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一化学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单元测试及答案_第1页
人教高一化学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单元测试及答案_第2页
人教高一化学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单元测试及答案_第3页
人教高一化学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单元测试及答案_第4页
人教高一化学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单元测试及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高一化学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单元测试及答案一、选择题l. X、Y、Z三种气体都能对大气造成污染,在工业上都可以用碱液吸收.已知X是化石燃 料燃烧的产物之一,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Y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单质,其水溶液具有漂 白作用;Z是硝酸工业和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之一,能与水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X是SO?,它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B. 干燥的气体Y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英水溶液具有漂泊作用的是HeIOC. Z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D. 等物质的量的X与Y同时通入到湿润的有色布条上,有色布条褪色时间变短,漂泊效 果增强【答案】D【分析】

2、X、Y、Z三种气体都能对大气造成污染,在工业上都可以用碱液吸收,说明这三种气体能 和碱反应,X是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之一,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化石中含有S元素,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酸性酸雨的主要气体,所以X是SO2: Y是一种单质,它的水溶液具 有漂白作用,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且氯气有毒,所以Y是C2; Z是硝 酸工业和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之一,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 的氮氧化物是二氧化氮,则Z是N02。【详解】A. X是S02,二氧化硫中硫为+4价,既可以升高又可以降低,所以它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 性,故A正确:B. 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

3、氯酸具有漂白性,故B正确:C. Z是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化学方程式: 3NO2+H2O=2HNO3+NO,故 C 正确:D. 二者恰好反应生成盐酸和硫酸,反应方程式为Cl2+SO2+2H2O=H2SOd+2HCI,盐酸和硫酸 没有漂白性,所以等物质的量的S02和C2混合后通入装有湿润的有色布条的集气瓶中不能 使有色布条褪色,故D错误。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无机物的推断,熟悉物质的性质及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次氯酸、二氧化硫漂白 原理是解题关键。2. 图是利用二氧化硅制备硅及英化合物的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由反应说明SiO2属于两性氧化物B. 由反应说明酸性

4、,H2SiO3>H2CO3C. 硅胶吸水后,经干燥可以重复再生D. 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C【详解】A. 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能和强碱反应,反应方程式为SiO2+2NaOH=Na2SiO3+H2O;但也 能和特殊的酸氢氟酸反应,反应方程式为:SiO2+4HF=SiF4个+2H2O,二氧化硅只是能和特殊 酸反应,和其它酸不反应,和酸的反应没有普遍性,所以不能说明其具有两性,A错误;B. 髙温下SKh能与Na2CO3固体反应生成Na2SiO3和C02,不是在常温下进行,且不是在水 溶液中进行,不能说明硅酸的酸性强于碳酸,B错误;C. 硅胶吸附水后,可通过热脱附方式将水份除去

5、重复使用,C正确;D. 图中二氧化硅与氢氟酸、氢氧化钠、碳酸钠的反应,硅酸钠与盐酸的反应、硅酸的分 解、硅酸的生成,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答案选C。【点睛】解答本题时,注重物质的性质及化学与生活,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反应,注意虽然二 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但它能和特殊的酸(氢氟酸)反应。3.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在稀盐酸中投入大理石粉末:COJ-+2H+=CO2个+H2OB. ImOl 氯气通入含 ImOIFeBr2 的溶液中:2Fe2+2Br+2C2=2Fe3+Br2+4CrC. 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2Na+Cu2+=2Na÷

6、;+CuD. ii SO2通入 NaCIO 溶液中:SO2+CO +H2O=HCIO+ HSO;【答案】B【详解】A. 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CaCO3,难溶于水,不能改写成CO;'的形式,A不正确:B. 0.5molCl2先与ImoIFe2+反应,另夕卜0.5molCl2再与ImOIBr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2+2Br-+2C2=2Fe3+Br2÷4C, B 正确;C. 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钠先与水反应,产物再与硫酸铜反应,而钠不能与C1?+发生 置换反应,C不正确:D. 过量SO2通入NaCIO溶液中,产物中HCIO与HSOl还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者不能 共存,D不

7、正确:故选B。4. 下列说法不巫确的是()A. 生铁和钢都直铁和碳的合金B.氯化钙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C.玻璃、水泥属传统硅酸盐产品D.氧化铝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答案】B【详解】A. 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含有的杂质元素主要是礦,因此二者都是铁和碳的合金,A正 确:B.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次氯酸钙,有效成分是次氯化钙,B错误:C. 玻璃、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因此都属于传统硅酸盐产品,C正确:D. 氧化铝陶瓷、高温结构陶瓷、生物陶瓷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5.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及对应结论正确的是()离子检验方法及对应结论AMg2+取样,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

