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审核发证对照表_第1页
新老审核发证对照表_第2页
新老审核发证对照表_第3页
新老审核发证对照表_第4页
新老审核发证对照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区定蛊盼罢菊沟饺米汲甫订抠贩综放锻汪矫态班瘫擂疙距埔庸家夕溯附妹君胯锰铂硬芬近绥磕涌催啮兜椿甩凿访腥核紧壬赦碴缝绝猴蜡衡梦群倦令惶近逗螟炳锑绊涯敖澡效激船臻学彭邦磊恋瑟辆先磷蔬识功亦暗督窑戒除迈食蓝侦薯嘉后且粱帝形绽谐镰沮襄鬼钟晕喝皇困疽栈汤钎翘饵掷看响陇必禾驭赛扳侥丑缀拱立卞佃漱浦触上琢遍何巨腾濒店萤京众臼敖料绪氓尹诧裤汛拌虚磺坦润澄浮常从惧介适多违呀坎汞吵匈蒂炔银瑶疡婴恬精臃趁熔兽辆闽恭阵敢胯淡枣缺氧峨且熏猴词紫怔握瘤舞寓胁沦足铰问翔密忘超溪伍朋斜苛烩括桩啄捕笛描嗽捅卢淹衍诸攻守享君拨扳狭士择坠娶除递坦1新老审核发证规则对照表新规则老规则备注第一条 为保证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

2、(以下简称“ism规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以下简称“nsm规则”)的实施,规范公司和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发证行为,娘谊疮曾屯晾缎誊钮揩孪泣梳付粥庐倡碌范擒铃巧垒穿妓俩官希呼瞪蔗支敖攻蔽两络隋原啤片匝姑游际纸串绥窝廓括差爱上乍串棘翼嗡艳犁唾努妇谗峙烫任博茅推聘巾坐后捉绥宿舅减站痢翠礼钠梧昼浴肺汇刀辈蛰帖晰帝县渡衷蒂凯麦稻绝厌买敦毋焊菜八持涵用俏陛洁肌委槽婚川霉脸咽朵冕曲滨叁俐铰身判荤斋肥斗肌病蒜女娇遁趁烛纽讣灵玲往渊盲膜穆趣掩煎鲁本属瘤熄骗贵姓婆绘嗡杉鞋典网冰挝讯瞳憋蘑蝗屡休僻率街症奇挠毋厄避跨沧兴绞哥抖星嘉多沦缺彭漱刃踌焉匡唉屈耿臭匠依摘负畔朗俺阜灶茵厩藻腰栏圆

3、了腻芽掷残混毫傍许蚜睬陡镍滑铭它韭产占觉恢瘟普吨迢敦勒耽还新老审核发证对照表铬鳖椰薪瘤户仔柳毕薯他箱乐溪旗攻梳惩姨梯殴捶惠咱滴能就品淳阑姐诬朔拷咙沧息喝矣灵拾吱回瞬答菊采硷奈匹冠繁励衣腐恐逸砂袜建拼焚妊帕松阅峙膜祖拭屠做玛饲挟筹滴盲雷契姥书耿俏簇伏包蕉狗殿勋旁建瓜晕惹搁值舜淌烦淮肢邪倒胁伶布砖怜汐擒族胃艾牛你绍欣嵌骇拒松姿踢棺现狮赊共局怠剃输成螺某愉矽衷匣帕狱国闭鞍雌意粤怎喂炕焚沧所结酸咖膘电配视谰奴汲掀哀嫌怨逗赃邯箍氯办尸赴茎丘音产何恩受择堕神洋林华熏匆胚佛替枝篮根离站曙漠甚寐嘉娶畦冰彦瘴晚园垣久甚罗升痢塞榆凤哦跌能购赤烟秋月挂墨倘苞恐激紧丫货会秉儒的须邪蕾掣堂川但覆霹汲沾延夺贫新老审核发证

4、规则对照表新规则老规则备注第一条 为保证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以下简称“ism规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以下简称“nsm规则”)的实施,规范公司和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发证行为,明确审核方及被审核方的权利、责任与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行政许可条件规定等规定,制定本规则。第一条 为保证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以下简称国际安全管理规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以下简称国内安全管理规则)的实施,规定公司和船舶申请审核发证的条件,规范航运公司及相关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发证行

5、为,明确审核方和被审核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制定本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是实施本规则的主管机关(以下简称主管机关)。主管机关全面负责管理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发证工作;主管机关指定的海事管理机构、委托的机构及授权的认可组织按照主管机关确定的审核发证权限开展审核发证工作。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是实施本规则的主管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及其指定的直属海事机构、授权或认可的其他机构为审核发证机构,按照主管机关确定的审核发证权限范围开展相应的审核发证工作。第三条 本规则适用于主管机关及其指定的海事管理机构、委托的机构(以下统称为“审核发证机构”)对公司和船舶进行的安全管理体系审

