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秦末农民起义的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教学的实际演练,整个教学过程喜忧参半,喜的是:一是利用几个小组自学展示的形式,将枯燥的历史知识教学变得有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热情高昂,效果明显。二是突出了重点。三是声情并茂(课件里既有音乐,又有图象),寓教于乐。 不过也有几个不足的方面,有待完善: 1本节的教学任务没能完成。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自学能力有限,能自学按时完成的很少,严重地浪费了教学时间。二是学生小展示时间太长,以至于学生最重要的大展示(表演)还没开始就下课了。 2没把握好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在预设导学案时,我曾考虑到这个问题,但我想一个学生每次只深入地探讨一个问题,看起
2、来那节课上他掌握的东西少,但这是他自己的东西,只要这样日积月累,他就能学到很多东西,我就没再考虑这个问题了。但在后来的作业批改过程中发现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课堂所学知识,也就更谈不上理解了。 3我始终怀疑学生根本没有弄懂本课的知识结构。他们只是简单的了解了本课的一些基本知识点,这样长期下去,学生只是知道散乱的历史知识点,而无法知道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今后我还要下功夫解决此问题。 针对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进入了深深地反思中:随着新课程实验向纵深推进,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显得非常迫切。因此,加强对课堂教学相关要素的研究,澄清思想,消除认识偏
3、差,这对促进和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然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一、在学习方式的选择上:要正确对待传统和改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特征,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探究式”学习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并逐渐成为占主流地位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对于改变过去机械的、被动的“灌输式”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探究式”是万能的吗?我们知道,学习方式的选择运用,要受到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及个性特点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教学实践已经证明:第一,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于学生通过探究去解决
4、。第二,“探究式”一般更适合于智力好、主动性强的学生,而对智力一般、善于模仿思维的学生来讲,教学效果就要差一些,如果一味地追求“探究”,就会严重脱离一些学生的实际,挫伤他们的积极性。第三,每种学习方式都有它显著的优势,也有其明显的不足,很难检测和评判孰好孰坏。机械的、形式化的“探究”会束缚学生的思维,而有意义的“接受”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运用是否符合教学实际。如果不顾实际,对于明明很简单而不需要探究的,或者学生没有能力探究的那些知识,也去搞形式,追求探究的“时髦”,就会事倍功半,得不偿失。事实上,现代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只能是在继承传统教学理论和方法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如果我早点领
5、悟到,这堂课就不会完不成教学任务。二、在双基教学上:要正确对待“授之以鱼”和 “授之以渔” 新课程倡导教学应该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这对纠正过去传统教学中过于注重“结果”、轻视“过程”的弊端,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从实施新课程以来,课堂教学“重在过程”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和自觉行动。但是,随之而来,有一种观点似乎越来越流行,认为知识和技能已经不再是最为重要的学习内容了,重要的是掌握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和能力。知识真的不重要了吗?真变成第二位了吗?一个知识贫乏、成绩很差的学生,会有优良的方法和技巧吗?当然不是!从知识与方法、能力的关系来看,知识还是最为基础的物质,而方法就是一种在
6、形成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被内化的知识,是一种掌握知识的知识。所谓的能力则是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的产物。因此,没有知识和技能,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课程改革,我们的确需要努力改变以往教学中轻过程甚至无过程的教学行为,不能只让学生掌握、记忆和再现知识,还要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在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中,进一步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但是,一个真正好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能处理好“授之以鱼”和 “授之以渔”关系的,他能把传授知识技能和注重过程与方法很好地结合起来 ,能把夯实基础和探究创新很好地统一起来,从而让学生获得
7、知识和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与能力和谐统一、同步发展。显然“授之以渔”更重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掌握所学知识。三、在课堂角色的定位上:要正确对待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传承作用,教学活动过程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学生只是知识的“容器”和“仓库”,在这种理念支配下,学生的学习显然没有自主权,更谈不上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他们的学习也就没有什么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可言。新课程强调转变教师的角色,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这是绝对正确的。但有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似乎没有找到准确的角色定位,他们认为:不管什么内容和情况,课堂上教师讲的愈少就愈好,就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
8、的主导作用,因而盲目地从过去的“一切都管”变成了“一切都不管”,课堂上教师很少讲授、归纳,甚至不再讲授,完全是学生的活动,还美其名曰“敢于放手”。其实,教学活动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互动发展、动态生成的过程,任何教学目标的实现,既离不开学生的参与,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的行为还取决于教师的态度和行为,毕竟,学生还只处于认知、情感、价值观等的形成阶段,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社会阅历还很有限,大部分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这些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方式还有一个逐步适应和熟悉的过程,他们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教法对学法的重要导向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教法得当,不仅使学生学起来轻松,而且还可以
9、让学生从教法中领悟到学法,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此外,学习过程的发展、学习节奏的调控、学习效果的评价等等,更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既要强调学生为主体,也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导,每个教师要努力实现两者的统一与和谐发展。四、在教学管理上:要正确对待民主开放与纪律秩序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必然会带来课堂常规的变化。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向前推进,课堂教学氛围也越来越民主、开放,一些以前被视为良好传统的东西,如,上课发言要举手、听课有疑课后问、相互之间不讨论等课堂教学常态被打破了,这是令人鼓舞、高兴的事,值得发扬光大,是课堂教学走向民主和开放的体现。但是,在追求民主、开放的同时,有一种观点必须加以关注,那就是课堂越乱就越是民主和开放,课堂的民主开放和课堂纪律秩序是矛盾的观点。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课堂乱象丛生,例如,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几个表现欲极强的学生,为了突出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木制台钟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有机硅外墙漆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届河北省金太阳-邢襄联盟高三上学期开学考(25-05C)-物理试题(含答案)
- 2025至2031年中国精抛迷你套塑柄扁嘴钳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三脚架行业市场前景规模分析及未来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生物三:55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
-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三:第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教案
- 新疆奎屯市第八中学2025年初三第二学期期中练习(一模)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农一师高级中学2025年学术联盟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考试(二)历史试题试卷含解析
- 【高中++语文】《阿Q正传(节选)》课件+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皖南八校”2024-2025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译林版)及答案
- 一例脂肪液化切口的护理
- 2025届嘉兴市高三语文二模作文解析:智慧不会感到孤独
- GB 15269-2025雪茄烟
- 安宁疗护人文关怀护理课件
- 规模养殖场十项管理制度
- 2025航天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路基路面压实度评定自动计算表-标准-
- 2025中考英语热点话题阅读《哪吒2魔童闹海》
- 头疗培训知识课件
- 双溪村移民安置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施工图设计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