8、察到有白色沉淀,证明有Mg2+BFe3+取样,滴加硫包化钾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证明有Fe*Cso;-取样,滴加氯化换溶液,观察到白色沉淀,证明有SO/DK+取样,用钳丝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钻玻璃观察到黄色火焰,证明有ICA ABBCCDD【答案】B【详解】A. 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均为白色沉淀,取样,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不 能证明有镁离子,可能有铝离子,故A错误:B. 铁离子与硫氛根离子反应生成红色的硫氛化铁,取样,滴加硫鼠化钾溶液,观察到溶液 变红,证明有铁离子,故B正确:C. 氯化银、碳酸领、亚硫酸领和硫酸领均为白色沉淀,取样,滴加氯化领溶液,观察到白 色沉淀,不能证明有

9、硫酸根离子,可能有银离子或碳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根离子,故C错 误:D. 取样,用钳丝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钻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证明有钾离子,故D错 误:故选B。6. 向下列溶液中通入足量相应气体后,各离子组还能大量存在的是A. 二氧化碳:K+、Nar CO,、Cl-B.氨气:Mg2+. AP Na+. NO;C.氯化氢:Ca2 Fe3 NO3. CI-D.氯气:Na Ba2 HCO;、HSO3【答案】C【详解】A. CO2、CO;-、H2O会发生反应产生HC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题意:B. NH3-H2O与Mg?+、A严会发生反应产生Mg(OH)2、Al(OH)3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 合

10、题意:C. HCl溶于水电禽产生屮、CP,与选项离子之间不能发生任何反应,可以大星共存,C符 合题意;D. 氯气溶于水,反应产生HCI、HCIO. HCI与HCo会反应产生缶0、CO2: HClO与HSO;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也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CO7. 下列反应在指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A. HClO ft" > HCl B. Fe 一左量的锌与IOOmLl8.5 mol-L"1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A 33.6L (标况)将反应液稀释至1L,测得溶液的c(H+> = 0.1molL-则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气体A为

11、S02和H2的混合物B.气体A中S02与H2的体积之比为4: 1 C.反应中共消耗97.5g ZnD.反应中共转移3 mol电子【答案】B【分析】OO fL1 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5moL溶液剩余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0.05mob参加22.4 2 反应是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18.5-0.05=1.8mol,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逐渐减小, 设生成XmOl 氧化硫,ymol氢气,则有x+y=1.5 2x+y=1.8 ,解x=03 y=l2:根据电子得 失守恒可知:2n (Zn) =2n (SO:) +2n () =2×0. 3+2×

12、l. 2,所以 n (Zn) =1.5mol> 据以; > Fe2O3 C. S > SO3 D. S-y Fe2S3【答案】A【详解】A. HCIO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分解,生成HCl和02, A正确:B. Fe与水蒸气在髙温条件下反应,生成Fe3O4和出,B不正确:C. S在02中点燃,只能生成S02,不能生成SO3, C不正确:D. S与Fe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只能生成FeS, D不正确;故选A。上分析解答。【详解】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为虫2=i.5mol,溶液剩余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0.05mol,参加22.4 2反应是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1

13、8.5-0.05=1.8mol,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逐渐减小,设生成XmOl 氧化硫,ymol氢气,则有×+y=1.5 2×+y=1.8 ,解x=0.3, y=1.2;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2n (Zn) =2n (SoJ) +2n ()二2x0. 3+2x1. 2,所以 n (Zn) =1. 5mobA、由以上分析可知气体为二氧化硫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正确,不选A:B、气体为二氧化硫和氢气,体积比为03:1.2=1:4,错误,选B;C、由以上分析可知,反应中共消耗金属锌的质量为1.5×65=97.5g,正确,不选C:D、由以上分析可知,根据金属锌计算转移电子

14、数为1.5×2=3mol,正确,不选D:故答案选B。9. 锥形瓶内盛有气体X,滴管内盛有液体y.若挤压滴管胶头,使液体y滴入锥形瓶中, 振荡,过一会儿,可见小气球a鼓胀起来。气体X和液体y不可能是()XyANH3H2OBSO2KOH溶液CCO26moH H2SO4 溶液DHCl6moK NaNO3 溶液A. AB. BC. CD. D【答案】C【分析】气球鼓胀起来说明锥形瓶中压强减小。【详解】A. 氨气极易溶于水,使锥形瓶中压强减小,A正确:B. 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使锥形瓶中压强减小,B正确:C. 二氧化碳与硫酸不反应且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不大,C错误;D. 氯化氢极易溶于水

15、,使锥形瓶中压强减小,D正确。答案选C。10.类推思维是化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的类推正确的是已知类推A将Fe加入CUSO4溶液中:Fe+Cu2+=Cu+Fe2*将Na加入到CuSO4溶液中:2Na+Cu2*=Cu+2Na+B向稀硫酸加入NaOH溶液至中性:屮+0H=H2O向H2SO4溶液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h÷+oh-h2oC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足呈:NaOH溶液:A3+4OH=AIO+2H2O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Al3+4NH3H2O=AlOf+2H2O+4NH4+D向Ca(OH)2溶液中通入过SCO2: C02+0W=HCOf向Ca(OH

