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数据--董佳(8课时)_第1页
第10章数据--董佳(8课时)_第2页
第10章数据--董佳(8课时)_第3页
第10章数据--董佳(8课时)_第4页
第10章数据--董佳(8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章供稿人:董 佳10.1 统计调查(1)一、学习目标 1. 了解全面调查的意义、过程和特点; 2. 通过具体的事例感受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运用全面调查法解决实际问题;3. 会画扇形图并能够正确读图,获取相关信息。.二、温故知新回顾你经历过的本班评选三好学生的过程,回答问题:本班三好学生经过怎样的选举过程而产生?三、自主探究 合作展示探究一自学教科书P151P152页的中间部分,自学时间6分钟,并回答以下问题:在P151“问题1”中,1. 调查问题是_。2. 调查对象是_,该对象是_(全部的;部分的)3. 调查方式是_。4. 在展开调查中,每位同学将自己喜爱的节目编号写在教科书

2、P151的调查问卷上,从而收集了P151下面的50个数据。从P151下面的50个数据中,你能很快地看出喜爱哪种节目的同学最多吗?_为什么?_5. 整理数据,为更清楚地了解调查结果,通常用_,用_法记录数据。6. 比较10-1和P151下面的50个数据,发现_更清楚地看出喜欢_同学最多,喜欢_的最少。【应用新知】 下面是剑桥中学七年级全部同学最喜爱的球类运动分布表:最喜爱的运动名称划记人数百分比排球18%足球25乒乓球32%篮球其它正 一6%合计100100%(1) 补充上面的统计表:(并列式计算所填数据)(2) 如果你是体育委员,为了满足大多数同学们的要求,你应该组织同学观看哪种运动?为什么?

3、解: 探究二自学教科书P152P153练习前的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1. 除统计表外,还可以画出_和_来描述数据。2. 一般地,条形图的_,说明本组人数的多少;扇形图的_大小,说明本组人数的多少。你能根据图10.1-1说出全班同学喜爱五类电视的节目情况吗?3. 在扇形统计图中,扇形圆心角=_×360°。圆心角越大,扇形在圆中占的比例就_。4. 在本节调查活动中,_是我们要考察的全体对象,我们对_进行了调查,像这样考察_的调查属于_。【应用新知】1. 如图反应了某校教师的学历百分比情况,在这个统计图中,用整个图表示全校教师的人数,从图中可以看出_学历的教师人数最多,它占全

4、校教师人数的_%,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全校教师总人数的_% . 2. 一个扇形统计图中,一部分占总体的25%,则表示这部分的扇形的 本科60%大专20%研究生其它4% 圆心角为 ( ) A. 250° B. 100° C. 120° D. 90°3. 下列几项调查,适合作全面调查的是 ( ) A. 调查全省食品市场上某种食品的色素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B. 调查某城市某天的空气质量 C. 调查你所在班级全体学生的身高 D. 调查全省初中生每人每周的零花钱四、双基检测1. 学校为了征询七、八年级的学生家长对组织学生春游的意见,向两个年级的每位学生家长发出了一

5、张意见调查表,这种调查方法是_。2.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统计调查中用来描述数据的方法有哪些?_; 当知道各组人数时用_图,当知道各组的百分比时宜用_图。3. 七年级(1)班进行跳绳测试,小明将全班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如下表所示):跳绳次数x划记人数百分比(%)50x75正75x100正正正100x125正正正正125x150正正(1)请你帮助小明完成此表;(2)参加这次测试的人数是多少?(3)若次数在75次以上(含75次)为达标,该班同学跳绳测试的达标率是多少?4.小明的妈妈让小明去买一盒火柴,并叮嘱小明,一定要试试火柴是否好用,小明回家后,高兴的告诉妈妈:火柴好用,我每根都试过了。(1)小

