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与个体心理_第1页
阿德勒与个体心理_第2页
阿德勒与个体心理_第3页
阿德勒与个体心理_第4页
阿德勒与个体心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阿德勒与个体心理学阿德勒与个体心理学 胡静初胡静初 一一.人物生平人物生平 二二.主要著作主要著作 三三.理论要点理论要点 四四.理论应用理论应用 四四.理论评价理论评价一一.人物生平人物生平 一一.人物生平人物生平 “思想是从生活中孕育出来的思想是从生活中孕育出来的”。这句话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但这句话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但用在阿德勒身上却是极其贴切的。用在阿德勒身上却是极其贴切的。一一.人物生平人物生平 有佝偻病,声门痉挛症。有佝偻病,声门痉挛症。 三岁时,睡在身旁的弟弟去世。三岁时,睡在身旁的弟弟去世。 他幼年有两次被车撞的经验他幼年有两次被车撞的经验 。 四岁才学会走路,在体育运动

2、和室外游时四岁才学会走路,在体育运动和室外游时 总是落后于哥哥和其他玩伴。总是落后于哥哥和其他玩伴。 五岁时得了严重肺炎而几乎丧命。五岁时得了严重肺炎而几乎丧命。 一一.人物生平人物生平童年经历的深远影响童年经历的深远影响 年幼的阿德勒在心理上始终笼罩着对死亡的恐惧,年幼的阿德勒在心理上始终笼罩着对死亡的恐惧,因此幼年的阿德勒立志要当一名医生。因此幼年的阿德勒立志要当一名医生。 在幼年时期有着深深的自卑感(身体上的和心理在幼年时期有着深深的自卑感(身体上的和心理上的)上的) 阿德勒的家庭和个人童年经历对其所建构的理论阿德勒的家庭和个人童年经历对其所建构的理论思想有重大影响,他后来提出克服自卑感

3、和追求思想有重大影响,他后来提出克服自卑感和追求优越是发展的动力,正和他本人的早期经历有密优越是发展的动力,正和他本人的早期经历有密切关系。切关系。一一.人物生平人物生平l 阿德勒刚入中学时,数学成绩很差,但最阿德勒刚入中学时,数学成绩很差,但最终,阿德勒凭自己的努力成为班上的优等终,阿德勒凭自己的努力成为班上的优等生。生。l 大学就读于维也纳大学医学系,起先主修大学就读于维也纳大学医学系,起先主修眼科,后转为一般医学,最后则专攻精神眼科,后转为一般医学,最后则专攻精神科与心理治疗科与心理治疗 。 一一.人物生平人物生平l 1902年,西格蒙德年,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邀请阿德勒加入精神弗洛伊德邀请

4、阿德勒加入精神分析组织。分析组织。 l 1910年成为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主席。年成为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主席。l 1911年,与弗洛伊德决裂创立个体心理学,并成年,与弗洛伊德决裂创立个体心理学,并成立自由精神分析研究协会。立自由精神分析研究协会。l 1912年更名为个体心理学协会年更名为个体心理学协会 。l 一战期间一战期间,阿德勒作为医生到奥地利军队服务。阿德勒作为医生到奥地利军队服务。l 1920年开办儿童指导中心。年开办儿童指导中心。l 1927年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教授。年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教授。l 1932年任长岛大学医学心理学教授年任长岛大学医学心理学教授l 1935年创办国际

5、个体心理学学刊,频繁到各地演年创办国际个体心理学学刊,频繁到各地演讲讲l 1937年年5 月月28日日.阿德勒在赶往苏格兰阿伯丁市阿德勒在赶往苏格兰阿伯丁市演讲的途中因心脏病突发逝世。演讲的途中因心脏病突发逝世。 二二.著作著作神经症的性格神经症的性格(1912)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1917)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1919)生活的科学生活的科学(1927)理解人类本性理解人类本性(1929)生活对你应有的意义生活对你应有的意义(1932)儿童的教育儿童的教育(1938)三三.理论要点理论要点 个体心理学个体心理学l拉丁文原意是指人的不可