16、)2溶液中通入过量SO2: SO2+OH-=HSOfA. AB. BC. CD. D【答案】D【详解】A、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钠会优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A错误:B、硫酸与氢氧化领除了生成水还生成硫酸锁沉淀,B错误;C、氢氧化铝溶于强碱,不溶于弱碱,C错误:D、CO2和SO2均为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时类似,D正确:答案选D。11. 某课外实脸小组设计的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B.证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可上下移幼的啊空C.D.制备并收集少量N02气体实验室制备少量氨气【答案】C【解析】【详解】A、甲可用于制备并观察氢氧化亚铁沉淀,符合,错误:B、脱脂棉燃烧,说

17、明反应放热,合理,错误;C、二氧化氮与水反应,不能有排水法收集,不合理,正确:D、丁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氨气,正确; 答案选C。12. 一圧条件下,氨气和氟气发生反应:4NH3+3F2TNF3+3NH4F,英中产物NFs分子结构和NHs相似。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NB分子含有极性共价键B. NFs属于共价化合物C.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3: 1 D.上述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属于共价 分子【答案】D【分析】4NH3+3F2=NF3+3NH4F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髙为+3价,F元素的化合价由0降低为-1, NH°F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以此来解答。【详

18、解】A. Nb分子中含有氮氟化学键,该化学键是极性共价键,故A不选:B. NF3分子结构和NH3相似,都属于共价化合物,故B不选:C. 在4NH3+3F2=NF3+3NH4F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3价,F元素的化合价由O 降低为-1,氧化剂是氟气,还原剂是氨气,有方程式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 3: 1,故C不选;D. NHaF是离子化合物,为离子晶体,故D选;故选:DO13. 将装有60mLN2 NO混合气的量简倒立于水槽中,反应后气体体枳缩小为40mL.则 混合气体中N02和NO的体积比是A. 5 : 3B. 2 : 3C. 1 : 1D. 2 : 1【答案】C【详解】设

19、NO?体积为XmL3NO2 +H2O =2HNO3 +NO V32X60-403_2 60-40×=30 mL混合气体中N02和NO的体积比是1: 1,故C正确。14 . CuSO45H2O在不同温度下分解情况不同,取5.0Og该晶体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测 得分解后剩余固体质量与温度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rir1132 凭 650 ICOOw()5.003.563.201.601.44A. 113C分解得到的固体产物为CuSO4-H2OB. 温度低于650。C时的分解反应,均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 650°C时的气态产物冷却至室温,可得组成为H(H2SO4)

20、: n(H2O)=l:4的硫酸溶液D. IOOOoC分解得到的固体产物为CUO【答案】D【分析】5.OOgn(CuSO45H2O)= / I =0.02mol, CuSO45H2O 完全失去结晶水时,所得 CuSO4 的质量 250gmol为0.02mol×160gmol=3.20g,由图中可知,刚好位于温度在258650oC之间,说明在此之 前,胆矶受热分解,只失去结晶水:6501000oC之间,固体质量为1.60g,英中CU元素的 质量为0.02mol×64gmol=1.28g,则氧元素质量为1.60g-1.28g=0.32g,物质的量为0.32g-=0.02mol,此

21、固体为Cll0: IOOOoC之后,固体质量为2.44g,其中CU元素质虽:为16gmol016g128g则氧元素质助144E28呦6g,物质的量为両詁0.0歸,此固体为CsOo【详解】A. 113OC时,固体质量为3.56g,失去结晶水的质量为5.00g-3.56g=1.44gf物质的量为l44g18gmol=0.08mol,则失去结晶水的数目牆H从而得出分解得到的固体产物为CuSO4H2O, A 正确:B. 由以上分析可知,温度低于650oC时的分解反应,只失去结晶水,CUSO4的组成未变, 所以均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C. 650OC时的气态产物中,S03与缶0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

22、02mol:0.1OmOl=I:5,所以冷却 至室温,可得组成为n(H2SO4): n(H2O)=l:4的硫酸溶液,C正确:D. 由分析可知,IOOOOC分解得到的固体产物为Cu2O, D不正确:故选DO15. 检验试管中盛有的少量白色固体是彼盐的方法是A. 将固体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裁试纸在试管口检验,看是否变蓝B. 加水溶解,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性C. 加入NaOH溶液,加热,再滴入酚瞰试液D. 加入NaoH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裁试纸在试管口检验,看是否变蓝【答案】D【详解】利用离子反应:ML-OH迦墾=NH:T-HO 即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会生成NH3,NH3是 一种碱性气体,

