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改革同行:武汉大学出版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_1_第1页
与改革同行:武汉大学出版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_1_第2页
与改革同行:武汉大学出版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_1_第3页
与改革同行:武汉大学出版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_1_第4页
与改革同行:武汉大学出版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_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与改革同行武汉大学出版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2.2 师资队伍建设:规模与结构并重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出版学教学、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教师专业水平、研究能力和职业素养直接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武汉大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建设教师队伍。武汉大学出版学专业成立初期师资匮乏,为此一方面直接向发行行业“借用”授课教师,另一方面积极培养专门的师资队伍。1984年,新华书店总店委派北京市店、湖北省店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给图书发行学专业1983级学生讲授“出版概论”“图书进销学”课程25。这是武大出版学专业聘请的第一批兼职教师。同时,在专业负责人孙冰炎副教授

2、的带领下,初期选留了3位图书馆学专业优秀应届毕业生到图书发行学教研室任教。此后,教研室陆续选留图书情报学以及图书发行专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留校,并在新华书店总店支持下到新华书店总店和湖北、湖南省店等进行1个月到半年不等的行业调研和岗位实践,有效提升了教师们对出版发行实践的了解。2006年以后,武汉大学出版科学系开始有意识地选留和引进有技术背景人才,以应对出版行业和出版学教育的数字化转向。现在,武汉大学出版科学系已拥有一支规模适度、结构较合理的专业师资队伍:共有专职教师15名,分别来自图书馆学、情报学、管理学、法学、计算机科学等不同学科;兼职教授和业界导师20多名,分别来自政府、企业、高校等不

3、同机构,实现产、学、研结合共同培养人才的目标。这样一支规模适度、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为武汉大学出版学专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3 课程体系与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并重课程体系直接关系到如何构建学生知识结构、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等问题。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是由出版学专业教学中的诸多课程构成的有机整体,并随培养目标变化而变化。多年来,武汉大学出版学专业始终坚持根据培养目标设置课程,兼顾学科体系的课程体系建设原则。1980年代,武汉大学出版学专业课程服务于培养目标,设置了出版学概论、发行学概论、编辑学概论、图书营销学、出版社经营管理、发行企业管理、书业经济学等课程。整体来看,这一时

4、期出版学专业开设的课程偏重于营销、管理等经营管理类课程,以满足出版学专业人才立即投入市场的迫切需要。同时也组织学生到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新华书店进行社会调查和毕业实习,以便在最短时间内学到专业知识并服务于行业。目前,武汉大学出版科学系本科生分编辑出版学和数字出版两个方向进行培养。两个专业方向培养目标不同,课程设置也存在较大差异(表2所涉培养方案执行到2018年)。专业课程是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其中编辑出版学专业的课程在几乎涵盖出版工作各个环节的基础上,较强调对出版经营管理和历史文化的掌握;数字出版专业的课程则在要求了解出版一般知识的基础上,侧重计算机技术、数据分析能力、软件应用能力的培养。实

5、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课程,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可强化对课程所学知识的应用和反思,实现学校和社会的无缝连接。武汉大学出版学专业实行教学实习、假期实习和专业实习三级实践教学体系。多年来,武汉大学与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华书局、化学工业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华中数字出版基地、斗鱼tv网络有限公司等十几家机构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服务于学生社会实践。2.4 教材建设与出版科研:夯实专业基础,引领学科发展教材是教学的基本工具,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专业科研则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教材建设、科研和教学相生相长,都能提升教学质量,并最终促进专业发展。出版学是

6、一门年轻的学科。1931年11月,中国文献学家杨家骆先生在所编图书年鉴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出版学”概念,并阐述了建立出版学科的设想26。但直到1980年代初期,出版学专业相关教材都极度匮乏。为了满足教学和专业建设的需要,武汉大学在调查和科研基础上编撰出版了图书发行学概论图书营销学图书发行自动化图书发行会计学图书发行应用文写作图书学读者学图书发行企业管理世界书业导论等10余种专业教材27。在武汉大学出版学专业教师历年所编著的教材中,比较发行学被列入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发行学专业统编教材,图书发行教程被列入教育部“八五”规划教材,出版学基础被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编辑出版学导论图书学

7、出版法教程中国出版史等被纳入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这些教材被许多高校的编辑出版学专业采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出版学专业各个层次的教学需要,为出版学专业发展和出版学学科理论建设做出了贡献。科研项目促进教师科研能力提高,科研产出则可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进专业发展。早在1991年,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陈光祚教授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随后与武汉大学出版社合作研制成功我国国内首部正式出版的电子图书国共两党关系通史28。近年来,武汉大学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动态数字出版关键技术及标准规范研究”、国

