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体诗的发展_第1页
古体诗的发展_第2页
古体诗的发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体诗的发展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 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 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1)诗经是产生在2500 余年以前,中国奴隶社会末期的一部诗集。它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 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搜集了公元前 11世纪至前6世纪的古代诗歌 305首,6首只存篇名而无诗文的“笙诗”,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 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作者佚名,成书约在春秋时期。 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

2、,到西 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诗经按风、雅、 颂三类编辑。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 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 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 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 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2)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心诗体,是并且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 义诗歌总集。“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 东汉王逸作章句。原收战国楚人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 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全书以屈原

3、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以其运用楚地(注:即今湖南、湖北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 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楚 辞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 程。成书时间应在公元前26年至公元前6年间。刘向楚辞原书 早亡,后人只能间接通过被认为保留最完整的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原书亦佚)、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楚辞章句的补充)追溯、 揣测原貌。楚辞对整个中国文化系统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特别是 文学方面,它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诗篇, 令后世因称此种文体 为“楚辞体”、骚体。而四大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皆不同程 度存在其身影。(

4、3)汉赋是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 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摛文”;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汉赋的内容可分为5类:一是 渲染宫殿城市;二是描写帝王游猎;三是叙述旅行经历;四是抒发不 遇之情;五是杂谈禽兽草木。而以前二者为汉赋之代表。赋是汉代最 流行的文体。在两汉400年间,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 因而盛极一时,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 (4 )乐府初设于秦,为当时“少府”下辖的一个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 构。汉初,乐府并没有保留下来。到了汉武帝时,在定郊祭礼乐时重 建乐府,它的职责是采集汉族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 以

5、备朝廷 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后来有不入乐的也被称为乐府或拟乐府。魏晋和唐代及其以后诗人拟乐府写 的诗歌虽不入乐,也成为乐府和拟乐府。如敕勒歌 木兰诗短 歌行(曹操)。一般来说,乐府诗的标题上有的加“歌”“行” “引”“曲”“吟”等。(5)歌行体:是乐府诗的一种变体。汉、魏以后的 乐府诗,题名为“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 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以后遂有“歌行”体。到 了唐代,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已有少数 诗人另立新题,虽辞为乐府,已不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