23、溶于水生成N"MO显碱性,故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裁试纸变蓝,答案选D。16. 现有Fe、AL Si三种单质的混合物,取一半投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将剩余的一半 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若经测量两次实验产生的气体质量相等,则原混合物中Fe、Al、Si 三种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A. 6: 4: 3B. 1: 1: 1C. 2: 3: 4D. 3: 7: 6【答案】A【详解】取一半固体投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AL Si与氢氧化钠反应放出氢气;将剩余的一半投 入足量的稀硫酸中,Fe、AI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测量两次实验产生的气体质量相等, 说明Fe与硫酸反应放出的氢气和Si与氢氧化钠反

24、应放岀氢气一样多,根据Fe + H2SO4 = FeSO4 + H2 . Si + 2NaOH + H2O = Na2SiO3 + 2Hl , Fe、Si 的物质 的量比一定为2:2,故A正确。17. 无机物X、Y、Z、M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部分反应中的H、0 已略去)。X、Y、Z均含有同一种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X是氢氧化钠,则M不一定为CO?B. 若Y具有两性,则M的溶液只可能显碱性C. 若Z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则X赵是HzSD. 若M是用途最广的金属,加热蒸干Y的溶液一泄能得到Y【答案】A【解析】【详解】A. 若X是氢氧化钠,则M不一泄为C02, M为能形成多

25、元酸的酸性氧化物,如:SO2,故 A正确:B. 若Y具有两性,则M的溶液可能显碱性,也可能显酸性,故B错误:C. 若Z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则X也可以是Na2SO3, Y为NaHSO3,Z为S02, M为HCI,故C错误;D. 若M是用途最广的金属,Y为亚铁盐,因为亚铁离子水解,所以加热蒸干Y的溶液不 能得到Y,故D错误;故答案选A。18. 在某IOOmL混合液中,HNO3和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molL和0.1molLo 向该混合液中加入l92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CL+的物质的量浓度 是()molLA. 0.15B. 0.225C. 0.35D. 0.45【

26、答案】B【分析】铜溜投入HNOs和ZSCU的混合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实质为硫酸提供氢离子硝酸根离子具有强 氧化性继续反应,反应实质为:3Cu+8H÷+2NO3-=3Cu2+2NO t +3H2O,根据反应的量来确左 消耗的铜以及生成气体的呈:,生成铜离子的物质的量分析判断。【详解】反应实质为:3Cu+8屮+2NO3=3Cu2+2NO f+3出0, 2.92g铜粉物质的量/=0.03moh IOOmL混合溶液中,HNO3和HzSCU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molL64g / InOl和 0.1molL,所含氢离子物质的S=0.1L×0.4molL+0.1L×0.1mo

27、lL×2=0.06moh 根据反应离子方程式可以知道铜剩余,根据氢离子物质的量汁算生成铜离子物质的疑为8H÷3Cu2+,3得到铜藹子物质的量为0.06mol × -二O. 0225mob所得溶液中Ci?+物质的量浓度为80.0225mp/0.1L=0.225molL,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19. 有某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20mL.其中含有硫酸的浓度为2molL,含硝酸的浓度为 Imol/L,现向其中加入0.96g铜粉,充分反应后(假设只生成No气体),最多可收集到标 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A. 89.6mLB 112mLC 168mLD 224mL【答案】D【分析】硫酸

28、的浓度为2molL为稀硫酸,硝酸的浓度为ImOI/L为稀硝酸,溶液中能与铜粉反应的 为稀硝酸。【详解】铜与稀硝酸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Cu+8H+2N03=3Cu2*+2N0+4H20o CU的物质的量为 哮妙/二0015血,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2moL硝酸和硫酸均提供氢离子,故64H+的物质的量为(2 × 0.02× 2 +1X0.02)w = O. Xmol,故氢离子、硝酸根离子过量,则生2成的NO在标况下的体枳为(一xO.O15x 22.4x 1000)忆=224忆o答案选D。【点睛】硝酸根在溶液中存在氢离子时,仍是硝酸具有强氧化性。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盐,若

29、有 酸存在时,铜依然能被硝酸氧化,故直接利用藹子方程式进行计算更为便利。20. 铜与200mL泄浓度的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反应,生成的盐只有硫酸铜,同时生成 NO和NO2的混合气体,将产生的气体完全转化为最髙价含氧酸盐,消耗1L2. 2molLNaOH 溶液和ImoIO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生成NO2的物质的虽:为O. 9molB.生成CuSO4的物质的量为2molC.原溶液中硝酸的浓度为2. 5molLD.铜与混合酸反应时,硫酸未参加反应【答案】B【分析】根据题目,原溶液中NO完全反应,设生成XmOl NO, ymolNO2,整个过程涉及化合价变 化有CU (0-+2) N(+5->

30、;÷2, +5-+1),通入0?涉及化合价变化有O (Of -2)N(+2-5,+2-5),则O2转移的电子与CU转移的电子相同,ImOl。2转移4mol电子,可 参与反应的CU的物质的量为2mol,得到CuSO4的物质的量为2mol°根据化合价升价守恒 有3x+y二4:气体完全转化为最髙价含氧酸盐,消耗2.2molNaOH溶液,有x+y=2. 2,可得 X二0.9, y=1.3,则原来硝酸的物质的2. 2mol,原溶液体积是200mL,浓度为llmolLo【详解】A. 根据分析,生成NO的物质的量为0.9mol, NO2的物质的量为1. 3mol, A项错误;B. 根据分

