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作者xxxx-日期xxxx经纬网地图的判读【精品文档】§让我们走进地理 一、生活离不开地理 1、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2、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3、学会收集地理信息:查阅地理辞书,参观地质博物馆 咨询有关人士 上网查阅资料等。 二、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综合地分析问题;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地图三要
2、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1、 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 (1)辨别方向: 一般的地图,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用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方向一般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用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用指南针、北极星、太阳和手表等确定方向(2)量算距离: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 比例尺的计算: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比较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比例尺越大
3、,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3)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要记住常用的图例) 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 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对地球形状的说法:“盖天
4、说”和“浑天说”;麦哲伦(葡萄牙人)游行图: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卫星照片。 3、地球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2、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三、经纬网地图的判读例一 读下面经纬网地图(图1),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A、B、C三点的地理坐标,并在相应位置画出点D(0°,20°W)和点E(80°N,20&
5、#176;W)。 【相关考点】在球面经纬网地图上判读某点的地理坐标,根据所给经纬度画出某点的位置。在这种地图上,纬线是与赤道平行、长短不等的圆,在同一条纬线上,纬度相同;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在同一条经线上经度相同。赤道是南北半球和南北纬度的分界线,赤道以北为北纬度(N),赤道以南为南纬度(S);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都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以东为东经度(E),以西为西经度(W),180°经线以东为西经度(W),以西为东经度(E)。 小结:纬线和经线、纬度和经度 纬线经线形状特征与
6、地轴垂直,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连接南北极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指示方向东西南北长度纬线圈有长有短,赤道最长(4万千米),赤道向两极递减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等长度数起点线赤道(厄瓜多尔基多市)本初子午线(格林尼治天文台)度数的划分以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度以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度字母代号南纬(S)北纬(N)东经(E)西经(W)半球划分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以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将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特殊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20°W160°E、180°经线 (2)在图1中A、B、C、D、E五点中,
7、位于北半球的是 ,位于南半球的是 ,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 。 【相关考点】在球面经纬网地图上判读南北半球。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度),以南为南半球(南纬度); 北纬度的点一定在北半球,南纬度的点一定在南半球。 (3)在图1中A、B、C、D、E五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 &
8、#160; ,位于西半球的是 ,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是 。【相关考点】在球面经纬网地图上判读东西半球。【难点】 我们以20°W(西经20°),160°E(东经160°)构成的经线圈为界,划分东西半球,从20°W向东减小到0°再增大到160°E为东半球,从20°W向西增大到180°再减小到160°E为西半球。 许多同学反映,东西
9、半球难于判断,因此总结了“小小为东,大大为西”的规律来确定东西半球的划分,即西经度小于20°或东经度小于160°的为东半球,西经度大于20°或东经度大于160°的为西半球。 注意: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但不是东西半球的分界,此线以东为东经度,以西为西经度;180°经线是也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但不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此线以东为西经度,以西为东经度;20°W是东西半球的一个分界线,此线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160°E也是东西半球的另一个分界线,此线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 口诀:小小为东,大
