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2 由下列难溶物的溶度积求在纯水中溶解度 S* (分别以 moll-1 和 gl-1为单位;忽略副反应):(1)Zn(OH)2 KSP=4.1210-17(2)PbF2 KSP=7.1210-7 11-1用氧化数法配平下列方程式。 (2)Ca5(PO4)FCSiO2 CaSiO3CaF2P4CO(4)K2Cr2O7FeSO4H2SO4 Cr2(SO4)3Fe2(SO4)3K2SO4H2O11-3 用半反应法(离子-电子法)配平下列方程式:(1)K2Cr2O7H2SH2SO4K2SO4 Cr2(SO4)3 SH2O(3)ZnNO3-OH-NH3Zn(OH)4-(5)HgNO3-H+Hg22
2、+NO氧化 还原方程式的配平补充习题1氧化数法 (1) 基本依据:在配平的氧化 还原反应方程式中,氧化数的总升高值等于氧化数的总降低值。 (2) 步骤:以 P4 + HClO3 HCl + H3PO4为例 a正确书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式或离子式; b找出还原剂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氧化数的总升高值和氧化剂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氧化数总降低值,4P:4 ( +5 0 ) = +20 , Cl: 1 ( +5 ) = 6; c根据b中两个数值,找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60),进而求出氧化剂、还原剂分子前面的系数 (10,3),即 3P4 + 10HClO3 12H3PO4 + 10HCl; d用物质守恒定律来
3、检查在反应中不发生氧化数变化的分子数目,以达到方程式两边所有原子相等。上式中右边比左边多36个H原子和18个O原子,所以左边要添加18个H2O分子。 3P4 + 10HClO3 + 18H2O=12H3PO4 + 10HCl2离子电子法 (1) 基本依据:在离子方程式两边,原子个数与离子电荷数都必须相等。 (2) 具体步骤:以H+ +NO3- + Cu2O Cu2+ + NO + H2O为例 a先将反应物和产物以离子形式列出(难溶物、弱电解质和气体均以分子式表示); b将反应式分成两个半反应 一个是氧化,另一个是还原; Cu2O Cu2+ NO3- NO c加一定数目的电子和介质(酸性条件下:
4、H+H2O;碱性条件下:OHH2O),使半反应两边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数相等 这是关键步骤; 2Cu2+ + H2O + 2e Cu2O + 2H+ NO3- + 4H+ +3e NO + 2H2O d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必须相等,将两个半反应乘以相应的系数,合并成一个配平的离子方程式: 3 + 2 得: 3Cu2O + 2 NO3- + 14H+= 6Cu2+ + 2NO + 7H2O11-10 用能斯特方程计算与二氧化锰反应得到氯气的盐酸在热力学理论上的最低浓度。 解: MnO2 + 4H+ +2e- = Mn2+ + 2H2O = 1.228V Cl2 + 2e- = 2Cl- = 1
5、.358V 设要使反应进行的HCl的最低浓度为x。 241lg20592. 0358. 1lg20592. 0228. 1xx x = 5.4 mol.L-112-1 在1L 6mol/L 的NH3水中加入0.01 mol固体 CuSO4 ,溶解后加入0.01mol固体NaOH,铜氨络离子能否被破坏?(K稳SCN Cu(NH3)42+=2.091013,KSPCu(OH)2=2.210-20) 解: Cu2+ + 4NH3 = Cu(NH3)42+ C初 0.01 6 0 C平 x 5.96 + 4x 0.01-x1341009. 2)496. 5(01. 0 xxxK x = 3.810-1
6、9J = 3.810-190.012 = 3.8 10-23 Ksp 无沉淀产生,铜氨离子不被破坏。无沉淀产生,铜氨离子不被破坏。12-7. pH=10的溶液中需加入多少NaF才能阻止0.10mol.L-1的Al3+溶液不沉淀? Ksp = 1.310-33 Kf = 6.91019 解:要使Al(OH)3不沉淀 Al3+ + 6F- = AlF63-C平 1.310-21 x 0.1 x = 1.02 mol.L-1c(F-) = 1.02 + 0.6 = 1.62 mol.L-1121343333.103 . 1)100 . 1 (103 . 1OHAlLmolKsp19621109 .