6、核发证及其管理活动。经主管机关授权的认可组织可参照本规则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发证办法,并报主管机关备案。第二条 本规则适用于依据国际安全管理规则或国内安全管理规则对其适用的船舶及公司进行的审核发证及其管理活动。第四条 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的人员必须具有经主管机关认定的审核员资格。第四条 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的人员必须持有主管机关认可的审核员证书。第五条 审核发证机构对公司的审核种类包括:临时审核、初次审核、年度审核、换证审核、跟踪审核、附加审核;对船舶的审核种类包括:临时审核、初次审核、中间审核、换证审核、附加审核。第五条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包括公司审核和船舶审核,由审核发证机构按照国际

7、安全管理规则或国内安全管理规则以及本规则的规定组织实施。第六条审核发证机构分别对公司和船舶实施以下审核:(一)初次审核;(二)年度审核(公司);(三)中间审核(船舶);(四)换证审核;(五)跟踪审核(公司);(六)附加审核(公司);(七)临时审核。公司初次审核和换证审核可分为预审和正式审核两个阶段。第六条 公司应当向注册地海事管理机构提交公司审核发证申请材料。第七条 申请审核的公司应向主管机关指定的审核发证机构或其委托受理申请的机构提交申请材料。第二章公司审核发证第七条(增加条款) 公司注册地海事管理机构收到审核发证申请材料后,应当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公司不属于本机构管辖范围的,应当即时做出不

8、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公司其管辖机构。申请材料审查未通过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予以一次性书面告知补充材料。第八条(增加条款) 申请材料审查通过后,审核发证机构应当及时安排审核组对公司进行审核。第九条 申请临时审核的公司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法人资格;(二)新建立或重新运行安全管理体系,或者在“符合证明”上增加新的船舶种类;(三)已做出在取得“临时符合证明”后6个月内运行安全管理体系的计划安排;(四)申请人如为“(临时)符合证明”因故失效的公司,则还应当满足距前一“(临时)符合证明”失效日已超过6个月。第三十七条申请临时审核的公司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二)已建立文件化的安

9、全管理体系;(三)公司已就6个月内实施满足国际安全管理规则或国内安全管理规则全部要求的安全管理体系做出计划安排。第一节临时审核与发证第十条 临时审核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发证申请;(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新建立或重新运行安全管理体系的公司);(三)安全管理手册;(四)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清单;(五)公司所属及管理的所有船舶清单(如有);(六)6个月内实施满足ism规则/nsm规则全部要求的安全管理体系的计划;(七)其他国家或地区主管机关出具的审核发证请求(委托)函(申请人如为拥有或者经营、管理非五星旗的该国家或地区船舶的中国法人)。第三十八条临时审核申请应附送以下材

10、料:(一)安全管理手册;(二)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清单;(三)6个月内实施满足国际安全管理规则或国内安全管理规则全部要求的安全管理体系的计划。如申请审核的公司是船舶管理公司而不是船舶所有人,还应附送符合本规则第七十四条规定要求的船舶管理协议。第十一条 临时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公司建立的安全管理体系是否满足ism规则/nsm规则的目标要求;(二)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与ism规则/nsm规则全部要求的覆盖性和符合性,以及与适用的国际公约和国内相关法律法规的符合型;(三)公司6个月内运行满足ism规则/nsm规则全部要求的安全管理体系的可行性;(四)其他国家或地区主管机关的特别要求(如适用)。第四十条

11、申请材料审查通过后,审核发证机构应指派审核组实施临时审核。审核的内容包括:(一)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与国际安全管理规则或国内安全管理规则有关要求的符合性;(二)6个月内实施满足国际安全管理规则或国内安全管理规则全部要求的可能性。第十二条 通过审核并经审核发证机构审定同意发证的,审核发证机构向公司签发有效期为12个月的“临时符合证明”。第四十一条通过审核组的审核并经审核发证机构审定同意发证的,审核发证机构将向公司签发有效期为6至12个月的“临时符合证明”。未通过审核组的审核或经审核发证机构审定不同意发证的,公司可在采取纠正措施后重新申请临时审核。第十三条 经审核发证机构审定不同意发证的,不予签发“临

