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列标准_第1页
电力系列标准_第2页
电力系列标准_第3页
电力系列标准_第4页
电力系列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力通信协议及电力通信协议及系列标准系列标准1. 电力系统数据通信协议体系2. iec 61970( emsapi )3. iec 61968内部资料 请予保密国电南瑞谈苏伟第一部分 电力系统数据通信协议体系iec60870-5系列:远动通信协议体系iec60870-6系列:计算机数据通信协议体系iec61850-7系列:变电站数据通信协议体系技术背景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信息传输要求不断提高,信息传输方式已逐步走向数字化和网络化。为此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力系统控制及其通信技术委员(iectc57)根据形式发展的要求制定调度自动化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数据通信标准

2、,以适应和引导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发展,规范调度自动化及远动设备的技术性能。电力市场迫使通信系统降低费用,避免多种不兼容的标准和互相竞争的标准出现;同时在整个电力系统制定统一协调的体系结构既有利于用户,也有力于制造商。iec60870-5系列 iec tc57 wg03(远动规约) 基本标准(共分5篇)第 一篇60870-5-1传输帧格式第 二篇60870-5-2链路传输规约第 三篇60870-5-3应用数据的一般结构第 四 篇60870-5-4应用信息元素定义和编码第 五篇60870-5-5基本应用功能 配套标准 iec60870-5-101:基本远动任务 iec60870-5-102:电能

3、累计量 iec60870-5-103:继电保护信号 iec60870-5-104: iec60870-5-101的网络访问基本标准和配套标准 传统的远动通信规约一般不分层,iecwg03定义的远动通信协议分为两层,一是链路层,由iec60870-5-1和iec60870-5-2描述:一是应用层,基础部分由iec60870-5-3 、 iec60870-5-4 、 iec60870-5-5描述:应用层直接映射到链路层根据应用领域定义了一系列“配套标准”。 基本标准是制定和理解配套标准的依据,配套标准都要引用基本标准,配套标准针对具体应用作了具体规定,使基本标准的原则更加明确等同采用基本标准和配套

4、标准有利于更好地贯彻标准,实现远动设备的互操作性-5-101体系102 ,103体系-5-104体系应用层60870-5-101102、10360870-5-104 (基于 iec60870-5-3/4/5)表示层 映射 映射 映射会话层传输层rfc793tcp网络层 rfc791ip链路层-5-101 ft2.1102, 103 ft2.1iso8802.2.llcl (基于iec60870-5-1/2)iso8802.x mac物理层 v.24/v.27, x.21, x.21bits/s 通信介质表1远动通信规约iec60870-5系列体系结构iec60870-6系列(1) iec tc

5、57 wg07工作组负责制定与iso和itu-t兼容的用于电力系统控制的计算机数据通信协议,即iec 60870-6 系列标准。该项工作始于己于1993年,当时从已广泛应用的协议(如:挪威的elcom90、美国西部电网的wscc等)中选择了elcom90作为蓝本,开始制定iec 国际标准,称为远方控制应用单元tase(tele-control application service element, 后改为tase.1),后来发现该协议适应性较差与iso/itu-t的兼容性不好,美国和德国坚决反对,强烈要求制定一套与iso/itu-t兼容性好的协议,于是美国电科院 (epri) 急忙开发了ic

6、cp ( inter control-cent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 ),于96年被纳入iec体系,称为tase.2,与tase.1并列为国际标准,但互不兼容。一度形成欧洲与美国两个系列相争不下的局面。其中tase.1基于 iso 9072-1/2 rose, tase.2基于mms ( manufacturing message specification )。iec60870-6系列(2) 由于mms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所以tase.2比tase.1适应性更强、更容易实现。 目前,国际电工委员会tc57委员会已采纳tase.2协议为控制中心间信息交换的标准协议

7、。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也已采纳tase.2协议,将它定义为国家标准以替代原来的我国电力行业标准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应用层协议dl476-92。 tase.2是应用层网络协议, 重要特点之一是通过名字传输信息对象而不象其他众多通信规约是通过地址(点号)传输信息对象。变量名单端定义,双端使用。iec61850-7系列(1) 随着变电站自动化的快速发展,急需制定相应的国际标准,iec tc57为此成立了三个工作组,这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第10工作组负责变电站数据通信协议的整体描述和总体功能要求,第11工作组负责站级数据通信总线的定义,第12工作组负责控制柜级数据通信协议的定义。这几种模型都是基于iso

8、 9506 mms的,变电站的数据通信总线可以直接访问控制中心,不需要另加网关(gateway),是一种将变电站内数据通信协议与广域网协议组合在一起的体系结构iec61850-7系列(2)tc57在1999年9月召开的京都年会的战略会议(spag)上决定在将来510年内tc57的工作重点是将该标准作为整个电力系统传输的唯一国际标准,即“无缝通信系统体系”,并定名为“变电站和控制中心通过61850通信”.采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技术,面向未来通讯的可扩展架构,实现“一个世界,一种技术,一个标准”的目标。iec61850之前的所有协议都是面向点的。采用iec61850的系统只需在信息源进行数据定义,其他