6、分割性。拉丁文原意是指人的不可分割性。l阿德勒的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个体心理学”并非强调个别差并非强调个别差异的心理学。异的心理学。l他所指的个体是一个与社会、与他人不可他所指的个体是一个与社会、与他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一个有自己独特目的、分割的有机整体,一个有自己独特目的、寻求人生意义、追求未来理想的和谐整体。寻求人生意义、追求未来理想的和谐整体。l人性观人性观把个体看作是为自己的命运负把个体看作是为自己的命运负责、创造性和目标导向性的个体。责、创造性和目标导向性的个体。阿德勒与弗洛伊德的理论分歧阿德勒与弗洛伊德的理论分歧 阿德勒阿德勒 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早期经验早期经验和梦和梦早期经验,梦

7、是探早期经验,梦是探索生活的手段索生活的手段早期经验,梦是探早期经验,梦是探索潜意识的工具索潜意识的工具意识意识关注,强调意识关注,强调意识强调潜意识强调潜意识人格人格将人格视为一个整将人格视为一个整体体将人格视分为相互将人格视分为相互冲突的冲突的动力动力社会兴趣,动机社会兴趣,动机性本能性本能关注关注社会定向的自我社会定向的自我生物定向的本我生物定向的本我治疗治疗促进个体社会性的促进个体社会性的生活风格生活风格使被压抑的早期经使被压抑的早期经历意识化历意识化三三.理论要点理论要点 1、个体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个体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 2、六岁之前形成,主要取决于儿童的家庭环境。、六岁之前形成,

8、主要取决于儿童的家庭环境。 3、分为健康的和错误的生活风格,健康的生活、分为健康的和错误的生活风格,健康的生活风格可以使人达到完美,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风格可以使人达到完美,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有利于社会目的的实现。错误的生活风格建立在有利于社会目的的实现。错误的生活风格建立在自私自利的基础上,是与社会目标相背的。自私自利的基础上,是与社会目标相背的。三三.理论要点理论要点三种途径理解生活风格:三种途径理解生活风格:a. 出生顺序:强调出生顺序会影响人格形成。出生顺序:强调出生顺序会影响人格形成。b. 早期记忆:早期记忆:我们对于自己在我们对于自己在4、5岁时的回忆会显岁时的回忆会显示出我们在

9、成人时期的生活风格。示出我们在成人时期的生活风格。c. 梦的分析:梦的分析:不相信梦是愿望的达成或隐藏的冲突。不相信梦是愿望的达成或隐藏的冲突。认为梦境包含我们对于目前问题的感触(情绪)认为梦境包含我们对于目前问题的感触(情绪)以及我们想要如何去做(动机)。以及我们想要如何去做(动机)。三三.理论要点理论要点正确的生命意义正确的生命意义 人类社会是一个合作的社会。生命的意义人类社会是一个合作的社会。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对他人感兴趣,相互合作。利在于奉献,对他人感兴趣,相互合作。利他。(社会兴趣)他。(社会兴趣)白求恩白求恩孔繁森孔繁森三三.理论要点理论要点错误生命意义的特点错误生命意义的特点

10、缺乏同类感和社会兴趣。缺乏同类感和社会兴趣。 他们所赋予生命的意义是一种个人所有的他们所赋予生命的意义是一种个人所有的意义。损人为己。意义。损人为己。三三.理论要点理论要点 人天生就有自卑感。人天生就有自卑感。 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障碍,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障碍,个体就会有不完全或不完美的感觉,从而产生自个体就会有不完全或不完美的感觉,从而产生自卑感。卑感。 自卑感不是变态的象征,而是完全正常的,正是自卑感不是变态的象征,而是完全正常的,正是 它的存在,才促使人寻求补偿。它的存在,才促使人寻求补偿。三三.理论要点理论要点克服自卑感的两种方式克服自卑感的两种方式1

11、、积极的方式、积极的方式:将自卑感转变为奋发上进的内在动力,力求补偿补偿缺陷,取得成功。 补偿的方式:觉知到自己的生理缺陷后,集中力量在低劣的器官上发展其功能。或承认自己的某种缺陷,发展自己的其他机能以弥补缺陷。(补偿作用)海伦凯勒海伦凯勒张海迪张海迪史铁生史铁生三三.理论要点理论要点克服自卑感的两种方式克服自卑感的两种方式2、消极的方式:l 使用不正确的方式改进自己的环境。l 曲解现实(自欺欺人)l 超补偿超补偿作用:个人为了克服缺陷,付出过分努力。超补偿作用是神经症产生的根源。l 因为气馁放弃任何改进情境的努力。l 自卑情结:如果人因为自卑而失去信心,表现出退缩的状态,其自卑情感就已经无法