31、析,生成CuSO4的物质的戢为2mol, B项正确:C. 根据分析,原溶液中硝酸的浓度为IImOlL, C项错误:D. 铜与混合酸反应时,硫酸提供酸性环境,氢离子参加反应,D项错误; 答案选B。21 . IOmLNO. CO?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后,气体的体积变为6mL(相同状况),则 No和C02的体积比为()A. 1:1B. 2:1C. 3:2D. 1:2【答案】D【分析】发生反应有:2Na2O2+CO2=Na2CO3 + O2 ,2N0+ O2=2NO2,问题的关键在于NO与氧气 反应存在着三种可能性,一种情况是恰好反应,一种情况是No过虽,另一 02种情况可能 是过量,据此讨

32、论计算。【详解】发生反应有:2Na2O2+2CO2= 2Na23+O2.2NO+O2= 2NO2,假设参加反应的CO2为X mL, NO为y mL,则x+y=10,2CO-, +2N(I Q、= 2 Na1CO, + O,2mLImLXmL1 TXmL22NO+ O2 =2NQ 2mL ImL 2mLymL IXmL2当反应恰好反应时,即当y=x时眦时X、y都等于5),生成的N02的体积为5mL,不 符合题意,所以选项A错误:当y>x时,No有过:, O2反应完,此时反应掉的No为XmL,则剩余的No为(ymL- XmL),生成的NO2气体为XrnL,因此,反应最后得到的混合气体为NO和

33、NO?,其体积和 为:(ymL-×mL)+xmL=ymL,故 y=6ml,即 No 体积 6ml结合 x+y=10, x=4mlt 贝IJCo2 为 4 mL,故NO和CO2的体积比为6ml: 4ml=3: 2,故B错误,C正确:当y<x时,No不足,。2过,此时反应掉的O2为乘I余的O2为(fmL-fmL),2 2 2 生成的NO2气体为ymL因此,反应最后得到的混合气体为02和N02,其体积和为:Y?YV(mL- mL)+ymL= mL+ mL=5mL,这与题意"气体体积缩小为6mL"不符合,这表明如2222果y<,这种情况不符合题意,所以选项D错

34、渓;故答案为CO22. 将180g由Cu、Ak Fe组成的合金溶于足量的NaOH溶液中,合金质量减少了 54g° 列取等质量的合金溶于过捲稀HNO3中,生成了 8.96 LN0(标准状况下),向反应后的溶液中 加入过虽:的NaOH溶液,则沉淀的质量为A. 22.8 gB. 25.4 gC. 33.2gD.无法计算【答案】A【详解】将18.0克由Cu、Al、Fe组成的合金溶于足量的NaOH溶液中,只有铝参与反应,则合金质5 4。量减少的5.4克为Al,物质的量为=0.2mol;将合金溶于过量稀硝酸中,分别生 27gmol成AP+、Fe3+. CL+离子,根据电子守恒,金属共失去电子的物

35、质的虽:为CUL x3=1.2mol ,其中0.2mol铝完全反应失去0.6mol电子,则Cu、Fe完全反应失 22.4Lmol去电子为1.2mol-0.6mol=0.6mol,反应中Cu、Fe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生成碱的氢氧根 离子的物质的量,则n(OHj=0.6mol,从金属单质转化为其氢氧化物,增加的是氢氧根离子 的质量,所以反应后沉淀的质量(包括氢氧化铝)等于18.0g+0.6mol×17gmol=28.2g,但是加 入过量氢氧化钠后,不会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开始合金质:减少了 54g,所以反应后氢氧 化铜、氢氧化铁的质量为28.2g-5.4g=22.8g,答案选A。23.

36、白色固体混合物A,含有KeI、CaCO3、Na2CO3. Na2SiO3. CuSO4中的几种,常温常压 下进行如下实验(已知Ag2SO4可溶于硝酸)。®A溶于足量水,最终得到无色溶液B和固体C固体C与过量稀硝酸作用得到无色气体D,蓝色溶液E和固体F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 无色溶液B的pH27B. 固体F中有H2SiO3C. 混合物A中一定含有Na2SiO3. CuSO4和CaeO3D. 溶液B加HNO3酸化,无沉淀;再加AgNO3,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A中有KCl【答案】C【分析】由实验可知,混合物加水得到无色溶液B和固体C,且固体C不能完全溶解于硝酸中,不 溶于硝酸的只有H2Si