6、明采取的是哪种调查方法?(2)你认为小明采取的方法是否合适,为什么?5. 某班全体同学在献爱心活动中都捐了图书,捐书的情况如下表:每人捐书的册数5101520相应的捐书的人数172242又该班所捐图书分送的方案如扇形图所示:送本校其他班级送给市区兄弟学校送给 山区学校60%20%20%根据题目所给条件解答以下各题:(1)该班共有_学生;(2)全班一共捐了_册图书;(3)若该班所捐图书按图中所示比例分送,则送给山区学校的书比送给兄弟学校的书多_本。五、学习反思请你对照学习目标,谈一下这节课的收获及困惑。10.1 统计调查(2)一、学习目标 1. 初步感受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 经历抽样

7、调查的过程,了解并能指出问题中的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二、温故知新为了了解一锅汤的味道。1.研究的对象是_。2.能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吗?_。3.应怎样才能知道这锅汤的味道?_。三、自主探究 合作展示探究一自学教科书P153“问题2”后的内容,并思考:1.“问题2”适合用全面调查的方式调查吗?为什么?2.采用只调查部分学生就能了解全校学生喜爱各类电视节目的情况的方法,你认为这种做法可行吗?这种调查方法叫做_。3. “问题2”中,_是考察的全体对象,它称为_,_是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之为_。从总体中抽取的100名学生作为一个_,样本容量为_。【应用新知】1.做教科书P155练习,第1题

8、2.小新家今年6月份头6天的用米量如下表:日期1日2日3日4日5日6日用米量(千克)0.90.80.60.90.81.0据此,可估计小新家6月份的用米量为_千克。(1)总体是_,样本是_。个体是_,样本容量是_。(2)计算小新家6月份的用米量。(3)在计算小新家6月份的用米量的过程中体现的统计思想是什么?探究二自学教科书P154P155练习上面的内容,并思考:1. 抽取样本时应注意什么?2. 在全校2000名学生中,只抽取了100个七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是简单随机抽样吗?这样抽取的样本得当吗?对调查的结果有何影响?3. 对抽取的样本可采用_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再对数据进行整理得表1

9、0-2,观察该表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应用新知】1. 做教科书P155练习,第2、3题2.某校320名学生在电脑培训前后各参加了一次水平相同的考试,考分都以同一标准划分成“不合格”、“合格”、“优秀”三个等级,为了了解电脑培训的效果,随机抽取32名同学两次考试考分等级绘制了统计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这32名学生经过培训,考分等级“不合格”的百分比由 _下降到_。(2)估计该校320名学生,培训后考分等级为“合格”与“优秀”的学生共有_名。(3)你认为上述估计合理吗?理由是什么?四、双基检测1.收集数据的两种调查方法有_和_。2.关于“A. 灯泡寿命 B. 火柴质量 C. 炮弹杀伤力 D.

10、某班同学的数学成绩”的调查。其中适于全面调查的有_,适于抽样调查的有_。3.要调查下面几个问题,你认为应该作全面调查还是抽样调查?(1)了解全班同学每周体育锻炼的时间。(2)调查市场上某种食品的色素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3)鞋厂检测生产的鞋底能承受的弯折次数。4.指出下列调查中的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1)从一批电视机中抽取20台,调查电视机的使用寿命。(2)从学校七年级中抽取30名学生,调查学校七年级学生每周用于数学作业的时间。5.依据教科书P154表10-2,画出条形图和扇形图,并观察表和图回答:这个样本中喜欢_节目的学生最多,人数为_,百分比为_。据此可估计这个学校的学生中,喜欢

11、娱乐节目的学生也最多,百分比为_,约有_人。五、学习反思、研讨交流在统计调查的两种方法中,你认为什么情况下才能使用抽样调查?两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10.1 统计调查(3)一、学习目标 1. 了解抽样,会合理抽样; 2. 会编制人数统计表,画出适合的统计图;3. 能从表、图中获取信息,会用样本反映总体的思想解决相关问题。.二、温故知新1.“窥一斑而知全貌”体现的数学统计思想是什么?2._是实际中经常采用的调查方式,样本抽取的是否得当(如样本容量的大小,每一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是否相等),抽调的结果对总体的反映是否有影响?三、自主探究 合作展示探究一自学教科书P155页的“问题3-P156的内容,

