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差异化国际化前瞻性探索外语学科的科研与教学改革_第1页
从差异化国际化前瞻性探索外语学科的科研与教学改革_第2页
从差异化国际化前瞻性探索外语学科的科研与教学改革_第3页
从差异化国际化前瞻性探索外语学科的科研与教学改革_第4页
从差异化国际化前瞻性探索外语学科的科研与教学改革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从“差异化”“国际化”“前瞻性”探索外语学科的科研与教学改革    经过长期从理念到实践的探索,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走出了一条外语专业国际化办学的双向性途径,此项成果于2014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其实,把外国学生“引进来”,在本土营造外语环境是古老的语言教学“自然法”。“它旨在尽可能自然地再现环境,以便学生在与操这门语言的人接触的过程中习得该语言:没有翻译、没有语法讲解,也没有扩展,一种真正的语言浸泡。”(besse,h.2005)也许这种“浸泡”所取得的效果,是我们的课堂教学很难达到的。显然,要让外国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同堂上课,就必须改

2、变我们现有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在外国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之间寻求兴趣共同点,这个兴趣共同点就是“中国文化”和“共同的知识领域”,因此课程设置就必须有“中国文化”“中国经济学”和“国际金融”等课程。在近些年的探索过程中,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先后招收了10余名来自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这些研究生主要从事文化符号学、认知语言学等专业领域的研究和学习。从2011年起,我们还从法国对外贸易学院每年招收15名左右的本科生,改变了“以我”或“以他”为主的课程设置,变为“他我结合”的双向互动设置。可以说,“双向互动”既是国际化办学模式的理想模式,同时也是我国高校展开科学研究的有效途

3、径。中国外语学科的科学研究肩负着“引进”与“输出”的双重任务,既要向国外学习,把国外的先进理论、文学创作等“引进来”,又要能够站在中国文化的独特语境中来审视国外的理论和创作,使“洋东西”能够“本土化”,同时可以把中国的文化“输出去”。中国的外语教师要想在国际学术论坛上拥有自己的话语权,就必须具备相当扎实的中国文化基础,能够从中国文化的视角去分析和探讨那些“洋货”。在我国外语学科的研究中,目前“本土化”和“中国化”还显得十分薄弱。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近几年的科研探索中,努力构建“中国化”的国际科研平台,先后于2008年、2014年和2015年创办了三本国际英文刊物,中国符号学研究中华人文和语

4、言与认知科学。其中中国符号学(季刊)由德国的德古伊特出版社出版,后两本(半年刊)由英国仙娜都出版社出版。这三本杂志不仅为我国的外语教师提供了科研的国际交流平台,也把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和中国作家、艺术家的成就介绍到国外去,提升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也代表中国进入了国际符号学学会理事会和董事局。在国际化科研的进程中,近两年来,学院的教师每年获得国家级的科研项目6项,其中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各一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7项、中华外译项目3项,在ssci、sci和a&hci等国际学术榜杂志发表论文数十篇。外语教学和研究的国际化进程,关键是观念的转变

5、。长期以来我们遵循的涉外工作原则是“外事无小事”,习惯于把“外事”与“内事”区分开来,强调外事工作的重要性。“这其实是一种一分为二强调一点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这种模式也许已经很难适应现阶段迅猛发展的外事工作的需求。当今我们已面临几乎天天有外事,处处有外宾的情况下,确实需要更换思维模式,变二元对立为二元互动,淡化外事与内事的区别,真正做到外事与内事之间的互动,实现外语教学科研的国际化进程。”(张杰、宋学智,2012)因此,我们提出“外事工作的内事化”,尽可能以平常的心态去处理涉外工作,“把涉外工作作为我们经常性和日常化工作,而不是什么特别的事来看待,这样反而能够促进外语教学科研的国际化进程。”

6、(张杰、宋学智,2012)在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外籍教师和外籍学生并没有享受特殊的关照,他们可以自己租房或买房,学校给予一定的房贴,他们像中国教师一样,参加各自专业的日常活动,与中国教师和学生打成一片。美籍教师、原斯坦福大学教授钱杰西在临终前,向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捐赠了50万美元,建立了奖助学金。美籍教师里奈儿获得了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前国际认知语言学会主席、德国汉堡大学庞特教授及夫人琳达、现任国际符号学会主席、英国的考布利教授均先后在学院任教。这种涉外工作的内事化,有力地推动了外语教学与科研的国际化进程。同时,我们还坚持把日常的外语教学和科研的“内事工作外事化”,也就是把国际合作

7、科研与教学作为办学的主要方向。我们以国际知名大学作为学科建设的标杆大学,在课程设置上与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的相关专业课程的相似度达到了75%80%,在专业评估和学生的论文答辩等环节上,尽可能邀请外籍专家参与,还与香港教育学院等单位进行每年一次的英语竞赛活动。我们正在积极筹建海外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工作站,逐渐建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国际化学科建设体系。在新专业的设置上,我们尽可能依靠所建专业语种的国家政府和企业的支持。我们的韩语、德语、西班牙语、法语等专业的开设,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有关国家政府和企业的帮助,特别是在意大利政府和意大利企业(菲亚特、泰克西、依维柯三家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设立了

