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编辑课件1荀子的法律思想荀子的法律思想编辑课件2荀子其人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持氏(今山西安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李斯、韩非都是他的学生。荀况一生到过很多地方。曾在齐国游学,并二次担任学宫祭酒(行礼时的首席)。后来又到过秦国、赵国。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哲学、逻解、政治、道德等许多方面的内容。编辑课件3荀子语录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5、水则载舟,水则覆舟。6、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
2、必为学。7、公生明,偏生暗。8、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9、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编辑课件410、君子耳不听淫声,目不视女色,口不出恶言。11、以善先人者,谓之教。12、学无止境。13、良医之门多病人。14、长幼有序。15、不知戒,后必有16、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编辑课件5一、性恶论是荀子的法律思想的一、性恶论是荀子的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理论基础人之性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其善者伪也。(性恶性恶) 性恶论要旨性恶论要旨编辑课件6在他看来,在他看来,“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欲息。好利而恶害。
3、是人之所生而有也。“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体肤理好愉佚”化性起伪:化性起伪:“伪伪”指后天的人为作用。人指后天的人为作用。人都有都有“恶性恶性”,必须对它进行改造,即,必须对它进行改造,即“化性起伪化性起伪”。编辑课件7荀子指出:荀子指出:“圣人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而制法度。”即只即只有通过礼、法的教有通过礼、法的教化与矫正,才能将化与矫正,才能将人的恶性改造成善人的恶性改造成善性。性。编辑课件8性善与性恶性善与性恶孟子主张性善,人人皆可尧舜,荀子主张性孟子主张性善,人人皆可尧舜
4、,荀子主张性恶,同样也可以恶,同样也可以“涂之人可以为禹涂之人可以为禹”。荀子对此解释道:荀子对此解释道:“凡禹之所以为禹者,以凡禹之所以为禹者,以其为仁义法正也。然则仁义法正有可知可能其为仁义法正也。然则仁义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理,然而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以为禹明矣。”编辑课件9(1 1)既然人性本恶,因而犯罪就有其内在的人性)既然人性本恶,因而犯罪就有其内在的人性依据。由此,荀子在犯罪原因论上不同于孔孟:肯依据。由此,荀子在犯罪原因论上不同于孔孟:肯定人的恶的情
5、欲是导致犯罪的原始的内在心理驱动定人的恶的情欲是导致犯罪的原始的内在心理驱动力。力。(2 2)预防和控制犯罪必须要正本清源,改造人性,)预防和控制犯罪必须要正本清源,改造人性,“化性起伪化性起伪”。但改造人性并非是去除情欲,而是。但改造人性并非是去除情欲,而是要节制情欲。要节制情欲。(3 3)荀子认为矫治人性的最有力的手段是)荀子认为矫治人性的最有力的手段是“礼礼义义”。这样子便确立了礼在治国中的地位,形成其。这样子便确立了礼在治国中的地位,形成其以礼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以礼为核心的思想体系。编辑课件10二、礼法论二、礼法论(一)礼法起源论(一)礼法起源论在天人关系上,他主张在天人关系上,他主张
6、“明于天人之分明于天人之分”和和“制天命而用之制天命而用之”。基于。基于“明分使群明分使群”与与“化性起伪化性起伪”及制止争夺的需要,产生及制止争夺的需要,产生了礼义、国家和法律。了礼义、国家和法律。编辑课件11天人有分“天能生物,不能辩物;地能载物,不能天能生物,不能辩物;地能载物,不能治人。治人。” 天道属于必然,而人道却是天道属于必然,而人道却是“人为人为”。人们应当自己为其所从事的活动负责。如人们应当自己为其所从事的活动负责。如果他积极努力,天不能阻挠之;而如果消果他积极努力,天不能阻挠之;而如果消极怠慢,天也不能保佑之。极怠慢,天也不能保佑之。编辑课件12“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
7、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使物资不会被人们的欲望所耗尽,欲望和物资这两者互相扶持而有所增长,这就是社会行为规范的起源。)编辑课件13礼法统一观礼法统一观(隆礼重法) 荀子坚持的礼法,既不同于孔孟的荀子坚持的礼法,既不同于孔孟的“礼礼”,也不同于法家的也不同于法家的“法法”。在荀子之前相互对立的在荀子之前相互对立的“礼礼”与与“法法”之之所以能在荀子这里统一,主要是他对所以能在荀子这里统一,主要是他对“礼礼”进行了新的解释,做了改造。进行了新的解释,做了改造
8、。“隆礼至法则国有常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即尊崇礼、法制完备,即尊崇礼、法制完备,国家就能井然有序。国家就能井然有序。“治之经,礼与刑治之经,礼与刑”,即礼和法都是治国必不可少的工具。即礼和法都是治国必不可少的工具。编辑课件14礼的作用是“养”,即“养人之欲”。以使人有所节制,以免“物”和“欲”不能“相持而长”。是“别”。“ 贵贵、贤贤、老老、长长、义之伦也。行之得其节,礼仪之序也。”。是人立命修身的标准和行为准则,人们必修按照礼的规定安分守己以维持社会秩序。“礼者,所以正身也”。隆隆“礼礼”编辑课件15重法“隆礼重法,则国有常”“治之经,礼与刑”“法者,治之端也”“道之于法也者,国家之本作也”只