12、并思考: 1.“问题3”应采用_的方式调查。2.能不能用“问题2”中对学生的调查数据去估计整个地区电视观众的情况呢?为什么?【应用新知】在“问题3”中,想抽取一个容量为1000的样本进行调查:抽法一:在整个地区直接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抽法二:先将这个地区的人群按年龄分成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三段,再根据各年龄段实际人口的比例分配,然后在各人群中进行随机简单抽样;1. 你认为哪种抽样能更好地反映总体?2.如果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的人数比为2:5:3,则各抽取的人数为_,_,_。3.观察P157表10-3发现:(1)青少年中喜爱_节目的人最多,约占青少年人数的百分比为_。(2)成年人中喜爱_节目的

13、人最多,约占成年人人数的百分比为_。(3)老年人中喜爱_节目的人最多,约占老年人人数的百分比为_。(4)该地区喜爱体育节目的人数百分比为_,约有_人。4.画条形图描述青少年,画扇形图描述成年人的调查情况。5.(1)列出各个年龄段中观众对娱乐类和动画类节目喜爱的百分比统计表,并画出反映两类节目百分比的变化情况的统计图。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娱乐动画(2)观察所画统计图发现:这个地区观众随着年龄的增长,爱好娱乐类和动画类节目的百分比呈_趋势。四、双基检测1._ 和_是收集数据的两种方式,全面调查收集到的数据_、_,但一般花费_,耗时_,而且某些调查_。用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具有花费_,_的特点,但抽取的

14、样本是否具有_,直接关系到总体估计的_。2.为了了解某校初中生每日运动量,收集数据较合理的是 ( )A. 调查该校七年级学生每日运动量B. 调查该校女生每日的运动量C. 调查该校男生每日的运动量D. 从七、八、九年级随机抽调100人调查他们每日的运动量3.如果整个地区的观众中,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的人数比为3:4:3,要抽取容量为500的样本,则各年龄段分别抽取多少人合适?4.做教科书P160习题10.1,第8题。5.为了了解全市1215岁学生的体能情况,调查这个年龄段学生一分钟跳绳次数,小明、小亮、小华三人的做法是:(1)小明到市体校调查了100名该年龄段学生一分钟跳绳次数,列出下表.次数

15、(次/分)150-160160-170170以上人数54055(2)小亮在自己的小朋友中找了10名该年龄段的学生,调查了他们一分钟跳绳的次数,画出了下面的直方图。 (3)小华利用教育局学籍册,随机调查了全市10%的该年龄段学生一分钟跳绳次数,画出扇形统计图。怎样评价他们的调查方式? 五、学习反思请你对照学习目标,谈一下这节课的收获及困惑。10.2 直方图(1)一、学习目标 1. 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组距; 2. 会对数据进行合理分组处理; 3.会处理数据,整理出频数分布表,并能获取信息解决有关问题。二、温故知新1对收集到的数据,用_整理数据,用_法记录数据,从而绘制出数据分布表。2通过前面的学习

16、,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描述数据的统计图? 三、自主探究 合作展示自学教科书P163 -P164 的内容,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自学,我们发现“问题4”中:身高数据中最大值是_,最小值是_,相差_。这组数据在哪个范围内变化?将数据分组时,组距是多少?根据选择的组距,将身高分成几组?_,这个数是四舍五入得到的吗?频数指什么?组距指什么?2.组距、组数和数据变化的范围之间有何关系?当组数确定后,组距就可以根据_和_来确定,即组距=_÷组数。同样,如果确定了组距也可以用组数=_÷组距。3. 组距和组数的确定没有固定的标准,通常数据越多,分成的组数也越_,当数据在100个以内时,

17、根据数据的多少通常分为_个组。4.本问题中63个数据,分成_组,组距为3,这种分组合理吗?如何验证?5.数据分组时,对数据要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处理,对于组与组“接头”分点的数据是怎样处理的?6.观察表10-4,频数分布表是有哪几项组成的?思考这40人应从_范围选拔?为什么?7.获得一组数据频数分布表的一般步骤是:计算_;决定_;列出_。【应用新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某青少年研究所随机调查了大连市某校100名暑假中花零钱的数量(钱数取整数元),以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根据调查数据制成了频率分布表。(如下表所示)说明:频率=频数/数据总数。分组频数频率0.550.