7、6)103 . 1 (1 . 0 xKf 13-5你会选择哪种稀有气体作为:你会选择哪种稀有气体作为: (a)温度最低的液体冷冻剂;()温度最低的液体冷冻剂;(He) (b)电离能最低、安全的放电光源;()电离能最低、安全的放电光源;(Xe) (c)最廉价的惰性气氛。()最廉价的惰性气氛。(Ar)13-9用化学方程式表达下列化合物的合用化学方程式表达下列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反应条件):成方法(包括反应条件):(a) XeF2 (b) XeF6 (c) XeO3)()()(21 . 0,4002gXeFgFgXeMPaC)()(3)(66,3002gXeFgFgXeMPaCHFXeOOHXeF
8、63326解:解: (5)HF是一弱酸,浓度增大,酸性增强。是一弱酸,浓度增大,酸性增强。 (6)HF能与能与SiO2或硅酸盐反应,生成气或硅酸盐反应,生成气态态SiF4;14-9 如何鉴别如何鉴别KClOKClO3和和 KClO4 这三种盐?这三种盐?解:方法一解:方法一 15-3 大气层中臭氧是怎样形成的?哪些大气层中臭氧是怎样形成的?哪些污染物引起臭氧层的破坏?如何鉴别污染物引起臭氧层的破坏?如何鉴别 O3 ,它有什么特征反应?它有什么特征反应? 15-7 SO2与与Cl2的漂白机理有什么不同?的漂白机理有什么不同?15-9(1)纯)纯H2SO4是共价化合物,却有较高的是共价化合物,却有
9、较高的沸点(沸点(657K),为什么?),为什么?(2)稀释浓)稀释浓H2SO4时一定要把时一定要把H2SO4 加入水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而稀释浓中边加边搅拌而稀释浓HNO3与浓盐酸没有这么与浓盐酸没有这么严格规定,为什么?严格规定,为什么? 解:解:H2SO4在其分子间可以形成在其分子间可以形成O-HO氢键氢键,故纯故纯H2SO4有很高的沸点。有很高的沸点。 浓浓H2SO4在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如果在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如果将水加入将水加入H2SO4中,将由于放热太多而使浓中,将由于放热太多而使浓H2SO4溅出,造成事故,故稀释使要将浓溅出,造成事故,故稀释使要将浓H2SO4加入水中并不断
10、搅拌以散去多余的热。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以散去多余的热。而稀释浓而稀释浓HNO3时,产生的热不多,故没有严时,产生的热不多,故没有严格的要求。格的要求。15-16写出下列各题的生成物并配平。写出下列各题的生成物并配平。(4) H2S通入通入 FeCl3溶液中;溶液中;(5) Cr2S3 加水;加水; 解:解:(4)H2S+2FeCl3=S+2FeCl2+2HCl (5)Cr2S3+H2O=Cr(OH)3+H2S 162请回答下列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出去)如何出去N2 中少量中少量NH3 和和NH3中的中的水气?水气?(2)如何除去)如何除去 NO 中微量的中微量的NO2 和和N2O
11、 中少量的中少量的NO?解:(解:(1)将气体通过水或稀)将气体通过水或稀H C l溶液;通溶液;通过碱石灰或其他中性、碱性干燥剂吸收。过碱石灰或其他中性、碱性干燥剂吸收。(2)将含有微量)将含有微量NO2的的NO通入通入热热水中以吸水中以吸收收NO2(用(热)碱液吸收更好用(热)碱液吸收更好).将含有少量将含有少量NO的的N2O通入通入FeSO4溶液中溶液中,使使NO与给合与给合成成Fe(NO)SO4。165请解释下列事实:请解释下列事实:为什么可用浓氨水检查氯气管道的漏气?为什么可用浓氨水检查氯气管道的漏气? 16-8 为了测定铵态氮肥中的含氮量,称取固体样品为了测定铵态氮肥中的含氮量,称