12、起到激励的作用,阿德勒称之为“自卑情结”。 三三.理论要点理论要点追求优越追求优越 人总是力图从低劣地位上升到优越地位,从失败到成功,从自卑到优越,这种动力叫做追求优越追求优越。追求优越实质是追求自尊追求自尊:心灵以自尊为它的目标,生命每时每刻指导和激励它的都是对权利与优越地位的渴望。别人必须向他致敬,成就满足与自我实现。三三.理论要点理论要点追求优越追求优越追求优越的两种不同方式(1)怀有社会兴趣社会兴趣关注社会发展,其成功感和价值感与其对社会的贡献密切相连。(马克思,列宁)(2)病态的追求个人优越只追求个人优越,忽视其他人和社会的需要,形成优越情结优越情结。(希特勒)优越情结(superi

13、ority complex) :用优越感掩饰自卑感,其标准是缺少社会兴趣。三三.理论要点理论要点 定义:社会兴趣是指个体为了社会进步而不是个人利益而与他人合作。l 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潜能。l 主要是幼年亲子关系形成的。l 考察社会兴趣发展状况的3个方面:职业、友谊和婚姻。三种导致缺少社会兴趣的条件: 身体缺陷:导致自卑情结。 溺爱与娇纵:导致任性和放纵。 被忽视:导致委屈和敌意。三三.理论要点理论要点根据社会兴趣的特点,把人分为四种类型:根据社会兴趣的特点,把人分为四种类型:a.支配支配- 统治型:统治型:他们追求优越的倾向特别强烈,不惜利用他们追求优越的倾向特别强烈,不惜利用或伤害别人以达

14、到自己的目的。或伤害别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b.索取型索取型:依赖别人照顾他们。(被娇纵的孩子)依赖别人照顾他们。(被娇纵的孩子) c.回避型回避型 :这样的人缺乏必要的信心解决问题或危机,不想这样的人缺乏必要的信心解决问题或危机,不想面对生活中的问题,试图通过回避困难从而避免任何可能面对生活中的问题,试图通过回避困难从而避免任何可能的失败。(被忽视的孩子)的失败。(被忽视的孩子) d.社会利益型:即能够正视问题,以有益于社会的方式来解社会利益型:即能够正视问题,以有益于社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他认为,前三种类型的人的社会兴趣和生活风格决问题。他认为,前三种类型的人的社会兴趣和生活风格都是错误的,

15、只有第四种类型的人具有正确的社会兴趣和都是错误的,只有第四种类型的人具有正确的社会兴趣和健康的生活风格。健康的生活风格。三三.理论要点理论要点l “创造性自我创造性自我”是一种塑造人格的有意识的主动力量,使是一种塑造人格的有意识的主动力量,使个体按照自己选定的方式构建自己独特的生活风格。个体按照自己选定的方式构建自己独特的生活风格。l 遗传和环境仅提供了个人按照自己独特的方式建造人格的遗传和环境仅提供了个人按照自己独特的方式建造人格的砖瓦和水泥,而创造性自我则提供了建筑的设计风格。砖瓦和水泥,而创造性自我则提供了建筑的设计风格。l 它决定了我们对优越目标的选取、达到目标的方法和社会它决定了我们

16、对优越目标的选取、达到目标的方法和社会兴趣的发展。兴趣的发展。l 人并非由经历决定,而是由对经历的诠释所决定。人并非由经历决定,而是由对经历的诠释所决定。“我们我们被我们赋予经验的意义决定自己被我们赋予经验的意义决定自己”三三.理论应用理论应用 目标是目标是促促进进病人的社病人的社会兴趣会兴趣、勇、勇气与气与自尊自尊心的心的发发展展。 来访者不被看作是有病的、需要治疗的,来访者不被看作是有病的、需要治疗的,而被看作是受到了挫折,需要通过鼓励来而被看作是受到了挫折,需要通过鼓励来改正错误的自我感知。改正错误的自我感知。 咨询不是简单地由治疗专家开出改变的处咨询不是简单地由治疗专家开出改变的处方,它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方,它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 ,要由来访者,要由来访者和治疗师朝着双方的共同目标积极工作。和治疗师朝着双方的共同目标积极工作。五五.理论评价理论评价 对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对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自我心理学的形成和研究都有着重学家,自我心理学的形成和研究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要的影响。 确立了心理学的社会价值取向。确立了心理学的社会价值取向。 提出了整体研究的方法论原则。提出了整体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