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加用奥曲肽治疗肠梗阻38例临床观察_第1页
[经典]加用奥曲肽治疗肠梗阻38例临床观察_第2页
[经典]加用奥曲肽治疗肠梗阻38例临床观察_第3页
[经典]加用奥曲肽治疗肠梗阻38例临床观察_第4页
[经典]加用奥曲肽治疗肠梗阻38例临床观察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经典加用奥曲肽治疗肠梗阻38例临床观察加用奥曲肽治疗肠梗阻38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奥曲肽治疗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将76例 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包括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全胃肠外营养 以及应用抗生素;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曲肽(善宁)01 mg 皮下注射每8 hl次。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 情况、胃肠减压量等。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胃肠减压量 明显减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各种类型肠梗阻,可明显 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提

2、高保守治疗的成功率。【关键词】奥曲肽;肠梗阻;疗效;观察奥曲肽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八肽生长抑索,目前广泛应用于消化道 出血、急性胰腺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近年来国内外有奥曲肽治 疗肠梗阻的报道。我科自2004年6月至2009年6月在常规治疗的基 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肠梗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临床资料整理 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肠梗阻诊断入选标准 根据症状(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 止排气排便等)、体征(腹部膨隆、压痛、反跳痛、肠鸣音亢进或消失、 可见肠型),腹部平片提示多个液气平面或b超检查提示肠腔扩张,确 诊为肠梗阻。入选标准:临床诊断为各型非绞窄性、不全性肠梗阻, 目前允许保守治疗患

3、者;肠梗阻手术前辅助治疗患者。1.2 一般资料2004年6月至2009年6月,我科收治的临床诊断肠梗阻患者76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男22例,女16例, 年龄(50±15)岁;其中粘连性肠梗阻26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9 例,肿瘤性肠梗阻3例;观察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51±13) 岁;其中粘连性肠梗阻27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8例,肿瘤性肠 梗阻3例。两组在性别、年龄、肠梗阻的病因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1.3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纠 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全胃肠外营养以及应用抗牛素。观察组 除上述常规治

4、疗外,加用奥曲肽(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产品,商品名 善宁)0. 1 mg皮下注射每8 hl次,连用314 d (治疗3 d达不到好转 标准,则视为无效改为常规治疗处理)o1.4疗效的评判标准 治愈:治疗结束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x线检查肠管积气、积液表现消失;好转:治疗结束后临床症状及 x线检查肠道梗阻征象部分缓解;无效:治疗结束后临床症状未消 失或加剧,x线检查肠道梗阻征象无改善。有效率二(治愈例数+好转 例数)/总例数x100%;治愈率二治愈例数/总例数100%o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 <sup>2<

5、;/sup>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 a二0. 05为检验水准。2结果2. 1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经治疗72 h后,观察组35例患 者(92.11%)腹痛、腹胀消失,而对照组为27例(71.05%);观察组 33例患者(86.84%)恢复肚门排气,对照组为26例(68.42%),两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o2.2胃肠减压量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为1023±598(ml/d),经治 疗 72 h 后,为 256±126(ml/d);对照组治疗前为 1019±563 (ml/d), 经治疗72 h后,为578± 189 (ml/d);两

6、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1)o2.3治疗疗效评价 治疗结束时,观察组38例屮34例治愈,1 例缓解,3例无效中转手术(7.89%);对照组38例中27例治愈,2 例缓解,9例无效中转手术(23.08%);两组疗效比较,p<0. 05,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2.4两组的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吋间为(8. 34±2. 51 d);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0. 85±2.47 d),两组比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o3讨论肠梗阻是一种病情危重、发展迅猛的常见急腹症,以往对急性肠 梗阻采取何种治疗手段有一些争论,因为手术治疗时没有一种有效的

7、 防止粘连的方法,术后还会发生新的粘连,甚至会使粘连面扩大,因此 主张先行保守治疗,如有腹膜炎或绞窄症状并冃不能缓解吋才采取手 术的方法治疗。以往对肠梗阻的保守治疗多采用被动的胃肠减压、输 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为主,效果不尽人意。奥曲肽是一个以生 长抑素活性片段为骨架合成的八肽,被广泛应用于消化道出血、顽固 性腹泻、急性胰腺炎等消化系疾病和内分泌肿瘤治疗并取得较好疗效。 近年來国内外均有奥曲肽治疗肠梗阻的报道。肠梗阻其基木病理改变是肠腔积液及肠管扩张,导致上诉改变的 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胃液、胰液、胆汁积聚;二是肠管分泌增加;三 是肠管吸收减少。肠梗阻可引起肠管局部及全身机体两方面的病理生