12、取固体样品0.2471g ,加过量,加过量NaOH 溶液并进行蒸馏,用溶液并进行蒸馏,用 50.00Ml 0.1050mol.L-1 HCl吸收蒸出的氨气,然吸收蒸出的氨气,然后用后用0.1022mol.L-1 NaOH 溶液滴定吸收液中剩余溶液滴定吸收液中剩余的的HCl,滴定中消耗了,滴定中消耗了11.69 ml NaOH 溶液,试计溶液,试计算肥料中氮的百分含量。算肥料中氮的百分含量。 解:该样品中含解:该样品中含N的物质的量为:的物质的量为: 5010-30.1050-11.6910-30.1022= 4.05510-3mol/L; 所以所以N的百分含量为的百分含量为 4.05510-3
13、14/0.2471=23% 1612 (1)根据根据HNO3 的分子结构,说明的分子结构,说明HNO3为什为什么不稳定?么不稳定? (2)欲将一定质量的欲将一定质量的Ag 溶于最少量的硝酸,应溶于最少量的硝酸,应使用何种浓度(浓或稀)的硝酸?使用何种浓度(浓或稀)的硝酸? 解:解:(1)HNO3分子中由于一个质子与分子中由于一个质子与NO3-相连相连,键长和键角也发生了变化键长和键角也发生了变化,与与H相连的相连的N-O键较长键较长,所以所以HNO3分子的对称性较低分子的对称性较低,不如不如NO3- 离子稳定离子稳定,氧化性较强。氧化性较强。 (2)稀硝酸)稀硝酸 原因:原因:Ag与硝酸反应有
14、以下两种情形与硝酸反应有以下两种情形: Ag+2HNO3(浓浓)=AgNO3+NO2+H2O; 3Ag+4HNO3(稀稀)=3AgNO3+NO+2H2O , NO2与水可发生如下反应:与水可发生如下反应: 2NO2+ H2O=HNO3+HNO2 但反应产生但反应产生 的的NO2不可能全部与水反应不可能全部与水反应,在溶解一定质量在溶解一定质量的的Ag要使所用要使所用HNO3最少最少,应使用稀硝酸应使用稀硝酸.1621鉴别下列各组物质:鉴别下列各组物质:(1)NO2-和和NO3- (4)PO43-和和P2O74- (5)H3PO4和和H3PO3 解:解:(1) 方法方法1:用酸性的淀粉:用酸性的
15、淀粉KI溶液溶液,作用后作用后,溶液变蓝色的是溶液变蓝色的是NO2-(氧化性)(氧化性) 方法方法2:先加入稀先加入稀H2SO4酸化酸化,再加再加KMnO4溶溶液液,KMnO4紫色消失的为紫色消失的为NO2-(还原性)。(还原性)。 (4) 方法方法1:用:用AgNO3溶液。溶液。Ag4P2O7(白)(白) 方法方法2:过量钼酸铵,磷钼酸铵(淡黄色晶体)过量钼酸铵,磷钼酸铵(淡黄色晶体) (5)用用AgNO3溶液。溶液。 若产生黑色沉淀(若产生黑色沉淀(Ag),则为则为H3PO3(强还原性);若产生黄色沉淀(强还原性);若产生黄色沉淀,则为则为H3PO4。 17.1. 对比等电子体对比等电子体
16、CO与与N2的分子结的分子结构及主要物理、化学性质。构及主要物理、化学性质。 解:解:CO和和N2是等电子体(是等电子体(14e),分),分子轨道能级图相似,分子中都有三重子轨道能级图相似,分子中都有三重键:键: NN 、 ,键能相近。,键能相近。一般条件下,两种物质都是气体,很少一般条件下,两种物质都是气体,很少溶于水;熔、沸点,临界压力,临界温溶于水;熔、沸点,临界压力,临界温度等一些物理性质也相似。度等一些物理性质也相似。CO 但但CO和和N2分子中三重键特点并不完全分子中三重键特点并不完全相同,相同,N2分子中负电荷分布是对称的,分子中负电荷分布是对称的,而而CO却是不对称的。却是不对
17、称的。C原子略带负电荷,原子略带负电荷,再加上再加上C的电负性比的电负性比N小,因此小,因此CO比比N2较易给出电子对向过渡金属原子(离子)较易给出电子对向过渡金属原子(离子)配位,除形成配位,除形成配键外,还有配键外,还有反馈反馈键形成,故生成的配合物较稳定。而键形成,故生成的配合物较稳定。而N2的配位能力远不如的配位能力远不如CO,分子氮配合物远,分子氮配合物远不如羰基化合物稳定。所以不如羰基化合物稳定。所以CO的键能虽的键能虽比比N2略大,但化学性质却比略大,但化学性质却比N2要活泼,要活泼,不象不象N2那样那样“惰性惰性”。 17-9 如何鉴别下列各级物质:如何鉴别下列各级物质: (1