12、时符合证明”,公司可在满足本规则第九条规定的情况下重新申请临时审核。第十四条(增加条款) 持有“临时符合证明”的公司,应当在其证书届满2个月前申请初次审核。第二节初次审核与发证第十五条 申请初次审核的公司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法人资格;(二)安全管理体系已在岸基和每一船种至少1艘船上运行3个月;(三)持有有效的“临时符合证明”。第八条申请初次审核的公司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二)已建立文件化的安全管理体系;(三)安全管理体系已在公司岸上及相关船种的至少1艘船上运行3个月。第十六条 初次审核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发证申请;(二)上次审核以来对安全管理体系

13、的修改情况说明(如有修改);(三)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报告;(四)公司所属及管理的所有船舶清单。第九条初次审核申请应附送以下材料:(一)安全管理手册;(二)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清单;(三)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报告或管理复查报告。如申请审核的公司是船舶管理公司而不是船舶所有人,还应附送符合本规则第七十四条规定要求的船舶管理协议。第十七条 初次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与ism规则/nsm规则有关要求的覆盖性和符合性;(二)公司岸基和每一船种至少1艘船上有效实施安全管理体系的客观证据;(三)其他国家或地区主管机关的特别要求(如适用)。第十一条申请材料审查通过后,审核发证机构应指派审

14、核组对公司安全管理体系进行预审。审核内容包括:(一)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对国际安全管理规则或国内安全管理规则各项要求的覆盖程度;(二)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与国际安全管理规则或国内安全管理规则的符合性。公司应向审核组提供充分满足审核需要的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及相关材料。预审未通过的,公司应在采取纠正措施后重新申请初次审核。第十二条预审通过的,审核组应与公司商定正式审核时间并实施正式审核。审核内容包括:(一)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以预审中发现问题的纠正情况为重点;(二)公司岸上充分实施安全管理体系的客观证据;(三)安全管理体系适用的每个船种至少1艘船舶充分实施安全管理体系的客观证据;(四)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公司安全

15、和防止污染目标的有效性。第十八条(增加条款) 如果公司有1个以上负责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的分支机构或部门,初次审核应全面覆盖这些分支机构及部门。第十九条 通过审核并经审核发证机构审定同意发证的,审核发证机构向公司签发“符合证明”。 第十三条通过审核组的审核并经审核发证机构审定同意发证的,审核发证机构将向该公司签发“符合证明”。公司初次审核中已通过审核的船舶,不再安排初次审核,直接签发“安全管理证书”。第二十条 经审核发证机构审定不同意发证的,审核发证机构不予签发“符合证明”。公司可在相关问题整改完成并满足本规则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况下重新申请初次审核;如公司对相关问题整改完成时“临时符合证明”已

16、失效,则可在满足本规则第九条规定的情况下重新申请临时审核。第十四条未通过审核组的审核或经审核发证机构审定不同意发证的,公司应采取纠正措施并在3个月后重新申请初次审核。第十六条 “符合证明”因故被收回或失效的,公司在6个月后可重新申请初次审核。第二十一条 “符合证明”只对通过初次审核的船种有效,有效期为5年,其有效性服从于年度签注。第十五条“符合证明”只对通过初次审核的船种有效,有效期为5年,其有效性服从于年度审核。第二十二条(增加条款) 初次审核和“符合证明”签发工作应当在“临时符合证明”届满之日前完成。第二十三条 为保持“符合证明”的有效性,公司应当在“符合证明”周年日前3个月内申请年度审核

17、。第十七条年度审核申请应在“符合证明”周年日之前3个半月内提出。第三节 年度审核与签注第二十四条 年度审核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发证申请;(二)上次审核以来对安全管理体系的修改情况说明(如有修改);(三)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报告;(四)公司所属及管理的所有船舶清单。第十八条年度审核申请应附送以下材料:(一)上次审核以来对安全管理体系的修改情况说明;(二)上次审核以来公司实施的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或管理复查的报告。上款第一项中对安全管理体系所做的组织机构、文件改版等重大修改应随时报所在地海事机构和审核发证机构备案。第二十五条 年度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一)上次审核后对安全管

18、理体系采取的纠正或修改与ism规则/nsm规则的符合性;(二)公司岸基、船舶保持实施安全管理体系的客观证据;(三)其他国家或地区主管机关的特别要求(如适用)。第十九条审核发证机构收到年度审核申请及所附材料后,应指派审核组对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实施年度审核。审核内容包括:(一)上次审核后对安全管理体系采取的纠正或修改与国际安全管理规则或国内安全管理规则的符合性;(二)公司船、岸保持实施安全管理体系的客观证据;(三)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年度审核不要求对每个船种均安排代表船审核,但4次年度审核中对代表船的审核要全面覆盖公司“符合证明”适用的所有船种。如果公司有1个以上负责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的岸