10、大为西(西经度小于20°W和东经度小于160°E为东半球;大则反之) (4)在图1中A、B、C、D、E五点中,位于低纬度地区的是 ,位于中纬度地区的是 ,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 。 【相关考点】在球面经纬网地图上判读低、中、高纬度地区。 我们把90°的纬度分三个等分:0°30
11、°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30°是低、中纬度地区的分界线,30°N以北地区为中纬度地区,以南地区为低纬度地区;30°S以北为低纬度地区,以南为中纬度地区;60°是中、高纬度地区的分界线,60°N以北为高纬度地区,以南为中纬度地区;60°S以北为中纬度地区,以南为高纬度地区。 (5)图中(例一图)A、B、C、D、E五点中,D在E的 方向;D在B的
12、; 方向;A在C的 方向。 【相关考点】在球面经纬网地图上判读方向。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确定方向的最根本原则就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并以此类推其他方向。 只要在同一条经线上就是正南或正北方向。两地都是北纬,数值大的在北方,小的在南方;两地都在南纬,数值小的在北方,大的在南方;两地一个是北纬,一个是南纬,北纬在北方,南纬在南方;在北极点上的点,四周所有的方向都是南方;在南极点上
13、的点,四周所有的方向都是北方。 只要在同一条纬线上就是正东或正西方向。两地都是东经,数值大的在东方,小的在西方;两地都在西经,数值小的在东方,大的在西方;两地一个是东经,一个是西经a若两地经度和小于180°,则东经度在东,西经度在西;b若两地经度和大于180°,则西经度在东,东经度在西;c若两地经度之和为180°,则两地比较不出东西关系; 既不在同一条经线,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两点方向的判定如果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也不在同一条纬线,首先可以肯定两点既不是正东、正西关系,也不是正南、正北关系。组合法:先判断这两点的南北关系,再判断这两点的东西关系,
14、将南北、东西关系组合。替代点法:寻找一个替代点,这个替代必须和其中一个点在同一条经线上,和另一点在同一条纬线上。 (6)如果只考虑纬度因素,图中B、三点中,按气温日较差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相关考点】在球面经纬网地图上判读气温的变化。 气温随纬度变化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气
15、温日较差随纬度变化规律是:高纬度地区小于低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与纬度关系:温带地区气温年较差最大;热带地区气温年较差最小。 【巩固练习】 读下图,完成有关要求。 (1)A点的经度是 ,纬度是 。图中、四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地,有阳光直射的是 地。(2)照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地属于
16、; 带,地属于 带。(3)判断:地在地的 方向,地在地的 方向。 例二 读下面经纬网地图,指出图中A、B、C、D、E五点的地理坐标。 【相关考点】在网格状经纬网地图上判读某点的地理坐标。 在网格状经纬网地图中,经线与纬线直交或斜交
17、成网格。对这类地图应明确以下三点。经线和纬线:图中横线或弧线代表纬线,竖线代表经线;度数的判定:在同一幅经纬网图中,相邻两条经纬线之间的度数相隔一般都是相等的;经纬度方向的判定:a经度的变化规律:往东方向,度数增大的为东经度(E),度数减小的为西经度(W);b纬度的变化规律:往北方向,度数增大的为北纬度(N),减小的为南纬度(S)。 例三 读下面经纬网地图,写出A、B、C三点的地理坐标。 【相关考点】在极地经纬线网地图上判读某点的地理坐标。 在极地经纬线网地图上以极地(点)为圆心,纬线为同心圆;经线是由极
18、点向四周放射出的一条条直线。极点的判读方法:根据圆心处的字标,标注“南或S”为南极地图,标注“北或N”为北极地图;根据地球自转方向,极地图旁侧画着地球自转方向的箭头,由于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转动的,在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极上空是顺时针旋转(北逆南顺);根据图中标注的经度数,在极地图上,既无标注南极或北极,也没有画自转方向,但标注经度数以及东经西经,判断方法:根据东经度沿地球自转方向增大,西经度减小的规律,画出地球自转方向,从而判断南北极图。在极地图上,东西经度的判断:以0°经线作起点,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由西向东)的0°180°为东经度,反之为西经
19、度。 【巩固练习】 例三中(1)就南北半球而言, 点位于南半球;就东西半球而言, 点位于西半球; (低、中、高)纬度地区。 (2)四季变化明显的是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3)A在C的
20、; 方向,B在C的 方向,A在B的 方向。 2.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的经度是 ,纬度是 。 (2)丁地的经度是 ,纬度是
21、 。 (3)甲地位于乙地的 方向,乙地位于丁地的 方向。 (4)丙地位于乙地的 方向,丁地位于甲地的 方向。 (5)从东西半球看,甲地位于 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丁
22、地位于 半球。 复习疑问: 背诵记忆情况: 班级:_姓名_ 家长签名_ (预习)( 7 )在图1中A、B、C、D、E五点中,位于热带
23、的是 ,位于北温带的是 ,位于南温带的是 ,位于寒带的是 。【相关考点】在球面经纬网地图上判读五带。根据地球表面获得热量的多少把地球分成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五带。°N(S)是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S以北是北温带,以南是南温带;°N(S)是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
