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七上第3章第二节《海陆变迁》(第二课时)教案_第1页
地理七上第3章第二节《海陆变迁》(第二课时)教案_第2页
地理七上第3章第二节《海陆变迁》(第二课时)教案_第3页
地理七上第3章第二节《海陆变迁》(第二课时)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新地理七上第 3 章第二节海陆变迁(第二课时)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 ,并能对照“六大板块示意图”与 “世界地形图”和“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解释世界闻名山系、海洋和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板块构造学说”的创立,培养发现问题、钻研问题的主动学习精神,体会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板块运动的实例,树立板块是不断运动的唯物主义科学观点,并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和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教学难点利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现象。教学方法合

2、作探究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课前准备、山 /人 s hr» AXA课件、课前学案课时安排共 2 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大陆漂移的畅想曲 ,描绘了一幅惊心动魄的地球演化史。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呢 ?地球科学研究表明 ,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使用“学乐师生” APP 拍照 录像 录音 ,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二、新课学习1.板块运动教师:大陆漂移说是人类探索大自然奥秘,认识地球演变的一支畅想曲。但由于它无法解释一些自然现象,渐渐被人们遗忘了。随着不断的探究,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谱写了大陆漂移的第二乐章-海底扩张说, 又给了大陆漂移说新的生

3、命力。法国地震学家勒皮雄又进一步探索了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谱写了第三畅想曲-板块构造学说。这是人类揭开地球演变神秘面纱的三部畅想曲。那么,板块构造学说是如何来解释大陆漂移的呢?课件展示" 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学生观察,并分成学习小组讨论:(1)板块构造学说有哪些基本观点?(2) 世界火山、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哪些地带?为什么?学生发言 ,教师评价后边归纳,边板书。(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概括起来有三点:第一、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说一块 , 鼠标点击闪动一块)

4、。第二、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 (分别点击各板块的箭头,让学生观察其运动的方向)。第三、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2) 世界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两大地带,即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教师:鼠标点击闪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学生指出是哪些板块的交界地带。(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的交界地带 )教师:鼠标点击闪动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学生指出是哪些板块的交界地带。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的交界地带 )然后说明这些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因而多发生火山、地震。教师: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鸡蛋,那么,蛋壳就是由

5、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 ,这个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不像蛋壳一样,是一个整体,而是破裂为六块的"蛋壳" 。过渡:如果把一个蛋壳破裂的鸡蛋放到锅里煮熟,会出现什么现象呢:你遇到过吗 ?(如有遇到的同学:让其描述一下)蛋壳不破裂的地方什么也没有,这就好比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而沿着破裂的地方挤出来很多白白的蛋清,这些裂缝就好比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 那些裂缝上的一小堆一小堆的蛋清不正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一座座火山吗。如感兴趣, 同学们可回去做个实验,观察、体会一下。教师:有人预言,几千万年以后,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将会从地球上消失,你能用板块

6、运动的观点解释一下吗:学生在课本最后的 "世界地形图 " 上查找红海和地中海。再对照 "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图,看看红海和地中海分别在哪两个板块之间,并观察这些板块上交界地带的箭头,根据板块运动的方向去思考红海和地中海将来要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学生根据以上的观察,用课本当作板块,分成学习小组边演示,边讨论 ,作出解释。学生回答后,教师用电脑边演示印证 ,边分析说明。(1)课件展示图"东非大裂谷" 。指图说明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 ,由于两大板块运动的方向不同 (相背 ),使地壳板块发生张裂运动,于是亚洲和非洲之间

7、的距离不断扩大,红海也就在不断地扩张。(2)动画 "红海的形成示意图 "学生进一步认识红海从裂谷到海洋乃至继续扩张成为将来新的大洋的过程:大陆板块张裂运动地表裂谷带产生(东非大裂谷)大陆解体 (亚、非大陆分离)新海洋出现(红海 )新大洋形成 (大西洋 ) 。(3)课件展示 "地中海、阿尔卑斯山 -喜马拉雅山地带" 。指图说明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 ,由于两大板块运动的方向不同 (相对 ),使地壳板块发生挤压,欧洲或非洲之间的距离不断缩小, 因而地中海也就在不断地缩小 ,将会慢慢消失。教师:在上节课演示喜马拉雅山由海洋变成陆地的原因是地壳的变动,

8、地壳为什么会变动?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至今,珠穆朗玛峰为什么还在不断升高?试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共同分析,作出解释:(1)指导学生从 "地中海、阿尔卑斯山 -喜马拉雅山地带"图上观察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地带的推挤方向(相对) 。(2) 指导学生观察" 喜马拉雅山的形成示意图 " 并结合上节课喜马拉雅山由海洋变成陆地的演示 ,按顺序认识喜马拉雅山从海洋到高山的整个过程。(3)让学生观察" 根据卫星照片制成的喜马拉雅山电子影像图 ", 同 " 世界地形图 "加以对照。并指导

9、学生推挤课本,体会珠穆朗玛峰还在继续长高。三、结论总结通过以上的演示和分析,使我们认识到了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不是一个整体,所有的板块都在不断地运动之中。当地壳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会使地表发生断裂,形成裂谷、海洋。如东非大裂谷、红海。当地壳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会使地表隆起抬升,形成巨大山脉。如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总之,板块的运动,使地球表层像个有"生命 "的东西 ,在漫长的不断运动变化之中形成了今天世界面貌。四、课堂练习1、六大板块之中,范围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A.太平洋板块B.印度洋板块C.大西洋板块D.北冰洋板块2、下列地区中,地壳较稳定、不易发生地震和火山喷发的是()A.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B.板块内部 C.日本 D.3、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地震的亚洲国家有()A.日本 B.俄罗斯 C. 美国 D. 加拿大4、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哪个板块()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南极洲板块 五、作业布置美国科学家根据观测资料,已经绘制出八百万年以后世界海陆分布图:巴拿马将消失在波涛中,佛罗里达半岛将和西印度群岛、南美洲相连,格陵兰岛将远远离去。里海被填平 ,波斯湾变成大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