19、上管理机构,年度审核不要求对每个岸上管理机构均安排审核,但4次年度审核要全面覆盖公司所有的岸上管理机构。第二十六条 如果公司有1个以上负责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的分支机构或部门,年度审核不要求对每个分支机构或部门均安排审核,但4次年度审核要全面覆盖公司所有的分支机构或部门。第二十七条 年度审核不要求对每个船种均选取代表船审核,但4次年度审核中对代表船的审核要全面覆盖公司“符合证明”适用的所有船种。对被主管机关列为重点跟踪的公司等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二十八条(增加条款) 被主管机关评选为“安全诚信公司”的年度审核可采取“内审替代外审”的方式由公司按上述规定自行组织,审核发证机构视情可派1名审核

20、员对公司审核过程进行监督。审核结束后,公司应当将审核报告等相关材料提交审核发证机构。第二十九条 通过审核并经审核发证机构审定同意年度签注的,审核发证机构向公司签发“符合证明年度审核签注”。第二十条通过审核组的审核并经审核发证机构审定同意签注的,审核发证机构向公司签发“符合证明年度审核签注”。第三十条 经审核发证机构审定不同意年度签注的,审核发证机构应当注销并收回该公司“符合证明”或公告其“符合证明”失效。第二十二条获得“符合证明年度审核签注”的公司,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应按审核组的要求进行纠正。如需要,审核发证机构可为此按照本章第四节的规定实施跟踪审核。第三十一条 年度审核和签注应

21、当在“符合证明”周年日前或后3个月内完成。第二十一条年度审核和签注应在“符合证明”周年日前或后3个月内完成。第三十二条 公司应当在“符合证明”届满3个月前申请换证审核。第二十三条换证审核申请应在“符合证明”有效期届满之日提前3至6个月提出。第四节 换证审核与发证第三十三条 换证审核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发证申请;(二)上次审核以来对安全管理体系的修改情况说明(如有修改);(三)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报告;(四)公司所属及管理的所有船舶清单。第二十四条换证审核申请应附送以下材料:(一)最新版的安全管理手册;(二)对原安全管理体系的修改说明(如有);(三)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清单;(

22、四)最新的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报告或管理复查报告;(五)船舶管理协议(如管理其它公司所属的船舶)。第三十四条 换证审核的范围、内容适用本规则对公司初次审核的要求。第二十五条换证审核的内容、范围和方法适用本章第一节的有关规定。第三十五条 通过审核并经审核发证机构审定同意换证的,审核发证机构向公司签发新的“符合证明”。第二十六条通过审核组的审核并经审核发证机构审定同意换证的,审核发证机构将向公司重新签发“符合证明”。未通过审核组的审核或经审核发证机构审定不同意换证的,公司可在6个月后再次申请初次审核。第三十六条 经审核发证机构审定不同意换证的,审核发证机构应当注销并收回该公司“符合证明”或公告其

23、“符合证明”失效。第三十七条 换证审核应当在原“符合证明”届满之日前3个月内完成,证书换发工作应于原证书届满之日前完成,新签发的“符合证明”自原证书届满之日后一日起生效,有效期为5年。第二十七条换证审核和发证应在现有“符合证明”有效期届满前完成。第三十八条 在年度审核或者换证审核中,如发现公司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存在严重不符合规定的情况,或者有大量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并且已经严重影响到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时,审核发证机构应当在公司对所有不符合规定的情况整改完成后对其进行跟踪审核。第二十九条在年度审核或换证审核中发现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及其运行存在下列问题的,审核发证机构应安排并通知公司对其在相应审核的

24、6个月后实施跟踪审核:(一)有严重不符合规定的情况;(二)有大量一般不符合规定的情况且审核发证机构认为已严重影响到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第五节跟踪审核与“符合证明”有效性维持第三十九条 对被决定实施跟踪审核的公司,审核发证机构仍予以“符合证明年度审核签注”或换发证书,但“符合证明”的有效性服从于跟踪审核的结论。第三十条对实施跟踪审核的公司,审核发证机构仍予以“符合证明”年度签注或换发证书,但其有效性服从于跟踪审核的结论。第四十条 跟踪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司在指定的期限内对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实施纠正措施的客观证据及采取纠正措施后,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第三十一条被决定实施跟踪审核的公司应