24、;S以北是南温带,以南是南寒带。 ( 8 )在图1中A、B、C、D、E五点中,有阳光直射的是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四季分明的是 。 【相关考点】在球面经纬网地图上判读五带的特征。 地球上五带各具特色,如温带地区四季分明,热带地区终年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N(S)是有无阳光直射的
25、分界线°°N(S)以内一年光直射两次;°N(S)是有无极昼极夜的分界线°°N(S)以下无极昼极夜。 (9)在冬至日(12月22日)这一天,图1中A、B、C、E四点中,按白昼从长到短的顺序是 ;夏至日(6月22日)这一天,C点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春分日(3月21日)这一天,A、B、C、D、E五点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相
26、关考点】在球面经纬网地图上判读昼夜长短的分布。 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上,越往北的地方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上,越往南的地方昼越长,夜越短,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地球上某地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也发生变化。北半球在春分夏至秋分(太阳直射北半球)过程中昼长于夜,但在春分夏至的过程中昼变长夜变短,在夏
27、至秋分过程中昼变短夜变长;在秋分冬至春分(太阳直射南半球)过程中夜长于昼,但在秋分冬至的过程中夜变长昼变短,在冬至春分过程中夜变短昼变长。南半球相反。四、地球的运动1、运动类型形 式中 心 方 向 周 期产 生 的 地 理 现 象自 转地 轴自西向东24小时(一天)昼夜交替,时间差异公 转太 阳自西向东365天(一年)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地球自转在不同方向看转不同,呈现出南顺北逆(南半球顺时针、北半球逆时针)的规律。2
28、、四节气比较节 气时间太阳直射点昼 夜 长 短 的 特 点总 结春 分赤道昼夜平分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就长,并且该半球纬度越高,昼就越长。夏 至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而且越往北昼越长,北极圈以北有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夜现象秋 分赤道昼夜平分冬 至南回归线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而且越往北昼越短,北极圈以北有极夜现象南半球反之。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度,并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夏至日
29、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度,并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上太阳高度角为90度,并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4、切记:光照图的判断最主要的是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太阳直射点一般是图上太阳光线中最中间的那条所指的纬线(如左图太阳直射°N)。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平面总是保持66.5度的固定夹角,并且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四、五带划分1.划分依据:各地获得太阳能的多少。2.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南北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3注意温带和寒带有南北之分,在北半球为北温带或北寒带,在南半球为南温带或南寒带。4.热带地区有直
30、射现象;寒带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地区一年四季分明,既没有阳光直射现象,也没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练习 单项选择: 1、当太阳直射赤道时,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北极圈以北有极昼现象 B南极圈以南有极昼现象 C北京昼长夜短 D北京与悉尼昼长相等2、下列哪些现象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发装修合同协议书
- 解析纺织品评估中的数据处理试题及答案
- 协议书与合同书的区别
- 饭馆工作人员合同协议书
- 共同合同协议书
- 甲方强行解除合同协议书
- 劳动合同和培训协议书
- 租房房屋合同协议书
- 转租公寓合同协议书
- 分房合同协议书
- “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学科教学变革
- 电动吊篮安全施工计算书
- 2025年日历台历中文版纵向排版带节假日调休周日开始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监测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真题数学试卷含解析
- DZ∕T 0054-2014 定向钻探技术规程(正式版)
- 教育质量评价模型与算法研究
-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4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语文试卷附答案
-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六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 国家开放大学-法学专业-2023年秋季《法律文化》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
- VR全景图片拍摄与漫游 习题及答案 尹敬齐
- 《纺织材料生产》课件-项目6:纺丝工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