18、)Na2CO3、Na2SiO3、Na2B4O710H2O 解:分别于三种溶液中加酸,有气体(解:分别于三种溶液中加酸,有气体(CO2)放出者为放出者为Na2CO3,有白色沉淀析出者可能是,有白色沉淀析出者可能是Na2SiO3或或Na2B4O710H2O。再分别取二者。再分别取二者溶液,加入浓溶液,加入浓H2SO4和甲醇,并点燃,有绿色和甲醇,并点燃,有绿色火焰产生者为火焰产生者为Na2B4O710H2O。 17.16. 为什么为什么BH3的二聚过程不能用分子中的二聚过程不能用分子中形成氢键来解释?形成氢键来解释?B2H6分子中的化学键有什分子中的化学键有什么特殊性?么特殊性?“三中心二电子键三
19、中心二电子键”和一般的共价和一般的共价键有什么不同?键有什么不同?答答:分子间形成氢键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分子间形成氢键必须具备的条件是,氢原氢原子必须是与电负性大的元素子必须是与电负性大的元素(如氟、氧如氟、氧)的原的原子相结合。而硼的电负性子相结合。而硼的电负性(2.04)较小较小,不能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形成分子间氢键。 B2H6分子中共有分子中共有14个原子轨道,却只有个原子轨道,却只有12个个电子,不可能都形成电子,不可能都形成2C2e的正常共价键,的正常共价键,只能通过形成缺电子的多中心键,充分利用只能通过形成缺电子的多中心键,充分利用B的空轨道又解决了缺电子问题,所以在的空轨道又解决
20、了缺电子问题,所以在B2H6中,除有中,除有4个个BH共价键外,还有共价键外,还有2个个3C2e的氢桥键,它和一般的共价键不同处就是成键的氢桥键,它和一般的共价键不同处就是成键的电子数小于成键的轨道数。的电子数小于成键的轨道数。 17-21. 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 (1) Si + HNO3 + HF (2) Na2B4O7 + HCl + H2O 解:解: (1) 3Si + 4HNO3 + 18HF 3H2SiF6 + 4NO + 8H2O (2) Na2B4O7 + 2HCl + 5H2O 4H3BO3 + 2NaCl 18-4 答答: (1)它们都是以共价键结合的离
21、子)它们都是以共价键结合的离子型氢化物,在通常状况下的气体或挥发型氢化物,在通常状况下的气体或挥发性液体。性液体。 (2)它们的熔沸点按元素在周期表中)它们的熔沸点按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族和周期呈周期性变化。在同一所处的族和周期呈周期性变化。在同一族中沸点从上到下递增族中沸点从上到下递增. (3)大多数氢化物有还原性和酸性。)大多数氢化物有还原性和酸性。 18-8试解释下列各组酸强度的变化顺序:试解释下列各组酸强度的变化顺序: (1)HI HBr HCl HF解:从氟到碘电负性逐渐减弱,与氢的结合能力解:从氟到碘电负性逐渐减弱,与氢的结合能力逐渐减弱,分子逐渐容易电离出氢离子,故酸性逐渐减弱,
22、分子逐渐容易电离出氢离子,故酸性逐渐增强。逐渐增强。 (2)HClO4 H2SO4 H3PO4 H4SiO4解:从氯到硅电负性逐渐减弱,与中心原子相连解:从氯到硅电负性逐渐减弱,与中心原子相连部分的氧的电子云密度逐渐减小,部分的氧的电子云密度逐渐减小,O-H键逐渐增键逐渐增强,从而酸性逐渐减弱。强,从而酸性逐渐减弱。 (3)HNO3 HNO2 解:硝酸分子的非羟基氧多于亚硝酸分子中的解:硝酸分子的非羟基氧多于亚硝酸分子中的非羟基氧,非羟基氧,HNO3中中N-O配键多,配键多,N的正电性的正电性强,对羟基中的氧原子的电子吸引作用较大,强,对羟基中的氧原子的电子吸引作用较大,使氧原子的电子密度减小