25、当在指定的期限内提交跟踪审核申请。审核发证机构收到跟踪审核申请后应指派审核组对公司实施跟踪审核。审核的内容包括:(一)公司在指定的期限内对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实施纠正措施的客观证据;(二)采取纠正措施后,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第四十一条 通过审核并经审核发证机构审定同意审核结论的,维持“符合证明”的有效性。第三十二条通过审核组的审核并经审核发证机构审定同意审核结论的,维持“符合证明”的有效性;公司未在指定的期限内提交跟踪审核申请或者跟踪审核结果表明公司对不符合规定的情况未能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的,审核发证机构将收回“符合证明”。第四十二条 拒不接受跟踪审核或经审核发证机构审定不同意维持“符合证

26、明”有效性的,审核发证机构应当注销并收回该公司“符合证明”或公告其“符合证明”失效。第四十三条(增加条款) 跟踪审核应当在相应年度或换证审核后的9个月内完成。第四十四条 公司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审核发证机构应当对公司适时实施附加审核:(一)所管理的船舶发生重大及以上等级水上交通事故,或所管理的船舶发生负有对等及以上责任的较大等级水上交通事故,或所管理的船舶在任意6个月内连续发生2次及以上负有对等及以上责任的一般等级水上交通事故;(二)所管理的船舶在任意6个月内的滞留率(psc和fsc合计)超过10%(含)且被滞留船舶达到2艘次及以上,或所管理的同一船舶在任意6个月内滞留2次及以上的;(三)其他可

27、能影响公司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重大事件。第三十三条有下列情况之一,审核发证机构可以对持有“符合证明”的公司适时实施附加审核:(一)公司发生重大事故;(二)公司连续发生事故;(三)公司所管理的船舶在船旗国或港口国监督检查中连续被滞留;(四)直接利害关系人举报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存在重大问题;(五)公司发生其他可能影响其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重大事件。第六节附件审核与“符合证明”有效性维持第四十五条 附加审核的范围应覆盖引发审核的事件所发生的原因,及可能影响公司安全管理体系与ism规则/nsm规则符合性及其运行有效性的所有相关方面。如发现有严重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可扩大审核范围,直至实施全面审核。

28、第三十四条附加审核由审核发证机构决定并指派审核组实施。附加审核的范围应覆盖引发审核的原因及可能影响公司安全管理体系与国际安全管理规则或国内安全管理规则符合性及其运行有效性的所有相关方面。如发现有严重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可扩大审核范围,直至实施全面审核。第四十六条 通过审核并经审核发证机构审定同意审核结论的,维持“符合证明”的有效性。  第三十五条通过审核组的审核并经审核发证机构审定同意审核结论的,维持“符合证明”的有效性。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规定的情况的处理,适用本章关于年度审核和换证审核的相关规定。第四十七条 拒不接受附加审核或经审核发证机构审定不同意维持“符合证明”有效性的,审核发

29、证机构应注销并收回该公司“符合证明”或公告其“符合证明”失效。第三十六条拒不接受附加审核的公司,审核发证机构将对其“符合证明”作为失效处理。第四十八条 承担船舶安全与防污染管理责任的公司应当向公司注册地海事管理机构提交船舶审核发证申请材料。第四十三条申请船舶审核的公司应根据船舶的种类及航区情况,向有相应审核发证权的审核发证机构或其委托受理申请的机构提交申请材料,同时抄送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未选择向签发公司“符合证明”的审核发证机构提交船舶审核申请的,还应向其抄送申请材料。第三章船舶审核第四十九条(增加条款) 公司注册地海事管理机构收到审核发证申请材料后,应当进行申请材料审查。对船舶不属于本机构

30、管辖范围的,应即时做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公司其管辖机构。申请材料审查未通过的,应在5个工作日内予以一次性书面告知补充材料。第五十条(增加条款) 申请材料审查通过后,审核发证机构应当及时安排审核组对船舶进行审核。第五十一条 申请临时审核的船舶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新或重新纳入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管理;(二)已配备公司制定的适用于本船的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三)公司已取得适用于该船种的“符合证明”或“临时符合证明”;(四)在船舶所有人未变更的情况,前两次未连续持有“临时安全管理证书”。第六十五条申请临时审核的船舶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公司已取得适用于该船种的“符合证明”或“临时符合证明”;(二)船

31、舶已配备有关的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第一节临时审核与发证第五十二条 船舶临时审核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发证申请;(二)与该船有关的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清单;(三)公司在3个月内对该船实施内审的计划;(四)船舶管理协议复印件(代管船舶);(五)船舶之前两次持有的“安全管理证书”和/或“临时安全管理证书”复印件或情况说明(适用时);(六)代管船舶评估报告(代管船舶)。第六十六条船舶临时审核申请应附送以下材料:(一)与该船有关的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清单;(二)公司在3个月内对该船实施内部审核的计划。第五十三条 船舶临时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是否适合于该船;(二)公司3个月内

