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13.2分子荧光分析法_第1页
(仪器分析)13.2分子荧光分析法_第2页
(仪器分析)13.2分子荧光分析法_第3页
(仪器分析)13.2分子荧光分析法_第4页
(仪器分析)13.2分子荧光分析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11-5一、仪器与结构流程一、仪器与结构流程 测量荧光的仪器主要由四个局部组成:激发光源、样品池、双单色器系统、检测器。 特殊点:有两个单色器,光源与检测器通常成直角。 根本流程图:根本流程图:单色器:选择激发光波长的第单色器:选择激发光波长的第一单色器和选择发射光一单色器和选择发射光( (测量测量) )波长的第二单色器。波长的第二单色器。光源:灯和高压汞灯,染料激光源:灯和高压汞灯,染料激光器光器( (可见与紫外区可见与紫外区) )。检测器:光电倍增管。检测器:光电倍增管。2021-11-5仪仪器器光光路路图图2021-11-5仪器框图仪器框图该型仪器可进行荧光、磷光和发光分析。2

2、021-11-5同步扫描技术同步扫描技术 根据激发和发射单色器在扫描过程中彼此间所保持的关系,同步扫描可分为固定波长差()和固定能量差及可变波长三种。 同步扫描技术可简化光谱。谱带变窄,减少光谱重叠,提高分辨率。 适宜的可减少光谱重叠。酪氨酸和色氨酸的荧光激发光谱相似,发射光谱严重重叠,但60 nm时,只显示色氨酸的特征光谱,实现分别测定。2021-11-5可获得三维光谱图的仪器可获得三维光谱图的仪器 可获得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同时变化时的荧(磷)光光谱图。2021-11-5二、荧光分析方法与应用二、荧光分析方法与应用1. 1. 特点特点1 1灵敏度高灵敏度高 比紫外比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高

3、可见分光光度法高2 24 4个数量级个数量级;为什么?;为什么? 检出限:检出限:0.10.10.0010.001gmL-1gmL-1molL-1 molL-1 奎宁硫酸氢盐的硫酸溶液。奎宁硫酸氢盐的硫酸溶液。2 2选择性强选择性强 既可依据特征发射光谱,又可根据特征既可依据特征发射光谱,又可根据特征吸收光谱;吸收光谱;3 3试样量少试样量少 缺点:应用范围小。缺点:应用范围小。2021-11-5(1) 定量依据定量依据 荧光强度荧光强度 If正比于正比于吸收的光量吸收的光量Ia和荧光量子效率和荧光量子效率 : If = Ia 由朗由朗-比耳定律:比耳定律: Ia = I0(1-10- l c

4、 ) If = I0(1-10- l c ) = I0(1-e l c ) 浓度很低时,将括号项近似处理后:浓度很低时,将括号项近似处理后: If = 2.3 I0 l c = Kc2021-11-52 2定量方法定量方法标准曲线法:标准曲线法: 配制一系列标准浓度试样,测定荧光强度,绘制配制一系列标准浓度试样,测定荧光强度,绘制标准曲线,再在相同条件下测量未知试样的荧光强标准曲线,再在相同条件下测量未知试样的荧光强度,在标准曲线上求出浓度。度,在标准曲线上求出浓度。比较法:比较法: 在线性范围内,测定标样和试样的荧光强度,比在线性范围内,测定标样和试样的荧光强度,比较。较。2021-11-5(1)无机化合物的分析无机化合物的分析 与有机试剂配合物后测量;可测量约60多种元素。 铍、铝、硼、镓、硒、镁、稀土常采用荧光分析法; 氟、硫、铁、银、钴、镍采用荧光熄灭法测定; 铜、铍、铁、钴、锇及过氧化氢采用催化荧光法测定; 铬、铌、铀、碲采用低温荧光法测定; 铈、铕、锑、钒、铀采用固体荧光法测定。(2)生物与有机化合物的分析生物与有机化合物的分析 见表。 2021-11-52021-11-52021-11-5内容选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