37、O3,无色气体D为CO2,蓝色溶液含有Cu21,则溶液A中一泄含有 Na2CO3. Na2SiO3. CuSO4:无色溶液B中一泄含有硫酸钠,可能含有碳酸钠或硅酸钠,实 验不能确泄是否含有KCI、CaCO3o【详解】A溶液B中一眾含有硫酸钠,可能含有碳酸钠和硅酸钠,因此溶液B可能是中性或碱 性,故pH>7, A正确,不选:B. 根据分析,硅酸不溶于硝酸,则F中含有H2SiO3, B正确,不选;C. 根据分析,A中一定含有Na2CO3. Na2SiO3. CUSO4,不能确定是否含有KCl、CaCO3, C 错误,符合题意;D. 无色溶液B中加HNO3酸化,无沉淀,可排除Na2SiO3,再

38、滴加AgNO3,有白色沉淀生 成,白色沉淀为AgCI,说明A中含有KCI, D正确,不选:答案选C。24. 检验试管中盛有少量白色固体是彼盐的方法是()A. 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看试纸是否变蓝B. 将固体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看是否变红C. 加水溶解,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性D.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再滴入酚酥溶液【答案】A【详解】A. 将白色固体放入试管中,然后向其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裁试纸放 在试管口,湿润红色石蕊试纸会变蓝色,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氨气,证明该盐中含有讓根离 子,这是检验钱盐的方法,A正确:B. 氨气通入紫

39、色石腕试液,溶液会变蓝色,B错误;C. 彼盐易水解显示酸性,但是强酸弱碱盐水解均显酸性,不能据此证明是钱盐,C错误;D. 氢氧化钠和氨水均是碱性的,如果氢氧化钠相对于氨水过疑则会干扰检验,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a【点睛】本题考查学生鞍盐的检验方法,注总氨气是中学阶段唯一的一种碱性气体,可以据此来检 验,难度不大。25. 标况下,将一盛有等体积NO、NO2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充分反应后,下列叙述不正 确的是(设试管中的溶质不往试管外扩散)A. 此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B. 试管内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V22.4molLC. 溶液体积占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二D. 若将试管中的气体换为氯

40、化氢或者氨气,则水充满试管【答案】C【详解】A、将一盛有等体积NO、NO2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发生的反应为 3NO2+H2O=2HNO3+NO,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A正确;-Vx-23B. 试管内溶液中溶质是硝酸,设试管容积为V浓度为Z=IZ22.4 molL, B正确:W231 2C. 溶液体积占试管容积的-VX-, C错误:23D. 若将试管中的气体换为氯化氢或者氨气,则水充满试管,D正确。答案选C。【点睛】本题侧重于考查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注意一氧化氮与水不反应, 二氧化氮与水反应有一氧化氮生成,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讣算能力的考査,掌握反应 的原理是解答的关

41、键,题目难度中等。二、实验题26. 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用作分析试剂及软革还原剂。它受热、遇酸易分解。工业上可 用反应: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制得。实验室模拟该工业过程的装垃如图所 ZF o回答下列问题:(1) a中试剂为, b中试剂为, C中试剂为(2) 反应开始后,C中先有浑浊产生,后又变澄清。此浑浊物是。(3) d中的试剂为、,实验中要控制S02生成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两条(5)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通入的S02不能过量,原因是【答案】浓硫酸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硫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硫NaOH溶液控制反应温度、调

42、Yj酸的滴加速度(或调肖酸的浓度等)若SO?过量,溶液显酸性,产物分解【分析】根据装置图可知,最左侧装置是制备SO:,中间装置用来制备硫代硫酸钠(Na2S2O3),右侧装 置是尾气处理装置(吸收SOJ故a、b、c、d中的试剂分别为75%的浓硫酸、亚硫酸钠或 亚硫酸氢钠、硫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NaoH溶液;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因素有 浓度、温度、滴加速度等。在实验中要控制SCh生成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控制反应温 度、调节酸的滴加速度或调节酸的浓度等。【详解】(1)根据装宜图可知,最左侧装置是制备S02,中间装宜用来制备硫代硫酸钠(Na2S2O3), 右侧装置是尾气处理装巻(吸收SO&qu

43、ot;。仪器a是分液漏斗,里而盛装的是70$的浓硫酸,仪 器b中的试剂是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C中的试剂为硫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2)具有氧化性,S02与S?-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3)d是尾气处理装置吸收SO?,所以d中盛放的试剂是NaoH溶液:(4)控制S02生成速率,可以采取控制反应温度、调廿酸的滴加速度(或调节酸的浓度)的 方法。(5)实验中通入的S02如果过量,溶液呈酸性,硫代硫酸钠遇酸易分解。【点睛】考查物质的制备原理、反应条件的控制、试剂的选择、现象的描述、方程式的书写的知 识。27. 某学习小组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设计了以下探究活动:称取铁钉(碳素 钢)6.0

