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革工业废水处理设计说明_第1页
制革工业废水处理设计说明_第2页
制革工业废水处理设计说明_第3页
制革工业废水处理设计说明_第4页
制革工业废水处理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制革工业废水处理设计说明1.制革工业废水的产生和特点皮革加工是以动物皮为原料,经化学处理和机械加工而完成的。加工工艺大致由浸水、去肉、浸灰脱毛、脱毛软化、浸酸鞣制、复鞣、中和染色、加脂等工序组成。原料加工和加工工艺均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的污染。总体来看,制革工业的污染之是来自于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在皮革加工的过程中,大量的蛋白质、脂肪转移到废水、废渣中。在加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化工原料,如酸、碱、盐、硫化钠、石灰、铬鞣剂、加脂剂、染料等,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进入废水之中。制革废水主要来自于鞣前准备、鞣制和其他湿加工工段,这些加工过程产生的废液多是间歇排出,其排出的废水是制革工业污染的最重要来源。皮革

2、生产中,为防腐败,新鲜的原皮都是要用食盐裸存,在浸皮时食盐溶入废水中。在生皮的预处理中,生皮中蛋白质和油脂也成为污染物而进入废水。为了使毛皮和生皮分离。浸灰脱毛大量使用了石灰和硫化钠,结果是使大量碱性化合物,硫化物,毛皮和蛋白质进入废水。脱灰使用弱酸盐,如氯化铵和硫酸铵来中和石灰,又使大量氨进入废水。浸酸和铬鞣对环境的直接危害是大量硫酸和Cr3+进入废水。在加脂、染色等工艺又将有机溶剂、偶氦染料和金属铬合染料等合成有机会带入废水。 制革废水的特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水量水质波动大:水量总变化系数达到2左右,而水质的变化系数更大,达到10左右。 2.可生化性好

3、:废水中含有大量原皮上可溶性蛋白、脂肪等有机会和甲酸等低分子添加有机物,BOD5/COD比值通常在0.400.45之间。 3.悬浮物浓度高,易腐败,产生污泥量大。大量原皮上的去肉和渣进入废水,废水中悬浮固体浓度高达数千毫克/升。 4.废水含S2-和总铬等无机有毒化合物。Cr3+会对微生物带来抑制作用;硫化物进入生物处理还会影响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使固液分离效果下降。2.数据及工艺流程2.1数据牛皮制革厂间歇性排放废水排放量:1800m3/d(其中70%为高浓度废水,30%为低浓度废水)进水水质COD:60015000mg/L、BOD5:603000mg/L、Ph:8.510

4、、Cr3+:2800mg/L、SS:3003000mg/L、色度:3001200倍、S2-:2300mg/L出水水质:COD:300mg/L、BOD5:30mg/L、Ph:6、Cr3+:1.5mg/L、SS:200mg/L、色度:30倍、S2-:1.0mg/L2.2处理工艺比选、确定2.2.1制革废水处理工艺制革废水的处理主要为物化法和生化法。 物化的方法包括混凝沉淀法和混凝气浮法。即向废水中投加混凝剂,使废水中不能自然沉降的胶体颗粒凝聚,通过沉降或上浮达到和水分离的目的。物化法适合中小制革厂,处理综合效率一般对COD去除率为70%85%;对BOD5去除率为50%80%;对SS去除率

5、为85%95%;对总铬去除率为>98%;对S2-去除率95%物化法处理制革废水,水质难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因此需做进一步处理。 生化处理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厌氧法等。 活性污泥法是比较传统和成熟的方法。其处理效率:COD为70%80%,BOD5为85%96%。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具有构筑物简单,不设二沉池,无污泥回流,操作灵活,曝气时间和曝气量可调,以管理,不易产生污泥膨胀,同时具有调节水质水量的作用,因此可适当减少调节池的容积。 生物膜法一般采用接触氧化法,这种方法负荷高,无污泥回流,产泥量比活性污泥少,氧化池内需安装填料,费用增加。 