23、更多,使氧原子的电子密度减小更多,O-H键越弱,键越弱,酸性增强。酸性增强。(4)HIO4 H5IO6解:与(解:与(2)同理)同理 (5)H2SeO4 H6TeO6 解:与(解:与(3)同理)同理 18-11 试比较下列各种物质的热稳定性,并作出解试比较下列各种物质的热稳定性,并作出解释。释。 (1)Ca(HCO3)2,CaCO3, H2CO3 ,CaSO4 , CaSiO3(2)AgNO3, HNO3,KNO3,KClO3,K3PO4 解:含氧酸盐如果解:含氧酸盐如果阳离子相同而酸根离子不同阳离子相同而酸根离子不同时时,酸根离子稳定性越差,则盐的稳定性也越酸根离子稳定性越差,则盐的稳定性也
24、越差。差。 酸根离子的稳定性顺序:酸根离子的稳定性顺序: 硅酸盐、磷酸盐硫酸盐硅酸盐、磷酸盐硫酸盐()碳酸盐硝酸盐、碳酸盐硝酸盐、卤酸盐卤酸盐 含氧酸盐当含氧酸盐当阴离子相同而阳离子不同阴离子相同而阳离子不同时,时,阳离子的离子极化作用越强,则盐的稳定性阳离子的离子极化作用越强,则盐的稳定性就越差。就越差。 因因H+离子半径特别小离子半径特别小, 造成其离子极化造成其离子极化能力特别强能力特别强, 所以同一元素的酸式盐热稳定所以同一元素的酸式盐热稳定性小于正盐。性小于正盐。 (2)K3PO4KClO3KNO3AgNO3HNO3(1)CaSiO3CaSO4CaCO3Ca(HCO3)2H2CO3
25、19-4 解:MnO+C=Mn+CO 据生成热的定义知: 在773K时;RG=fG(co)-fG(MnO) =1/2-350+670=160KJ/MOL0 所以反应自发逆向进行。 在1773K时;RG=fG(co)-fG(MnO) =1/2-540+510=-15 KJ/MOL0 所以反应自发正向进行。1633K773-793K20-2以重晶石为原料,如何制备 BaCl2BaCO3BaO 和 BaO2 ?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解: BaSO4 + 4C= BaS + 4CO BaS + 2HCl = BaCl2 + H2SBaS + CO2 + H2O BaCO3 + H2SBaCO3 =
26、 BaO + CO22BaO + O2 = 2BaO220-7商品氢氧化钠中为什么常含杂质碳酸钠?如何检验?又如何除去?7、答:NaOH中所含杂质Na2CO3是由NaOH和吸收空气中的CO2反应而形成的。在NaOH中加入HCl溶液,若有CO2气体逸出,证明有Na2CO3存在;否则不存在。可制备很浓的NaOH 溶液,在这种溶液中碳酸钠不溶,静置后即沉淀,上层清液即为NaOH溶液。20-9 为什么选用过氧化钠做潜水密封舱中的供氧剂?为什么选用氢化钙做野外氢气发生剂?请写出有关方程式。9、解: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CaH2 + H2O = Ca(OH)2 + 2H
27、220-10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合式:光卤石 明矾 重晶石 天青石 白云石 方解石 苏打 石膏 萤石 芒硝 元明粉 泻盐10、解:光卤石 KClMgCl26H2O 明矾 KAl(SO4)212H2O重晶石 BaSO4 天青石 SrSO4白云石 CaCO3 MgCO3 方解石 CaCO3苏打 Na2CO3 石膏 CaSO42H2O萤石 CaF2 芒硝 Na2SO410H2O元明粉 Na2SO4 泻药 MgSO47H2O 21-6 今有六瓶无色液体,只知它们是K2SO4 Pb(NO3)2SnCl2 SbCl3Al2(SO4)3 和Bi(NO3)3 溶液,怎样用最简便的办法来鉴别它们?写出实验现象和有关
