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唱反调案例分析_第1页
学生唱反调案例分析_第2页
学生唱反调案例分析_第3页
学生唱反调案例分析_第4页
学生唱反调案例分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生唱反调案例分析学生“唱反调”案例分析背景材料:那是春末的一个早晨,我刚来到学校,任课老师就来“告状”:“你班李某某太不象话了!”我心中一惊,李某某是我们班上有名的“唱反调大王”,经常在老师或班干部安排工作时唱反调,以前有几次对老师不礼貌,但经过我苦口 婆心的工作,最近已经大有进步,不知又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会把老师 气成这样。我连忙问:“出了什么事? ”任课老师向我讲述了头一天下午发生的 事。原来,头天下午放学后,李某某并不是值日生,三组在值日时不停捣乱, 任课老师进行劝阻时李某某很不以为然, 称自己在和同学开玩笑,根本没有“不 尊重别人的劳动”,认为老师多此一举。并在老师叫他时装作听

2、不见,扬长而去。 我听了这事后很生气,在向任课老师表示歉意的同时,真想立即到教室把这惹 事生非的小子揪出来。但是,多年的教育经验,使我不得不强忍着把怒火压下去。李某某以前所 犯的错误还历历在目:前些天,李某在科学课上称 50多岁的科学老师“袁哥” 科学老师批评他不尊敬老师,他不服气,认为这是一种亲切的称呼,就跟科学 老师扛上了,害得袁老师病发停课两节。不过我感觉经过耐心细致地引导,他 在处事态度方面大为好转,许多老师都说他有进步,那么,今天为什么又这么“顽固”,怎么又和老师“唱起来反调” 了?难道以前的教育心血全都付之流水? 难道真的要把这件事情定性,给学生再次扣上一个“目无尊长”的标签,或者

3、 惩罚学生,甚至兴师动众的让李某某把家长请到学校吗?但转念一想,冰冷的 物体尚有惯性,何况活生生的人呢?学生犯错误,尤其是习惯性的错误,作老 师的,作家长的,应该有发生反复的思想准备,绝不能够急于求成或丧失信心。 不管别人怎么看,依我对李某某的了解,他虽然固执、冲动,但却也是一个有 正义感、知错能改的好同学,我相信他在事后应该有所醒悟。我过早介入此事 未必能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还是等一等吧。果然,第三天,任课老师告诉我, 李已经真诚地向她道歉,并感谢我所做的工作。我说,其实我什么也没有做,我只是做到了等待和宽容,我有的只是对学 生的信心和耐心。在当周的班会课上,我不是批评李,而就此事加以放大,

4、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知错就改的好品质,并说老师认为他在学习上的潜力很大, 相信他也会在学习上令人刮目相看。那一刻,我看到了李某眼中闪亮的东西, 那是被人信任后激动的泪花。相信李某某同学无论是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上还是 在为人处世方面,都会有很大的改善,至于“犯错误”,我想,他应该也会有很 大的改进。案例思考:1 、如果你是案例中的老师,你会采取哪种教育的方式?A. 严厉批评,直接大发雷霆B.依然苦口婆心的劝告;C.忽视此件事件、不加理睬;D. 其它;例如惩罚+请家长E.等学生主动承认错误,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思考自己的错误2、你怎么看待文中李某某的行为?A. 犯错是青少年成长中常有的事;B. 他

5、的表现跟从小的家庭教育有关,是性格导致的C. 他在挑战老师应急处理的智慧,是爱出风头的一种表现D. 这是教育李某某的一次契机,并借题发挥以整顿班风案例追踪第二天,我默不作声的将这个学生带到办公室,故意表现出自己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假装只是关心李某某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关系地询问“今天在学校表现怎么样呀?老师讲的知识点明白吗?有什么不懂的吗?有没 有意外的收获等”,当我这么咨询的时候,李某某同学的脸色开始变红,开始 躲闪我的目光,但是,我依旧装疯卖傻,也可能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他也 为自己昨天课堂上的行为感到不好意思,在面对我的提问时他越是变现的闪烁 其词,越是说明他已对自己的行为认识

6、到错误,当然,我不去直接戳破,要让 学生在自我反省中,主动向老师道歉,为自己的过激行为负责。在经过一会儿 的谈话,我像往常一样结束了对话,让学生回教室上课后来,当我听到任课老师说,李某某主动向老师道歉,心中突然好开心, 更加相信当初的不“武装干涉”是正确的选择,当我们班主任选择了对学生的 尊重,学生在自我反省的基础上,也会尊重自己,尊重老师,并且最终最初道 歉的选择。但是,望着李某某离开办公室的背影,我也陷入了沉思。深深明白改变他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李某某作为一名 00后,是独生子,生活环境优越,是从小 被宠着长大的,但是由于父母工作忙,且他父母常年在外工作,对孩子缺乏管 理。学习基础差,缺乏

7、自觉性,纪律涣散且毫无学习目标、动力可言,上课要 么睡觉,要么玩手机,科任教师多次进行管理都无效,并和老师发生冲突。总 是喜欢出风头,这也是在缺乏同龄玩伴,渴望得到关注的一个表现。所以,面 对昨天任课老师的批评,他在课堂上的表现也不足为怪了。案例分析一、课堂突发事件,需“冷处理”课堂上如果遇到以上突发事件,有些老师往往控制不住自己,冲学生发火, 用师道威严来震慑学生。例如案例中的任课老师,只是因为李某某并不是当天 的值日生,在第三组在值日时不停捣乱,并加以劝阻。李某某却很不以为然, 称自己在和同学开玩笑,根本没有“不尊重别人的劳动”,认为老师多此一举。 并在老师叫他时装作听不见,扬长而去。面对