6、氧化沟构造简单,负荷低,池容大,耐冲击负荷。具有脱氮的优点。氧化沟处理制革废水比较成熟且效率较高一点。 厌氧法有机物去除率COD为60%左右,无动力消耗,可省去预处理沉淀池,产泥量少,但培菌时间长。受S2-和Cr3+含量的影响,受温度影响。2.2.2工艺确定1.曝气调节池曝气调节池是在调节池内鼓风、曝气,可以充分搅动混合废水,促进废水絮凝,补充废水溶解氧,防止厌氧产生臭气,氧化某些还原剂如S2-等,具有预曝气作用,可以将部分具有絮凝作用、混凝作用的混凝污泥或生物污泥引入。 一般来说,调节池具有下列作用: 减少或防止冲击负荷对设备的不理影响; 使酸性废水和

7、碱性废水得到中和,使处理过程中pH值保持稳定;调节水温;当处理设备发生故障时,可起到临时的事故贮水池的作用;集水作用,调节来水量和抽水量之间的不平衡,避免水泵启动过分频繁。2.卡鲁塞尔型( Carrousel)氧化沟根据处理污水的性质和特点,拟采用生物处理方法。本设计采用Carrousel氧化沟为主要的处理构筑物。Carrousel氧化沟系统是多沟串联氧化沟系统,在每组沟渠的转弯处安装有表面曝气机,兼有供氧和推流搅拌的作用,污水在沟道内转折巡回流动,处于完全混合状态有机物不断氧化得以去除。 硫酸锰氢氧化钠由于氧化沟的长度较长,水中溶解氧的水平会产生较大的差距,从而可在氧化沟中形成富氧

8、区、低氧区进而能够形成生物脱氮的环境。当有机负荷低时,还可以停用其中的若干曝气机,在保证水流搅拌混合循环的前提下,节约能源消耗。此工艺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实践证明该工艺具有设备简单,管理方便,运行稳定,处理水质好的优点。调节池沉砂池格栅反应沉淀池催化氧化池3.经分析结果如下: 外运沉淀回收污泥外运沉淀回收曝气调节池出水二沉池Carrousel氧化沟污泥回流3.构筑物设计3.1格栅设计(1)格栅的间隙数栅前水深h=0.4m;   过栅流速一般采用0.61.0m/s,这里取0.8m/s。 格栅的倾角一般采用45°75°。这里取60

9、°。 格栅栅条间隙取25mm栅条间隙数 n=Qsin/bhv是格栅倾角,b是格栅间隙宽度,v是过栅流速。格栅栅条间隙数n=0.44*sin60°/(0.025*0.4*0.8)=52个格栅数量:设两组并列的格栅,每组26个(2)栅槽宽度    B=s(n-1)+bn S是栅条宽度   格栅栅条宽度s取0.01m. 格栅栅槽宽度   B=0.01*(52-1)+0.025*52=1.81m(3) 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h1=k*(S/b)4

10、/3*v²/2g*sin格栅条阻力系数取2.42,水头损失增大系数k取3h1=3*2.42*(0.01/0.025)4/3* 0.8²/2*g*sin60°=0.06m(4)栅条总高度超高采用h2=0.3m,则栅条总高度 H=h+h1+h2=0.4+0.06+0.3=0.76m(5)栅槽总长度B1=1.6m,1=2l1=(B-B1)/(2*tan1)= (1.81-1.6)/(2*tan20°) =0.29ml2=(B-B1)/(2*tan2)=(1.81-1.6)/(2*tan20°)=0.29mH1=h+h2=

11、0.4+0.3=0.7mL=l1+l2+1.0+0.5+H1/tan60°=0.29+0.29+0.5+1.0+0.7/tan60°=2.4m(6)每日栅渣量W=Q*W1/1000=1800*0.05/1000=0.09m3/d<0.2m3/d3.2沉沙池选用钟式沉砂池Q=310L/S,停留时间t=2030s,取t=25s,有效水深h=Q/A=1.06m查表选取型号300,则相关参数如下: 沉砂池参数A   B C   D  E  F  G  H  J  K  L3.0

12、5  1.0 0.610 1.200 0.30 1.55 0.45 0.30 0.45 0.80 1.353.3调节池调节池有效体积V=Q*t=1800/24*8=600m3取停留时间为8h调节池平面形状为矩形,取有效水深h1=5.0m,调节池面积A=V/h2=120m2池宽B=10m,则池长L=A/B=12m调节池超高h2=0.3m 池总高H=h1+h2=5.0+0.3=5.3m3.4催化氧化池加入硫酸锰进行催化氧化,使S2-氧化为SO42及单质S沉淀,每1Kg硫化物反应生成硫酸根约需0.6Kg氧,催化剂MnSO4用量为28g,浓度约为100mg/l,反应最佳PH值为10,反应时间

