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1 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课前预习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2、伽利略通过_的方法揭示了“重量大的物体下落快”的理论错误,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重物与轻物下落。物体下落的快慢不同是因为_的影响不同。3、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实验(1)伽利略的猜想:下落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即。(2)实验时,伽利略遇到的困难之一是,伽利略采用法面对困难,得出的结果:(3)伽利略遇到的困难之二是,为此他设计了“验如图所示,经反复实验结论:结论的表示为:。并且发现这一结论随增大,这个比例常数的数值也。(4)合理外推:当斜面倾角为90°,即物体自由下落时,其比值也保持不变,即方。”的斜面实。st
2、2.(5)伽利略的结论:物体在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其速度随时间,即。4、伽利略的科学方法(1)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思路:。(2)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课堂训练1. 宇航员在月球上做了落体实验: 在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羽毛和铁锤, 出现的现象是 (月球上是真空)()A.羽毛先落地,铁锤后落地B.铁锤先落地,羽毛后落地C.羽毛和铁锤部同时落地D.羽毛和铁锤同时落地2、伽利略用一条刻有光滑凹槽的长木板做成一个可以改变倾角的斜面,让一个小铜球沿斜槽滚下。伽利略设计著名的“冲淡重力”的斜面实验的目的是()A便于测量运动位移B便于测量瞬时速度C便于测量运动时间D便于测量加
3、速度3.伽利略关于重物与轻物下落同样快的论断的根据是()A.他在比萨斜塔上同高度同时放下一个铁球和一个木球,发现他们同时落地B.通过逻辑推理:如果大石头比小石头下落得快将出现相互矛盾的结论C.将重量不同的小铜球沿不同斜面同时滚下,发现从同高度滚到地面的时间相同。D.通过铜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进行合理外推,直至斜面的倾角增大到与地面垂直4、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运用“归谬法”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的论断B 提出“自由落体”是一种最简单的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C通过斜面上物体的匀加速运动外推出:斜面倾角为90°时,物体做
4、自由落体运动,且加速度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无关D 总体的思维过程是: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2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课前预习:1自由落体运动:(1) 定义:,(2) 条件:;初速度v0。2自由落体运动的实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加速度为的直线运动。3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用表示,大小约为:,方向。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 的大小是:( 1)、纬度越高,g 越;( 2)、同一纬度,高度越大, g 越。一般的计算中可以取4.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1)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是9.8m/s2 或10m/s2,如果没有特殊说明,都按;m/s2 计算。推导的理论依据,
5、各物理量含义:gtvt 表示:表示:表示:,。( 2)位移与时间关系是;推导的理论依据,采用的思想是:,各物理量的含义:hgt表示 :表示:表示:,。,( 3)位移与速度的关系是。推导的理论依据,各物理量的含义:ghvt 表示:表示:表示 :,5.由课本上图2-8 可知从开始到18 号像小球下降的位移,用时由自由落体运动位移公式可得g=。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课堂训练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B.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 0、加速度为 g 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C.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D. 当空气阻
6、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自由下落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2.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和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加速度g 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通常g 取 9.8 m/s 2B在地面上的不同地方,g 的大小不同,但相差不是很大C地球上的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都相同D不考虑空气阻力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和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刚下落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C物体的质量越大,下落时加速度就越大D当地重力加速度为 9.8 m/s2,则物体在该处自由下落的过程中,每秒速度都增加9.8 m/s4.甲乙两物
7、体在同一地点分别从4h 与 h 高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若甲的质量是乙的4 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乙两物体落地时速度相等B.落地时甲的速度是乙的2 倍C. 甲乙两物体同时落地D.甲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是乙的2 倍5.如图所示图象中能够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是( )6. 一位观察者测出,悬崖跳水者碰到水面前在空中下落了3s. 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悬崖大概有多高?7. 从离地面500 m 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2) 自开始下落计时,在第1 s 内的位移和最后g 10 m/s 2,求小球:1 s 内的位移(1) 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自由落体运动课后训练1伽利略在研究自
8、由落体运动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下列哪些方法是他在这个实验中采用过的 ()A 用水钟计时B 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进行数据分析sC改变斜面倾角,比较各种倾角得到的t2的比值的大小D 将斜面实验的结果合理“外推”,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是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2对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开始下落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B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增加,加速度不变C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和加速度同时增大D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的变化率是个恒量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B 如果空气阻力比重力小得多,可以忽略不计时,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可视