18、50.150.5200.2100.5150.5 200.5300.3200.5250.5100.1250.5300.550.05合计100(1) 有分组发现组距为_。(2) 补全频率分布表;(3) 研究所认为,应对消费150元以上的学生提出勤俭节约的建议,试估计应对该校1000名学生中约多少名学生提出这项建议。 四、双基检测1.在对60个数据进行分组整理后,各组数据的频数之和等于 ( ) A. 60 B. 30 C. 1 D. 102.为了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先要对数据分组,若一个样本的数据个数为80,最大值是141,最小值为50,若取组距为10,则可以分成 ( ) A. 10组 B. 9组

19、C. 8组 D. 7组3.已知一组数据10,8,6,10,8,13,11,12,10,10,7,8,12,9,11,12,9,10,11,10,那么频数是5的范围是 ( ) A. 5.57.5 . B. 9.511.5 C. 7.59.5 D.11.513.54.要了解全市八年级学生身高在某一范围的学生数,需要知道相应样本的_分布。5.为了了解一批数据在各个范围所占比例的大小,将这批数据分组,落在各小组里的数据个数叫做_。6.已知一个样本中50个数据分别落在5个小组内,第一、二、三、五组数据的个数分别为2,8,15,5,则第四组的频数为_。7.某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31,某同学将它分成8

20、组,已知组距是整数,则组距是_。8.若=7,则数据应分为_组。9.由155x158可知:组距为_。10.为了了解某地区九年级男生的身高情况,从其中一个学校抽取60名男生的身高,分组情况如下表所示:分组(身高x/cm)148x155155x162162x169169x176频数620m频率a0.1(1)组距为_。(2)求出a、m的值。五、学习反思请你对照学习目标,谈一下这节课的收获及困惑。10.2 直方图(2)一、学习目标 1. 会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2. 理解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特点及与其他统计图的关系; 3.能从直方图中获取信息,并能解决相关问题。二、温故知新制作频数分布表的步骤是什么?三、自主

21、探究 合作展示探究一自学教科书P165 的内容,思考并回答各问题:1.观察表10-4和图10.2-2.横轴表示_,并且等距标出各个组的端点,横轴的折断线表示什么?纵轴表示_。小组158x161的频数与组距的比值为_.各小长方形的宽是_。小长方形的高是_,并且画出各小长方形,则可得到频数发布直方图。直方图中各长方形之间_(有或没有)空隙。小长方形的面积=长(高)×宽=_×_=_。2.比较图10.2-2和图10.2-3,相同点:_。(观察横轴、组数、组距)不同点:_。(观察纵轴)为画图与看图方便,通常直接用小长方形的高表示_,这种画法较简单。由图10.2-3可知:各小长方形高之

22、和等于_(总体数量或样本数量)3.条形图和直方图有什么异同点?探究二自学教科书P166例题,并完成问题 计算_;最大值为_,最小值为_,它们的差为_。( )( )3025201510504.0 4.3 4.6 4.9 5.2 5.5 5.8 6.1 6.4 6.7 7.0 7.3 7.6 决定_;如果组距为0.3cm,那么列式求组数_。 列_(P167表格) 画_(请画出) 结合表和图你能发现哪些信息?【应用新知】市实验中学王老师随机抽取该校八年级四班男生身高(单位:厘米)数据,整理之后得如图所示的直方图(每组含最矮身高,但不含最高身高)。154 157 160 163 166 169 172