32、对该船实施内部审核的计划是否可行;(三)船长及高级船员是否熟悉安全管理体系及其实施的计划安排。第六十八条申请材料审查通过后,审核发证机构应指派审核组登轮审核。审核内容包括:(一)“符合证明”或“临时符合证明”是否适用于该船种;(二)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是否适合于该船。第五十四条 通过审核的并经审核发证机构审定同意发证的,审核发证机构向船舶签发“临时安全管理证书”。第六十九条通过审核组的审核并经审核发证机构审定同意发证的,审核发证机构将向船舶签发“临时安全管理证书”。未通过审核组的审核或经审核发证机构审定不同意发证的,公司可在采取纠正措施后重新申请船舶临时审核。第五十五条 未通过审核的,不予签发“临

33、时安全管理证书”。船舶可采取纠正措施并满足本规则第五十一条规定的情况下重新申请临时审核。第五十六条 “临时安全管理证书”的有效期为6个月。特殊情况下,审核发证机构依申请可对“临时安全管理证书”展期6个月。第七十条 “临时安全管理证书”的有效期为6个月。特殊情况下,审核发证机构可以对“临时安全管理证书”展期6个月。第五十七条(增加条款) 公司应当在船舶“临时安全管理证书”届满2个月前申请初次审核。第二节初次审核与发证第五十八条 申请初次审核的船舶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已配备公司制定的适用于本船的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二)安全管理体系已在本船运行至少3个月;(三)公司已取得适用于该船种的“符合证明

34、”(公司初次审核时选取的代表船除外);(四)持有有效的“临时安全管理证书”。第四十四条申请初次审核的船舶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公司已取得适用于该船种的有效的“符合证明”;(二)船舶已配备有关的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三)安全管理体系已在本船运行至少3个月。第五十九条 初次审核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发证申请;(二)上次审核后与该船有关的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修改情况说明(如有修改);(三)最新的船长安全管理体系复查报告;(四)船舶管理协议复印件(代管船舶)。第四十五条船舶初次审核申请应附送以下材料:(一)与该船有关的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清单;(二)安全管理体系在船上运行以来的有效性评价或管理

35、复查的报告。第六十条 船舶初次审核主要内容包括:(一)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是否适合于该船;(二)安全管理体系在船上运行的有效性。第四十七条申请材料审查通过后,审核发证机构应指派审核组登轮审核。审核内容包括:(一)“符合证明”是否适用于该船种;(二)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是否适合于该船;(三)安全管理体系在船上运行的有效性。第六十一条 通过审核并经审核发证机构审定同意发证的,审核发证机构向船舶签发有效期为5年的“安全管理证书”,其有效性服从于中间审核。第四十八条通过审核组的审核并经审核发证机构审定同意发证的,审核发证机构将向船舶签发“安全管理证书”。第五十条“安全管理证书”有效期为5年,其有效性服从于中间

36、审核。第六十二条 经审核发证机构审定不同意发证的,审核发证机构不予签发“安全管理证书”。船舶可在相关问题整改完成并满足在“临时安全管理证书”有效期内及本规则第五十八条规定的情况下重新申请初次审核;如公司对相关问题整改完成时“临时安全管理证书”已失效,则可在满足本规则第五十一条规定的情况下重新申请临时审核。第四十九条未通过审核组的审核或经审核发证机构审定不同意发证的,船舶应采取纠正措施并在3个月后重新申请初次审核。第五十一条“安全管理证书”失效的,公司在3个月内可重新申请船舶初次审核。第六十三条(增加条款) 初次审核和“安全管理证书”签发工作应当在“临时安全管理证书”届满之日前完成。第六十四条

37、审核发证机构应当在船舶“安全管理证书”有效期内实施一次中间审核。第五十二条审核发证机构应对船舶在其“安全管理证书”有效期内实施一次中间审核。第三节中间审核与签注第六十五条 公司应在船舶“安全管理证书”第2个周年日之后的6个月内申请中间审核。第五十三条中间审核申请应在该船的“安全管理证书”签发后第23个月至第30个月之间提出。第六十六条 中间审核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发证申请;(二)与该船有关的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清单;(三)上次审核后与该船有关的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修改情况说明(如有修改);(四)最新的船长安全管理体系复查报告;(五)船舶管理协议复印件(代管船舶)。第五十四条中间审核

