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卷石底以出_第1页
辨析卷石底以出_第2页
辨析卷石底以出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作者xxxx-日期xxxx辨析卷石底以出【精品文档】对小石潭记中“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的解释、翻译,目前主要有如下几种:    1.小潭底是一块石头,靠近岸边,石底有的部分翻卷出水面,形成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2.石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3.潭底是一整块大石头,靠近岸边,它又向上翻圈开来,露出水面,高低不平,形态各异:有的成了小石礁、小岛屿,有的成了小石垒、小石岩。 &

2、#160;  以上各句解释、翻译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对“卷石底以出”的“卷”字意义的理解不同。有的将它解释为“翻卷”,有的解释为“翻圈”,或“有一圈突出”等,究竟哪种解释更为确当呢?查阅1989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第2167页,“卷”字最主要的读音和义项如下:    (一)jun(1)把东西弯曲裹成圆筒形。如诗经·柏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也指圆筒形的东西。如烟卷、铺盖卷。(2)收起来。如仪礼·公食大夫礼:“有司卷三牲之俎,归于宾馆。”郑玄注:“卷,犹收也。”    (二)juàn(1)

3、书卷,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一:“凡书,唐以前皆为卷轴,盖今所谓一卷即古之一轴。”后指全书的一部分,如一卷或上卷。(2)试卷。(3)案卷。    很显然,“卷”字的义项(二),是由义项(一)引申而来的,专用于“弯曲裹成圆筒形”纸质的书卷、案卷。但“卷”字还有一个较复杂的读音和义项,且不可忽略:    (三)quán(1)原指膝曲,引申为凡曲之称。诗经·大雅·卷阿:“有卷者阿,飘风自南。”毛传注:“卷,曲也。”(2)通“圈”。礼记·中庸:“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

4、”郑玄注:“卷,犹区也。”    如果“卷石底以出”的“卷”读作“quán”,取义项(2)通“圈”,参照左传·昭公三年载:“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则钟。”那么豆、区、釜、钟都是古代的重量单位,其中四升为一豆,四豆为一区,一区等于一斗六升的容量。那么“卷石”即是“一斗六升大小”。    关于这一点,著名学者、资深编辑家周振甫先生,在1994年出版的诗文浅说后记中也曾作过说明。他说,在1986年由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出版的诗文浅释里,把“卷石底以出”解释为“潭底石头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是“完全错了”。“卷石”本于礼记·中庸,“区”是齐国的度量单位,一区等于一斗六升容量(周振甫讲古代诗词,江苏教育出版社,P5)。    鉴于上述资料,“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中的“卷石”,是柳宗元在描写小石潭底部周围的石头,尤其是靠近岸边露出水面的那些石头,并且主要是从石头的体积和重量两方面来准确细致描写的。该句妥当的解释翻译应该是:小水潭以整块石头作为潭底,在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