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_第1页
天津中医药大学_第2页
天津中医药大学_第3页
天津中医药大学_第4页
天津中医药大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天津中医药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天津中医药大学简介天津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全国较早成立的中医高等院校之一。学校以“进德修业、继承创新”为校训,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融为一体,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经过50年的发展建设,已经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成人再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多规格培养高级中医药专门人才的教育结构,成为医、文、理、管学科门类相对齐全、中医药特色突出,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的高等学府。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自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中医、中药学博士后流动站2个;中医学和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

2、包括中医学一级学科所属二级学科16个(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医史文献、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临床中药学、实验中医学、中医康复学、中医工程学)和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分别为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5个。培养研究生水平较高,两名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我校针灸推拿学、中医内科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另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外科学分别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天津市的重点学科。我校有一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专家队

3、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者543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数十名。有一支富于活力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其中博士生导师92名、硕士生导师500余名,并聘请40名全国和天津市著名医药专家作为我校兼职博士生导师。学校一直重视科学研究,连续承担了国家“973”、“863”等重大科研项目和国家科技攻关及支撑项目,科研成果丰硕。近年来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5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二等奖30余项。现有在研国家级科研项目70余项,其中国家973、863课题、国家十一五科技支

4、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40余项,在研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3000余万元。学校拥有科研与实验教学专用实验室12000余平方米,具有先进的科研与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超过亿元。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8个。建有“中国和意大利联合中医药实验室”,教育部“方剂学重点实验室”,还有多个省部工程中心。我校四所附属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拥有床位2400余张,临床诊疗设备先进,辅助科室技术力量雄厚,中医诊疗特色突出,医疗科室齐全,是天津市最具有实力的中医医疗和教学实习基地。其中第一附属医院为“国家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和“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第二附属医院为天津市疑难病诊治中心;一、二附院均

5、为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药理研究基地;武清和北辰中医院均获得“全国优秀中医院”称号。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一、招生人数2009年我院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400名(实际招生人数以当年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二、报考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二)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往届本科毕业生(应届本科毕业生毕业时须获得学士学位,入学报到时出示学士学位证书)。 (三)同等学力人员还需具备以下条件: 1、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当年9月1日),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

6、,由考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出具“具备大学本科毕业水平”的介绍信。 2、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达到相应的及格标准。 3、核心刊物发表文章至少一篇。 注:1、同等学力考生录取后培养方式为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2、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本科阶段基础课(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任选二;加试科目不得与其它复试科目重复)。(四)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五)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三、报名(一)报名方式:采取先网上报名,再到报名点现场确认的报名方式。(网址: )(二)报名时间:网上报名时间: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通知时间为准。现场确认时间:(请考生留意相关

7、通知),考生携带个人身份证、现役军人(文职干部)证件(应届生加带学生证,往届生加带毕业证)和网上报名编号,到报名点进行现场报名。办理交费,现场照相,确认网报信息填写正确等相关事宜。(三)报名地点:网上报名网址:。现场确认地点:网报时填写的报名点。“天津中医药大学报名点”现场确认地址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部。(四)报名注意事项:1、请考生认真阅读我校网报信息公告;2、考生只需填报专业,不填具体研究方向,研究方向在录取后半年内确定。四、考试科目2009年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医学、中医学、药学、中药学类专业为三门,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为四门。(一) 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科目:1政治理论

8、(满分100分) 2英语(满分100分)3专业基础综合:(满分300分) (1)中医综合(2)西医综合具体内容以200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综合、西医综合考试大纲为准。(二)我校组织命题的考试科目1中国古典文献学(满分150分);2古代汉语综合(满分150分):包括古代汉语知识90分,医古文知识30分,历史知识15分,古代文化知识15分;3护理综合(满分300分):具体内容范围以200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护理综合考试大纲为准(可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寻);4中药综合(满分300分):包括中医学基础、有机化学、中药学各100分;5药学综合(满分300分):包括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分析化学各100

9、分。(三)复试1专业课笔试;2专业与综合素质测试; 3英语听力测试;4英语口语测试。五、单位代码:10063地址: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2号邮政编码:300193联系部门:研究生部电话:(022)23052010联 系 人:张玉辉 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目录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初试)复 试 科 目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01 中医文献整理研究02 中医古典文献与传统文化研究03 中国历史文献学3101政治201英语601中国古典文献学801古代汉语综合国学基础100104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01心血管疾病发病机理及药物干预机制的研究02脑血管疾病发病机理及药

10、物干预机制的研究03血液病与机体免疫状态相关性的实验研究04中西医结合病理学研究05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研究06肿瘤分子病理学10101政治201英语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任选一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100203 老年医学01老年病研究02老年期痴呆的防治研究03中风病的防治研究04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疾病及中医药防治动脉硬化研究05心血管疾病研究06脑血管病研究07衰老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6101政治201英语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任选一内科学100204 神经病学01老年期痴呆的防治研究02脑血管病临床研究03脑血管病基础研究04脑老化基础研究6101政治201英语306西医综合或3