8、理变化:肠管膨胀和压力升高;肠腔释放抗吸收激素和旁分泌物 质,使肠黏膜上皮分泌增加并抑制液体吸收,同时前列腺素的大量释 放也加重液体的积聚;肠系膜血供减少,灌注降低,使肠黏膜上皮 缺血缺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使大量血管内液体移至肠腔这一第 三间隙内;肠腔内细菌在缺氧情况下大量繁殖,更加重了产气和积 液,肠管扩张和肠内压增加使肠壁静脉回流受阻,毛细血管及淋巴管 瘀积,引起肠壁充血水肿、通透性增加、液体外渗,形成恶性循环, 最终动脉血流受阻导致肠坏死、穿孔,出现感染和低容量休克。肠道 内分泌-吸收平衡的破坏被认为是这一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梗阻近段 肠腔扩张,液体内所含的大量胃液、胰液、胆道分泌物等

9、进一步刺激 小肠液体的分泌,肠腔进一步扩张、肠壁变薄表面积增大,肠道水电 解质吸收能力下降,肠腔内液体量分泌进一步增加,形成分泌-扩张- 再分泌的恶性循环,水和电解质经肠道大量丢失,尽管肠道运动不能 使肠内容物通过,但肠道仍然进行持续的、不协调的蠕动,进一步加 重了梗阻近端肠道的扩张。梗阻肠道的扩张-分泌-不协调蠕动引发一 系列如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排便排气消失等临床症状。胃肠减压 虽然可以被动地吸出部分胃肠道内积气积液,但同吋也使大量体液丢 失,加剧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紊乱。如果在肠梗阻的病理过程 屮能够采取措施减少消化液分泌,并促进其吸收,则能够减少体液丧 失,继z减轻肠扩张缺血,从

10、根本上阻断肠梗阻病理过程中肠管扩张 -吸收减少-分泌增加-进一步扩张的恶性循环,肠梗阻症状就有望得 到缓解。奥曲肽是人工合成的8肽化合物,为14肽人生长抑素类似物。它 除具有天然&长抑素的&理和药理作用外,还具有作用吋间长等优点, 不仅能抑制消化液的分泌,还能促进肠黏膜对消化液的吸收。gon g a y等研究表明肠梗阻时奥曲肽能够减少胃肠分泌量、降低肠黏膜 通透性,促进肠黏膜对消化液的吸收,维持电解质平衡。研究还表明奥 曲肽能改善小肠运动、减轻肠缺血以及纠正小肠细菌过度繁殖;能够 保护肠黏膜绒毛,减少肠梗阻时肠道发&细菌易位。奥曲肽能够在各 个方位阻断肠梗阻的发生发展,

11、在治疗肠梗阻时取得良好疗效。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奥曲肽有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并 已逐渐开始应用于恶性肠梗阻(mbo),结果表明奥曲肽能够很好控制 临床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并且是安全的。其抗肿瘤可能机制包括: 直接抑制细胞增殖作用: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与细胞表面的sstr特 异性结合,激活sstr,通过信息传导途径产牛抑制细胞增殖效应;间 接抑制细胞增殖作用:&长抑素可通过其对促细胞纶长激素或因了的 抑制作甩进而产生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效应;促进细胞凋广 及阻滞细胞周期、抑制血管内皮牛长因了及免疫调节等。这些说明奥 曲肽通过多靶点产纶抗肿瘤效应。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治疗肠梗阻上奥曲

12、肽是一种新的、有效、 安全的药物。在常规治疗的同吋加用奥曲肽能比单纯常规治疗取得更 好的疗效,能很好缓解肠梗阻的临床症状,明显减少患者胃肠减压量、 缩短恢复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更好地纠正电解质紊乱,值得临床推广应 用。参考文献1刘博,葛春林,宋茂民奥曲肽预防术后腹腔粘连的实验研究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4, 7(5): 294.2 ku tun s, uluca nlar h, celik a, et al. effects of octreotide onhealing of mechanical ileus in rats saudi med j, 2008,29(4) : 539-543.:3g0ng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