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咬文嚼字教案 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教学目标: 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2、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3、通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评价课文观点。三、教学方法 立足课本整体感知 跳出课本四、教学过程(一)、导语:(投影1)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三位作家在一起吃饭。甲说:“吃在中国”。乙说:“在中国吃”。丙则长叹说:“在吃中国”。“吃在中国”是主谓短语,说的是食文化在中国,“在中国吃”是偏正短语,其意是:想吃美食到中国去!“在吃中国”是动宾短语,作家感叹那些用公款大吃大喝的人任意挥霍国家财富,吃穷了中国
2、,针砭深刻。这三位作家说的话字数相同,只是排序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含义。(投影2)下列名句为何要将原来的“到”换成“绿”?春风又到(绿)江南岸“绿”较之“到”写活了江南的勃勃生机,又流露出喜悦兴奋的心情。(投影3)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古至今,骚人墨客举不胜举,名家名篇灿若星河。可是,这些诗歌往往不是一气呵成,而是经过反复的雕琢,才成为千古绝唱。比如上例的1 / 12“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就经过多次推敲。 这种推敲,在古诗文里称为“炼字”,今天,有位美学家称之为咬文嚼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朱光潜的咬文嚼字。(投影4)(板书:文题+作者)(二)、作者介绍:(投影5)1、找同学介绍作者。2、补
3、充总结:朱光潜:(1897-1986) 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我国现代美学奠基者之一。 代表作:谈美书简 文艺心理学论诗等。座右铭:“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三)文体介绍 (投影6)本文是一篇文艺随笔。文艺随笔:也叫文艺短论,是文艺评论的一种,它的特点是一事一议;篇幅短小;既发议论又谈感受,行文自由,语言精辟,议论形象。 (四) 解题 (投影7)1“咬文嚼字”在汉语大词典中它有三个义项:A.形容过分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B.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C.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请选择每句中的“咬文嚼字”的正确意
4、思: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切不可一味地咬文嚼字 。(A)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来却常常咬文嚼字,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B)此事明明是你错了,你再咬文嚼字也毫无用处。( C)2.文本的题目是“咬文嚼字”,该词词典上的意义是贬义的,朱先生在文中却反其道而行之,大胆的提出了新的观点,请大家听课文录音,标题中的“咬文嚼字”是以上哪一个意思?如果都不是,请用课文中的话来加以解释。(投影8)(提示)在文字的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无论阅读或写作。 第三段。(投影9)课文中的用法则不同,作者贬词褒用,赋予这个成语一种新的意义,指的是写作时要字斟句酌,讲究语言运用的准确、传
5、神,力求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另外,“嚼”有玩赏的意思,提高到审美 、鉴赏的境界。意在鼓励人们去咬文嚼字。那就是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3、感知课文内容,积累重点词语(导学案)1易错字注音水浒( ) 倒涎( ) 憎恶( ) 茗烟( ) 胸襟( )搅扰( ) 灞桥( ) 付梓( ) 援例( ) 岑寂( )尺牍( ) 中石没镞( )( )( )2. 多音字及形似字注音枕藉( ) 蕴藉( ) 慰藉( ) 声名狼藉( ) 禅让( )殚心( ) 箪食( ) 咀嚼( ) 嚼舌( ) 倒嚼( )咬文嚼字( ) 惮烦( ) 牛犊( ) 赎罪( ) 淄博( )缁衣( )辎重( )锱铢必较(
6、 )黩武( )渎职( )木椟( )4、阅读全文,理清整体思路,划分全文结构层次。(投影10)第一部分(15段)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第二部分(67段) 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善用和误用两种。第三部分(第8段) 结语: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第二课时(投影11)讨论一:(投影12)教师:文章最后一段中说“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 文章举了哪些“实例”?(投影13)提示:1、“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2、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 3、“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 4、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 5、“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7、 教师:这些实例说明了哪些“道理”?就让我们看看演员替郭沫若改台词 。让我们看看“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两句话有什么区别?(投影14)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你这革命家的风度。(X)教师:你这是坚决的判断,而且是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情;大半表示深恶痛绝,在赞美时便不适宜,和“有” 性质完全不同 。再让我们读一读课文的1-2自然段,看看朱光潜先生是怎样分析的。(学生阅读第1-2自然段)教师提问:通过“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在说明什么道理呢?教师:(投影15)(l、2段)文章开头先举郭沫若听从一位演员的建议,把“
8、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通过这个例子研究炼字的道理。说明“你是什么”句式,“不带情感判断”,而“你这什么”句式则“表现着强烈的情感”。朱光潜先生为了证明不同句式可以有不同意味的道理,不是只作理论上的分析,而是又列举了水浒传中石秀骂梁中书、杨雄醉骂潘巧云所用的“你这什么”句式以表达极端憎恶的感情的例子。 说明的道理: 句式不同, 意味不同。句式不同表达效果,表达情感大不相同。 p41第三段板书2、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教师:(投影16)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史记“李广射虎”的一段,(翻译文章:李广外出打猎,看见草中的一块石头,认为是老虎就用箭射它,箭射中石头并没了箭头,看它
9、,原来是石头,就再用箭射它,最终不能再射入石头了。)史记原文原本很精彩,但是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凡多三石字”,他把三个石字删了,其中一例是“尝见草中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同学们看看这样改好不好? “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但却失去了原文中“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 再让我们读一读课文的3-4自然段,看看朱光潜先生是怎样分析的。(学生阅读第3-4自然段)教师提问:列举了史记中李广射虎的例子。在说明什么道理呢?(投影17)(3、4段)列举了史记中李广射虎的例子。朱先生告知人们:文字的“增”或“减”需要人们“细心玩索一番”,才会感到它们意味的不同。 说明