44、 g放入15.0 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M并收集到气体N(1)该小组通过认真分析,认为M溶液中既含有Fe",也可能含有Fe2to若确认溶液中有无Fe2*,应加入的试剂是(填字母)。a. KSCN溶液和氯水b. 铁粉和KSCN溶液C-NaOH溶液d.酸性KMno4溶液(2)将320 mL(标准状况)气体N通入足量浪水中,然后加入足 BaCI2溶液,经过(填操作名称)、干燥后,得到固体2.33 g,气体N与淚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计算推知气体N中S02的体积分数为C(3)该小组通过对铁钉的成分和SO?体积分数的分析,认为气体N中还可能含有出和另外一种气体Q。你认为Q应该

45、是,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取一泄量N,利用下列仪器设计一个能同时检验N中含有H2和气体Q的装置(夹持仪器、橡胶管和加热装置省略),仪器的连接顺序是(填字母),其中A的作用是,B中试剂X的化学式是OBCCUSOil5>KDCUOF【答案】d过滤、洗涤 S02+Br2 + 2H20=2HBr+H2S0471% CO2 C+2H2SO4(浓)=2战0+ CO2个+ 2SO2T A-C-B-E-F-D 除去 N 中的 SO2 Ca(OH)Z或 Ba(OH)2【分析】(1)实验室在检验Fe2+,可利用+2价亚铁离子能使酸化的髙锈酸钾褪色来检验:(2)生成的S02具有还原性,通入足量澳水

46、中,发生S02+Br2+2H20=2HBr+H2S04,利用硫元素的守恒,结合关系式:S02÷BaS04求岀SO2的体积分数:(3) 碳单质和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4) 根据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性质来检验苴存在,二氧化碳检验之前要先把二氧化硫除 净。【详解】(1) Fe+2Fe3÷=3Fe2+, +2价亚铁离子能使酸化的髙镒酸钾褪色,溶液中已经有+3价铁离子, 选择a会适成干扰,选b只能检验溶液中含有+3价铁离子,选C会适成两种沉淀,受氢氧 化铁颜色的影响无法辨别,只能选d,故答案为:d;(2) SO2具有还原性,通入足量浪水中,发生S02+Br2+

47、2H20=2HBr+H2S04,生成的硫酸遇到氯 化倾会产生白色沉淀,可以先洗涤然后再过滤来获得纯净的硫酸顿沉淀,已知n(混合气 体)=mol由SO2-BaSO4可知SO?的物质的量为二 学 =0.(HmOI,则SO2的体22.4 233gmol0.320积分数:22.4 m° ×100%71%:0.014(3) 在反应的过程中,碳单质可以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发生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2SO2T+CO2个+2H2O:(4) 推断所得的气体中可能含有二氧化碳,结合图中设计装置的目的,可知检验二氧化碳的 方法是首先将二氧化硫除去T确认二

48、氧化硫已经完全除去T澄淸石灰水,对于氢气的检验 则可通过与灼热氧化铜的反应现象和对产物水的验证来实现,验证气体存在的顺序为: SO2÷2÷CO和H2被氧化÷H2O÷CO2,实验中要避免英它物质的性质干扰,顺序为:A-C- B-E-F-D(或A-C-B-E-F-D-E),其中A酸性高镭酸钾溶液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中的S02, B中 试剂X的作用是检验并除去二氧化碳,可以用Ca(OH)2或Ba(OH)2o【点睛】Fe2÷. Fe弭检验需注意的问题总结如下:检验Fe?+时不能先加氯水后加KSCN溶液;当溶 液的浓度较稀时,利用观察法或加NaOH溶液的

49、方法都不宜检验Fe?+和Fe*的存在:检 验Fe?+和Fe混合溶液时,要分两次分别检验Fe?+和Fe3+,检验Fe?+时要选择酸性高猛酸钾 溶液,检验Fe3+时最好选择KSCN溶液。28 实验室用金属铜和稀硝酸制取NO的离子方程式为o(2) NO是有毒气体,某学生为防止污染,用分液漏斗和烧杯装配了一套简易的、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No气体发生装置,如图甲所示。 实验室若没有铜幺攵,而只有小铜粒,在使用上述装巻进行实验时,可用丝状材料包裹铜粒以代替铜丝进行实验,这种丝状材料的成分可以是(填字母)。A. 铁B.铝C.钳D.玻璃 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反应进行,在分液漏斗中实际看到的气体是红棕色的,原

50、因是(填化学方程式)。(3)为证明铜丝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确实是NO,某学生另设计了一套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制 取N0。反应开始后,可以在U形管右端观察到无色的No气体。 长玻璃管的作用是。 让反应停止的操作方法及原因是(4)以下收集NO气体的装置,合理的是(填字母)。a.【答案】3Cu+8H+2NO,=3Cu2+4H2O+2N0个CD 2NO+O2=2NO2接收被气体压出U形管 的液体防止稀硝酸溢岀 关闭U形管右端导气管上的活塞,反应产生的气体将U形管右 端管内的稀硝酸向下压,使铜丝与稀硝酸分开,反应就会停止Cd【分析】(1)金属铜可以和稀硝酸之间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以及水:(2)铁、铝的活泼

