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教学目标:1、认识 4 个字,会写 12 个字。正确读写“伽利略、辩论、信奉、违背、一磅、拖着、宣布、固执、比萨城、解释、胆大妄为”等词语。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2、能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3、认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了解他们的一些重要贡献或成就。初步感知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着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教学重难点:理解伽利略质疑的过程与结论,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课时:第一课时课前准备: 完成课前预学单。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阅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搜集伽利略、亚里士多德和比萨斜塔的
2、资料。3、读写下列词语:伽利略 辩论 信奉 怀疑 违背 一磅 拖着 宣布 固执 比萨城 解释 不容更改 胆大妄为4、给带点字注音;着()地更()正的()确胆大妄为()5、当时人们为什么那么信奉亚里士多德?6、伽利略是怎样思考才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的?7、你认为伽利略是一个怎样的科学家?教学预设: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 (出示比萨斜塔图片)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座塔吗?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比萨斜塔,它之所以举世闻名有两个原因: 一是它在建造过程中就已经倾斜, 但至今未倒;二是在公元 1590 年,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在这里做过一次著名的公开试验。今天,就让我们和伽利略一起在这次著名试验中去探索科
3、学的真谛!板书: 29、两个铁球同时着地2. 齐读课题,纠正读音。(着: zhá o)设计意图:利用比萨斜塔图片,情景导入,让孩子走进文本情节,为阅读学习奠定情感和认知上的基础。二、检查预习,感知全文。( 1)这篇课文中还有这些多音字,你能读准它们吗?(课件出示)着地更正的确胆大妄为( 2)下面的这些词语你会读了吗? (课件出示) 自己试一试:伽利略 意大利 亚里士多德 希腊 比萨城辩论家信奉 违背10 磅拴住 拖住 解释宣布 固执不容更改胆大妄为能将第一组词响亮、准确地读出来,你敢挑战吗?能将三组词语都响亮、准确地读出来吗?谁来挑战?( 3)“不容更改 胆大妄为”这是两个值得我们积
4、累的四字词语, 看老师写在黑板上。(师板书,边板书边说:“更改” 是什么意思相信大家都知道, “容”在这里是“容许” 的意思,所以“不容更改” 就是不容许更改;“妄”是一个生字,比较难写,拿出手指,一起来书空。妄字上面部分是个亡,下面部分是个女。 )( 4)请你也像老师那样在课文的空白地方写一写这两个词。 相信你一定比老师写得还要好。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5)展示评价。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几个同学的字,我觉得. ,做到了 谁也来说说你的看法?引导评价:你觉得他哪个字写得好?或者哪个字还有改进?( 6)字写好了,那么这个故事讲了什么?能干的同学可以试着完成这个填空。(课件出示)(伽利略)对(亚里士多
5、德)提出的“相同条件下,重的铁球先着地”的结论产生(疑问),并当众(试验),证明了(铁球下落的速度与重量无关) 。三、围绕“不容更改” ,感受权威。1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这一结论产生了怀疑。 那亚里士多德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请同学们好好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2. 读着读着,你读出了亚里士多德是个怎样的人物?(要求学生讲究读书方法,长长的一段话,抓住其中的某个词,某个句子来思考。)(课件出示)(1)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A“奉”在字典中有这样几种解释。 (课件出示)(恭敬地用手捧着 献给 接受 信仰、崇拜供养、伺候)你觉得在这里应该选第几种解释?它和“相信”有什么区别?B、而且崇拜他的还
6、是一些研究科学的人,连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何况是普通的百姓呢。(课件出示)(2)亚里士多德是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从这个“两千多年前”你体会到了什么?(课件出示)(3)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猜想一下,“谁”指哪些人?是啊,总之不管是谁,只要怀疑亚里士多德,就会受到人们的责备。这就是人们责备的话 (课件出示)(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递进朗读 : 当普通老百姓怀疑亚里士多德时,人们会这样责备他当皇室贵族怀疑亚里士多德时,人们也会这样责备他甚至当国王怀疑亚里士多德时,人们仍旧会这样责备他4. (课件出示) 亚里士多德的补充资料。同学们,亚里士多德不仅
7、是个伟大的哲学家,还是个了不起的科学家。现在,你对亚里士多德又有了怎样的认识? (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相信你一定能把这段话读好了。 (指名读)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文字的积累,培养一定的语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本环节最大的特色就是以语言文字为根,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四、置疑“不容更改” ,挑战权威。1. 文中的这条不容更改的真理是亚里士多德说的哪一条真理?2. 为什么说这是一条不容更改的真理呢?同学们,我们来看: 10 磅的铁球重,那么1 磅就()你能填一个反义词吗? (课件出示