13、为58h,S2-去除率可达到80左右。停留时间为7h有效体积V=Q*t=1800/24*7=525m2取有效水深h1=4.0m,面积A=V/h1=131m2池宽B=10m,则池长L=A/B=13.1m取13.5m池超高h2=0.3m,池总高H=h1+h2=4.0+0.3=4.3m由上可知,含硫物有379.08kg/d,则需浓度为100mg/L的硫酸锰溶液106m3/d3.5反应沉淀池从理论上来说,当PH在8.5时,加碱沉淀法是完全可以将含铬废水中的三价铬沉淀出来的,上层清液是完全可以达到污水排放标准的,使用氢氧化钠来调节PH。加碱(加NaOH),的同时蒸汽加温至65,PH控制在8.5,反应2h

14、,然后静止沉淀,可生成氢氧化铬沉淀。取停留时间为4h有效体积V=Q*t=1800/24*4=300m2取有效水深h1=3.0m,面积A=V/h1=100m2池宽B=10m,则池长L=A/B=10m池超高h2=0.3m,池总高H=h1+h2=3.0+0.3=3.3m由上可知,Cr3+有1009.08kg/d,则需氢氧化钠3027.24kg/d3.6曝气调节池曝气调节池是在调节池内鼓风、曝气,可以充分搅动混合废水,促进废水絮凝,补充废水溶解氧,防止厌氧产生臭气,氧化某些还原剂如S2-等,具有预曝气作用,可以将部分具有絮凝作用、混凝作用的混凝污泥或生物污泥引入。 一般来说,调节池具有下列作

15、用: 减少或防止冲击负荷对设备的不理影响; 使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得到中和,使处理过程中pH值保持稳定;调节水温;当处理设备发生故障时,可起到临时的事故贮水池的作用;集水作用,调节来水量和抽水量之间的不平衡,避免水泵启动过分频繁。(1)调节池有效体积V=Q*t=1800/24*8=600m3取停留时间为8h调节池平面形状为矩形,取有效水深h1=4.0m,调节池面积A=V/h2=150m2池宽B=10m,则池长L=A/B=15m调节池超高h2=0.3m 池总高H=h1+h2=4.0+0.3=4.3m(2)空气管计算在调节池内布置曝气管,气水比为5:1,空气量为Q=0.069&#

16、160;m3/s*5=0.35 m3/s。利用气体的搅拌作用使来水均匀混合,同时达到预曝气的作用。 空气总管D1取200mm,管内流速V1=4Q/*D1²=4*0.35/(*0.2²)=11.1m/sV1在1015m/s范围内,满足规范要求。空气支管D2:共设2根支管,每根支管的空气流量q=Q/2=0.35/2=0.175m3/s支管内空气流速V2应在510m/s范围内,选V2=7m/s,则支管管径D2=(4q/(*v²)=(4*0.175/(*7)=0.178m=178mmD2取175mm校核:V2=4*0.175/(*0.175²

17、)=7.3m/s在510m/s范围内沿支管方向每隔2m设置两根对称的穿孔管,靠近穿孔管的两侧池壁各留0.5m,则穿孔管的间距数为(L-2×0.5)/2=(15-1)/2=7,穿孔管的个数n=(7+1)×2×2=32。每根支管上连有16根穿孔管。通过每根穿孔管的空气量q1,q1=q/16=0.175/16=0.0875m3/s则穿孔管直径D2=(4q/(*v)=(4*0.0875/(*7)=0.126m=126mm取校核:V=0.0875*4/(*0.15²)=5.0m/s, 在510m/s范围内。3.7Carrousel氧化沟污泥龄c=15d;污泥产泥系

