇女温柔敦厚而又婉曲缠绵的感情。14.答案: 惟吾德馨 羁鸟恋旧林 女之耽兮 人非生而知之者 问君西游何时还 凝绝不通声暂歇 一蓑烟雨任平生 可惜流年15.答案:A、E。(B项,“他为碰到好鬼三大爷而庆幸”文中无信息;作者“在文中称赞鬼神,说他和蔼可亲”的目的是说明鬼并不如传说中那般可怕。C项,说“奇遇将这种恐
60、惧心理推向极端”错误,是“鬼故事”与“奇遇”形成鲜明对比,让作者改变了原来的看法,认为鬼不可怕。D项,无“影射”之意;也非为“奇遇作铺垫”。)16.参考答案:渲染幽森恐怖的气氛。土路人迹罕至、杂草丛生、庄稼茂密、月光朦胧,偶尔传来夜游动物的叫声,让人感觉到凉森森的,营造了一个幽森、静寂、恐怖的气氛。烘托人物的恐怖心理。环境越幽森,人走在这样恐怖的土路上,越提心吊胆,心里越恐怖。为后文写“鬼故事连篇累牍地涌进脑海”作铺挚。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夜行,“我”才会想起那令人毛骨悚然的鬼故事。这段写夜景恐怖的环境描写与后文的“奇遇”形成对比。夜晚虽恐怖,但奇遇的鬼并不可怕,从而说明鬼并不可怕,真正害人的还是人。17.参考答案:这段话属于人物语言描写(1分)。这段语言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表现了赵家三大爷心地善良不害人、死不赖账讲信用的性格特点(1分)。他心地善良,死不害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贵州国企招聘2025六盘水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招聘合同制驾驶员3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浙江国企招聘2025宁波市奉化区惠海地下管线投资有限公司招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浙江温州市国资委公开遴选市属国有企业外部董事专家库人选4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山东海汇集团有限公司招聘8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情人合同协议书图片
- 2024年液晶平面显示器及其配套部件和材料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韩国烟草考试试题及答案
- 散伙合同协议书范本
- 养老合同协议书
- 购销协议书 合同
- 《通过鼻口腔吸痰技术》教育培训课件
-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5年昆明市高三语文三诊一模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测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诊疗规范考核试题及答案
- 临沂市罗庄区兴罗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船舶动力系统可靠性提升-全面剖析
- 彩超试题及答案三基
- 《双碳管理基础与实务》课件-第六章 ESG管理
- 期中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下册(含答案)
- 静脉用药混合调配操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