8、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自科基金项目、原国家新闻出版总局项目和企业委托的横向项目等100余项。2006年5月,武汉大学开始承办湖北省编辑学会会刊出版科学。2008年,刊物成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cssci)来源期刊;2011年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目前,该刊已成为全国出版学、编辑学和发行学研究的重要学术平台,为武汉大学乃至全国出版学专业发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2.5 国际合作与交流:拓宽师生视野加强与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高校的联系与交流是提高教育水平、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专业的

9、重要环节。武汉大学出版学专业与国外的交流最早可追溯到1986年5月武汉大学原图书情报学院副院长傅敬生应邀参加中国新华书店代表团访问日本。近年来,武汉大学出版学专业教师和学生到国外交流、访问的频次愈来愈高;国外出版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学生也频频访问武大。如今,武汉大学出版科学系已经和美国佩斯大学、美国纽约大学、德国纽伦堡-埃尔朗根大学、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英国斯特灵大学、荷兰莱顿大学、韩国惠泉大学等国际知名的出版学高等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除了师生互访外,合作研究活动也日益深入。主办和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对于构建跨地区、跨文化的多元学术对话,了解国际发展动向,掌握最新研究成果,建立与国外大学

10、、机构、企业的合作关系,提升专业、高校的学术地位和水平都有积极影响。为扩大武汉大学出版学科的学术影响,拓宽出版学专业师生视野,2006年11月武汉大学联合佩斯大学主办首届“数字时代中美出版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国际学术研讨会”29,至今已成功举办5届,在学界和业界获得了良好口碑。3 小结改革开放40年是我国出版学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期,出版学专业教育的发展为推动我国出版业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了重要力量。武汉大学作为我国出版学高等教育的引领者,凭借立足社会需求的专业定位、规模与结构并重的师资队伍、理论与实践并举的课程体系、出色的教材建设和出版科研以及活跃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出版业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

11、促进了我国出版业的发展。所谓“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培养满足社会和行业需求的出版人才,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仍是武汉大学出版学专业艰巨而长远的任务。注释1吴平.数字化环境下的编辑出版学教育j.出版发行研究,2001(2):21-23216黄凯卿.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图书发行管理学专业的建立与发展j.图书情报知识,1990(3):16-17,593方卿,刘银娣.我国出版高等教育30年j.出版发行研究,2008(10):19-23424徐丽芳,曾李,张力.我国数字出版人才需求与本科专业建设初探j.中国编辑,2017(1):54-595傅敬生,乔好勤.图书发行学

12、专业教育的回顾与前瞻j.图书情报知识,1993(4):60-64,716吴永贵.武汉大学出版科学系30周年的回顾与反思j.出版科学,2013,21(5):6-107黄先蓉,陶莉.我国编辑出版学教育的发展趋势j.出版科学,2004(6):19-238国家教委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等文件的通知eb/ol2018-12-09.http:/www.law-9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eb/ol.2018-11-28.http:/10出版人才需求向数字化转型(1)eb/ol.2018-11-28.http:/111953年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并入武汉大学后新建武汉大学图书馆系

13、。198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图书情报学院。1999年武汉大学院系调整,图书情报学院和新闻学院合并为大众传播与知识信息管理学院,原图书情报学院出版发行学系与原新闻学院广告系合并为广告与出版系。2001年图书情报学院分离出来,并更名为信息管理学院,设出版科学系,沿用至今。12罗紫初,方卿.出版探索:纪念武汉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创建甘周年校友论文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1-913易群.我国出版专业硕士教育的现状及发展思考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7:814an introduction to lifelong educationeb/ol.2018-12-09.https:/1

14、5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eb/ol.2018-12-09.http:/www.law-171925方卿,徐丽芳,黄先蓉.30而立,武汉大学出版学教育30周年文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15-4618表格信息依据武汉大学出版学教师黄先蓉武汉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二十年一文和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官网信息整理而成;图书发行管理学和出版发行学隶属原图书情报学院,编辑学隶属原新闻学院中文系,编辑出版学和数字出版隶属现信息管理学院。20乔好勤,黄凯卿.19831993武汉大学图书发行管理学专业10年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3:58-6921黄先蓉.我国编辑出版学教育的历史沿革及其创新走向j.出版发行研究,2001(10):32-3422于殿利.“出版社自办发行”:一个历史的过渡j.中国出版,2001(1):149-15023乔好勤,黄凯卿.19831993武汉大学图书发行管理学专业10年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3:121-12626张志强.20世纪中国的出版研究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15-1727乔好勤,黄凯卿.198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