8、矛盾的出现,任课老师直接的干 涉以及学生不恰当的行为,使得案例中师生矛盾的激化。但,案例中的班主任的处理方式相比而言就更加明智。首先,班主任温柔 的语气使怒气冲冠的任课老师平息下来,使得任课老师能无负担的继续为同学 们讲授知识,暂时缓和了矛盾。其次,老师能够采用宽宏的态度,在关心同学 的名义下,使得李某某自身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向任课老师道歉。这样的 “冷处理”的方法,既不影响课堂的正常进行,又能等学生的火气下去了再解 决,会有更好的效果。学生的心理发育不够成熟,当他们情绪激动时,可能不考虑后果,也不容 易接受正面的批评。同时学生一般都有逆反心理,当还没有认识到自己错了的 时候,就很难接受老

9、师的批评,只有等学生的情绪冷静以后,再去做思想工作, 甚至此时只需要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就能使学生接受并承担错误导致的惩 罚。“年轻人犯错,就连上帝都会原谅的。”面对学生的错误,不妨“留一半清 醒,留一半醉”。冲突时,冷处理,待到学生火气过后时,再处理不是一种明智 的选择。二、学生在犯错中成长,教育需宽容、耐心爱因斯坦曾经指出:“善于宽容也是教育修养的感情问题。宽容之中蕴含 的了解、信任、等待,表明了教育者对自己教育对象积累了足够的信心 ,也渗 透了一种对事业、对孩子诚挚的热爱。”学生总是要犯错的,他们就是在犯错、 知错、改错的过程中成长。身为老师我们能够在学生犯错时宽容学生,就不容 易把学

10、生推向对立的一面。宽容让我们能够心平气和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也能 平静看待教育不一定就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需要我们静待花开。如果说“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是唱高调,那么“没有不能教育的学生” 则是实实在在的道理。学生毕竟还是孩子,孩子的天性就是渴望独立、就是爱 犯错误。班级不可能不出问题,学生也不可能不犯错误,如果问题出在班风或 学风方面,就必须特别重视。而对一般性的问题,要适当“容错”,只要学生意识到并努力改正就行了。这就是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对学生严格要求,不放松常规管理,但绝不是管得越严越好,跟得越紧越好。对于问题学生更是这样,否则可能引起学生的逆反。教育首先是服务,管 理首先是尊重,相

11、处贵在信任。我坚持一切班务都和班干部商量、和学生商量, 既讲原则,又要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大到自主管理各岗位的设立及确定人选, 各项全班活动的安排,小到值日组的调整、座位的调整都是和学生商量完成的。 要充分相信学生,逐渐从事无巨细中解放出来,从早晚跟班中解放出来,不要 总怕出事,如果什么事情都不出,还要班主任干什么?在循规蹈矩之中培养教 育出的学生一定缺乏创造力。并且教育时机的把握非常重要,这就象烧菜的“火候”或军事上的“战机”, 往往稍纵即逝,而把握住时机则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学生的行为是表象,需找根源问题家庭是一个小的社会细胞,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环境,孩子的全部生活 与家庭有着密切

12、的联系。正如前文所提及到的,李某某作为独生子,家庭环境 优越,长辈的宠爱,但是父母却由于忙于工作,对孩子的教育缺乏时间,也就 是说李某某缺乏家庭的约束。李某某之所以在课堂上“与众不同”,喜欢和老师“唱反调”等,这些都是 表象问题,借助高调的行为,引起老师同学等的注意,这些都是表象问题,其 根源主要在家庭教育中,如果我们只是单方面对李某某进行教育,不能和家长 沟通、争取家长的配合,教育很难取得效果。尽管李某某父母常年不在他身边, 但争取李某某家长和与他一起生活的家里人的支持,都是解决李某某问题的根 本。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父母常年不在身边,李某某除了需要管教外,还需要爱。“亲其师,信其道”, 让

13、李某某能够感受到老师和集体的关爱,才能容易接受老师的教导,在老师和 同学的帮助下改正缺点。因为爱有一种巨大的改造力量,能使坚冰化水、顽石 变玉。当然,这种爱要适度,不能过分,也不能放任,要爱得真诚,要爱得无 微不至:生活上的嘘寒问暖,学习上的耐心讲解,平时朋友间的真诚交谈,多 肯定优点这些都会使他们倍感温暖,从而渐渐改正缺点。多点给这些学生以关心和关注,联系学生家长,双管齐下,一起帮助学生 健康成长。案例启示:班主任工作讲究工作的艺术和方法,问题方可迎刃而解。在教育实践中, 我们经常见到一些班主任遇到问题后,教育学生的语言娓娓动听,自然而流畅, 准确而精炼,几句话就说得问题学生茅塞顿开,心悦诚服,很快就稳定情绪, 端正接受教育的态度。这说明这些班主任已掌握了一定的处理问题学生的语言 艺术,班级工作一定是非常顺利的。相反的,一些班主任遇到问题后,不冷 静思考,只顾发泄自己的情绪,追求急功近利,立马就想把问题搁平。怀着这 样的心理,方法自然就简单粗暴,教育的对象自然就变成作了出气筒,于是口 不择言,恶语伤人。教育的结果当然是学生口服心不服,道理明白而情感对立, 更严重的是带来师生尖锐对立,彼此伤害,双方都下不了台。所以,同样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