8、) 10 磅的铁球(重) 1 磅的铁球()因为 10 磅的铁球重,所以人们认为它就落得();因为 1 磅的铁球轻,所以人们认为它就落得()你能填一组反义词吗?(课件出示):因为 10 磅(重),所以 10 磅落得()。因为 1 磅(轻),所以 1 磅落得()。现场实验演示:一本书和一张纸同时从一个高度往下落。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总结:这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正因为人们这种习以为常的思维,再加上是亚里士多德这样伟大的人物提出的理论,所以人们认为这是一条不容更改的真理。设计意图: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中开始的。也就是说,问题是创新的开始,没有问题就谈下上创新。古人说:“
9、情以物兴,物以情观” ,这说明感知、思维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和情感想象活动是互相联系结合的。这一环节通过实验,复现了生活现象,让学生惊奇地发现,原来我们都是这么思维的,从而去深思,激起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同时又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 对于这样一条不容更改的真理,伽利略产生了什么疑问? (课件出示)同学们,这段话很长,而且比较难懂,你至少要好好读三遍才能读懂。第一次读,把它读正确,第二次读,圈一圈这段话中的反义词,然后看着这些反义词,你再好好地读一遍。检查,读正确。三次读下来,两个完全相反的结论你读懂了吗?加上“因为所以”来说一说。(课件出示) 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
10、,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 磅中的铁球慢。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 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 磅重的铁球快。根据刚才同学说的我们用图示再来直观地看一看。(教师课件演示)设计意图:这是本堂课的难点,需要学生理解的是伽利略从亚里士多德的真理中得出的这两个完全相反的结论。按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加上“因为所以”来说,很容易理解的。而因为有了前面的训练,在这里让学生加上“因为所以”来说,降低了难度。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学生读懂了这段话,还训练了学生的思维,一举两得。五、围绕“胆大妄为” ,学习伽利略精神。1、虽然一个事实中得出了两个相反的结论,但是一位是两千多年前希
11、腊的哲学家,而发出挑战的是年仅 25 岁的年轻数学教授,人们都说了些什么呢? (课件出示),你认为,当时人们的心情会怎么样?把这种感情放进去读读这几句话?请生读:A 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B 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在这 2000 多年来大家从没有怀疑过,也没想过怀疑,认为这就是真理,因为大家实在是太崇拜他了;但是在 2000 多年后,居然有这么一个不知死活的年轻人,居然敢质疑他们心中的偶像,真可谓“胆大妄为” 。所以人们说 再读 !伽利略还不单单是个人观点的怀疑,他还要站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公然挑衅亚里士多德的权威,更是“固执己见” 。 所以人们说 再读 !2、伽利略通过反复多次科学严谨的试验,终于在比萨斜塔上向世人公开试验了,向权威发起了挑战,实验结果如何呢?课件出示:(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六、拓展运用,质疑教材。学习了这篇课文相信同学们一定受益匪浅。 那现在同学们你仔细读读伽利略得出的结论。(课件出示)(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你觉得它表达没有出入吗?(引:同样重的铁球一个从 10 米高处落下,一个从 100 米高处落下,也同时着地?)(课件出示)(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处落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球互联网隐私保护的法律框架
- 初级入门围棋题库及答案
- 煤电公司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中国纳米级氧化铝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中国青藤碱项目投资计划书
- 2025范例合同合作协议范文
- 2025中级审计师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模拟试卷答案
- 2025年御景花园(二期)房地产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3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知识竞赛题库+答案(共50题)
- 川教版四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全册教案(及计划)
- 工程竣工移交单(移交甲方、物业)
- 2022年05月2022广东深圳市文化馆公开招聘专业技术岗位人员2人事业单位14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
- 外科护理创伤病人的护理
- 唐宋八大家简介课件
- 犯罪概念及犯罪构成课件
- 人教版培智学校生活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1课件
- 正负图形课件
- 分包企业准入资格证
- 概念决策评审检查表
- 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PPT课件(PPT 27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