51、性强于金属铜,会先于金属铜和硝酸之间发生反应:®NO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红棕色的NO2气体:(3)一氧化氮是难溶于水的气体,生成的气体导致U形管右端气体压强增大,把U形 管的液体压入长玻璃管; 关闭U形管右端导气管上的活塞,反应产生的气体导致U形管右端气体压强增大,将U 形管右端内的稀硝酸向下压,使铜丝与稀硝酸分开:(4)No能与02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NO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详解】(1)金属铜可以和稀硝酸之间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以及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Cu+8H+2NO3=3Cur+4H2O+2NO:(2)实验室若没有铜丝,以铜粒代替铜丝进行实验,包裹铜

52、粒的丝状材料不能是金属铁 以及金属铝,因为铁、铝的活泼性强于金属铜,会先于金属铜和硝酸之间发生反应,故答 案为:CD:试管内有空气,NO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红棕色的N02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2NO+O22NO2:(3)一氧化氮是难溶于水的气体,当制取一氧化氮的装置产生一氧化氮气体时,气体难 溶于水,生成的气体导致U形管右端气体压强增大,把U形管的液体压入长玻璃管,所以 长玻璃管的作用是接收被气体压出U形管的液体,防止稀硝酸溢出,故答案为:接收被气 体压出U形管的液体,防止稀硝酸溢出;关闭U形管右端导气管上的活塞,反应产生的气体导致U形管右端气体压强增大,将U 形管右端内的稀硝酸向下

53、压,使铜丝与稀硝酸分开,反应就会停止,故答案为:关闭U形 管右端导气管上的活塞,反应产生的气体将U形管右端管内的稀硝酸向下压,使铜幺幺与稀 硝酸分开,反应就会停止;(4) NO能与02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No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故Cd正 确。【点睛】铁、铝的活泼性强于金属铜,会先于金属铜和硝酸之间发生反应是解答关键,也是易错 点O29. 一水硫酸四氨合铜(II)的化学式为Cu(NH3)dSOrH2O是一种重要的染料及农药中间体。 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以氧化铜为主要原料合成该物质,设计的合成路线为:相关信息如下:Cu(NH3)2SO4H2O在溶液中存在以下电离(解离)过程:Cu(NH3

54、)4S04H20=Cu(NH3)42+S042-+H20 Cu(NH3)42+Cu2+4NH3(NH4)2SO4在水中可溶,在乙醇中难溶。(S)ICu(NH3)4JSO4-H2O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随乙醇体积分数的变化曲线示意图如 图O 0.2 0.4 0.6 0.8 1.0乙醇体枳分数溶解度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 方案1的实验步骤为:a.加热蒸发,b.冷却结晶,c.抽滤,d.洗涤,e.干燥。步骤1的抽滤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抽滤操说法作正确的是OA完毕后的先关闭水龙头,再拔下导管B. 上图装程中只有一处错误C抽滤后滤液可以从上口倒出,也可从支管倒岀D滤纸应比漏斗内径小且能

55、盖住所有小孔该方案存在明显缺陷,因为得到的产物晶体中往往含有杂质,产生该杂质的原因是(2) 方案2的实验步骤为:a.向溶液C中加入适量, b.抽滤,c.洗涤,d.干燥。 谙在上述空格内填写合适的试剂或操作名称。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步骤C的洗涤液是。A. 乙醇 B.蒸懈水 C.乙醇和水的混合液 D.饱和硫酸钠溶液洗涤的具体操作是:O 步骤d采用干燥的方法。【答案BCD CU (OH) 2Cu2(OH)2SO4加热蒸发时NHs挥发,使Cu(NH3)42÷Cu2÷+4NH3平衡往右移动,且C0发生水解乙醇C关小水龙头,缓缓 加入洗涤剂使沉淀完全浸没,缓缓地通过漏斗,重复2到3

56、次 低温F燥(或减压干燥或 真空干燥或常温风干)【解析】【分析】CUO加入硫酸生成硫酸铜,加入氨水,先生成氢氧化铜,氨水过量,则生成Cu(NH3)42+, 方案1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的晶体中可能混有氢氧化铜等:方案2加入乙醇,可析岀 晶体 Cu(NH3)4JSO4-H2O;(1) 根据抽滤操作的规范要求可知,在搭装置时滤纸应比漏斗内径略小,且能盖住所有小 孔,在图2抽滤装置中漏斗颈口斜面应对着吸滤瓶的支管口,同时安全瓶中导管不能太 长,否则容易引起倒吸,抽滤得到的滤液应从吸滤瓶的上口倒岀,抽滤完毕后,应先拆下 连接抽气泵和吸滤瓶的橡皮管,再关水龙头,以防倒吸,拯此答题:氨气具有挥发性,物质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加热促进使反应Cu(NH3)42÷Cu2÷+4NH3平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