11、07中医综合任选一神经病学100207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01老年性痴呆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与临床相关性研究02 MRI对肌骨系统疾病的诊断03血管及非血管系统的介入诊断和治疗研究04超声影像诊断与治疗05医学影像学分析6101政治201英语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任选一医学影像学100209 护理学01护理教育02护理管理03临床护理学6101政治201英语308护理综合护理学基础100214 肿瘤学01恶性肿瘤规范化治疗 02癌前期病变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7101政治201英语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任选一肿瘤学100501 中医基础理论01脏象学研究02病因学研究03病机学研究04气

12、血津液研究05治则、治法研究06中医基础理论文献研究07黄帝内经研究08中医基础理论多学科研究09脏腑生理、病理研究10证候标准化研究11中医心理学5101政治201英语307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100502 中医临床基础01伤寒论辨证思维研究与临床研究02经方治疗疑难杂病研究03金匮要略辨证论治观研究04内伤杂病辨证治疗研究05温病学理论与临床研究06温病养阴祛瘀法作用研究07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研究08外感热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防治研究09伤寒、金匮、温病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比较研究8101政治201英语307中医综合伤寒论或温病学或金匮要略任选一100503 中医医史文献01中医文献研究02中医

13、各家学说研究03历代著名医家临床经验研究04黄帝内经研究05内经与相关文化研究06中医学术思想史研究07中医古籍校读法研究与应用4101政治201英语307中医综合中国医学史或各家学说或医古文任选一100504 方剂学01方剂的基础研究02方剂临床应用研究03方剂学配伍规律研究04方剂现代药理研究4101政治201英语307中医综合方剂学100505 中医诊断学01常见病辨证规律研究02四诊客观化、证候学研究03证候本质研究04辨证体系综合研究05中医实验诊断学研究6101政治201英语307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100506 中医内科学01心血管疾病临床与实验研究02脑病临床与实验研究03消化系

14、统疾病临床与实验研究04肾病临床与实验研究05老年病临床与实验研究06血液病临床与实验研究07外感热病临床与实验研究08内科疑难病证临床与实验研究09风湿病临床与实验研究10内分泌疾病临床与实验研究11临床流行病学12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与实验研究13中医肿瘤研究14中医急症研究15中医治疗精神病研究16心身医学研究17男科病中医治疗研究18名老中医经验整理总结与继承60101政治201英语307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100507 中医外科学01皮肤病临床与实验研究02肛肠疾病临床与实验研究03周围血管疾病临床与实验研究04中医外科常见病、疑难病研究05乳腺疾病研究06中医药治疗损伤创面研究07中医治

15、疗泌尿外科研究10101政治201英语307中医综合中医外科学100508 中医骨伤科学01脊柱病研究02骨创伤研究03骨关节病研究04肢体功能康复研究05老年骨内科研究06现代医学的关系及跨学科技术的相互间配合应用研究15101政治201英语307中医综合中医伤科学100509 中医妇科学01月经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02生殖器官炎性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03不孕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04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05妇科杂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06中医妇科基础理论研究18101政治201英语307中医综合中医妇科学100510 中医儿科学01小儿心系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02小儿肾系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16、03小儿脑系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04小儿肺系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05儿科急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06儿科疑难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07小儿胃病的研究10101政治201英语307中医综合中医儿科学100511 中医五官科学01中医药治疗眼底出血的研究02中医药治疗色素膜炎的研究03针刺治疗慢性内眼疾病的研究04针刺治疗眼病的机理研究05中医药治疗耳鼻喉病的临床研究06耳鼻咽喉病中医望诊(内窥望诊)3101政治201英语307中医综合中医眼科学或中医耳鼻喉科学任选一100512 针灸推拿学01针灸治疗常见病的基础研究02针灸临床应用研究03实验针灸研究04针灸学文献研究05针灸学理论研究06推拿学理论与

17、临床应用研究55101政治201英语307中医综合针灸学100601 中西医结合基础01中西医结合生物化学研究02中西医结合病理学研究03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04中西医结合免疫系统疾病研究05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研究06中医治则与方药的机理研究10101政治201英语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任选一病理学或生物化学或系统解剖学或组织学与胚胎学或生理学或药理学或诊断学基础任选一100602 中西医结合临床01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疾病研究02中西医结合治疗外科疾病研究03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疾病研究04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疾病研究05中西医结合急症研究06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耳鼻喉领域的应用07中西医结合眼科学研究08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59101政治201英语307中医综合或306西医综合任选一中医内科学或内科学任选一100703 生药学01生药鉴定及质量评价02药用植物资源(生药生物工程)研究03 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及新药开发5101政治201英语602药学综合或603中药综合药用植物学或中药鉴定学或天然药物化学任选一100704 药物分析学01药物代谢及药代动力学分析02方剂药效物质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