28、的离子方程式。 方法一解:(1)取试液少许,通入H2S气体,无任何变化的为K2SO4,Al2(SO4)3需进一步鉴别: 有橙红色沉淀的为: SbCl3 2Sb3+ + 3H2S = Sb2S3 + 6H+ 有黑色和棕黑色沉淀的为Pb(NO3)2,SnCl2,Bi(NO3)2需进一步鉴定。 (2)取K2SO4,Al2(SO4)3试液各少许,滴加NaOH溶液无反应的为K2SO4,有白色沉淀且NaOH过量沉淀溶解的为Al2(SO4)3 Al3+ + 3OH- = Al(OH)3 Al(OH)3 + OH- = Al(OH)4- (3)将得到的三种棕色或黑色的沉淀分别加入H2O2沉淀转为白色知为PbS
29、,原试液为Pb(NO3)2 Pb2+ + H2S = PbS(黑色) + 2H+ PbS + 4H2O2 = PbSO4(白色) + 4H2O 余下两种沉淀各取少许加入(NH4)2S2溶液,沉淀溶解的为SnS,原试液为SnCl2 Sn2+ + S2- = SnS SnS+ S22- = SnS32-方法二 217、答:(1) 加水生成悬浊液A可能有SnCl2, SnCl4因它们能水解,不溶固体B可能为PbCl2或PbSO4 (2)盐酸使A澄清,抑制了盐的水解,产物使I2淀粉褪色,说明有还原性,可知为 SnCl2而不是SnCl4 Sn(OH)Cl + HCl = SnCl2 + H2O Sn2+
30、 + I2 = Sn4+ + 2I- (3)B溶于浓HCl可知为PbCl2 PbCl2 + HCl(浓)=H2PbCl4 PbCl42- + H2S = PbS+ 2H+ + 4Cl- PbS + 4H2O2 = PbSO4+ 4H2O219、解:设总体积为20mLPb2+ = 105. 020101 . 0Lmol12305. 020101 . 0LmolOHNH234OHNHOHNHKOH- = NH4+ = 23OHNHK= 05. 0108 . 15= 9.510-4molL-1 KspPb(OH)2 = OH-2 Pb2+ Pb(OH)2的溶解度为 0.0155g/100g水 则:KspPb(OH)2 = 21 . 0)34207(0155. 021 . 0)34207(0155. 0 =1.110-9 OH-2Pb2+ = (9.510-4)20.05 = 4.510-8 故能产生沉淀33336. 0109 . 136. 0109 . 1332110、解: Al3+OH-3 = KspAl(OH)3 = 1.910-33 Al3+ = 0.36molL-1 OH- = pOH = -lg =10.76 得: pH = 14 pOH = 3.24 2114、(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兴职业教育的市场前景分析
- 油气石化项目管理办法
- 法院妇儿工作管理办法
- 法院档案存储管理办法
- 注塑品质异常管理办法
- 洁净厂房物业管理办法
- 测绘成果管理管理办法
- 济南产业基金管理办法
- 济南帮扶资金管理办法
- 海南地震预警管理办法
- -小学英语人称代词与物主代词讲解课件(共58张课件).课件
- 钢筋内部比对作业指导书
- 幼儿园中班社会《美丽的黄山》课件
- 长鑫存储线上测试题
- 国家开放大学《园林树木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支气管镜检查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 城镇燃气系统自动化技术规范
- SL-T+291-2020水利水电工程钻探规程
- 大族激光切割机说明书
- DL5009.2-2013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第2部分:电力线路-www.biao-zhun.cn
- 2024年安徽省县乡教师选调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汇编带解析附参考答案(模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