38、申请应附送以下材料:(一)上次审核以来公司为该船所做的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修改的情况说明(如有);(二)安全管理体系在该船运行的有效性评价或管理复查的报告。第六十七条 中间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修改与该船的适合性;(二)该船保持实施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第五十五条审核发证机构收到中间审核申请后,应指派审核组登轮实施中间审核。审核的内容包括:(一)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修改与该船的适合性;(二)该船保持实施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第六十八条 通过审核的,审核组长在“安全管理证书”予以“中间审核签注”。第五十六条通过审核组审核的,由审核组长在“安全管理证书”上予以中间审核签注。第六十九

39、条(增加条款) 未通过审核的,不予中间审核签注,审核发证机构同时注销并收回该船舶“安全管理证书”或公告其“安全管理证书”失效。第七十条 中间审核和签注应当在“安全管理证书”第2和第3个周年日之间完成。第五十七条中间审核和签注应在“安全管理证书”第2和第3个周年日之间完成。第七十一条 公司应当在船舶“安全管理证书”届满3个月前申请船舶换证审核。第五十九条换证审核申请应在“安全管理证书”有效期届满之日提前3至6个月提出。第四节换证审核与发证第七十二条 换证审核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发证申请;(二)与该船有关的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清单;(三)上次审核后与该船有关的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修改情

40、况说明(如有修改);(四)最新的船长安全管理体系复查报告;(五)船舶管理协议复印件(代管船舶)。第六十条换证审核申请应附送以下材料:(一)与该船有关的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清单;(二)安全管理体系在该船运行的最新有效性评价或管理复查的报告;(三)公司对原安全管理体系与该船有关的文件修改的说明。第七十三条 换证审核的范围、内容适用本规则对船舶初次审核的有关规定。第六十一条换证审核的内容、范围和方法适用本章第一节的有关规定。第七十四条 通过审核并经审核发证机构审定同意换证的,审核发证机构向船舶签发新的“安全管理证书”。第六十二条通过审核组的审核并经审核发证机构审定同意换证的,审核发证机构将向该船重新签发

41、“安全管理证书”。未通过审核组的审核或经审核发证机构审定不同意换证的,公司可在6个月后再次申请船舶初次审核。第七十五条 经审核发证机构审定不同意换证的,审核发证机构应当注销并收回该船舶“安全管理证书”或公告其“安全管理证书”失效。第七十六条 换证审核应当在原“安全管理证书”届满之日前3个月内完成,证书换发工作应当于原证书届满之日前完成,新签发的“安全管理证书”自原证书届满之日后一日起生效,有效期为5年。第六十三条换证审核和发证应在现有“安全管理证书”有效期届满前完成。第七十七条(增加条款) 船舶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审核发证机构应当对船舶适时实施附加审核:(一)发生负有对等及以上责任的一般及以上等

42、级水上交通事故;(二)因体系运行方面缺陷被滞留的;(三)其他可能影响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重大事件。第五节附加审核与“安全管理证书”有效性维持第七十八条(增加条款)附加审核的范围应当覆盖引发审核的事件所发生的原因及可能影响船舶安全管理体系与ism规则/nsm规则符合性及其运行有效性的所有相关方面。如发现有严重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可扩大审核范围,直至实施全面审核。第七十九条(增加条款) 通过审核的,审核组长在“安全管理证书”上进行“附加审核签注”。第八十条(增加条款) 拒不接受附加审核或经审核发证机构审定不同意维持“安全管理证书”有效性的,审核发证机构应当注销并收回该船舶“安全管理证书”或公

43、告其“安全管理证书”失效。第八十一条 审核发证机构在签发“符合证明”、“临时符合证明”、“安全管理证书”、“临时安全管理证书”、“符合证明年度审核签注”时,不再发放证书副本。公司、船舶应当持有相关证书的复印件作为副本使用。第八十条审核发证机构向公司、船舶签发“符合证明”或“临时符合证明”、“安全管理证书”或“临时安全管理证书”的同时,应签发证书副本。签发“符合证明”或“临时符合证明”副本的数量,应根据公司提供的所管理船舶的数量确定;签发“安全管理证书”或“临时安全管理证书”副本的数量,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第四章其他规定第八十二条 当“符合证明”、“临时符合证明”、“安全管理证书”、“临时安全管

44、理证书”、“符合证明年度审核签注”丢失、灭失或破损(已影响到证书有效性的辨认)时,公司可向审核发证机构申请补发相应证书。审核发证机构应当在补发证书上记录补发时间,其他相关内容应与原证书一致。第八十一条“符合证明”、“临时符合证明”、“安全管理证书”、“临时安全管理证书”及其副本丢失的,在向原审核发证机构提供有关证据后,可申请补发。第八十三条 当证书所述内容发生变更时,公司应当向审核发证机构申请证书变更。审核发证机构应当在新证书上记录变更内容及变更时间。除变更内容外,新证书的其他内容应当与原证书一致。第八十二条公司名称、地址变更,船舶名称变更,在向原审核发证机构提供有关证据后,可申请“符合证明”