9、有“起法正以治之”,才能建立“君上之势”,进而使“人服而势从”,反之,则“人不服而势去”,所以治国必须“重法”。编辑课件16“先教后诛”荀子主张“先教后诛”。认为“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编辑课件17贤人治国论贤人治国论(有治人,无治法)荀子的荀子的“人治人治”与与“法治法治”之争,是对在之争,是对在国家治理中何者更为重要的争论。荀子在国家治理中何者更为重要的争论。荀子在这一问题上,坚持的仍然是儒家的这一问题上,坚持的仍然是儒家的“人治人治论论”。其在其在君道君道中开宗明义:中开宗明义:“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故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故法不能独立,
10、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失其人则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原也 。”编辑课件18A荀子主张君主集权。“人君者,所以管分之枢要也。” “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自古及今,未有二隆相争而能长久者也。”。B君主必须是“贤者”。“天下者至重也,非至强莫之能任;至大也,非之辨者莫之能分;至众也,非至明莫之能和。此三至者非圣人莫之能尽,故非圣人莫之能王。”C但不主张君主独揽一切。编辑课件19荀子和孟子法律思想的异同1 1、孟子与荀子法律思想上的异、孟子与荀子法律思想上的异孟子孟子“法先王法先王”他他“法
11、后王法后王”;孟子道孟子道“人性善人性善”,他则倡,他则倡“人性恶人性恶”;孟子主张孟子主张“王道王道”反对反对“霸道霸道”,他则他则“王王”、“霸霸”并举;并举;孟子重德轻刑,他则德、刑并重。孟子重德轻刑,他则德、刑并重。编辑课件20荀子的法律思想同:同:(1 1)都对孔子法律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展;都维护礼治;)都对孔子法律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展;都维护礼治;(2 2)都反对滥用刑罚。)都反对滥用刑罚。(3 3)都强调贤人治国)都强调贤人治国(4 4)都重视君主的作用;)都重视君主的作用;(5 5)都主张教化;)都主张教化;(6 6)都重视民众的价值。)都重视民众的价值。编辑课件21儒家法律思
12、想的基本特点儒家法律思想的基本特点一、推崇礼治一、推崇礼治(一)维护礼的权威(一)维护礼的权威(二)向往礼所规定的等级制度(二)向往礼所规定的等级制度(三)追求礼所包含的人道精神;(三)追求礼所包含的人道精神;(四)强调礼对刑法的指导意义。(四)强调礼对刑法的指导意义。二、重视德治二、重视德治(一)重视民众的价值(一)重视民众的价值(二)重视教化的作用(二)重视教化的作用(三)主张少用刑罚,反对滥用死刑(三)主张少用刑罚,反对滥用死刑编辑课件22儒家法律思想的基本特点儒家法律思想的基本特点三、强调人治三、强调人治(一)强调君主的决定性作用(一)强调君主的决定性作用(二)主张尊贤使能(二)主张尊
13、贤使能(三)强调人对法的支配作用(三)强调人对法的支配作用思考:儒家思想与现代民法、刑法基本价值观念的冲突与思考:儒家思想与现代民法、刑法基本价值观念的冲突与融合?融合?编辑课件23儒家法律思想的特点儒家法律思想的特点儒家与民法基本价值观念的对立儒家与民法基本价值观念的对立1、儒家重义轻利与权利神圣原则的对立2、儒家的等级观念与民法身份平等的对立3、儒家的忠孝依附观念与民法“意思自治”原则的对立4、儒家家族本位、大同思想与民法“公共利益”原则既有适应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5、儒家“诚”、“信”观念与民法“诚实信用原则”编辑课件24儒家法律思想的特点儒家法律思想的特点儒家与当代中国刑法基本价值观念的对立儒家与当代中国刑法基本价值观念的对立1、儒家人治论与罪刑法定原则是尖锐对立的2、儒家的“原心论罪”与现行刑法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是尖锐对立的3、儒家的罚当其罪与我国刑法公正原则是貌合神离的。4、儒家的“罚弗及嗣”观念与我国罪责自负原则是相适应的5、儒家重视人和恤刑观念与我国刑法中的人道主义原则基本相适应编辑课件25儒家法律思想的特点儒家法律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西崇左市人民检察院公开招聘机关文员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河北雄安雄州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财务人员和首席营销官招聘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招聘直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烟台市总工会所属事业单位卫生类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年福建省福州市中医院招聘1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广西崇左市凭祥市国防动员办公室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招聘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广西南宁上林县白圩镇中心卫生院招聘村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协助人员5人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畜牧兽医招聘题库及答案
- 2025河南省职工医院普外科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锅炉工安全培训知识课件
- T/DGGC 005-2020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再制造检测与评估
- 消化内科护理进修汇报
-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质量监测与评价规范
- 青年上香行为的社会文化动机与影响研究
- 2024年中国建设银行招聘笔试真题
- 《多相催化反应原理》课件
- 灌注桩施工的合同范本
- 当代世界经济心得体会
- 2024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单词表(含音标完整版)
- 天津地区高考语文五年高考真题汇编-文言文阅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