18、数Y=0.5kgMLSS/kgBOD5; 污泥浓度X=4000mg/l;污泥自身氧化率Kd=0.05; 水流量Q=1800m3/d; 氧化沟进水BOD5:S0=3000mg/l;Se=30mg/l; 污泥含水率p=99.2%。(1)硝化区的容积V1=YQ(S0-Se)/(X*(1+Kd*c)=0.5*1800*(3000-30)/(4000*(1+0.05*15)=382m3(2)氧化沟总容积V=V1/K=382/0.55=695m3K具有活性作用的污泥的总污泥量的比例,一般采用0.55左右(3)采用1座4廊道式卡鲁塞尔氧化沟,取池深H=2.5m,超高取

19、0.5m,宽B=4m沟总长L=V/NhB=695/(1*3*4)=58m单沟长l=58/4=14.5m(4)剩余污泥量W=YQ(S0-Se)/(1+Kd*c)=0.5*1800*(3000-30)/1000/(1+0.05*15)=1527kg/d湿污泥量Qs=W/(1-P)/1000=1527/(1-0.992)/1000=196.5m3/d(5)最大需氧量的计算O2=Q*(S0-Se)+1.42*X*f+4.6*(N0-Ne)-0.07*X*f-2.6*NO3-=1800*(3000-30)/1000+1.42*1527*0.75+4.6*22.69/1000-0.07*1527*0.75

20、-2.6*17.69/1000=6892kg/d(6)标准需氧量O2=O2*Cs(20)/(*(*Cs(T)-C)*1.024(T-20)=6892*9.07/(0.9*(0.95*8.24-2)*1.024(25-20)=10585kg/d=441kg/h3.8二沉池竖流式二沉池中污水沿着中心管向下流动,经过中心管下部的反射板折向上方,由沉淀池顶部锯齿形三角堰收集排出。竖流式沉淀池由进水装置、中心管、出水装置、沉淀区、污泥斗、排泥装置组成。Q=1800m³/d=0.0208m³/s,考虑到回流污泥量,沉淀池进水流量Q1,Q1=Q+RQ0=0.0208+0.015*0.5=

21、0.0283m³/s1. 中心进水管面积A1=Q/v0,设计中取v=0.03m/s,A1=0.0283/0.03=0.94中心进水管直径d0=4A1/=4×0.94/3.14=1.09m,设计中取d0=1.1m,进水管采用DN=200mm,管内流速v=4Q/D×D=4×0.0283/(3.14×0.2×0.2)=0.9m/s2. 中心进水管喇叭口与反射板之间的缝隙高度h3=Q/v1d1,设计中取v1=0.02m/s,d1=1.50m,h3=0.0283/(0.02*3.14*1.50)=0.30m3. 沉淀区有效面积A2=Q/v,设计

22、中取沉淀池的表面负荷q=1.4m³/(·h),v=q=0.000388m/s,A2=0.0208/0.000388=53.614. 沉淀池边长B=(A1+A2)=(53.61+0.69)=7.37m,设计中取7.40m<8m5. 沉淀池有效水深(m)h2=qt,设计中取t=2.5h,h2=1.4*2.5=3.5m,校核沉淀池边长与水深之比,B/h2=7.4/3.5=2.1<36. 污泥区容积V1=2(1+R)Q0X/0.5(X+Xr),设计中取Q0=0.015m³/s,R=50%Xr=106r/SVI,X=XrR/(1+R),设计中取SVI=100,r

23、=1.2,Xr=12000mg/L,X=4000mg/L,V1=81m³7. 污泥斗容积污泥斗设计在沉淀池的底部,采用重力排泥,排泥管伸入污泥斗底部,为防止污泥斗底部积泥,设计中采用污泥斗底部边长0.5m,污泥斗倾角60°。V1=1/3h5(a*a+a2*a2+a*a*a2*a2),h5=0.5(a-a1)tg60°设计中取a=7.4m,a1=0.5m,h5=1.732*(7.4-0.5)/2=5.98m V1=1/3*5.98*(7.4*7.4+0.5*0.5+7.4*7.4*0.5*0.5)=117m³>81m³污泥斗容积可以满足污泥区的要求。8. 沉淀池总高度H=h1+h2+h3+h4+h5,设计中取h1=0.3m,因为污泥面较低,设计中取缓冲层高度h4=0.3m。H=0.3+3.50+0.3+0.3+5.98=10.38m9. 集配水井沉淀池进水端设立集配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