23、 175 身高/厘米106420人数根据上述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1)写出一条你从图中获得的信息;(2)王老师若准备从该班挑选出身高差不多的6名男生参加广播操比赛,应选择身高在哪个范围内的男生,为什么? (3)若该年级共有300名男生,王老师准备从该年级挑选身高在166169的男生80人组队参加广播操比赛,你认为可能吗?并说明理由。 四、双基检测1.能够显示各组频数分布情况,易于显示各组之间频数的差别,且各长方形间没有空隙的统计图为 ( ) A. 条形图 B. 直方图 C. 扇形图 D. 折线图2.我校七年级一班35位学生身高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1)补充完整统计图;(2)处在_范围的学

24、生最多,最多为_人,占本班人数的百分比为_。组号12345678频数1114121313X1210150.5 155.5 160.5 165.5 170.5 175.5 身高/厘米1210864203.将100个数据分成8个组,如下表:则第六组的频数为_。4.在样本的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共有5个小长方形,已知中间一个长方形面积是其余4个长方形面积之和的,且中间一组的频数为10,则这个样本的容量是_。5.某校测量了初三(1)班学生的身高(精确到1cm),按10cm为一段进行分组,得到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班人数最多的身高段的学生数为7人。 B. 该班身高低于16

25、0.5cm的学生数为15人。 C. 该班身高最高段的学生数为20人。 D. 该班身高最高段的学生数为7人。6.对某班学生的一次数学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各分数段的人数如图所示(分数取正整数),请观察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该班有多少名选手?(2)89.5-99.5这一组的频数是多少?它占样本容量的百分数为多少?五、学习反思请你对照学习目标,谈一下这节课的收获及困惑。10.3 课题学习 从数据谈节水一、学习目标 1. 会收集数据,并整理,分析数据; 2. 会用数据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二、温故知新请同学们谈一下,你的家庭人均月用水量约为多少?下一步如何节约用水?三、自主探究 合作

26、展示自学教科书P173 附录:背景资料的内容,从中收集数据,画出统计图,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 地球上的水资源和淡水资源分布情况怎样?(请用扇形图分别表示)2. 我国农业和工业耗水量情况怎样?(1) 农业用水效率低,灌溉农田用水_消耗与蒸发渗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仅为_。(2) 填写下表年份农业用水量工业用水量197919902000 (3) 用折线图分别表示农业用水量和工业用水量的变化情况。3. 我国不同年份主要城市生活用水的变化趋势怎样?(请用折线图表示)4.根据国外的经验,一个国家的年用水量超过其水资源总量的20%,就有可能发生“水危机”,依据这个标准,我国2000年是否曾出现“水危机

27、”(说明理由)(1) 我国2000年水资源总量约为_亿立方米。(2) 我国2000年用水量=农业用水_+工业用水×50%+生活用水_。【应用新知】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全校同学家庭人均月用水量,并回答下列问题:1. 设计的调查问卷应该包括哪些内容?(设计出来)2. 抽取的样本容量是多少?如何抽取样本?3. 收集样本数据,列出频数分布表,并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4. 指出家庭人均月用水量在哪个范围的最多,哪个范围内最少,这个范围的家庭个数占被调查家庭的百分之几?5. 全校同学家庭人均日用水量的平均数是多少?调查的人均日用水量能否作为全国人均的日用水量呢?按生活基本日均需水

28、量50升的用水标准,这个平均数量是否超过用水标准?6. 如果每人每天节约用水10升,按12亿人口计算一天可以节约多少吨水?按上述“标准”计算,这些水可供1个人多少年的生活用水?四、学习反思请你对照学习目标,谈一下这节课的收获及困惑。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复习一、学习目标 1. 能选择适当的调查方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 2. 明确总体、样本、个体、样本容量;3. 正确选择统计图表描述数据,并从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二、知识再现1.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 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描述数据得出结论2._和_是收集数据的两种方式,全面调查通过调查_来收集数据,调查时花费的时间_,消耗的人力、物力_,但