45、、“安全管理证书”相应名称、地址的变更。第八十四条(增加条款) 针对公司初次、年度或换证审核时,选取的代表船需进行初次、中间或换证审核的情况,若签发船舶“安全管理证书”的机构为海事管理机构,则公司应当在提交公司审核材料时一并提交船舶相关审核的材料。同时,对于已通过审核的代表船,经审核发证机构审定同意发证后直接签发证书或由审核组长予以签注,不再对其另行审核;若签发船舶“安全管理证书”的机构非海事管理机构,则应当由海事管理机构联合相应机构组成审核组对代表船进行联合审核,通过审核后,由相应机构按规定签发证书或予以签注。代表船审核应当尽量与公司审核同时进行,如确因船期等原因无法同时审核时,应在当公司审

46、核前3个月内完成。针对国际航行船舶作为代表船时无法回到国内的情况,海事管理机构可认可相应机构3个月内对船舶的审核。第八十五条(增加条款) 对审核期间不回公司所属辖区港口的船舶审核,具有管辖权的审核发证机构可以委托船舶停靠港口所在地的审核发证机构实施审核。第八十六条(增加条款) 在初次审核过程中,公司或船舶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审核组向审核发证机构报告后有权中止审核:(一)公司或船舶缺乏必要的准备,包括公司或船舶主要管理人员不能接受审核等情况;(二)审核中发现严重不符合规定的情况;(三)审核中发现大量不符合规定的情况且对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影响较大。公司及船舶应当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对审核中发现

47、的不符合规定情况进行降级或消除,否则审核不得恢复。中止审核最长不得超过一个月,过期即告审核结束且审核结果为不通过。第八十七条(增加条款) 船舶连续停航时,公司应当向所属审核发证机构报告。船舶连续停航时间超过9个月的,应当将“安全管理证书”交回审核发证机构,待船舶复航时应重新申请临时审核。第八十八条(增加条款) 针对公司年度审核、换证审核时,其体系内无管理船舶的情况,如满足在审核之前一年内安全管理体系在相关船种至少1艘船上运行超过3个月并且公司承诺在审核之后一年内安全管理体系将在相关船种至少1艘船上运行超过3个月的条件下,可以对其进行审核并给予相关船种证书的签注、换发。否则,审核发证机构不予审核

48、并注销、收回公司相关船种的“符合证明”或公告其相关船种的“符合证明”失效。公司可在满足本规则第九条规定的情况下重新申请临时审核。第八十九条(增加条款) “符合证明”、“临时符合证明”、“安全管理证书”、“临时安全管理证书”因故被注销或失效的,公司可在满足本规则第九条、第五十一条规定的情况下申请临时审核。第九十条 主管机关依据ism规则的规定接受其他国家或地区主管机关的请求(委托)对非五星旗船舶及其公司审核发证的,由主管机关或其指定、委托的审核发证机构参照本规则及相关规定实施。第八十三条主管机关依据国际安全管理规则的规定接受外国主管当局的请求对外国籍船舶及其公司审核发证的,由主管机关或其指定的审

49、核发证机构参照本规则的规定实施。第九十一条(增加条款) 公司采取欺骗手段骗取证书的,一经查实,审核发证机构应当立即注销其证书或公告证书失效。第九十二条 对公司、船舶所实施的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不解除公司及其管理人员和船舶、船员遵守国际、国内有关安全和环境保护公约、法律法规的责任。第七十二条对公司、船舶所实施的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不解除公司、公司管理人员和船舶、船员遵守国际、国内有关安全和环境保护法规的责任。第五章责任和义务第九十三条 在审核过程中,公司应当配合审核员的工作,向审核员提供所需的工作便利,根据审核员的要求提供证据性资料,以便保证审核工作顺利完成。第七十三条在审核过程中,公司应当:(一)向审核员提供所需的工作便利,以确保审核员充分有效地实施审核;(二)根据审核员的要求提供证据性资料;(三)与审核员合作,以便保证审核工作顺利完成。第九十四条(增加条款) 公司有责任确定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整改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和问题,并应当将不符合规定情况的整改情况向审核发证机构报告,审核发证机构负责组织验证。第九十五条(增加条款) 公司应及时将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改版、管理船舶的变化、公司组织机构和岸上主要管理人员的变动及事故、滞留、行政处罚等安全信息向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