9、节点可以通过报文交换建立相关数据库。困惑:和iec61970 cim的数据模型不一致iec61850标准特点 开放性全部通信协议集将基于已有的iec/ieee/iso/osi可用的通信 标准的基础上;不考虑具体实现 先进性:采用acsi、scsm、oo的技术采用抽象的 mms 作为应用层协议自我描述,在线读取/修改参数和配置采用xml语言来描述变电站配置 完整性适用对象几乎包括了变电站内所有ied、例如:常规的测控装置、保护装置、rtu、站级计算机可选的同期、vqc装置未来可能广泛使用的数字式一次设备如pt、ct、开关iec61850内容系统概貌 数据模型1.介绍和概述 变电站和馈 线设备的基

10、本通信结构 2.术语 74 兼容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3.总体要求 73 公用数据类4.系统和项目管理5.功能的通信要求和设备模型 抽象通信服务 变电站和馈 线设备的基本通信结构 72 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sci)配置 71 原理和模型6.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配置描述 语言 映射到实际通信网络 81 映射到mms和iso/iec8802-3测试 91 通过单向多路点对点串行通信链路采样10.一致性测试 92 iso 8802-3 上的采样值数据通信协议适用范围数据通信协议适用范围 远动通信协议、计算机数据通信协议、变电站数据通信协议各有其适应范围,也可以交叉使用。控制中心之间一般用iec 60870-

11、6 系列;发电厂与控制中心之间一般采用iec 60870-5系列;也可采用iec 60870-6 系列;变电站与控制中心之间一般采用iec 61850-7系列;也可采用iec60870-6 系列或iec 60870-5系列。第二部分iec 61970( emsapi )iec tc57 wg13工作组负责制定能量管理系统的应用程序接口( emsapi ),即iec 61970系列标准公用信息模型(common information mode) cim定义了覆盖各个应用的面向对象的电力系统 模型,是iec61970的灵魂组件接口规范(component interface specificat

12、ion) cim 描述了可能需要交换数据的共用信息模型,如何交换信息还必须靠cis来完成。cis规定组件之间交换信息和访问公共数据的接口,这些接口包括一组标准的函数,每个函数描述特定的事件,方法和性质支持cis要求可以让第三方符合标准的应用在自己的系统平台上即插即用,即提供标准插座,同时要求自己的应用可在别人标准的系统平台上运 行,即提供标准插头。 具有corba支持的cis可以实现不同系统跨平台的数据库互访。iec 61970系列标准(1)iec 61970系列标准(2)iec 61970标准要求应用之间的互联接口要同时满足cim和cis两个方面的要求,cim要求在描述电力系统时按其规定的语

13、义来定义,cis要求在访问cim是按其提供的语法来实现。遵守cim模型,描述对象的名字是一样的,但不同系统实现的方法不一样,所以要提供cis接口规范,屏蔽内部实现细节。 cim由包组成,包是将相关模型元件人为分组的方法。cim中每一个包是一组类的集合,每个类包括类的属性和与此类有关系的类, iec 61970 内容(1)cim 301包括core、topology、wires、outage、protection、meas、loadmodel、generation和domain共9个包。核心包(core)定义了厂站类substation、电压等级类voltagelevel等许多应用公用的模型,拓

14、扑包(topology)定义连接节点connectivitynode和拓扑岛topologicalisland等拓扑关系模型,电线包(wires)定义断路器breaker、隔离刀闸disconnector等网络分析应用需要的模型,停运包(outage)建立了当前及计划网络结构的信息模型,保护包(protection)建立了用于培训仿真的保护设备的模型,量测包(meas)定义了各应用之间交换变化测量数据如测点measurement和限值limitset等描述,负荷模型包(loadmodel)定义了负荷预测用的负荷模型,发电包(generation)分成两个子包:生产包(production)和发

15、电动态特性包(generationdynamics),前者定义了用于agc等应用的发电机模型,后者定义了用于dts的原动机和锅炉等模型。域包(domain)是量与单位的数据字典,定义了可能被其他任何包中任何类使用的属性(特性)的数据类型。 iec 61970 内容(2)未来的未来的iec61970-302,有三个包:,有三个包:财务包 financial。该包有9个类。能量计划包 energyscheduling。该包有18个类。预定包 reservation。该包有13个类。未来的未来的iec61970-303,有一个包:,有一个包:scada包,该包有13个类。第三部分:第三部分:iec

16、61968iec 61968系列标准是为了促进支持配网管理的分布式应用软件之间的集成: 提供把现有系统(包括已有系统和符合这些标准的新建系统)接口到dms的一个集成框架。 iec 61968不是要制定dms各种应用的开发标准,也不是开发中间件的标准接口,而是要提供和制定控制中心间各种应用集成的一组指导原则和标准:提供要不依赖于任何一组特殊的中间件服务的基础结构或框架。iec 61968在事件驱动基础上支持应用之间的数据交换,系统集成者提供“胶水”来把这些组件插入到系统环境中。iec 61968仅限于接口定义本身,不提供系统集成实现的具体技术。iec 61968内容内容 iec 61968系列标准总共包括11部分。第1部分是接口的总体框架和一般要求,随后的接口规范都以此为基本准则开发。第2部分是术语,第3到10部分是具体的接口规范,最后一部分是配电信息交换模型。目前,仅完成了前四部分的初稿,其他部分正在起草阶段。 iec 61968系列标准的开发资源:配网用例图(use case )、epri ccapi、uca项目以及开放应用组(oag)资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