29、结果_、_;抽样调查通过调查_来收集数据,调查时既_时又省_。所抽取样本_的大小和是否具有代表性对总体情况的估计有一定的影响。3.完成下列表格:统计图特点适用范围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直方图三、双基检测1.为制定本市初中七、八、九年级学生校服的生产计划,有关部门准备对180名初中学生的身高作调查,现有三种调查方案:A.测量少年体校中180名男子篮球、排球队员的身高。B.查阅有关外地180名男生身高的统计资料。C.在本市的市区和郊县任选四所完全中学、两所初级中学,在这六所学校三个年级(1)班中,用抽签的方法分别选10名男生,然后测量他们的身高。为了达到估计本市初中这三个年级男生身高分布的目的,你认为

30、采用哪一种调查方案比较合理?为什么?(答案分别填在横线上)答:选_,理由是_。2.在下面的问题中,不适合全面调查的是 ( ) A. 了解你们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B. 了解我校教师的年龄情况C. 了解某单位所有家庭的年收入情况 D. 了解某地区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 3. 某省有20万名学生参加初中毕业会考,要想了解这20万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了1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10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B. 20万名考生是总体C. 这1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D. 这10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情况不能代表20万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情况4 .下

31、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通过普查才能获取总体的特征B. 抽样调查是获取数据的唯一途径C. 普查比抽样调查方便,省时D. 抽样调查要使样本有充分的代表性5. 为了让人们感受丢弃塑料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某班六名同学记录了自己家中一周内丢弃的塑料袋的数量,结果如下(单位:个):33, 25, 28 ,26,25 ,31 ,如果该班有45名学生,那么根据提供的数据估计本周全班同学各家总共丢弃塑料袋的数量约为 ( ) A. 900个 B.1080 个 C.1260个 D。1800个6. 要清楚地表明一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应选用的统计图是 ( )A.折线图 B.条形图 C. 扇形图 D. 以上都可

32、以7. 已知一组数据:7,10,8,14,9,7,12,11,10,8,13,10,8,11,10,9,12,9,13,11.那么这组数据落在范围8.511.5的频数应该是 ( ) A. 8 B. 12 C. 10 D. 13 8. 扇形统计图中,各扇形所占的百分比之和 ( )A. 大于1 B. 小于1 C. 等于1 D. 大于或等于19. 要调查一年12个月每个月的降水情况,了解具体的降水量,统计图可以选用 ( )A. 扇形统计图 B. 折线统计图 C. 条形统计图 D. 折线和条形统计图10. 某农场今年粮食、棉花、油料三种作物种植面积的比是5:2:1,在扇形统计图上表示粮食面积的扇形圆心

33、角是 ( )A. 220º B. 45º C. 225º D.90 º11. 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80,若确定组距为9,则分成的组数为 ( )A. 7 B. 8 C. 9 D. 1212. 已知在一个样本中,50个数据分别落在5个组内,第一、二、三、五组数据频数发别为:2,8,15,5,则第四组数据的频数和频率分别为 ( )A. 5 , 10% B. 8 , 16% C. 9 , 18% D. 10 , 20%13. 在样本的频数分布直方图纸,有11个小长方形,若中间一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其他10个小长方形面积的和的四分之一,且样本数据有160个

34、,则中间的频数为 ( )A. 0.2 B. 32 C. 0.25 D. 4014. 济南市近几年干旱,市政府采取各种措施扩大水源,措施之一是投资增建水厂,如图是济南市目前水源结构的扇形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出黄河水在总供水中所占的百分比为_,扇形圆心角为_度。 15. 某商场五月份随机抽查了6天的营业额 ,结果分别如下(单位:万元 ): 2.8,3.2,3.4,3.7,3.0,3.1,则估算该商场在第二季度的营业额约是_万元。 16. 为了了解全班学生中男女生的比例,应该采取_的调查方式;为了了解全市学生的视力情况,应该采取_的调查方式;为了了解某一电视节目受欢迎的程度,在进行抽样调查时,可按观众的年龄进行_抽样调查。17. 某校有300名学生,现对其到校方式进行一次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