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与高新区互动绩效影响因素及对策_第1页
高校与高新区互动绩效影响因素及对策_第2页
高校与高新区互动绩效影响因素及对策_第3页
高校与高新区互动绩效影响因素及对策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校与高新区互动绩效影响因素及对策    摘要:高校是科技成果的重要产出单位之一,高新区是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重要基地之一,高校与高新区的互动对科技成果的创新产出及产业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与高新区应加强人才资源、优势学科、产业规模、企业知识转化能力等方面的协同合作,政府要为其合作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配套服务。关键词:三螺旋,高校,高新区,互动绩效,对策本文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上海一流学科建设与高新区发展互动机制研究”(a1305)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越来越倚重高新技术成果的产出与产业化。高校尤其是研究型高

2、校始终瞄准世界学科前沿进行知识的创新和高新技术的研究,而高新区的发展需要为园区持续注入先进知识与最新科技成果。因此,高新区需要高校的支持,而高校的研究成果也能在高新区的发展中得到体现。本文以三螺旋理论为视角,归纳、分析国内外高校与高新区互动发展的著名案例,然后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实证数据,统计分析后对之前提出的影响因素进行验证,同时为高新区的建设发展提供相应对策。1 三螺旋理论90年代中期,henry etzkowitz和loetleydesdorff教授提出了著名的官、产、学三螺旋理论,来分析在知识经济时代政府、产业和大学之间的新型互动关系。即政府、产业与大学是知识经济社会内部创新制度环境的三大

3、要素,它们根据市场要求联结起来,形成了三种力量交叉影响的三螺旋关系,同时政府、产业、大学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身份,成为产学合作的关键要素。2 高校与高新区互动绩效影响因素2.1 影响因素关于高校与高新区互动的成功案例很多,本研究选取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三个高新区:硅谷工业园、剑桥科学园和北京中关村作为案例分析对象,从三螺旋的视角对影响高新区与高校之间互动绩效的成功要素进行分析和归纳,为后文的实证研究提供基础。著名的硅谷工业园诞生于1951年,其前身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成立的斯坦福研究院,硅谷周边有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大学和加州理工等世界一流大学,这些大学成为硅谷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剑桥科学园位于英国

4、东南部的剑桥郡,主要是依托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创立的,在剑桥科学园,大学、新兴的高科技创业公司和大型的跨国公司充分合作,优势互补,形成了具有创新特色的开放性产业布局,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国的优秀人才和产业资本;中关村科技园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心位于西北三环和西北四环中间,向各个方向有所延伸,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前身是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三螺旋理论角度,通过三个典型案例资料的搜集、整理及互动模式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园区的大学、政府和产业都需具备的条件。(1)大学。在大学维度,两大关键影响因素可概括为“人才资源

5、”和“优势学科”。大学具备良好的教育和人才吸引能力,是园区的“造血器官”,园区的人才离不开大学和园区的培养与交流。另外,高新区的发展特色和产业优势也源于大学的优势学科集群,这些学科的科研成果促进了园区的发展。不管是硅谷工业园、剑桥科技园还是北京中关村,其周边的大学集群都为高新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和科研支持,更好地实现了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2)政府。在政府维度,两大关键影响因素可概括为“政策支持”和“配套服务”。不同的高新区,政府扮演的角色也有所区别。在硅谷,政府扮演的是“支持者”的角色,提供政策、经济及服务上的支持;在剑桥科技园,政府更多提供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而在中关村,政府更多地

6、扮演着规划和管理者的角色,如为弥补其区位上的不足,北京市政府投入巨额资金建立公路、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形成了便捷的交通网络等。但不论是何种角色,高新区的成功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3)产业。在产业维度,两大关键影响因素可概括为“企业知识转化能力”和“产业规模”。高新区的发展动力主要是依托高校的知识资源和科研创新。因此,园区产业必须具有非常好的知识转化能力,同时,产业的规模优势也是园区成功的关键因素。通过与大学的合作,硅谷和剑桥科学园形成了良好的知识转化能力,北京中关村通过产学研的合作方式也推动了其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产业布局。2.2 实证验证为了对以上案例研究总结出的影响因素

7、进行科学验证,本文主要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搜集实证数据。本次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针对与高新区有合作关系的高校,另一部分主要针对高新区内的企业。在针对高校科研团队发放的300份问卷中,回收261份,有效问卷225份;在针对企业发放的300份问卷中,回收253份,有效问卷229份。利用spss软件对本研究的各个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样本数据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特征,满足后续分析要求。同时,各要素也通过了之后的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表明这些因素确实会对高校与高新区之间的互动绩效产生影响。然后,本研究继续利用结构方程进行计算与模拟,得出各影响要素对互动绩效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及总效果值

8、(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经过归纳后选取的六个影响要素对高校与高新区互动绩效的影响从高到低分别是:人才资源、优势学科、政策支持、产业规模、企业知识转化能力、政府的配套服务。表1 各影响因素对互动绩效的影响效果影响因素直接影响间接影响总影响排名人才资源0.3730.651.021优势学科-0.850.852政策支持-0.370.373产业规模-0.270.274企业知识转化能力-0.230.235政府配套服务-63 高新区发展的对策建议3.1 高校高校的人才资源和优势学科是对高校与高新区互动绩效影响因素中影响力最大的两个因素,达到了1.02和0.85。充分说明了高校对高新区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

9、作用。要想实现高校与高新区的互动发展,应充分重视和发挥高校的人才资源和优势学科。高校的人才资源是高新区持续发展的保障,高校的优势学科也是高新区建立和发展的依托。埃茨科威兹认为,创业型大学是“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发展的动因,而所谓创业型大学就是,如果教师、学生和管理者都具有创业的态度并能在不同层面积极主动,这样的大学就可以定义为创业型大学。通过鼓励创业,能够更好利用和发挥高校的人才资源与优势学科,在实践中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部分高新区企业就是由高校的教师或学生创立的,这类企业与高校科研团队的联系更加紧密,知识转化能力也更强,高校应该多鼓励师生创业。3.2 高新区在本研究结果中,高新区的产业规模和

10、企业知识转化能力对互动绩效的综合影响力分别为0.27和0.23,分列第四和第五位。这说明,高新区的产业规模能够吸引更多人才及资源参与到高校与高新区的互动发展中,因此管理者应该对园区产业有清晰的规划和培育,使其形成一定规模优势。另外,高新区企业也应该锻炼自身以具备良好的知识转化能力,这要求企业要不断学习和创新。企业知识转化能力的提高一方面需要企业具备高学历人才,另一方面也需要企业与高校开展更多互动,通过共同研究课题和共同培养人才等方式增强知识吸收、转移和应用能力。3.3 政府在本次研究中,政府的政策支持对高校与高新区的互动绩效影响力为0.37,居第三位。其影响主要是通过知识循环过程,而政府提供的

11、配套服务对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政府对园区的规划和提供的配套服务影响着知识的传播、转移和应用过程。一方面,政府通过鼓励大学生创业、鼓励高校科研人员创业等方式,出台相关政策,可以增加知识的循环,进而对高新区的发展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政府的配套服务也不可以完全忽略,政府应以服务者的姿态为高新区企业和人员提供服务,以保障其发展。参考文献:1henry etzkowitz, loetleydesdorff.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from national systems and “mode2” to a triple helix of university-industry-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