9、为自由落体运动C跳伞运动员从飞机上由静止开始下落,忽略空气阻力,打开降落伞以前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打开降落伞以后的运动不是自由落体运动D 一雨滴从屋顶落下,途中经过一个窗子,雨滴经过窗子的这一段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不计空气阻力 )5关于重力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在比萨斜塔同时由静止释放一大一小两个金属球,二者同时着地,说明二者运动的加速度相同,这个加速度就是当地的重力加速度B 地球上各处的重力加速度g 值都相同2C济南的重力加速度为9.8 m/s ,说明在济南做下落运动的物体,每经过1 s速度增加9.8 m/ sD 黑龙江和广州的重力加速度都竖直向下,两者的方向相同t6一物体从 H
10、高处自由下落,经时间t 落地,则当它下落 2时,离地的高度为 ()HH3H3HA. 2B. 4C. 4D. 27 A、 B 两物体质量之比是 1 2,体积之比是4 1,同时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空气阻力可忽略,则下落加速度之比和下落时间之比为()A 11 11B 1 1 12C 12 1 4D12 188. 甲、乙两球从同一高度处相隔1 秒先后自由下落,则在下落过程中()A两球速度差始终不变B两球速度差越来越大C两球距离始终不变D两球距离越来越大9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测出一个人的反应时间,设直尺从开始自由下落,到直尺被受测者抓住,直尺下落的距离为h,受测者的反应时间为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1、 t h1B t hC t2Dth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0雨滴自屋檐由静止滴下,下落的速度为(不计空气阻力,每隔 0.2 s 滴下一滴, 第一滴落地时第六滴恰好刚要滴下,2g10 m/s )()则此时第二滴雨滴A 8 m/sB 7.84 m/ sC 7.2 m/sD 7 m/ s11. 一颗自由下落的小石头,经过某点时的速度是10 m/s,经过另一点时的速度为30 m/s ,求经过这两点的时间间隔和两点间的距离( g 10 m/s 2)12. 一个小球从塔顶自由下落,最后1s 内落下的距离是塔高的16 25,求塔高。 (取 g=10m s2)13. 一根直杆AB 长度为5m ,用手提着其上端A,在
12、其下端的正下方10m处有一长为5m的、内径比直杆大得多的无底圆筒CD,放开后让直杆做自由落体运动(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 ).求:(1) 直杆下端B 穿过圆筒所用的时间;(2) 整根直杆AB 穿过该圆筒所用的时间。14从离地面80 m 的高空自由落下一个小球,g 取 10 m/s 2,求: (1) 经过多长时间小球落到地面;(2) 自开始下落计时, 小球在第 1 s 内的位移和最后 1 s 内的位移; (3)小球下落时间为总时间一半时的位移12在离地面7.2 m 处,手提2.2 m 长的绳子的上端如图所示,在绳子的上下两端各拴一小球,放手后小球自由下落 (绳子的质量不计,球的
13、大小可忽略,g10 m/s2)求:(1) 两小球落地时间相差多少?(2) B 球落地时 A 球的速度多大?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课前预习1.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1)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是( 2)位移与时间关系是;( 3)位移与速度的关系是。各物理量含义:vt 表示:,h表示 :,g表示:,t表示:。( 4)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v0=、加速度为是运动的特例。的直线运动。2. 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般规律是:速度公式:位移公式:根据以上两式推导:速度和位移公式:由梅尔敦定理可知:平均速度。,。3. 一般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初速度不为零的)速度公式:位移公
14、式:根据以上两式推导速度和位移公式:由梅尔敦定理可知:平均速度。,。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分类( 1)匀加速直线运动:a与 v0 方向关系是( 2)匀减速直线运动a与 v0 方向关系是,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时:一般取V0 方向为正方向,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a 0,即: 取正值 ,a 0,即: 取负值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课堂训练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 s 末的速度是6 m/s ,第 2 s 末的速度是 8 m/ s,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 物体零时刻的速度是3 m/s2B物体的加速度是 2 m/sC任何 1 s 内的速度变化都是 2 m/sD第 1 s 内的平均速度
15、是 6 m/s2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是s4t4t2, s 与 t 的单位分别为 m 和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v0 4 m/s , a 4 m/ s2B v0 4 m/s, a 8 m/ s2C 2 s 内的位移为 24 mD 2 s 末的速度为 24 m/s3在公式1at2中涉及五个物理量,除t 是标量外,其它四个量V 、 Vo、 a、s 都是V =Vo+at 和 s v0 ttt2矢量。在直线运动中这四个矢量的方向都在一条直线上,当取其中一个量的方向为正方向时,其它三个量的方向与此相同的取正值,与此相反的取负值。若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匀加速直线运动中a 取负值B匀加速直线运动中a 取正值C匀减速直线运动中a 取正值D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a 都正值4. 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1 s 内的位移为 2 m关于该物体的运动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第 1 s 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B第 1 s 末的瞬时速度为2 m/sC第 2 s 内的位移为 4 mD 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为4 m/s25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 t 秒内经过的位移是s,它的初速度为Vo,t秒末的速度为Vt 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Asv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获取高分2025年软考试题及答案
- 法学概论的课程改革与试题及答案的适应
- 2025年软件设计师考试回顾与总结试题及答案
- 企业变革中的风险应对考题及答案
- VB考试技能训练试题及答案
- 2025【项目工程管理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年软件设计师考试前瞻试题及答案
- 生产工作汇报
- 了解金融市场动态助力个人投资计划
- 品牌传播的情感营销方式分析计划
- Unit6 Living History of Culture同步梳理-【中职专用】高三英语寒假自学课(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3)
- 反应堆热工分析课程设计报告书
- TL-PMM180超低烟尘使用及维护培训
- 基于UG的汽车安全气囊盖注塑模具设计
- 华中师大一附中2024届高二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30题中国民航机场消防员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
- 动车乘务员和动车餐吧乘务员培训内容
- 寄生虫的预防 小学生
- 公司危化品管理的关键要素与成功因素
- 电线电缆投标文件
- 原始凭证粘贴单(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