10、的道理:字数不同,情境不同。文章的好坏,主要是意味,是表达效果,而不在繁简 P41第四段板书3、“推敲”的推敲教师:句式不同,情感不同;字数不同,意味不同,看来语言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让我们就一个小故事。(投影18)贾岛初赴举在京,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作“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诵,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行至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投影19)同学们看看这这两句诗,你认为那个字好呢?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至
11、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剥啄有声,打破岑寂,平添搅扰)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自掩自推,独往独来,自有一副胸襟气度;冷寂 ,无声) 教师:不在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 。接下来让我们读一读课文的第5自然段,看看朱光潜先生是怎样分析的。(学生阅读第5自然段)教师提问:作者借“推敲”的推敲,在说明什么道理呢?(投影20)朱光潜的观点:(一)“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寂静,也似乎平添了搅扰。(二) “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
12、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 。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也就是说,“僧敲月下门”,“敲”的应是自家之门。(投影21)说明的道理:字眼不同,意境不同。用什么字要看表现什么意境,推敲文字的实质,是推敲思想情感。 P42第五段板书(投影22)教师小结:结构关系:(1 )屈原、水浒、红楼梦中的“你这”和“你是”式语法区别(引出话题)(2)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反)(3)“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正)(投影23)旨在告诉我们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藉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咬文
13、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一般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投影24)福楼拜(法国)曾说过: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 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4、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 (投影25)教师:“烟”你能联想到什么?燃烧弹,鸦
14、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水”“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 而烟在字典中的意思是物质燃烧时所生的气体 ,这是烟的直指的意思,上面的就是联想的意义。我们再看看写愁的具体形象的其他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长度)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动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重量)(投影26)我们在举个例子,清茶和水中月一个是味觉,一个是视觉,而联想到一起就有了共同的特点,清沁肺腑。接下来让我们读一读课文的第6自然段,看看朱光潜先生是怎样分析的。(学生阅读第6自然段)教师提问: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在说明什么道理呢?(明确)善于运用联想意义,意蕴丰富(投影
15、27-28)5、“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教师:善用联想,意蕴丰富,一个人想过,人人就都跟着想,愈想就越平滑俗烂,没有一点新奇的味道。你我们来看看小学作文的必杀句。(投影30-31)1、“同学们看着清洁的教室,擦着额头上的汗水笑了”(用于描写大扫除之后) 2、“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们来到了XX公园春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假山” “在夕阳的余晖下,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XX,我会永远记得这快乐而有意义的一天!”(为什么每次春游回来都要写周记?)3、“我爱我的家更爱我伟大的祖国。” “望着缓缓升起的红旗,我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4、买东西的时候阿姨
16、多找了角钱,低头看到胸前飘扬的红领巾,就退回去了。”然后就是:我低下头,发觉胸前的红领巾更加鲜艳了。(超经典)5、红的像火粉的似霞白的胜雪! 新闻里还为此总结出来一套规律,名为“五子登科”:路上捡到皮夹子,红绿灯下扶瞎子,上桥帮人推车子,公交车上让位子,放学后留在教室里擦桌子”(投影32)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外“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数籍还是“付梓”“杀青”。接下来让我们读一读课文的第7自然段,看看朱光潜先生是怎样分析的。(学生阅读第7自然段)教师提问:“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在说明什么道理呢?滥用套语。全无新意。字的联想意义也容易误用而生流弊,容易滑向套板反应,袭用套语滥调。文学创作要克服惰性,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思想要新,语言要新。 P42第七段板书:教师:咬文嚼字的意义是什么?(用原文回答)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考核试卷
- 烟草包装设备的节能驱动系统设计考核试卷
- 网络犯罪预防与应对考核试卷
- 环境污染治理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考核试卷
- 2025简易合同聘请个人厨师模板
- 2025跨国租赁合同(2)范文
- 2025存量房买卖标准格式合同
- 2025年出国打工者的合法权益应当得到法律保障-本案中合同的性质是雇佣合同还是中介合同
- 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课件
- 宿迁生物质能电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二模)2025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含标准答案)
- 压花艺术-发现植物之美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华南农业大学
- 北京中考英语词汇表(1600词汇)
- 专业工程分包业主审批表
- 药剂科终止妊娠药品管理制度
- 除草剂分类和使用方法
- 中远集团养老保险工作管理程序
- 留守儿童帮扶记录表
- 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
- 煤矿机电运输专业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
-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论文4397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