8、意大利语的本科专业,获得了意方200万元人民币的经费支持。外语学科建设的国际化模式构建必须以世界地图作为自己的工作版图,树立一种中外结合、内外交融的全球化意识。三、前瞻性:当下与未来的兼顾发展可以说,在外语学科的建设中,“差异化”是发展的思路,“国际化”是提升的方式,而“前瞻性”则是学科战略规划制定的关键要素。正确处理好“当下”与“未来”的关系,是学科可持续性发展的生命线,是学科发展良好生态环境营造的必不可少的保障。“前瞻性”既是学院领导和学科带头人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每一个置身其中的教师和学生,乃至家长和社会所关心的问题。以往在提及学科建设时,各级领导和师生员工最关心的是学位点的设置,因为无论

9、是学士学位授权点,还是硕士或博士学位的授权点,都关系到招生的权利和学科平台的建设,甚至是能否留住高层次人才的关键。国家的和民间的各类评估中心往往也把学科拥有哪一等级的学位授予权,视为评估一个学科综合实力的标志。这显然是有依据的,因为任何一级学位授予点的设立,都是与该学位点的科研和教学实力密切相关的。其实,就连博士后流动站的设置,也是与该单位的科研和教学水平息息相关的。因此,在2011年以前,学科建设的“前瞻性”主要就在于如何立足“当下”,为了“未来”,设计一步一步地实现从学士学位授权点,到硕士或博士授权点的获得,从二级学科授权点到一级学科授权点的升级等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则主要是由各个专业

10、语种的二级学科构成,要提升一级学科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就必须发展专业语种,形成各个语种之间的合力。从2001年起,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还没有任何博士点的情况下,就制定了具有“前瞻性”的发展目标,即为未来的一级学科博士点奠定基础,建设“以英语为龙头的,多语种共同发展的,国内同类院校中的一流外国语学院”。学院立足原有的英语、俄语、日语三个二级学科,经过近10年的努力,一方面建设好原有学科点,另一方面拓展学科平台,先后增建了意大利语、朝鲜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五个专业语种,为一级学科的发展奠定了专业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学院先后于2003年获得英语语言文学的博士学位授权点,俄语和日语两个硕士学位授

11、权点;2006年获得了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获得了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的博士学位授权点。由于在十年以前的“当下”就发展了几个零起点的专业语种,所以当拿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时,学院可以招收硕士生的学位点就达到了七个,在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招生时,可以招生的学位点达到了五个,学科建设获得了新的增长点。然而,学科建设并非是在获得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后就可以结束了,而是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学院根据“当下”国家不再大力发展和增设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实际情况,又“前瞻性”地探寻着另一条学科发展的路径,即寻求增设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和

12、创新团队。从“当下”的国家战略规划和学科发展的具体情况出发,学院利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在江苏省委宣传部和江苏省作家协会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江苏省级重点研究基地“江苏文学的翻译与研究中心”,平均每年获得出版等经费约200万元,同时“海外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工作站的设置”被列为江苏省高校的重点建设项目。全英文定期刊物中华人文在海外出版,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在国家实现法治现代化战略的指引下,我们争取了江苏省法制办的有力支持,成立了省级重点研究基地“江苏省国际法治动态研究中心”。这两个省级基地的建成,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而且也有效地推动了学院翻译专业的教学。同时,学院清醒地认识到

13、,“当下”各级重点实验室和创新团队的增设,基本上都是立足于理工科的学科,因此,为了给“未来”发展留下可增长的空间,我们重点发展了文理交叉的学科,如神经语言学和文学的认知研究等,建立了相关的实验室,参与申请并获得了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语言科技研究平台”,“符号的认知”研究团队获得了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为“未来”进一步申请国家级创新团队和申请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奠定了基础。“当下”和“未来”的关系最突出地反映在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上,“当下”火红和热门的专业,不一定“未来”会持续被需求。例如,目前西班牙语专业的人才市场需求十分火爆,因此全国开设该专业的高校由10余所猛增到9

14、0多所,但是,如果数年后,当这90多所院校的毕业生一起进入人才市场的时候,也许就会出现供过于求得局面。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当下”增设零起点专业语种时,就预计了“未来”的人才市场需求,通过双外语专业的设置为一般毕业生的“未来”就业,预留了空间。同时,学院也努力培养领袖级的精英人才,在学校英才计划的支持下,把优秀的学生送出国学习,进行本科生到研究生的一揽子培养,甚至跟踪他们毕业后的就业状况,为国家输送能够参与“公共领域”的高素质人才。我国普通高校外语学科的科研与教学改革无疑是多途径的,我们的探索只是其中一种尝试,这里包含着酸甜苦辣各种滋味。改革也许就是“找死”。然而,在我们看来,不改革就是“等死”,“找死”总比“等死”好,因为“等死”就是“白死”,“找死”至少还可以为我们的后人留下可以借鉴之处,这就是我们之所以探索改革的缘由吧。参考文献:1王文斌,徐浩.2014中国外语教育报告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31,9.2张杰,辛斌.博雅学科英语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